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
三 个 层 次
幼年文学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两 大 门 类
儿童本位
非儿童本位
• 一、三个层次
• (一)幼年文学(幼儿文学),是为3岁至六七岁(幼儿园 阶段)的幼儿服务的文学。——儿歌、幼儿诗、低幼童话故 事等。 • (二)童年文学(狭义的“儿童文学”),是为6岁至7岁到 11岁至12岁(小学阶段)的儿童服务的文学。——童话、幻 想文学、科学文艺及儿童小说、儿童诗等。 • (三)少年文学是为12岁至13岁到17岁至18岁(中学阶段) 的少年服务的文学。——少年小说、少年诗、寓言、散文、 报告文学等。
• 二、两大门类
(一)“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既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少儿读者的接受机能, 也要照顾少年儿童审美趣味的自我选择。 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 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3岁至18岁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 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它既是由少年文学、童年文学、 幼年文学三个层次的文学所组成的集合体,又是由“儿童本 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大部类所构 成的整一体。
那渺茫的大渡河的河岸, 也是我少年时爱游的地方; 我站在月光下的乱石之中,
《 峨 眉 山 上 的 白 雪 》
那山下的大渡河的流水, 是滔滔不尽的诗篇。 大渡河的流水浩浩荡荡, 皓皓的月轮从那岸升上。 东岸是一带常绿的浅山, 没有西岸的峨眉那样雄壮。
要感受一片伟大的苍凉。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 •
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引人完善的文学。
“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存在的根本原因和价值所在: 一是为了充分呈现人类社会(成人世界)尊重儿童的权 利与神会地位,充分理解和满足儿童世界具有不同于成人世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 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 琼林》等。
•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 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 诗》、《神童诗》等。
•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 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 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 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认识周围世界 的文学”
0-6岁
知识、经验不足 ;
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7-12岁
好幻想、爱探索 、喜新奇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12-16岁
半幼稚、半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关注成长,描 绘青春萌动在作 品能产生较强共 鸣
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各有不同 的特征,因此,他们对文学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文学特点
主要体裁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小鸭说:“不要怕,我扶你过去。” 忽然,“扑通”,跳出一只青蛙,小鸡吓了一跳,又哭 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 要怕,这是只青蛙!” 过了草地,小鸡不好意思地说: “小鸭哥哥,别送啦,让我自己回家吧! 我要像你一样勇敢 !”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干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儿童情趣:童真、童趣
是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特有的行为、心 理、性情、兴趣、喜好、思想、感情等,其 根本特征是儿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感知外 部世界。
纯真——稚嫩、纯洁、美好,童真美的表现。

如:《只哭一点点》《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蘑菇》 儿童诗
(谢采筏)
妈妈,我打着小伞穿过森林,
会不会也变成蘑菇呢?
《我是男子汉》
如果今夜起风,
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我已经六岁, 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
(一)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美的熏陶) 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辨别美、认识美、树立 正确的美丑观。 培养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 力。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审美接受特点
读、听→
讲述→ 评价、模仿与创造
感受美
认识美
辨别美 创造美 表现美
(三)儿童在文学接受中进行审美教育遵循的一 般原则
不稳定,性发育是突出特点。
作品要求:注重美育和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
主,可适当引入一些成人文学的表现技巧。

注重真实性、深刻性、艺术性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少年诗、寓言、

散文、报告文学等。
1、“人之初”的启蒙文学; 2、单纯明快的浅语文学; 3、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4、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5、亲子共读的互动文学。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一、填空30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一、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作品的总称。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的含义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三、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四、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决定了儿童文学具有十分突出的美育功能。

五、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把握的原则:1、直觉性原则2、非功利性原则3、情感性原则六、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1、字面上理解,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章的教育,文章教育包括应用文教育和文学教育。

2、儿童文学为语文教育提供宝贵的教材资源,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七、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1、马约尔,1998年,提到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

2、儿童文学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六章童话寓言一、童话的起源与发展1、童话概念形成的标志:1909年,孙毓修,《童话》丛书。

2、“童话”一词来源日本。

二、童话的文学特征1、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固定的叙事程式、鲜明的主题2、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志进入现代童话。

(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三、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和象征四、童话的形象类型1、超人体童话形象2、拟人体童话形象3、常人体童话形象五、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1、“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2、1902年《伊索寓言》,1917年《中国寓言》,确定称为“寓言”。

