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 第一章

人物外部形象的描写 图画:背景不能复杂、避免重叠 使用笼统时间,如“从前”
• 例如:《小熊的栅栏》的图画背景(绘本) • 例如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住着… …
儿
:
儿
:
•
《母鸡和小鸡》
•
《我的妈妈》
• 《我的一家》
• (2)注意 • ①幼儿注意特点: 幼儿注意特点: •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 • 3岁:集中注意3^5分钟 • 4岁: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 5、6岁: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 例如:小豆豆、小丸子 •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 ②幼儿文学要求 • 开头:尽量简短 •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趣 • 篇幅:不宜过长
(二)从年龄上看
• 1.“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 1.“儿童”泛指0 18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 • 发展心理学把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0-18岁的发展被分为 :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 乳儿期(0-1岁)
学龄前期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岁) 青年初期(15-18岁)
• 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 “感受” 特征
•
领悟: 领悟:理性的辨识和思考 感受: 感受:感性的知觉
•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
儿 学
学 质
• (一)概念 •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 • ①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相联系 • ②要体现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
• ③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 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 •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思维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 • 分不清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 第二,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必然导致任意结合的思维方式 第二, • 第三,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了幼儿的泛灵观念 第三,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种文学类型,也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它以儿童为对象,以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造出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形象,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取乐趣、启发思考和获取知识。
儿童文学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儿童文学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
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世界的阶段。
他们对于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感受。
儿童文学以儿童的角度,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递教育和价值观的内容。
例如,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努力,向儿童传递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通过创造有爱心和友善的角色,培养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儿童文学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儿童文学是儿童乐园中的一颗明珠。
在儿童文学中,儿童可以窥探到整个世界的样子,可以通过阅读进入无穷无尽的想象世界。
在儿童文学中,有着奇妙的魔法,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种魔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们可以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领略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思维。
最后,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
儿童文学通过阅读和创作,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可以学到知识、获得启示、培养思维和判断能力。
同时,儿童文学作品中多样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可以让儿童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特点,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在故事中融入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让儿童进入无限的想象世界,拓展儿童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让儿童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启发。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 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 诗》、《神童诗》等。
•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 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 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 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认识周围世界 的文学”
0-6岁
知识、经验不足 ;
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7-12岁
好幻想、爱探索 、喜新奇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12-16岁
半幼稚、半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关注成长,描 绘青春萌动在作 品能产生较强共 鸣
