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历

合集下载

TIA病程记录模板

TIA病程记录模板

主诉:反应缓慢、流涎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昨天晚上8点无明显诱因平静时突然出现反应缓慢、流涎,可自行行走,无偏瘫,无头晕、头痛,无昏迷、肢体抽搐,无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自行口服“安宫牛黄丸”一粒,今早上症状有所好转,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拟“TIA”收入我科。

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态一般,体力情况一般,食欲食量正常,睡眠情况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详。

5年前患脑梗死,4年前在我院行“腹腔包块切除术”。

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否认冠心病,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广东佛山,久居当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

婚育史:配偶已故,子女健在。

家族史:兄弟姐妹健在,否认家族有类似疾病、否认家族遗传性病史、否认家族免疫性病史、否认家族精神性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6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8/79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动体位,神志清楚,言语欠清晰,精神状态良好,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无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未见异常,眼球运动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

外鼻无畸形,鼻通气畅,鼻翼无扇动,两侧副鼻窦区无压痛。

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未见异常。

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伸舌偏左,舌苔未见异常,齿龈未见异常,咽部粘膜未见异常,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未见异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

胸廓未见异常,胸骨无压痛,乳房正常对称。

呼吸运动未见异常,肋间隙未见异常,语颤未见异常。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桥脑和中脑(基底动脉) 桥脑和中脑(基底动脉) 桥脑和中脑 •枕部头痛 枕部头痛 •头晕和 或晕厥 头晕和/或晕厥 头晕和 •意识模糊或昏迷 意识模糊或昏迷 •复视 复视 •单或双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单或双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大脑半球、枕叶、颞顶区(大脑后动脉) 大脑半球、枕叶、颞顶区(大脑后动脉) 大脑半球 •视野缺损:同向性偏盲 视野缺损: 视野缺损 •皮质盲 皮质盲 •遗忘 遗忘
五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诊断应明确两个问题: 诊断应明确两个问题: 1)是否为TIA? 是否为TIA? TIA 2)明确病因。 明确病因。
诊断标准: 是否为TIA? TIA?) 1 诊断标准:(是否为TIA?)
神经功能缺损必须能够定位在特定的血 管分布 区。 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1 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1 小时(个别患者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小 小时(个别患者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小 但影像学无梗死依据, 时,但影像学无梗死依据,也可以诊断 为TIA)。 )。 除非存在陈旧性脑梗死, 除非存在陈旧性脑梗死,发作间歇期无 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与体征。 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与体征。 影象学上没有脑梗死的表现。 影象学上没有脑梗死的表现。
TIA症状发生率比较 症状发生率比较(1) 症状发生率比较
颈动脉系统(%) 视觉 一过性黑朦 视野障碍 复视 语言障碍 失语 构音障碍 轻瘫 轻单瘫或轻偏瘫 感觉 偏身感觉障碍 34 6-14 0 椎-基底动脉系统(%) 0 13-22 7
20 15
0 20
8-60
12-33
33-57
9-44
TIA症状发生率比较 症状发生率比较(2) 症状发生率比较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课件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课件

用于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 风险,从而降低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发 病率。常见的药物有他汀类药物。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心源性栓塞引起的短暂脑缺 血发作。常见的药物有华法林、利伐 沙班等。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 降低短暂脑缺血发作的风 险。
控制基础疾病
患者预后。
未来展望
加强基础研究
跨学科整合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深入了解TIA 的发病机制,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提供 科学依据。
鼓励跨学科整合,将生物学、医学、工程 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TIA的研究 和治疗中。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国际合作与交流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TIA病例进 行深入分析,挖掘疾病规律,提高诊疗水平。
鉴别诊 断
与脑梗死的鉴别
脑梗死的症状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且神经影像学检查会有异 常表现。
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
如癫痫、偏头痛等,需要通过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3
CATALOGUE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降脂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短暂脑缺血 发作的风险。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TIA研究的 进步,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感谢观看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等,通过控制这些疾病 的发展,可以降低短暂脑 缺血发作的发病率。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短暂脑缺 血发作患者,可能需要手 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 脱术、支架植入术等。
预防措施

