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竞赛活动总结
小学写字比赛总结 (2)

小学写字比赛总结近期,我们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写字比赛。
这次比赛旨在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比赛圆满结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现将比赛情况总结如下:一、比赛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导致很多人忽视了传统书写的重要性。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和文化素养,我们学校特别组织了这次写字比赛。
比赛面向全校学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二、比赛过程回顾比赛自启动以来,各班级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和选拔。
初赛阶段,学生们在各自的班级内展示自己的书写才华,老师们根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版面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选拔出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阶段,学校为选手们提供了统一的书写纸张和书写工具,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比赛现场,选手们全神贯注地投入书写,一笔一划,力求完美。
评委老师们则根据书写质量、速度、姿势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三、学生表现评价本次比赛,学生们的表现非常出色。
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无论是笔画的流畅度,还是字形的规范度,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同时,学生们在比赛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四、教学反思与建议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部分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存在姿势不规范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书写质量和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书写姿势的指导和纠正。
其次,部分学生在书写速度上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和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学生书写姿势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增加书写训练的强度和频率,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质量;三是鼓励学生多参与类似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小学作文比赛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我校于近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作文比赛。
本次活动旨在为广大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以下是本次作文比赛活动的总结。
二、活动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写作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小学生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缺乏自信心。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我校决定举办这场作文比赛。
三、活动组织1. 活动策划:学校成立作文比赛组委会,负责制定比赛方案、组织比赛实施等工作。
2. 活动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作文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3. 活动报名:组织各年级学生报名参加比赛,确保参赛人数充足。
4. 活动评审:邀请校内外知名作家、教师担任评委,确保比赛公正、公平。
5. 活动现场:安排志愿者负责赛场布置、秩序维护等工作。
四、活动过程1. 比赛主题:本次比赛主题为“我的家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比赛形式:现场写作,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
3. 比赛流程:(1)参赛选手入场,签到。
(2)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3)评委现场抽取题目,分发试卷。
(4)参赛选手现场写作。
(5)作文收卷,统一评阅。
(6)公布比赛结果,颁发奖品。
五、活动成果1. 参与人数:本次比赛共有3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参与度较高。
2. 作文质量:参赛作品题材丰富,内容生动,语言表达流畅,展现了小学生的写作才华。
3. 比赛效果:通过本次比赛,学生们在写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创作热情。
4. 活动影响:本次比赛得到了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一笔。
六、活动总结1. 活动优点:(1)组织严密,流程规范,确保比赛公正、公平。
(2)主题鲜明,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表达热爱之情。
2024年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总结范文____年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总结____年的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 参赛的小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 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竞争的乐趣。
下面我将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
首先, 这次征文竞赛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各个年级的教师们悉心组织和引导学生撰写优秀的征文作品, 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比赛。
同时, 在活动开始前, 学校组织了一场主题宣讲会, 向学生们介绍了征文竞赛的目的和意义,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这种全校的配合和支持为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 学生们在征文竞赛中展现出了优秀的才能和创造力。
小学生们以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 纷纷选取了与自己生活经历相关的话题展开创作。
有的同学写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有的则关注社会问题, 有的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无论是题材还是文风, 每篇征文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有独到之处, 而且在形式上也体现出了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 在征文竞赛中, 学生们体验到了友谊和竞争的乐趣。
征文竞赛不仅是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在活动中, 同学们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 互相交流和提出建议。
这种友谊和互助的氛围使得参赛同学们更加积极投入, 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同时, 征文竞赛还是一次竞争的过程, 同学们通过比较和评选, 体验到了竞争的激烈和挑战的乐趣。
最后, 这次征文竞赛活动获得了丰厚的成果。
通过这次活动, 学校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 活动也为学校创造了一个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 让更多人了解到学生们的才华和潜力。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 ____年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是一次充满乐趣和收获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 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竞争的乐趣。
“我是写话小能手”——小学一年级写话比赛活动总结

“我是写话小好手”——小学一年级写话竞赛活动总结一年级学生如同一块和氏璧,任由老师的巧手去雕琢,有的黯淡无光,有的则玲珑剔透,不在璧的自己,而在你的雕技,怎样化腐败为奇特。
一年级看图写话,是高年级作文的启发,指引适当此后作文如小溪潺潺而淌;指引不妥,今后作文则如河流淤塞不通。
下边说说我们写话竞赛的领会:本次活动孩子们你追我赶地参加此中,认真察看图画,依据我们平常的要求开始书写。
包含格式和写话“四因素”。
孩子们的察看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常常毫无眉目,不知该怎样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次序,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要点。
面对这类状况,我们就想一定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经过认真看图,认识画面所反应的主要内容,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新鲜生动,拥有个性的语言。
最后我们评比了十名“写话小能手”。
关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开始要求他们只需用一两句话写完整。
所以,在一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中,就要教课生掌握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因由、经过、结果,力争把话写完好。
让他人一看就理解是怎么回事。
要想让在写作上刚才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愈来愈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一定,享受成功的愉悦。
任何一个学生在他的心里深处都有盼望成功的欲念。
而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在乎教师的评论,一句赞誉,一句鼓舞,会使他们心花绽放,信心实足。
所以,每次对写话的批阅,我都认真地阅读,认真地批阅,找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发现每一个闪光点,写上他们能读懂的话语,尤如当面的和蔼谈话。
为了鼓舞每一个同学,每周我都夸奖一些有进步的同学,并奖给他们小红花,使他们感觉到进步的快乐,进而更为喜爱写话。
作文比赛活动总结(4篇)