3、中国寓言,人物为主,散文叙述;西方寓言,动物为主,诗体形式写故事。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郦思哲同学的这一段话之所以让我们 眼睛一亮,并且隐隐有一种感动,就 是因为作者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 这一生活片断所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 悦,以及曾经有过的伤感和思念。 作者用自己纯真的感受,带领我们重 温了‘母爱’的温馨及其无所不在的 美丽。 “自然率真,素面朝天,充满童趣, 非常清馨”。 —评委评语
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 左脚提起, 右脚放下。 右脚提起, 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走法。 —加拿大诗人丹尼斯· 李
秋风吹
秋风吹 秋风吹, 白云飘, 飘过山, 飘过桥, 飘上柳树梢, 挂住不动了。 我叫奶奶取下来, 做件暖和的大棉袄。
大海跑得快
我在海滩上玩儿, 只听到:‘喂,让开!’ 回头一看,不得了, 这是一千条腿的大海。 ------他蹦,我跳, 我逃,他追, 大海吐着唾沫, 一个劲儿扑过来。
自然的母题
人类是自然的婴儿,但 儿童比成 人更接近自然,从身心到行为与 大自然都有着一种纯朴天然的联 系。
儿童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
“四多四少” 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 环境 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3、描写、对话多用,议论、叙述少用。 4、顺叙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纯真 稚拙 欢愉 变幻 质朴
蝴蝶 豌豆花
一只蝴蝶从竹篱外 飞进来, 豌豆花问蝴蝶, 你是一朵飞起来的 花吗? ----郭风
长腿七和短腿八
长腿七的两条腿有七尺长,短腿八的两条腿只有一尺八寸长。 长腿七住在第七村第七街第七号,短腿八主在第八村第八街第八号。 长腿七和短腿八两个人是好朋友。 …… 长腿七从第七村周到第八村只要走七分钟,短腿八从第八村走到第 七村要走八小时。 长腿七请短腿八吃午饭这一天,短腿八在半夜醒来就要出门去赶路。 轮到短腿八请长腿七吃午饭这一天,长腿七要等短腿八煮好八个菜 才出门。 短腿八在长腿七家里吃完了午饭要立刻走,走到晚上八点才到家。 长腿七在短腿八家里吃完了午饭可以一直玩儿,玩儿到晚上七点钟 才回家。 长腿七要弯着膝盖,驼着后背,才进的了短腿八的矮屋子。短腿八 要站在长腿七家的高板凳上,才吃的到高脚桌上的饭菜。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包括哪两大门类与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儿童文学包括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P3)分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类。

(P10)2.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

理解: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完善的文学,是基于人类对儿童的爱。

人类之所以要创造出儿童文学,还在于需要通过这种适合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来与下一代进行精神沟通与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给予的文化期待。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是两代人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与精神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现实社会对未来一代进行文化设计与文化规范的艺术整合。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寄予着成人社会(创作主体是成年人)对未来一代(接受主体是未成年人)文化期待与殷殷希望的专门性文学,其美学取向自然有其不同于成人文学之处,这就是“以善为美,这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从本质上说,以善为美是为了在人类下一代的心灵做好一个人之为人的打底的工作,是为着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的工作,是一件涉及“人的目的”的伟大事业。

3.儿童文学四种常见的艺术母题:爱的母题(母爱型父爱型);自然的母题;幻想的母题;成长的母题。

(P14-16)4.儿童文学的六种基本体裁: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科幻小说。

儿童小说文体是儿童文学的主干文体。

儿歌、童话是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

(P17-18)5.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20世纪初叶形成的。

P196.我国第一篇由作家叶圣陶原创的文学童话《小白船》(1922)以及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1923)。

