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 第5节 遗传与进化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
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
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①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②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③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4、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
其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5、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6、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
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7、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1、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1)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2)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1-5遗传与进化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5节遗传与进化知识点1 遗传和变异现象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__遗传__。
2.变异(1)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__性状差异__叫变异。
(2)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大类。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受外界环境影响,但遗传物质未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知识点2 遗传物质的传递1.染色体(1)概念:在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被称为染色体。
(2)组成:染色体是由__DNA__和蛋白质组成的。
2.DNA分子(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__脱氧核苷酸__。
脱氧核苷酸是由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组成的。
(2)DNA分子结构:__双螺旋__结构。
(3)__DNA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具有储存遗传信息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3.基因(1)概念:起遗传作用的__DNA片段__叫做基因。
一个 DNA分子上有成千上万个__基因__。
(2)每一个基因都控制着一个或多个具体__性状__,所以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如有无酒窝就是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控制的。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因此,表现出的性状也有所不同。
4.生物个体能通过精子或卵子将自身的部分基因传递给子代,子代具备了父母双亲的基因,所以表现出与双亲相似的性状。
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知识点3 进化理论的发展1.达尔文是从__个体__水平来解释生物进化的,而现代进化理论则从群体__基因__频率变化的角度来解释物种的进化过程。
2.通过定量的科学实验表明,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机会是有__差异__的,这说明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自然选择”。
知识点4 育种与优生1.杂交育种(1)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__杂交优势__,如驴和马交配得到比驴和马更健壮有力的骡。
九年级科学下册1.5遗传与进化初中九年级下册自然科学1

的关系中,正确的是(B )
A、
B、
DNA 基因(jīyīn) 染色体
基因(jīyīn) DNA
染色体
C、
C、
染色体 DNA 基因
DNA 染色体 基因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C 2、各种(ɡè zhǒnɡ)生物的性状是由( )
A、染色体决定 B、蛋白质决定 C、基因决定 D、细胞决定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细胞核
多莉虽由C羊所生, 但长相却一点也不像C羊, 也不像A羊,而是几乎和B羊一模一样(yī mó yī 。这 yàng) 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结论: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与生物遗传(yíchuán)现象有关。
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同卵双胞胎是一个 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其细胞中的染色体 完全相同,因此,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另我们还听 过“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又有什么科学含义呢。你比较(bǐjiào)像你父亲还是母亲。不同的人所有 性状都相同的可能性很小。——使生物的种族得以稳定。3、生物遗传与变异对生物来说。——是生物发 展进化的内动力。17世纪先成论者画的人的精子图。17世纪时,有学者认为在人的精子或卵子中有父母 性状的缩影,使得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子代个体具备了双亲的遗传性状
第三页,共三十三页。
一、遗传 和变 (yíchuán) 1、遗异传:
生物(shēngwù)通过生殖产生子代,生物(shēngwù)的 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很相似的现 象。
如俗语(súy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 的儿子会打洞。
九年级科学下册1.5遗传与进化21初中九年级下册自然科学

生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shēnɡ cún jìnɡ zhēnɡ)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适应 环境能力强,就能在斗争中取胜而生存下去,这种个体的基因就能遗传下去. 这就是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称之为自然选择。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基因工程(jīyīn gōngchéng)
完全 按照人的意愿重新 (wánquán) 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基因工程 (geneticengineering)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2.转基因技术(jìshù )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 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 生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 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xiāofèi)品质等方面 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
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
遗传 与进化(二) (yíchuán)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1)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héxīn)是什么?
自然选择 学说 (zìránxuǎnzé)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nèiróng)是什么?
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血友病(Hemophilia)
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 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chǎnshēng) 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 性。
包括血友病A(甲)、血友病B(乙)和因子XI缺乏症(曾称血
友病丙)。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 遗传。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jíbìng)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 的主要临床表现。
(九下第一章)遗传与进化—浙教版九级中考一轮同步复习课件PPT

