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液压传动工程机械的制动系统
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1. 概述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动力传输系统。
本文将重点探讨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分析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液压传动技术。
2. 原理介绍液压传动系统基于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液体的传输和控制,实现动力传递和执行机构的运动控制。
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流体传输管路、阀门等组成。
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将液体推送到液压缸中,从而驱动执行机构完成工作。
3. 设计步骤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工作需求: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确定所需的压力、流量以及工作环境等参数。
3.2 选择液压元件:根据工作需求和系统特点,选择合适的液压泵、液压缸、阀门等元件,并进行相应的功率计算。
3.3 确定系统布局:根据机械结构和空间限制,确定液压元件的布局方式,包括泵和液压缸的位置、管路的走向等。
3.4 绘制管路图:根据系统布局,绘制液压传动系统的管路图,包括液压泵到液压缸的流动路径、阀门和管路的连接方式等。
3.5 系统分析与优化:使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调整,确保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效率。
4. 主要设计考虑因素在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4.1 动力需求:根据工作负载和工作环境确定系统的功率需求,合理选择液压元件以满足工作要求。
4.2 安全性:确保系统在设计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并设置适当的过载保护装置。
4.3 效率优化:通过合理选择液压元件、减小管路阻力以及优化控制策略等手段,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4.4 可靠性:选择质量可靠、维护方便的液压元件,预防故障发生,并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
5. 系统性能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主要包括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两个方面。
5.1 静态性能:包括系统的压力损失、泄漏以及稳态工作点的稳定性等。
液压制动的工作原理图

液压制动的工作原理图
抱歉,我无法直接提供图像。
但是您可以通过以下描述理解液压制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是使用液体传动力量来产生制动效果的一种制动系统。
它由一个主缸、一个制动器和液压管路组成。
主缸是一个含有活塞的容器,内部分为两个腔室,分别与制动器相连。
1. 制动器:制动器有两个活塞,分别连接到车轮的制动盘或制动鼓上。
当制动器没有受到压力时,活塞保持松开状态,允许车轮旋转自由。
2. 主缸:主缸由踏板操作,当踩下制动踏板时,液压油从主缸的一个腔室被推到另一个腔室,通过液压管路传输到制动器。
3. 液压管路:液压管路连接主缸和制动器,传输液压油。
管路中通常有压力控制阀,可以调节和平衡压力。
4. 原理:当踩下制动踏板时,主缸的一个腔室受到压力,并将液压油推到制动器的活塞上。
液压油的压力转化为活塞的力量,使制动器的活塞向制动盘或制动鼓施加压力,导致摩擦,减少车轮的旋转。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液压制动的工作原理图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林德液压LinDrive静液压驱动技术

林德液压LinDrive静液压驱动技术一、概述所谓静液压驱动,就是利用发动机的机械能带动液压泵转换为液压能,液压泵输出的高压液体经操纵调节装置进入装在行走轮附近或者直接装在轮内的液压马达,重新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使车轮做旋转运动的一种驱动方式。
在欧美国家,静液压驱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市场。
在中国,静液压驱动技术刚刚兴起,许多前瞻性的OEM厂家已经开始储备静液压驱动技术的产品。
二、静液压驱动的优点:静液压驱动,不同于机械传动,它有自己独特的优点:1、能够输出大扭矩和推力,实现低速大吨位的传动;这是静液压驱动技术的突出优点;2、相同功率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3、能使执行元件运动均匀稳定,没有换向冲击,反应快,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换向;4、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实现无极调速;5、给操作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三、林德LinDrive技术发展历史静液压驱动技术应用最成功的案例当属林德叉车。
林德叉车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物流专家,产品的精准性、操控性和可靠性都是行业的标杆,它的静液压驱动部分更为客户提供10年(或者1万小时)的质保,这远远高于行业标准,也远远高于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标准。