P197.近代被称为真正“发现”了儿童的标志性事件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1.1658年,捷 克教育家夸美纽 斯《世界图解》 扬· 阿姆斯· 夸美 纽斯Comenius, Johann Amos (1592~1670) 捷克伟大的民主 主义教育家,西 方近代教育理论 的奠基者
3.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一 部在教育史和儿童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著作《爱弥儿》。(儿童的福音 书),为童年概念的革命提供了两大贡 献: ①明确指出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 独立存在。 ②提出自然人的教育思想。
三、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 别。
《豆寇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 埃格 纳) 苏菲姑姑在睡梦中被三个强盗偷去当管 家了。 《随风飘来的玛丽阿姨》,《淘气包艾 米尔》 惊险神奇 列夫.托尔斯泰 《 小姑娘和 蘑菇》
文化底蕴的差异 成人文学强调从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 高度开掘题材内容,讲究历史的、文 化的积淀。 儿童文学强调以儿童为本位,讲究表 现活泼的儿童生活,人道精神、温暖 与快乐、幽默与巧智、想象与幻想。 《苏珊的帽子》《康尼玛拉的驴》 《幻想家》。 《比比扬奇遇记》。
当代持本位论观点有影响的学者
《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 《儿童文学的本质》 《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 工具
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 文学作品。
思考:下列文学作品不专为儿童所写, 但被儿童所认可,它们是儿童文学吗?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 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以文辅图、故事性 趣味性
情节性 艺术性
3.特定的语体色彩——浅显明白、 具体形象、准确规范。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 童口语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 真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 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噜睡 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太没劲了。 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头爸爸动也不动。 哼!气死我了!大头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 拿起一只大皮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 废物箱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里使劲 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
主讲 钟春林
浪花
浪 是落魄的醉汉 踉跄在海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浪花,浪花 哗,哗,哗
蹦蹦跳跳跑来了,
好像娃娃跟我耍。
呵,
那一片温暖的港湾
浪花,浪花
露白牙,
咬着我的小脚丫, 赫然藏起不见了。
能收容这漂泊无定的浪子
······
浪花,浪花/哗,哗,哗/跟着风婆婆 回家了,/她把玩具给我啦。/浪花, 浪花/送的啥?/新螺像面小镜子,/ 海星像块花手帕 · · · · · ·
• 请同学们比较上面两首诗,看看有什么 不同。(讨论)
儿童文学的含义
• 什么是儿童文学? • 儿童? • 文学?
• • • •
1、儿童: 3—15岁 2、文学: 情感、文采、语言作品(文学是语言艺 术: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 • 3、儿童文学: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具 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 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的特征
• 请根据上面的儿童诗和同学们已有的知 识,说说儿童文学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 韵文性(音乐性) • 直观性
• 幻想性 • 叙事性
• 美学特质:艺术品性(审美方面的特征) • 1、纯真 纯洁真诚。 • 2、稚拙 稚气而拙朴,如小万卡的信,没有严谨的逻辑, 没有深藏的城府。 • 3、欢愉 喜剧性、趣味性、幽默感,欢快轻松(不沉重, 没有血腥味)。 • 4、变幻 充满幻想,奇异而富于变化。 • 5、质朴 自然、纯朴,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最 本真的生命意趣和形态。
• • • •
二、按读者对象分 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三、按体裁分 诗歌(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寓言、 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 艺、图画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请看课本目录,你认为哪些是重要 的?)
• 注意:儿童文学≠儿童读物,为啥?
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
学好《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作品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 学好它,有助于以后的教学,更好找工作;有利 于培养教育亲人、后代,亲近儿童。 《儿童文学》这门课的目标: 不仅要会欣赏和评论儿童文学作品,而且更 要会教,还要能够修改和创作改编一些儿童文学, 能把所学的儿童文学知识用于教学。 要求:认真听讲,勤记笔记,积极思考,敢于创 新,多看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结合中小学 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作品来看。
• 作业:
• 每个同学到图书馆借至少一本儿童文学 作品。(下次课带来) • 登录学院网站查看儿童文学精品课程网 页。
• 1、儿童文学的功能
教育(德)——意 认知(智)——知
游戏(体)——行 美育(审美教育)-情
审美观念(“环肥燕瘦”) 审美趣味(高级、低级)
审美情感(对美丑的态度) 审美能力(感受、理解、 评价、表现、创造美)
• 2、小学审美教育的原则 • (1)直觉性原则(不经过抽象逻辑思考)- 不能太深奥; • (2)非功利性原则(不是为了能受到表扬、 能考高分而学); • (3)情感性原则(以情感人):教师的、学 生的、教学内容的情感)。 • 3、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及任务
语言教育 语文教育 文章教育 应用文教育 工具性
文学教育 ——侧重人文性
• • • • • • • • • • •
4、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 A、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提供材料; B、为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意识的教育和人文 素质的培育提供材料。 (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A、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 B、激发自身创造力和生命力。 5、儿童文学在小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培养; (2)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3)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
• 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语言特征):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简短精炼,切忌长 句;规范优美,避免随意性和粗鲁化。
儿童文学的类型
• 一、按内容分 • 1、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或是从少年儿童的视 角出发观察世界,反映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描 写少年儿童的生活为主,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 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 2、以成人为主人公,反映的生活内容和描写的 环境主要是成人的,但是或是采用了神话、通话 的形式,或是因其表现手段的生动多样、通俗易 懂而富于情趣,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 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