tia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tia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tia病历书写模板范文英文回答:TIA,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is a medical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a temporary disruption of blood flow to the brain, resulting in neurological symptoms that typically last for a few minutes to a few hours. It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a "mini-stroke" because it produces similar symptoms to a stroke but resolves quickly without causing permanent damage.During a TIA, the blood supply to a part of the brain is briefly interrupted, usually due to a blood clot or a narrowing of the blood vessels. The symptoms experienced during a TIA depend on the specific area of the brain affected. Common symptoms include sudden weakness or numbness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difficulty speaking or understanding speech, vision changes, dizziness, and loss of balance or coordination.It is important to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mmediatelyif you experience any symptoms of a TIA, as it can be a warning sign of an impending stroke.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will conduct a thorough evaluation, includinga physical examination, medical history review, andpossibly imaging tests such as a CT scan or MRI,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TIA.Treatment for TIA focuses on preventing a future stroke. This may involve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such as quitting smoking, adopting a healthy diet, exercising regularly, and managing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like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diabetes. Medications may also be prescribedto reduce the risk of blood clots and lower blood pressure.In addition to medical treatment, it is important to educate yourself about the warning signs of a stroke and take steps to reduce your risk factors. This may include 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managing stress, and taking prescribed medications as directed.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mmunicate openly with your healthcare team and followtheir recommendations for ongoing monitoring and preventivecare.中文回答: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医学病症,其特点是脑部的血液流动暂时中断,导致神经系统症状,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6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6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6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在缺血性神经功能缺陷发生后,病情可以在24小时内消退,且无神经功能损伤表现。

TIA预示伴随着卒中的高危因素且是卒中预防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TIA患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TIA的认知和卒中的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5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症状、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 156例患者中,男性79人,女性77人,年龄范围为23-86岁。

TIA的主要发病表现为头晕(64.1%)、言语困难(54.5%)、半身麻木(42.9%)、肢体无力(32.1%)和视力障碍(23.7%)。

体格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杂音(17.9%)和高血压(44.9%)。

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中
98人(62.8%)有异常表现,其中脑血管造影异常46人(29.5%)、头颅磁共振异常43人(27.6%),多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实验室检查发现高脂血症(57.7%)、糖尿病(26.9%)、高血压(44.9%)和贫血(12.8%)是主要异常结果。

结论: TIA的临床表现复杂,常常表示有卒中的高危因素存在。

及早发现TIA并积极干预改善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

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管理,帮助患
者提高自我健康意识,以降低未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病历汇报—特殊TIA—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