林德叉车的卓越和自信来自哪里?早在1958年,林德叉车就成立了林德液压事业部,主要为叉车研发和提供静液压行走驱动系统。
多年来,林德液压一直把提供高水平的静液压驱动系统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并成功开发出LinDrive驱动系统,其操控性、可靠性均有了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林德液压还将LinDrive成功移植到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上。
2012年,林德液压从林德叉车剥离并独立运营;2014年林德液压在中国成立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将LinDrive系统带到了中国。
实际上,同叉车一样,无论是工程机械还是农用机械,驾驶员不仅要操控行走,还要同时操控其他工作机构(如重物提升、搬运,草捆精确堆垛,车辆在两地之间快速转移等),但其行走驱动系统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占比重最大,因而行走驱动系统决定着机器的作业效率。
浅谈液压机械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浅谈液压机械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摘要:现代工程施工中离不开工程机械的使用,如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在现代的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工程机械而言,驱动装置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机械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作用的基础,驱动装置的性能对于工程机械的功能发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液压机械传动技术作为一项先进动力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项技术的应用优势随之不断显现在人们眼前。
关键词:液压;机械传动;工程机械;应用1.引言液压机械传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了传动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工程机械的自动换档,为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利,还大大减少了能源资源的消耗,将有级变速传动转变成了无级变速传动,保证了工程机械正常运行的稳定性,实现了工程机械的可持续发展。
2.液压机械传动的概念及原理液压机械传动是基于17世纪帕斯卡所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理论,经过不断的研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动力技术,其在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共同组成了流体传动技术体系,流体传动技术发展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显示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
液压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工程机械驱动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其在未来还将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液压传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静压力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与传递,实现对机械的驱动。
其具体过程是通过液压泵的作用,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经过各种控制阀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或马达)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担当着介质的作用,目前工程机械所使用的液压传动装置,通常是以矿物油作为主要的介质液体,它的作用主要是代替传统机械传动系统中的皮带、齿轮组、链条等元件,作为动力传动的介质。
3.液压机械传动特点目前,大型工程机械中主要采用的是液力机械传动系统,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节约能源、获得良好的传动性能以及轻巧灵便,理想的方法是从传统的有级变速传动发展为无级变速传动,而液压机械传动系统操作性能好,传动效率高,弥补了有级传动的不足,实现了自动变速换挡,但是考虑到经济效益,由于其大容量的液压泵、液压马达制造困难和液压系统的复杂性,在使用上也受到限制,因此在工程机械中很少用到液压机械传动。
静液压压路机桥干式驻车制动器密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其优化措施研究

0引言压路机是一种路面机械,广泛应用于路基建设、平整地面、压实路基等作业,作业时车速缓慢,一般为4km/h。
根据实际需要,一部分压路机已经通过输入动力反拖代替行车制动,但保留了驻车制动系统。
随着静液压压路机桥的推广及应用,在驱动桥上配置驻车制动器已经成为施工现场标配。
制动器作为关键的功能性结构,其发生故障会影响整机的使用,其失效模式多以制动器漏油、制动力不足为主。
国内制造行业的专家与学者们对密封圈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刘文华等[1]通过对进口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确认了造成星形圈翻滚的原因是密封圈与杆壁摩擦力大;陈庆等[2]通过科学计算、理论分析,对影响密封圈的泄漏量的介质压力、往复运动速度及介质黏度等因素进行分析,认为“O”形橡胶圈不适宜在重负荷工况或润滑差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其易导致密封圈翻滚磨损。