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
因可以转移到植物中表达。 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互传粉。
(2)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细胞内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 所必需的遗传信息的一种核酸,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 的生物大分子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 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
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 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 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 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 。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 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 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
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但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未作出科学的 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特种的形成是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生物进化是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引起性状变化程度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以及局限性: 【答案】(3)自然选择
2018年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题 解答题 分值
绍兴 衢州 台州 金华 杭州 宁波 温州 湖州 嘉兴
1
11 2' 2' 2'
11 2' 2'
2017年 绍兴 衢州 台州 金华 杭州 宁波 温州 湖州 嘉兴
选择题 【答案】(3)自然选择
色盲是由于基因发生变化引起。
九年级科学下册1.5遗传与进化一初中九年级下册自然科学

12/12/2021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是怎样变化的?
父
(23对)
母
(23对)
精子
(23条)
卵细胞
(23条)
受精 受精卵 发育 子女
(shòu jīng)
九年级(下) 《科学》 第一章 演化(yǎnhuà)的自然
遗传(yíchuán)与进化
(第1课时(kèshí))
12/12/2021
第一页,共十九页。
很久以前,美国一名漂亮的舞蹈演员给英国著名作 家肖伯纳写了一封洋溢着爱慕之情的信,说到:“我希望
与您结成美满的夫妻,将来(jiānglái)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我的脸 儿那么漂亮,像您的头脑那么聪明……。”
No 然是牛。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heredity) .。为什么不同的人所有性状都相同的可能性很小。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 异(variation)
Image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12/12/2021
C
染色体
染色体 DNA
基因(jīyīn)
D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九年级(下) 《科学(kēxué)》 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九年级(下) 《科学(kēxué)》 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相貌平 平的肖伯纳风趣地给她回了一封信说:“如果我们生的孩子像我的脸,像您的头脑,那怎么办呢。牛的后代仍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12/12/2021
浙教2011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1章 演化的自然 第5节 遗传与进化》_3