病历汇报—特殊TIA—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

诊断分析
定位诊断:右侧肢体肌力V-级,Babinski征(L:-,R:+),chaddock征(L:-,R:+), 定位于左侧锥体束;言语欠清,轻度构音障碍,无咽反射异常,考虑为锥体束受累所致; 患者神志清,无凝视、无失语,无皮层受累,不支持大血管病变,无典型球部症状、无复 视、明显头晕感,不支持脑干病变,发病时右侧肢体瘫痪均等,虽有麻木感,但查体无痛 觉减退,无偏盲,定位于椎体束走形密集区域,内囊后肢中间部分可能性大,结合症状刻 板式发作,综合定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穿支血管。
稳准,Babinski征(-,+),chaddock征(-,+),Kernig征(-)。
NIHSS评分:1分(构音障碍),洼田饮水试验:I级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1分。
头CT检查:未见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79次/分 随机血糖:9.3mmol/L 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离子、凝血四项正常。
入院前头CT未见异常
病例 汇报
特殊TIA—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
男,62岁。
主诉 :反复发作右侧肢体麻木无力7小时,持续不缓解3小时40分。
现病史:患者7小时前(晨7点)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可以持物行走,半分钟 左右完全缓解,无言语不清,未在意;分别于9:00、9:30、11:30多次发作,性质同前, 3小时40分钟前(11:50)患者再次发作以上症状,持续不缓解,伴言语欠清,发作过程中 轻度头晕,轻微恶心未吐,速来我院急诊,完善头CT检查:未见异常,以“急性缺血性脑 血管病”收入院,病来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发热,无胸闷气短,未进食,二便无异常。
对于临床上反复发作症状刻板的TIA,病变部位在内囊附近的需要考虑是否为内囊预 警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可能为穿支动脉低灌注所致,需要引起临床关注,维持血压、 扩容、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对预防梗死的发生是必要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后评估
临床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 检查和病史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影像学评估
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 察脑部缺血的程度和范围,有助 于更准确地评估预后。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凝血 功能,从而评估预后。
预后影响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 因素,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临床表现
TIA通常突然发病,持续时间短暂,表现为单侧肢体麻木、无力,面部肌肉瘫 痪,语言不清,视物模糊等症状,通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自行缓解。
发病原因和机制
发病原因
TIA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微栓塞等原因导致局部脑缺血致局部脑血流减少; 微栓塞主要是由于心脏附壁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小血管堵塞。
VS
患者男性,52岁,有高血压病史,近来出 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 医生建议患者在控制好血压的同时,采取 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病例三
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 要进行血管检查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患者男性,48岁,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医生通过血管检查发现患者颈动脉狭窄 。经过评估后,患者接受了颈动脉内膜切 除术或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措施,以改善血 管狭窄问题。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03
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都可能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风险。
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和控制这 些疾病。
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人群,应尽量戒烟、戒酒,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
对于有家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人群,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及早发现并治疗相 关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查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查房

• 2、运动指导: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 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也 可以降低已升高的血压,控制血糖水平和 降低体重。因此,应鼓励病人增加及保持 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踩脚踏 车等,指导患者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方式, 选择适合个体的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
• 3、饮食指导:指导病员选择低盐、低脂、 重组子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如多 食谷类和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豆类、 坚果,少吃糖类和甜食;限制钠盐(<6g • /d)和动物油的摄入,忌辛辣、油炸和暴饮 暴食,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控制食 物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视觉症状表现为一过性黑蒙、雾视。视野中有黑点等, 大脑半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或麻木。一过 性单眼盲是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状,优 势半球缺血时可有失语。 •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通畅表现为眩晕、头晕、构 音障碍、发作性跌倒、共济失调、复视、眼球震颤、交 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障碍。一侧脑神 经麻痹,对策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的典型表现。
• 查体:T:35.6 ℃;P:80次/分;R:20次/分,BP:146/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扶入病房,查体合作,计算力、记忆力 、定向力等高级皮质功能正常,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存在 ,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咽反射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调节反射可 ,双侧听力粗试正常,颈阻(-),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共济运动可 ,内科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心率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 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无双下肢水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籍贯福建省福州县(市)性别男性住址福建协和医院宿舍年龄50岁工作单位医院婚姻已婚入院日期2011 年11月21日09:00 时民族汉族病史采集日期2011 年11 月21 日09:35 时职业工人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过敏史未发现记录日期2011 年21 月00 日09:30 时主诉:反复发作性头晕10年再发半年今晨加重现病史: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头晕,清晨时明显,有晕沉感,四肢乏力,意识清楚,无视力模糊。

2至3天发作一次,每次持续10至20分钟,后逐渐好转或缓解,呈间歇性发作。

今晨,头晕加剧,晕沉感加重,眼前发黑,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视物旋转,无抽搐。

2年前在省立医院进行治疗,每天按时吃“敏使朗”后相对缓解头晕现象。

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态良好,睡眠情况正常,食欲正常,排便排尿正常。

体重没有明显增加,无体温升高,无盗汗,无贫血,无听力障碍。

门诊拟“短暂性脑缺血”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用“开博通”治疗缓解使之收缩压维持在138 mmHg。

于第五第六颈椎处有轻度颈椎骨质增生5年。

10年前检查脑部CT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无治疗。

外院诊断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平日常咳嗽及咳痰持续10余年。

痰粘稠,呈白色。

多发于春秋季。

平均一年2至3次。

发作时采取“青霉素”点滴治疗。

无呼吸困难,无咳血,感冒时加重。

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无“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无手术、外伤史。