赵虹辉[3]通过对派克旧件分析得出造成密封泄漏的原因主要与活塞杆损坏、介质污染、极端工作温度、化学物质侵蚀、工作压力过高等相关。
以上研究都对密封圈的泄漏原因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分析和计算,并给出“O”形密封圈的特点及导致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同时前人的研究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但未包含对干式、无油液介质的制动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压路机桥干式驻车制动密封的选型、计算及试验方法,以解决制动器漏油问题。
1某静液压压路机驻车制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干式驻车制动器的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活塞与缸孔采用密封设计,活塞的大端采用活塞动密封、活塞的小端采用活塞杆动密封。
密封“O”形圈1制动器壳体密封“O”形圈2制动器活塞图1干式驻车制动器结构在停车状态下,活塞因碟形弹簧压紧底部摩擦副,摩擦副通过花键与动力输入齿轮花键连接,利用摩擦副压紧,摩擦力使其保持静止不能转动,实现停车制动。
当液压油从入口进入,将活塞向上顶起,摩静液压压路机桥干式驻车制动器密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其优化措施研究*孙威,张寒羽,钟家怡,梁兴华,陈素姣(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摘要:驻车制动器是静液压压路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一旦失效会导致整机无法行走或驻车。
液压传动案例

液压传动案例液压传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压力和能量的传动方式。
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列举10个液压传动的应用案例。
1. 液压挖掘机: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它通过液压系统驱动液压缸实现挖掘和运输作业。
液压挖掘机具有挖掘力大、工作效率高、操作灵活等优点。
2. 液压舵机系统:液压舵机系统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中,通过液压系统控制舵机实现舵角的调整,从而改变船舶或飞机的航向。
3. 液压升降平台:液压升降平台通常用于货物的升降和运输。
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缩来实现平台的升降。
4. 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中。
液压制动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缸的压力来实现制动装置的工作,从而实现车辆的制动。
5. 液压卷扬机:液压卷扬机通常用于提升和牵引重物。
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液压马达的转速和转向来实现卷扬机的工作。
6. 液压冲床:液压冲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冲床头实现金属板的冲孔、切割等加工操作。
7. 液压起重机:液压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通过液压系统驱动液压缸实现起重和运输作业。
液压起重机具有起重力大、操作灵活等优点。
8. 液压剪切机:液压剪切机通常用于对金属板材进行剪切和切割。
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缸的压力和位置来实现剪切机的工作。
9. 液压输送机:液压输送机是一种用于输送散状物料的设备,通过液压系统驱动输送带或滚筒实现物料的输送。
10.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传动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液压缸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压力驱动活塞运动,实现机械设备的工作。
以上是液压传动的一些应用案例,涵盖了工程机械、船舶、交通工具等各个领域。
液压传动具有传动力大、速度可调、操作灵活等优点,因此在工程装备和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简述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简述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通过压力的传递来实现机械运动的系统。
它具有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工作平稳等优点,在各种机械和工业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1. 液压能源装置:包括液压泵、电机和控制阀等组件。
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流体能的装置,它通常由电机驱动,将油液从油箱中吸入并送至液压缸或马达中。
控制阀则可以通过调节油路和流量来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
2. 液力变矩器:主要用于汽车和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中,它可以通过调节转矩输出来实现变速。
3. 液压缸:是一种将流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常由活塞和缸筒两部分组成。