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各有不同 的特征,因此,他们对文学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文学特点
主要体裁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小鸭说:“不要怕,我扶你过去。” 忽然,“扑通”,跳出一只青蛙,小鸡吓了一跳,又哭 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 要怕,这是只青蛙!” 过了草地,小鸡不好意思地说: “小鸭哥哥,别送啦,让我自己回家吧! 我要像你一样勇敢 !”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第一章

第一章 基本原理 第一节 概念和范围
被发现的儿童
法国学者菲利普· 阿里耶认为:中世纪欧洲,人们 并不承认儿童具有与大人相对不同的独立性,把 儿童作为缩小的成人来看待。 在现代人看来,童年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生命阶段 ,足以引起注意和严肃审视。 约翰· 洛克:白纸之喻 卢梭:植物之喻 周作人:儿童本位论
1
2
3
4
Page
12
马马嘟嘟骑(常德儿歌)
马马嘟嘟骑,骑到那家家去 家家不杀鸡,伢伢我要回去 家家不杀鹅,伢伢我要过河 家公他奈我奈不何 马马嘟嘟骑,骑到那家家去 家家不杀鸡,家公带着我吃肯德基 家家不杀鹅,家公带着我骑摩托 骑着那个铁马好呀嘛好快活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 《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 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 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 。 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李 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虞世南晰古今之理, 太宗号为行秘书。茹古含今,皆言学博;咀英嚼华,总曰 文新。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涵养纯粹,程明道 如良玉精金。李白才离,咳唾随风生珠玉;孙绰词丽,诗 赋掷地作金声。
小意达的花儿(1835年出版)
‚我的可怜的花儿都已经死了!"小意达说。"昨天晚 上他们还是那么美丽,现在他们的叶子都垂下来了,枯萎 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她问一个坐在沙发上的学生 。她很喜欢这个学生,他会讲非常美丽的故事,会剪很有 趣的图案——一颗有小姑娘在里面跳舞的心房的图案、花 朵的图案,还有门可以自动开的一个大宫殿的图案。他是 一个快乐的学生。 ‚为什么花儿今天显得这样没有精神呢?‛她又问 ,同时把一束已经枯萎了的花指给他看。 ‚你可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吗?‛学生问,‚这 些花儿昨夜去参加了一个跳舞会,因此他们今天把头垂下 来了。‛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全版.ppt

(2)古代儿童文学常常直接是儿童教 育的工具,并以儿童识字、启蒙所用的教 材面目出现,而现代儿童文学首先是为适 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满足他们的审美 情感需要。
课件
在不排斥古典意义儿童文学的前提下, 从广义的角度考察的儿童文学表现为以下 四种存在状态: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课件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
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就广义而言的, 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 文学的总称。狭义的儿童文学专指童年文 学。在这里,我们以广义的儿童文学为讨 论对象。
课件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和现代意义
上的儿童文学 :
(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那些 并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但其作品适合儿 童阅读。它们往往来源于民间文学、成人 文学领域,是弥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补 偿式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专为 儿童创作的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文学门类。
课件
(2)作者对其读者对象似乎并未明显 地加以考虑,但现已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 作品,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佩罗的童话集等。
(3)图画书和浅显易懂的故事。 (4)优秀的成人读物改写本,如德· 拉马雷的《圣经故事集》。 (5)各种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
课件
所以我们讨论儿童文学,一般不局限 于狭义的儿童文学,而是着眼于广义;不 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而是兼容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课件
(一)性别差异
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 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二)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 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作者:【意】卡洛•科洛迪 翻译:任溶溶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被译为200种语言以上的儿童文学传世经 典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作者:【英】肯尼斯•格雷厄姆 翻译:杨静远 长春出版社(2009)
被译为200种语言以上的儿童文学传世经 典
彼得•潘
《小飞侠彼得•潘》 作者:【英】巴里 翻译:杨静远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4接受对象的差异66四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当这些要素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分别出现在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作品中时它们就可能获得一种体现各自艺术面貌的审美效果
儿童文学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释义 三、儿童文学的范围 四、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 五、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时代广场的蟋蟀》 作者:【美】乔治•塞尔登 翻译:傅湘雯 新蕾出版社(2011)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作者:【英】J• K•罗琳 翻译:苏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女巫》 作者:【英】罗尔德• 达尔 翻译:任溶溶 明天出版社(2009)
《小猪唏哩呼噜》 作者:孙幼军 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