无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呼吸系统:有慢性咳嗽,无咯血、呼吸困难、胸痛、食欲不振、发冷、发热、盗汗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咯血,无水肿、腹水、肝区疼痛、头痛、头晕、晕厥,无风湿热、心脏疾病、动脉硬化等病史,有高血压病史。

消化系统:无食欲改变、反酸、吞咽困难、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呕血及黑便、血便史,无发热与皮肤巩膜黄染,体力、体重的改变,无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腰痛及浮肿史,无洗肉水样或酱油色尿,无颜面、下肢水肿,无尿潴留及尿失禁,无腹痛,无放射痛,无咽炎、高血压、水肿。

血液系统:无苍白、乏力、头晕、皮下瘀点、瘀斑、反复鼻衄、齿龈出血、黄染、出血点、血肿、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骨骼痛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无营养障碍、怕热、乏力、多饮、多食、多汗、消瘦、胃寒、头痛、视力障碍、心悸、食欲异常、烦渴、多尿、水肿史,无体格、骨骼、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等改变,无发育畸形、性功能改变、第二性征变化及性格改变。

神经精神系统:有头晕,无头痛、眩晕、耳鸣、晕厥、失眠或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异常、性格改变、记忆力和智力减退及精神错乱史,无情绪状态、思维过程、智能、能力、自知力等改变。

肌肉骨骼系统:无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外伤、骨折、关节脱位、先天畸形史,无肌肉麻木、疼痛、痉挛、萎缩、瘫痪。

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

吸烟30年,每日一包。

平日经常饮酒。

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

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无冶游史。

无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

月经史:无婚育史:30岁结婚,育1子1女,配偶及子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父母健在,家族有高血压病病史,无糖尿病史。

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结核、肝炎、性病等传染病。

否认有家族性遗传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0mmHg 心率80次/分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步行入院,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全身皮肤颜色正常,无水肿、皮疹、瘀点、紫癜、皮下结节、肿块、蜘蛛痣、肝掌、溃疡和瘢痕。

毛发生长、分布正常,有光泽。

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下、滑车、腹股沟、腋窝等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部及器官:头颅:头颅外观无畸形,无肿块,无压痛,无瘢痕。

头发浓密,色泽好,分布正常。

眼:双侧眼睑无浮肿、下垂,眼睑活动正常。

眼球无突出、凹陷、斜视、震颤,眼球活动正常。

结膜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无溃疡、瘢痕,角膜反射正常。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辐辏反射正常。

视神经乳头水肿。

耳: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耳屏及乳突无压痛,粗测听力正常。

鼻部未见畸形,鼻翼无扇动,鼻道无分泌物、出血、阻塞,鼻中隔未见偏曲、穿孔,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腔:口腔未闻及异常气味,无张口呼吸。

口唇无畸形、紫绀、疱疹、皲裂、溃疡、色素沉着。

齿龈色红,牙龈无肿胀、溃疡、溢脓、出血、铅线。

舌无畸形,舌质红润,舌苔正常,舌面无溃疡,舌运动正常,舌无震颤,伸舌无偏斜。

颊粘膜无发疹、破溃、出血点、色素沉着。

咽后壁色红润,无分泌物,咽反射正常,悬雍垂居中。

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充血、分泌物、假膜。

颈部:颈部外观对称,无强直。

颈静脉无充盈,憋张。

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颈动脉无异常搏动。

气管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压痛、结节、震颤、血管杂音。

胸部:胸廓对称,无皮下气肿及胸壁静脉曲张,胸骨无压痛。

双侧乳房对称,无肿块触及。

呼吸节律整齐,深度正常。

肺脏:视: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

肋间隙增宽。

触:双侧肺呼吸动度相等,语颤减弱或消失,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扣: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或扣不出。

听: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可听到湿啰音和干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脏:视: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于左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触及,范围3cm2,强度正常。