当油液进入缸筒时,活塞会被推动产生线性运动。
4. 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类似,也是一种将流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不同的是,它可以通过旋转产生动力输出。
5. 油箱:主要用于存储液压油,并保持系统的油位和温度稳定。
6. 液压管路:将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马达等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传动系统。
液压管路通常由钢管或软管制成,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耐腐蚀性。
7. 液压油:是液压传动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在系统中起到传递能量、降低摩擦和冷却等作用。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 原理概述液压传动系统通过控制油路和流量来实现机械运动。
当电机带动液压泵旋转时,泵内部会产生负压,将油液从油箱中吸入并送至控制阀。
控制阀通过调节油路和流量来控制液压缸或马达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机械运动。
2. 工作过程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油、压油、控制和回油四个阶段。
具体过程如下:(1)吸油阶段:当液压泵旋转时,泵内部会产生负压,将油液从油箱中吸入。
(2)压油阶段:当泵内部产生正压时,将油液送至控制阀。
控制阀通过调节油路和流量来控制液压缸或马达的工作状态。
(3)控制阶段:根据需要调节控制阀,使液压缸或马达产生相应的机械运动。
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系统是一种主要用于车辆制动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流体压力将制动力转化为机械能来实现制动的目的。
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主缸、制动管路、制动器和制动液组成。
当踏板被踩下时,会产生一个压力信号,通过传递给主缸,主缸会将这个压力信号转化为液体压力,并将其传输到制动器。
制动器内部包含了一个由活塞组成的油缸和制动蹄片。
当液体压力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器,活塞会受到压力的影响向外运动。
同时,制动液会通过油管进入油缸,并使油缸内压力升高。
随着油缸内部压力的增加,制动器的制动蹄片会被迫贴紧制动盘,产生摩擦。
摩擦力会阻碍车轮的旋转,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当踏板释放时,液压制动系统会自动释放压力,并通过弹簧等装置使制动器的蹄片与制动盘分离,从而消除刹车作用。
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的传导特性,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传递性来实现制动功能。
这种系统具有制动力分配均匀、制动效果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液压传动工程机械的制动系统
摘要国内外研制和应用静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越来越多,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制动系统的特点、类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制动系统的作用以及不同制动系统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静液压传动工程机械制动系统
根据技术要求及通行安全,采用静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与常规机械一样,需要具备行走制动、停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等3套制动系统。
它们的操纵装置必须是彼此独立的。
1 行车制动系统
行车制动系统应能在所以运行状态下发挥作用。
它首先用以使运动中的车辆减速,继而在必要时使车辆完全停止运动处于静止状态。
对行走制动系统的要求是:第一,在车辆运动的整个速度范围内均能产生足够的制动阻力,使车辆减速直至停车;第二,具有足够的耗能或贮能容量来吸收车辆的动能;第三,行走制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是渐进的;第四,行走制动系统的操纵功能必须是独立的,不应受其它正常操纵机构的影响,不能在离合器分离或变速器空档时丧失制动能力。
从原则上说,凡是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的装置,均可用于行走制动系统。
行走制动是使用最频繁的制动装置,一般称为主制动系统。
现代工程机械行走制动系统除普遍采用带有较大容量的制动盘、鼓等摩擦式机械制动器作为主执行元件外,也越来越多地利用发动机排气节流、电涡流、液涡流等作为辅助的吸能装置。
后几种装置的优点是本身没有产生磨损的元件,能更好地控制减速力(矩),从而减少主制动元件(刹车盘、片等)的磨损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但它们的制动力都与行走速度有关,一般无法独立使车辆完全停止,只能作为辅助制动装置(缓速装置)来使用。
静液压传动系统由连接在一个闭式回路中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构成。
对这种传动装置所选用的泵和马达,除了有与一般液压元件相同的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长寿命等性能要求外,还要求两者均能在逆向工况下运行,即在必要时马达可作为泵运行,泵可成为马达运行,使整个系统具备双向传输功率或能量的能力。
