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试题
水文勘测检验员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水文勘测检验员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55题二、多选题:共65题三、判断题:共55题四、简答题:共10题一、单选题1 .一日内机械钟的记录时间误差超过10(),且对时段雨量有影响时,应进行时间订正。
A:sB:minC:hD:d试题答案:B2 .结冰河流测流次数的分布,应以控制断面流量变化过程或冰期改正系数变化过程为原则。
流冰期超过5d者,应Od施测一次。
A:1〜3B:2〜4C:2〜3D:3〜5试题答案:C3 .经纬仪的横轴应平行于()。
A:圆水准管轴B:水准管轴C:竖轴D:视准轴试题答案:B4 .自记水位计时钟以标准()进行设置。
A:北京时间B:伦敦时间C:格林尼治时间D:乌鲁木齐时间试题答案:A5 .新安装在观测场的雨量仪渊,应按照有关规定和使用说明书认真检查仪器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
对传感器(),观察相应显示记录,检杳仪器运转是否正常。
A:人工注水B:等待降水C:手动翻转D:注入信号试题答案:A6 .水面比降应以O表示。
A:万分率B:百分率C:千分率D:小数试题答案:A7 .()是作业人员不到测验现场,利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水文要素监测。
A:巡站测验B:驻站测验C:勘测0:遥测试题答案:D8 .()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兴利库容。
A:正常蓄水位B:设计洪水位C:校核洪水位D:防洪高水位试题答案:A9 .使用O以上的长绳要加缓冲器,一条安全绳不能两人同时使用。
A:3mB:211ιC:5mD:411ι试题答案:A10 .水位的基本定时观测时间为北京标准时间8时,观测使用的时钟应每天与北京标准时间校对•次,每天的时间误差应不超过O分钟。
A:±5其他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上。
A:太阳能B:原子能C:水能D:潮汐能试题答案:A14 .水位观测使用的水尺面板数字一般按()标度,应清楚且大小适宜,下边缘应靠近相应的刻度处。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B-A-A (相关知识—降水、水面蒸发观测—观测作业)B-A-A-001 B 3 5 人工雨量器与量雨杯{A}人工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XZ}。
(A) 量杯(B) 量雨杯(C) 量筒(D) 比重瓶{B} B{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
量雨杯的内截面积正好是承雨器口内截面积的1/{.XZ}。
(A) 5 (B) 10 (C) 20 (D) 25{B} D{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
降在承雨器口1 mm 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XZ} mm。
(A) 25 (B) 20 (C) 10 (D) 5{B} A{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
量雨杯的刻度即以25 mm高度为降雨量{.XZ} mm的标定值,并精确至0.1 mm。
(A) 5 (B) 2 (C) 1 (D) 0.5{B} CB- A -A-001 C 3 5 人工雨量器与量雨杯{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
降在承雨器口1 mm 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25 mm。
{B}√{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
降在承雨器口1 mm 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5 mm。
{B}×B-A-A-002 B 3 5 人工雨量器观测降水量方法{A}降雨时,降落在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内的降雨量通过漏斗集中流到储水器内。
到达观测时间或降雨结束后,用{.XZ}量出储水器内的降水深(量)。
(A) 量杯(B) 专用的量雨杯(C) 量筒(D) 比重瓶{B} B{A}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XZ}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然后校对读数一次。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试题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试题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试题Ⅰ、必答题(75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你在选定的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每题0.4分,共20分)1、河底较平且无风时,采用测深锤和铅鱼进行水深测量,两次测得水深相差应不大于()。