作文比赛活动总结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于____月____日举行了学生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对本次活动,我校教导处和各班级非常重视,提前拟定方案,做好准备,经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学生们的认真准备,“吟诵经典、品味书香”古诗词诵读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天下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一、优点1、全员参与,发动面广。
这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全校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比赛的训练中去,在校园内掀起了古诗词背诵的`热潮。
2、精神饱满,声情并茂。
孩子们精神饱满,感情真挚,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的变化反映了诗歌的内涵,较好地表现了作品的情感。
3、形式新颖,这次比赛使参赛的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害羞的教师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问题1、个别班级背诵的古诗数量少,还有个别学生背诵不下来,有滥竽充数的现象。
2、部分学生在舞台上不自信,表情不自然,缺乏锻炼,朗读的自信心尚未充分培养出来。
3、古诗特有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没有表现出来,语速过快,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朗诵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4、有个别班级的展示还停留于齐诵诗文上,形式上略显单调。
三、思考1、经典古诗文诵读,你能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经典之美。
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
2、经典诗文读诵活动能让我们重温历史,追溯文化,培养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3、鼓励学生读诵古代经典诗文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长期诵读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
2024年小学生写字比赛活动总结

2024年小学生写字比赛活动总结2024年小学生写字比赛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市各小学的学生积极参与,参赛人数超过1000名,比往年增长了50%以上。
活动旨在激发小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提高字体美感,并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活动开展前,组委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比赛的日期、地点,并联络了专业的评委团队。
广告宣传方面,组委会在学校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比赛信息,还与当地的媒体进行了合作,进行了广告宣传。
这些准备工作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比赛分为小学生组和特殊教育学生组,各组分别设立了不同年级的奖项。
比赛采用了统一的作品规格和评分标准,确保了公平公正。
比赛时间为两小时,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书写,展现了自己的字体风采。
评委团队由专业的书法家和教育专家组成,他们根据作品的字体规范、结构美感、用笔技巧等方面进行评分。
评委们在评分过程中严格公正,确保了比赛结果的公平性。
活动的最后,组委会举办了颁奖典礼,对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同时,组委会还对得分较高的作品进行了展览,让更多人欣赏到小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激发更多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通过这次写字比赛,小学生们不仅增强了自信心,还提高了书写能力和字体美感。
比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比赛也为广大的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的写字水平的机会。
总之,2024年小学生写字比赛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活动,激发了小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书写能力,并促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希望来年的比赛能再创佳绩,让更多的小学生受益于写字比赛的活动。
现场作文活动总结