第5节遗传与进化(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遗传与进化”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5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生殖及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通过对“遗传物质的传递”的层层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弄清染色体、DNA、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既能稳定又能不断进化的原因。
因此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现象提高科学素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史资料与实验资料,不仅让学生了解到遗传物质发现的一个历程,同时也激发他们从中体会科学精神,如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等等。
教学中还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不断体验提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2.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3.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一认同一家庭中的成员以及对自己性状的一些调查,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性状,以及性状的遗传、异现象;2.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科学家探究遗传物质事例介绍以及DNA模型的观察,认识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3.通过运用科学史资料与实验资料,让学生体会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重点:遗传和变异现象,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难点:基因在亲代与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方法]对比法、渗透法、模型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准备]学生母亲和妹妹的照片、DNA结构模型、学案稿、视频、课件[教学设计](板书)问:生物遗传与变异对生物来说有何意义?现在的物种是由低等物种逐步进化而来,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习性上存在很大差异,也就说,变异是绝对存在的,而遗传只发生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后代与祖先在性状上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演化的自然 第5节 遗传与进化(第2课时)教学课件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4.太空(tàikōng)育种 太空育种(yù zhǒng)即航天育种(yù zhǒng),是将种子搭乘卫星送到太 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 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具有有益 (yǒuyì)的变异多、高 产、优质、抗病力 强等特点。
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化。 例如:白化病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三、进化(jìnhuà)理论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 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同一物种的生
物群体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基因。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并保持 着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发生着某些变异。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2.基因工程(gōngchéng) 人们设想用一些优良的基因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 新生物(shēngwù)。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基 因工程。
这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
新兴的基因工程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改造动物、植物(zhíwù)遗传物 质的技术。如,转基因技术。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2001年2月12日美、英、德、俄、 日、中国(zhōnɡ ɡuó)向全世界公布完 成了人类基因核苷酸物理图谱测定。
“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shén
me)意义?它会带来什么问题?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解读所有遗 传密码,揭示生命的所有奥秘的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测定的完成为人的 DNA破译奠定了基础,对人类的发展将产生重大(zhòngdà)影响,但也要充分 考虑到它可能带来的弊端,甚至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5节遗传与进化同步练习一、我学会了1.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生物体通过________产生子代,子代和________、子代和________之间的性状都很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子代与________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________叫做变异。
【答案】生殖;亲代;子代;相似;亲代;差异【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
【解答】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与亲代完全相同。
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故答案为:生殖;亲代;子代;相似;亲代;差异2.遗传物质在细胞________中。
遗传物质的载体—— ________,它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________ 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
起遗传作用的________称为基因,生物体每一个性状都由特定________来控制。
基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物体________的变化。
例如________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
【答案】核;染色体;DNA;蛋白质;DNA;DNA片段;基因;性状;白化病【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遗传物质的认识,以及区别染色体、DNA和基因。
【解答】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
DNA 分子上一些特定的片段包含着遗传信息,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特征。
起遗传作用的 DNA 片段称为基因。
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故答案为:核;染色体;DNA;蛋白质;DNA;DNA片段;基因;性状;白化病3.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________的,同一物种的生物群体中存在着________的基因。
在代代相传的种族繁衍过程中,这些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并保持着相对的________,同时也发生着某些________。
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________。
【答案】差异;多种多样;稳定性;变异;自然选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进化理论发展的认识。
【解答】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同一物种的生物群体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基因。
在代代相传的种族繁衍过程中,这些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发生着某些变异。
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自然选择”。
故答案为:差异;多种多样;稳定性;变异;自然选择4.长期以来,人类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育种等方法逐渐改良动物、植物的遗传性状。
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做________。
新兴的基因工程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改造动物、植物遗传物质的技术,利用________技术,可使动物、植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
【答案】人工选择;杂交;杂交优势;基因工程;转基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几种育种与优生技术的认识。
【解答】长期以来,人类利用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等方法逐渐改良动物、植物的遗传性状。
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杂交优势。
人们设想把一些优良的基因组合起来,从而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改造生物品种或生产新的转基因产品。
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做基因工程。
新兴的基因工程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改造动物、植物遗传物质的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使动物、植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
故答案为:人工选择;杂交;杂交优势;基因工程;转基因5.遗传病都是由于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在近亲结婚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________血亲和三代之内的________血亲禁止结婚。
【答案】DNA;基因;染色体;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直系;旁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遗传病的认识。
【解答】遗传病都是由于人体内 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在近亲结婚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等多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故答案为:DNA;基因;染色体;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直系;旁系二、我理解了6.有许多成语是对自然界科学现象和规律的概括。
下列成语中,可以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的定义: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解答】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蝉被螳螂捕食,螳螂被黄雀捕食。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描述的是人的心理,对敌人的害怕。
D.由遗传的定义(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可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D.7.“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产生万紫千红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物的遗传B. 生物的变异 C. 环境温度的不同 D. 光照的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与亲代完全相同。
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解答】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导致同种生物的大小、颜色不完全相同。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体现了同种生物的颜色多种多样的变异,因此产生万紫千红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故答案为B.8.遗传学家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B.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C. 番茄的颜色和形状 D. 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是指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解答】相对性状是指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黑眼睛和蓝眼睛是一对相对性状。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番茄的颜色和形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9.同卵双胞胎长得几乎完全一样的原因是 ( )A. 细胞内所含染色体、基因几乎完全一样B. 由相同的父母亲所生C. 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D.体内都在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
DNA 分子上一些特定的片段包含着遗传信息,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特征。
起遗传作用的 DNA 片段称为基因。
【解答】同卵双胞胎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长得几乎完全一样,原因是细胞内所含染色体、基因几乎完全一样。
故答案为A.10.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错误的是 ( )A. 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B. 亲代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C. 性状遗传的实质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D.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与亲代完全相同。
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解答】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性状遗传的实质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
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而不是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11.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B.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C. 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D. 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答案】A【解析】【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一个物种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中表达的技术。
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
DNA 分子上一些特定的片段包含着遗传信息,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特征。
起遗传作用的 DNA 片段称为基因。
【解答】根据基因的特点及题图信息可知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故答案为A.12.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原产地后,又是花多味香。
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A. 会遗传但不会变异B. 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C. 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D. 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原产地后,又是花多味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故答案为D.13.引起白化病、先天愚型的原因是 ( )A. 发生了食物中毒B. 感染了细菌和病毒C. 基因、染色体发生了变化D. 免疫力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1)遗传病都是由于人体内 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例如,在智力缺陷的儿童中,有一类叫先天愚型,患儿生长迟缓,学会坐、立、走都很晚,智力低下,这种遗传病就是由于患儿细胞中第 21 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引起的。
(2)构成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