A、2% B、3% C、4% D、5%2、当新测的比降水尺零点高程虽超过允许不符值,但小于或等于()mm时,其水尺零点高程仍沿用原高程。
A、5B、10C、12D、153、当视线长度在300m以内,跨越水流平缓的河流的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静水传递高程法进行二次观测。
两结果不符值,应不超过() mm。
L为两岸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以km计。
A、±12B、±15C、±25D、±204、悬移质泥沙测验不确定度应以百分比衡量,按正态分布,置信水平取95%,随机不确定度在数值上应不大于()倍标准差。
A、1B、2C、3D、45、单断沙关系为直线关系,测点总数不少于10个,且实测输沙率相应单沙占实测单沙变幅的()以上时,可作高沙延长。
A、30%B、40%C、50%D、70% 6、测沙布设方法和测沙垂线数目,应由试验分析确定。
在未经试验分析前,测沙垂线数目,一类站不应少于()条。
A、5B、7C、10D、127、采用浮标法测流或采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时,只在()上采取水样。
A、测速垂线B、测深垂线C、岸边附近垂线D、测沙垂线8、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中,当河流有分流串沟,且需要分股的成果时,则施测号数栏应()A、空白B、比照实测流量成果表的规定填写C、与主河道施测号数一致 D、接主河道施测号数依次编号 9、设置比降水尺断面时上、下比降断面的间距应使测得比降的综合不确定度不超过( )。
A、5% B、10% C、15% D、20%10、采用气泡式水位计观测水位时,从水下溢出的气泡应调节在每秒( )个左右。
A、1B、3C、5D、1011、设在重合断面上的水尺编号,按( )顺序选用前面一个。
水文勘测工试卷(三级)

水文勘测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试卷(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三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说明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成黑方块,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三部分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应于题干中“{.XZ}”所处的位置)1、水文职工有下列行为的,一定属于有违水文勘测工职业纪律的是{.XZ}。
(A )遗失水文资料 (B )改正水文资料 (C )私传水文资料 (D )漏缺水文资料2、天然河流一般是弯曲的,在河流上取两横断面,其沿河流中泓线的长度与该两横断面中泓点之间的直线长度的比值为该河段的{.XZ}。
(A )折线度 (B )曲率 (C )弯曲率 (D )等深线 3、在均方差计算公式nx i 2)(μσ-∑=中,μ为均值;n 为样本容量;x i 为{.XZ}。
(A )可靠值 (B )正确值 (C )真值 (D )重复观测系列值4、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对水资源依法实行{.XZ}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A )无偿使用 (B )综合管理 (C )无偿调度 (D )取水许可5、{.XZ}是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过程中产生电位场,人进入电位场后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在人的两脚间就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造成伤害。
(A )接触电压 (B )旁侧闪击 (C )雷击 (D ) 跨步电压 6、0.078为{.XZ}有效数字,0.78为{.XZ}有效数字。
水文勘测工项目决赛理论知识试题

水文勘测工项目决赛理论知识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理论试题A卷编号:考号:Ⅰ、必答题Ⅱ、选答题Ⅰ、必答题(70分)一、判断是非(10分)(在每题之后的括号内以“√”表示是,“×”表示非。
每题1分,做错1题扣1.5分)1. 水文站网规划的主要原则是根据交通和可能,着眼于依靠站网的结构,发挥站网的整体功能,提高站网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益。
()2.一般情况下,各时段最大降水量随时段加长而减小。
()3.当悬移质输沙率测验采用选点法取样时,应同时施测各点流速。
()4.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部,读数误差超过5%的部分,应另绘放大图,在放大后的关系曲线上推求的流量应与原线相应数值吻合。
()5. 集水面积小于10OOOkm2的各类精度的水文站,枯水、冰期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或流量变化平缓,采用巡测资料推算流量,年径流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者,可实行巡测。