现场作文活动总结篇一:第二届现场作文比赛活动总结现场作文创作比赛总结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展示大学生们的风采,促进校团委和学校其他社团更好地发展,同时打造社团品牌,让学校全体师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社团,走进社团,融入社团,经协商,毕节学院学生团委会决定举办以“新起点、新梦想”为主题的现场写作大赛。
我们本次比赛分为二个阶段,分别是活动阶段以及总结阶段。
活动阶段即宣传报名和现场写作比赛阶段。
此阶段我们将尽力宣传,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形成一个学校充分重视、学生广泛参与的比赛活动。
总结阶段即为评选优秀作品及颁奖阶段。
满载着一份份情谊,一份份期望,我们凝聚在这里,为了让梦想能够翱翔天空而努力奋斗着,奉献着。
优点:本次活动得到许多爱好文学的同学支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了许多较有特色的文章,在此,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支持!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楚章一定会越办越好!本次活动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活动结束后,我们直接给了中文系老师进行评比,做到公平公正,之后再以红榜的形式贴出海报进行表扬!不足:本次比赛举办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圆满结束,但是比赛的参加者不如去年多,同时会场的安排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如下:(1)宣传不到位。
由于9月14日晚宣传的部门过多,传单与一些广告过多,13级一些班级对本次比赛存在一定的疑问,而且本社的宣传人员也未对本次活动做出更多的解释。
(2) 13级新生们对本次比赛没有多大兴趣。
原因有二;一、13级更多的注重的是形式而非内容,对于一些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厌倦现场即兴作文。
二、其对于文学的认识只停留于写作文,而非深层次的文化素养,缺乏对文学的认识。
所以参加人数较少。
最后,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支持!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楚章一定会越办越好!雅风诗社XX年9月23日篇二:现场作文方案、总结榆中县庆丰学校XX年学生现场作文比赛方案XX年4月榆中县庆丰学校XX年学生现场作文比赛方案一、活动目的为检测我校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24年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总结范本本次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这次比赛,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这也是一个展示学生才艺和个性的好机会。
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举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
首先,通过这次征文竞赛活动,学生们学到了很多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巧。
在活动前,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写作培训,向学生们介绍了各种文学作品的特点和结构,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努力地去构思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描写,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这次征文竞赛活动也是一个展示学生个性和才艺的好机会。
学生们的作文内容各具特色,有的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祝福,有的描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还有的表达了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和敬意。
每篇作文都独具风格,反映了学生的独特思考和个人经历。
除了作文,学生们还展示了自己的朗诵、舞蹈和演讲等才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潜力。
最后,这次征文竞赛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扬。
学校邀请了许多嘉宾和专家担任评委,他们认真评审了每一篇作文,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同时,比赛的结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对比赛进行了报道和宣传。
从整体上看,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这次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是一次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个性才艺的全面培养,是学校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同时,这次活动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相信通过这次征文竞赛的成功举办,会对学生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征文竞赛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2024年小学征文竞赛活动总结范本(二)为了丰富和充实我校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加强我校学生对大庆的全方位了解与热爱,同时提升学生观察、认知以及写作能力,根据县进修学校要求,我校少先大队部组织我校学生参加了大庆市首届小学生作文大赛,现对此次活动总结如下:此次征文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评选办法,评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让人感动的文章,看得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各班语文教师注重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由于评选名额有限,很多优秀的作品不能一并授奖,但我们已经将各班优秀习作装订成册,以备班级之间学习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丁营小学
小学生作文竞赛活动总结
九龙镇丁营小学
2015.11.13.
小学生作文竞赛活动总结
一、作文题目的确定
由教导处统一命题,制卷.作文题目是我通过上网查找借鉴兄弟学校经验,及标准而出的.基本上符合小学生作文特点,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
尽量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趣可写。
二、作文的评阅
作文评阅由一人来评阅,这样标准统一,尺子一样,全校分中、高年段,按总分高低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所有获奖者将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三、总体分析
1、大部分学生卷面干净,字体工整.字数都达到了要求,说明同学们有话可说。
2、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竞赛较陌生,时间观念不是太强,不能按时写完,高年级比低年级时间观念强。
3、容上不能用鲜活生动的具体事例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思想,语言不够简洁.废话偏多,亮点较少。
4、文章的常规格式要求,有些学生不太懂.写作方法指导的不到位。
四、年级分析
1、三年级作文分析
优点:语言平实,条理清晰,能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围绕一个主题写。
大部分同学书写整洁、规。
不足:选材不够新颖,容空泛,词句个别不通顺,有错别字。
2、四年级作文分析
优点:
(1)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选材,写的比较真实。
(2)学生的书面较整洁,错别字较少,语句通顺。
不足:容空洞,言之无物,不会用典型事例来体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
语言不新鲜,列举事例太单一。
3、五年级作文分析
优点:卷面整洁,能按时写完。
不足:
(1)大部分学生审题不够细心、到位,抓不住题眼,抓不住关键。
(2)容不够具体.构思不严谨。
(3)语言平淡、不生动,结构不清晰,层次感不强。
4、六年级的作文
优点:
1、书写工整、仔细。
结构合理,层次感很好.
2、题材新颖,合乎情理。
3、篇幅较长,字数符合要求。
4、审题准确,能抓住题眼。
不足:
1、前后容有时冲突。
2、容上还是不够具体,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让人看起来模模糊糊、似是而非。
附获奖:中年级学生获奖
一等奖:
90 马香香
二等奖:
86 梦洁
85 丁子伦
三等奖:
82浩然
81王雅琪
80董佳林
高年级学生获奖
一等奖:
94 菲
二等奖:
90 丁思雨
88 源
三等奖:
85 马佔友
84 成龙
83 王子亮
丁营小学教导处
2015年11月13日
附获奖:中年级学生获奖
一等奖:
90 马香香
二等奖:
86 梦洁
85 丁子伦
三等奖:
82浩然
81王雅琪
80董佳林
高年级学生获奖
一等奖:
94 菲
二等奖:
90 丁思雨
88 源
三等奖:
85 马佔友
84 成龙
83 王子亮
丁营小学教导处
201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