儿童文学:经调以儿童为本,表现他们的天性,心理, 故不强调表现历史文化内涵,而允许表现出虚化的时空,淡 化的背景,要求表现活泼的儿童生活,以人道精神,温暖与 快乐,想象与幻想,幽默与巧智为其主要文化内涵。
64
3、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 文学的社会功能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
乐功能。在成人文学中,文学的社会功能体现为以审美为核 心的多种功能的聚合。
Page 2
带孩子们到文学的空中去漫步
(完整版)儿童文学教程重点

第一章:走进儿童文学1.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一、艺术的源起2.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资源:初期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中的大批神话、歌谣和童话故事。
3.为何初期大众文学会进入古代儿童的接受视线?1)初期大众文学的受众对象中天然地包括了儿童这一集体。
2)大众文学的某些艺术形态天然地吻合了儿童的文学接受兴趣。
4.初期大众文学的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5.初期大众文学的艺术形式1)词汇方面,一般是平常的平常口语。
2)与古代人思想和语言上的特色上相对应,初期社会的一般公众也未分化出过于纤细的文学感情,他们对于事物的感觉是简单而直接的。
3)大众文学的口头流传特色决定了它不能够能使用过于复杂的构造方式。
( 比方循环的三段式 )二、历史的流变从大众文学到儿童文学1.大众文学改编的儿童文物1697 年法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里面采集了《小红帽》《灰姑娘》《睡佳人》等)19 世纪德格林兄弟(雅各布· 格林威廉·格林)编订《儿童与家庭故事集》 ( 别名格林童话 )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等。
2 . 为孩子改编的民间故事与以前比较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增加以儿童为对象的生活教训内容)删(即删去作者看来不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改(经过语言或情节上的改写,使作品更具文学性,也吻合儿童的接受特色)三、儿童文学的今世见解1.分类与特色儿童文学可分为少儿文学、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少儿文学(0到6岁的学前儿童为读者对象)儿童文学(7到13岁的少年儿童)青少年文学(青春期前后至成年前的青少年)2.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分为1)语言形态角度 ? 韵文体(儿歌与儿童诗)与散文体(儿童小说散文戏剧等)2)详细的文本形态和艺术手法: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童小说3.文体的种类特色①文体的固定性②文体的相对性③文体的发展性四、儿童文学发展的今世语境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⑴商业文化对于市场反响的本能关注促进儿童文学的第一版方愈来愈重视儿童文学的阅读者,也就是儿童自己的阅读兴趣,这有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
(一)让儿童发现美
儿童总是对美好的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儿童文学作品中一些用优美 的语言组织起来的美的景象会在儿童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并在成人对美 的评价(如“多漂亮呀!”)中形成对应,从而在以后出现类似的形象 时,他们会脱口而出:“多漂亮呀!”“好美啊!”
(二)让儿童欣赏美
儿童往往是通过儿童文学中的语句特点、节奏韵律和幻想境界等感知 作品的美感,因此,他们觉得色彩艳丽的是美的,朗朗上口的是美的, 节奏明快的是美的,等。此外,儿童作为弱小者,渴望强大、崇尚勇敢, 因此,机智勇敢、不怕困难的人物形象都会丰富他们对美的理解,并逐 渐学会体会、欣赏。
二、情节完整、有趣,结构清晰、有层次
1.情节
儿童文学的情节是指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4个 部分构成。
2.结构
儿童文学的结构是指儿童文学作家根据儿童的需要,从现实生活中选 取一定的题材,在酝酿作品主题的同时,组织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安排 情节的次序,做到结构清晰、有层次。
(二)童年文学
童年文学是以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被称为 “勇敢浪漫主义文学”。童年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儿童诗、童话、寓言、 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三)少年文学
少年文学是以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被称为 “面向社会的文学”。少年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少年诗、寓言、少年小 说、少年散文、报告文学、少年戏剧剧本等。
五、内容富有情趣,充满奇妙幻想
儿童文学的情趣是儿童心理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儿童心理特征。因此, 作家应深入儿童生活,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兴趣和需求,经过精巧 地构思和创作,使儿童文学作品生动、活泼、形象、幽默、有吸引力, 把教育寓于娱乐中,使儿童喜欢阅读,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幻想是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 想象,其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儿童天生好奇、好幻想, 因此,儿童文学要符合他们的这种审美需求,充满儿童式的奇妙幻想, 让他们在阅读时获得愉快的体验,收获美好的情感。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特点
一、题材多样、新颖,主题明确、有意义
1.题材
儿童文学的题材是儿童文学作家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出来,经过提炼加 工而成为塑造儿童文学形象、表现儿童文学主题的生活材料。
在一部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题材就是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具体人 物和事件。
2.主题
儿童文学的主题是通过作品中描述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主题要明确,便于儿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主题要富有意义,便于让儿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启迪,提 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培养儿童的人文情感
儿童文学传达的大多是人类的文明和美德,如礼貌、谦让、诚实、勇 敢和爱心等,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儿童尚未成熟的身体、精神和社会性 等方面逐步引导成熟,从而使幼稚的儿童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人。