触:心前区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

扣:心界叩诊向左下扩大。

右(cm) 肋间左(cm)2.3 Ⅱ 32.2 Ⅲ 52.8 Ⅳ8Ⅴ9注: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0cm听:心率80次/分,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无心音分裂、额外心音,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脉率80次/分,节律整齐,搏动强度正常。

桡动脉:双侧桡动脉触及对称脉搏无短绌,无奇脉、交替脉、水冲脉。

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搏动、射枪音、水冲脉,股动脉等无异常搏动,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腹部:视: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皮疹、色素沉着、瘢痕、静脉曲张、肿块。

触:无腹肌紧张,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无液波震颤,未触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胆囊区无压痛,Murphy征阴性。

扣:除肝、脾区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

双肾区无叩击痛。

膀胱无膨胀。

移动性浊音阴性。

听:肠鸣音4次/分。

无气过水音及金属音,无血管杂音。

肛门及外生殖器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脊柱活动正常,无畸形,无压痛、叩击痛。

四肢、脊柱:四肢无畸形、肌肉萎缩,四肢关节无红肿、压痛、水肿、强直,无杵状指、趾静脉曲张,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

神经系统:皮肤划纹征阴性。

双侧膝腱反射存在,Babinski征、Oppenheim征、Chaddock征、Gordon征未引出,Kernig,Brudzinski征阴性。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象基本正常,其中血脂偏高。

肝功正常,尿常规正常,尿糖阴性。

粪常规正常。

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左室高电压。

病历摘要患者:×××,50岁,男性。

以“反复发作性头晕10年再发半年今晨加重”为主诉于2011年11月21日09:00 时入院。

入院前6个月出现反复头晕,清晨时明显,有晕沉感,四肢乏力。

今晨,头晕加剧,晕沉感加重,眼前发黑,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视物旋转,无抽搐。

无体温升高,无盗汗,无贫血,无听力障碍。

无排便排尿异常,无水肿,查体:血压140/90mmHg 心率80次/分。

神智清楚,视神经乳头水肿,无颈静脉怒张。

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血脂略高。

初步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医师签名:张馨月时间:2011 年11 月21 日一、病史特点:1、患者郑恩全,男,63岁,系反复发作性头晕5年,再发伴加重2天入院2、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头晕,清晨时明显,有晕沉感,四肢乏力,意识清楚,无视力模糊。

2至3天发作一次,每次持续10至20分钟,后逐渐好转或缓解,呈间歇性发作。

今晨,头晕加剧,晕沉感加重,眼前发黑,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视物旋转,无抽搐。

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态良好,睡眠情况正常,食欲正常,排便排尿正常。

体重没有明显增加,无体温升高,无盗汗,无贫血,无听力障碍。

门诊拟“短暂性脑缺血”入院。

3、入院查:体温:36.8℃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5/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扶拐杖步入病房,被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皮肤弹性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发黑分布均,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乳突无压痛,听力粗测正常。

鼻外形正常,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窦无压痛,口唇红润,扁桃体无红肿,咽峡无充血。

颈软,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充盈及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未闻及血管杂音,无颈项强直。

胸廓对称无畸形,乳房正常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肋间隙无增宽及变窄;双侧语颤对称,双肺叩诊清音,肺上下界正常,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正常,触诊无抬举感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肛门及生殖器未查。

脊柱呈生理弯曲,活动正常,各棘突无压痛,右侧肢体肌力四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各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水肿及静脉曲张。

腹壁反射正常,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跟膝腱反射正常,巴彬氏征、查达克氏征,霍夫曼氏征均未引出。

4、辅助检查:暂缺二、初步诊断短暂性脑缺血三、鉴别诊断1、小脑出血:患者一般为老龄,常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于活动中动态下发病,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

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

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

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颅脑影像学可以明确诊断。

2、美尼尔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可有或无颈椎病的症状。

颅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部分患者颈部的突然转动而诱发本病。

3、基底动脉偏头痛:患者有反复的脑干及小脑功能障碍,在基底动脉偏头痛发作时出现眩晕、复视、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失明及焦虑不安,有些患者有意识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