这样当泵的输出流量大于马达在某一转速下需要的流量时,多余的流量就使马达驱动车辆加速,而加速力的反作用力通过马达使入口压力升高,液压能转化为车辆的动能增量;反之,如调节变量泵的排量使其通过流量不敷于马达的需求时,马达出口阻力增大,在马达轴上建立起反向扭矩阻止车辆行驶,车辆动能将通过车轮反过来的驱动马达使其在泵的工况下运行,并在马达出油口建立起压力,迫使泵按马达工况拖动发动机运转,车辆的动能将转化为热能由发动机和液压系统中的冷却器吸收并耗散掉。
由于静液压传动系统产生的阻力(矩)原则上只取决于系统压力和马达排量而与行走速度无关,所以这种系统既能象上述“缓速器”那样使车辆减速,又能使其完全停止运动,不仅能满足行走制动全部功能要求,而且在制动过程中没有元件磨损且可控性良好。
因此,静液压传动系统本身完全可以作为行走制动装置使用。
装有静液压传动系统的车辆一般无须另行配置机械制动器,但系统中不能有驾驶员可随意操纵的使功率流中断的装置(如液压系统中的短路阀、马达与驱动之间的离合器或机械换
挡装置等)。
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中,允许静液压传动装置作为行走制动系统使用已为相关安全法规所确认。
例如,1987年4月1日起生效的德国交通工具及设备和自行式机械“静液压传动装置可以作为行车制动器使用,前提是这一驱动系统中不含有短路阀,或只装有驾驶员无法直接操纵的短路阀(例如将短路阀的操纵手柄装于机罩下面)。
”
人们常回担心静液压传管路爆破或元件损坏后会丧失制动能力,但在显得技术条件下,出现这种风险的概率不会大于传统行走制动器的概率。
2 停车制动系统
停车制动系统用来使车辆保持静止状态。
从原则上说,它可以采用任一种具有足够锁定能力的机械加紧、锚固、插销、锲块、挡铁、卡齿等止机构,并不一定非要是渐进作用的。
但在实用上为了和前述行走制动装置系统兼容,绝大多数停车装置仍然采用了结构原理与机械制动器类似的、带摩擦元件的结构,常见的有蹄式、带式、单盘式和多盘式等。
停车制动系统对制动装置的要求是,制动能力应足以防止车辆在各种条件下向任一方向意外移动,停车制动器与车轮之间不得存在可能使传动链中断的可操纵元件;停车制动的操作都是在车辆已处于静止状态时进行,纯粹的停车制动器无须具备吸收车辆动能的能力,也不允许在行进过程中操作;停车制动多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进行操作,机构中的制动力只能由驾驶员人力能控制的纯机械传输,且必须在不输入任何外界能量的条件下长时间地保持在制动状态。
这样,就排除了用液压、气压、电磁等助力方式实现停车自动的可能。
但相关法规却不禁止实用这些辅助施力方式来解脱停车制动。
因此,许多现代车辆都采用蓄能弹簧加压的方式实现停车制动,而用液压或气压方式解脱它。
这种型式的停车制动器动作灵活可靠,并具备发动机熄火或主液压系统失压后自动完成保护性制动的功能。
实际上,问题往往出在缺少压力能源无法解脱它们,以便将故障车辆拖走。
为此,设置了机械式(螺杆、杠杆等)液压式(手动泵或借用应急液压转向系统作为压力源)或气压式(手动气泵)应急解脱系统。
3 应急制动系统
应急制动系统用于主制动系统全部或部分失效时完成制动任务。
因此,应该和主制动系统一样,具备以渐进方式吸收车辆动能的能力。
考虑到应急制动系统通常仅车辆发生故障时才使用,无须频繁操作。
在极端情况下,应急制动器只有一次使用寿命,是靠“牺牲“自己来保全整机的安全。
对它的其它要求类似于停车制动,不得由驾驶员人力以外的外部能源操作,制动元件与车轮之间不能存在足以使传动使传动链中断的可操纵元件等。
由于停车和应急制动系统在要求上具有相似性,实践中大多利用可渐进作用的摩擦式停车制动器兼作应急制动器使用。
4 制动系统的一般配置方式
传统的机械传动车辆行走制动器(盘式或鼓式及蹄式)都直接装在车轮上,而停车和应急制动器则装在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也称为“中央制动器”。
前者都用脚踏板
操纵,允许采用机械拉杆、软轴的或液压管路作为传力系及设置液压、气力等助力装置;后者则只能用于手柄经机械拉杆或软轴操纵。
考虑到制动器本身(盘或鼓)失效的可能性远小于制动操纵系统,新的法规已不再要求采用与主制动器完全分开的停车应急制动器,而是强调主制动装置的操纵系统完全失效时,应急制动器应能独立操纵直接作用在车轮或与车轮有固定传动关联的制动元件上。
这样,就使一大批现代车辆可能采用兼有行走、停车或应急制动能力“三位一体”的多功能车轮制动器。
在这样的系统中,制动蹄片(用于鼓式)或夹钳(用于盘式)一方面可以由行车制动系统中的液压缸或汽缸操纵,另一方面也可以由停车与应急制动手柄通过杠杆系统施力或释放蓄能弹簧,彼此互不干扰。
在后一种情况下,用来控制由蓄能弹簧加压的停车制动器的手柄连接一个液压或气压阀(停车时泄压),或电磁阀的电路开关,而并非机械拉杆。
上述规定主要针对公路车辆,并非所有工程机械都装备如此完善的制动系统。
5 静液压制动系统的配置特点
静液压传动车辆除与传统车辆一样配齐上述三套制动系统外,也可以取消常规的行走制动系统,以简化机构和降低成本。
考虑到人们的驾驶习惯,有时应设置一个与常规车辆类似的制动踏板,只不过它是通过渐变地减少静液压传动系统中变量泵的排量来使车辆减速和停止运动的。
由于存在漏损,静液压传动系统并不能满足停车制动的要求,也必须配置独立操纵的停车和应急制动系统。
为此许多液压元件制造厂都根据用户的要求,在所生产的液压元件上装设机械制动器。
法国波克兰液压公司生产的车轮液压马达就装有行走、停车和应急制动三位一体的鼓式(蹄式)制动器(图1),也可选装结构更为紧凑的多盘式制动器(图2)。
后者由蝶型蓄能弹簧压紧、低压液压系统供能和解脱,解脱压力1.2~3.0MPa,可直接利用静液压驱动系统中的补油压力。
当静液压传动系统发生故障或发动机熄火时,这种闭式制动器将立即动作,使车辆自动停止运动,以确保安全。
此制动器设有供强制解脱用的机构。
图1 兼有行走,停车和应急制动能力的鼓型制动器式车轮液压马达
图2 兼有停车和应急制动能力的多盘制动器式车轮液压马达
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静液压传动已广泛用于工程机械。
普遍采用静液压传动装置作为行走制动,附加机械操纵停车与应急制动器这样的制动系统。
只有少数速度特别高(>50 km/h)或有特殊要求的车辆才加设常规机械式行走制动系统。
国内生产的林德系列叉车、液压传动扫路车、振动压路机、滑移式装载机、井下凿岩机和飞机牵引车等,都采用静液压传动装置兼作为行走制动系统。
法国Poclain液压公司北京代表处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