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被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所感动, 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会下意识地站在各种不同角色形象的立场上 来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各种道德情感,并随着作品的引导作出道德 的判断。
(二)拓宽视野
儿童文学涵盖自然科学、社会人生、历史发展等大千世界的种种知识, 恰好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知识、包 罗万象的内容让儿童获得间接的经验,拓宽了视野,也增长了对世界的 认识。
(三)促进思考
儿童文学是从整体上对生活的反映,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家 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过程就是“思维产生 语言,语言又产生思维”的过程,因此,儿童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 够体会作品的思维和作家的思维,在理解语言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水平; 在了解各种事情发展和人物行为的同时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语言简洁、生动,具有儿童化特征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不仅准确、简洁、规范,而且生动、优美、 形象,富有情感和想象,这样的语言表述不但能提高儿童观察和认识事 物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还能使儿童学到准确的发音、掌 握大量新鲜的词汇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书 面表达能力,成为儿童学习语言的范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 资料下载 :www. /zilia o/
/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The End
儿童文学
PPT模板下 载:w / moban/
/hangye/ 节日PPT模 板:w /j ieri/
/sucai/ PPT背景图 片:w / beijing/
/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1)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2)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包括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 (3)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知、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 值。
二、儿童文学的存在状态
(一)成人读物中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的基本作用
(一)愉悦身心
儿童文学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适应儿童对快乐的需要,通 常用音乐般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曲折动人的情节、奇异的幻想世界让 儿童获得身心的愉悦,帮助他们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此外,儿童文学 作品的艺术世界可以让儿童领略到自己生活中碰不到的各种情境、事件 和幻想,可以跟着作品中的主人公参与各种奇异的冒险,感受各种喜怒 哀乐,使情感越来越丰富。
行业 PPT模 板: PPT 素材下 载: PPT 图表下 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 T课件 下载:
试卷下载:
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儿童文学概述 •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特点 •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作用
第一节 儿童文学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含义
儿童文学是指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 文学作品的总称,其中,以专为儿童创作和编写的为主。
这类作品主要是作家(大多是具有儿童文学作家资质的人)以青少年 生活为题材的自叙传。
(四)儿童自己创作的儿童文学
如我国田晓菲 13岁以前创作的诗集《绿叶上的小诗》、小诗人梁芒 的诗《灯海和星海》、9岁秦丹丹的诗《泥土》等。
三、儿童文学的层次
(一)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以0岁至六七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被称为“认识 周围世界的文学”。幼儿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 幼儿故事和图画书等。
这是指那些既被儿童阅读又影响儿童文学发展的成人读物。一些优秀 成人读物的改写本、各种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也属于此类。
(二)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
这是指成人明确地以儿童为读者对象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在整 个儿童文学作品中占据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
(三)成人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这是指那些作家创作时只是为了自己得到乐趣而写出自己认为有趣的 东西,而不是为了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但他们的作品却被儿童读者接 受并承认。
二、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
(一)增强儿童的语言能力
儿童文学中的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其本身就有着巨大的魔力,使儿 童可以从中学到正确的发音、积累大量的词汇、掌握规范的语法和多样 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将熟悉的作品语言用于日常生 活的口语表达中。
(二)激发儿童的创作欲
儿童具有羡美心理,自觉追求更加“漂亮”的表达,因此,优美的节 奏、韵律和语调会使儿童感到无穷的魅力,他们会非常自然地进行模仿。 可以说儿童广泛地接触文学作品,能够使他们感受到语言的奇妙,激发 他们对语言艺术的兴趣以及早期创作欲,有利于培养他们文学语言表达 的意识与能力。
常运用的结构方式有: (1)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来安排情节的纵式结构; (2)把若干生活场景并列起来安排,从各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横式 结构; (3)综合以上两种结构的纵横交错复式结构。
三、人物形象、鲜明,符合儿童审美需要
儿童文学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通常称之为儿童文学作品的主 人公。
主人公是整个儿童文学故事中矛盾冲突的主体,是设置环境、开展故 事的主要依据。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的 题旨和形象化的程度。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明突出 的,要做到个性化、形象化、拟人化、儿童化,要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