()6. 凡用指示组发报的电报必须单独拍发,不得与其它电报混合列报。
()7、流量测验断面一般要选择在有良好测站控制的地方,对于山区河流应选择在石梁、卡口、弯道等下游附近较规整的断面处。
()8、用积深法测流,流速仪的升降速度应大于当时的水流速度,测得的流速才接近真实情况。
()9、在同一测站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涨落急剧的绳套曲线比涨落缓慢的绳套曲线要“胖”。
()10、瓶式采样器系积时式采样器,适用于积点法、积深法、混合法采样。
()二、选择(20分,每个空档1分)(在每题的空档中填入所选内容的序号,如(1)、(2)、(3)等)1.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站(包括监测站)、遥测站、信道(包括中继站)组成。
(1)水文(2)中心(3)雨量(4)蒸发2.自记水位计测井及进水管应清除泥沙。
(1)不定期(2)天天(3)月月(4)定期3.换装在自记雨量计钟筒上的记录纸,其底边必须与对齐,纸面平整,纸头纸尾的纵横坐标衔接。
(1)钟筒上缘(2)钟筒下缘(3)翻斗(4)记录笔4.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次,应主要分布在期。
水文勘测工项目决赛理论知识试题

水文勘测工项目决赛理论知识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理论试题A卷编号:考号:类型必答题选答题总分得分Ⅰ、必答题题号一二三小计得分Ⅱ、选答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得分题号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小计得分Ⅰ、必答题(70分)得分评卷人一、判断是非(10分)(在每题之后的括号内以“√”表示是,“×”表示非。
每题1分,做错1题扣分)1. 水文站网规划的主要原则是根据交通和可能,着眼于依靠站网的结构,发挥站网的整体功能,提高站网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益。
()2.一般情况下,各时段最大降水量随时段加长而减小。
()3.当悬移质输沙率测验采用选点法取样时,应同时施测各点流速。
()4.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部,读数误差超过5%的部分,应另绘放大图,在放大后的关系曲线上推求的流量应与原线相应数值吻合。
()5. 集水面积小于10OOOkm2的各类精度的水文站,枯水、冰期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或流量变化平缓,采用巡测资料推算流量,年径流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者,可实行巡测。
()6. 凡用指示组发报的电报必须单独拍发,不得与其它电报混合列报。
()7、流量测验断面一般要选择在有良好测站控制的地方,对于山区河流应选择在石梁、卡口、弯道等下游附近较规整的断面处。
()8、用积深法测流,流速仪的升降速度应大于当时的水流速度,测得的流速才接近真实情况。
()9、在同一测站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涨落急剧的绳套曲线比涨落缓慢的绳套曲线要“胖”。
()10、瓶式采样器系积时式采样器,适用于积点法、积深法、混合法采样。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20分,每个空档1分)(在每题的空档中填入所选内容的序号,如(1)、(2)、(3)等)1.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站(包括监测站)、遥测站、信道(包括中继站)组成。
(1)水文(2)中心(3)雨量(4)蒸发2.自记水位计测井及进水管应清除泥沙。
(1)不定期(2)天天(3)月月(4)定期3.换装在自记雨量计钟筒上的记录纸,其底边必须与对齐,纸面平整,纸头纸尾的纵横坐标衔接。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高级技师相关知识)解析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高级技师相关知识)B-A-A (相关知识—流量测验—试验作业与装备配置)B-A-A —001 B 3 5浮标系数试验的一般要求{A}开展浮标系数试验时,对各种浮标法测流方案的浮标系数,应{.XZ}进行试验分析。
(A)分流量级综合(B)分水位级综合(C)分季节(D)按测流方案分别{B}D{A}水面浮标系数的外延,当高水部分的浮标系数基本稳定时,可顺关系曲线趋势外延{.XZ}查用,浮标系数不稳定时,可外延{.XZ}查用。
(A)20%…10% (B)10%…20% (C)10%…15% (D)15%…10%{B}A{A}当浮标法测流水位超过浮标系数的允许外延幅度{.XZ}时,误差可能会随之增大,应根据测站特性,经综合比较分析,谨慎确定浮标系数。
(A)5%~10% (B)10%~15% (C)10%~20% (D)15%~20%{B}CB-A-A—001 G 3 5浮标系数试验的一般要求{A}水面浮标系数的试验,关系曲线不应过多外延。
高水部分应包括{.XZ}等,试验次数应大于20次。
(A)不同水位的试验资料(B)不同流速的试验资料(C)不同风向、风力(速)的试验资料(D)不同水面宽的试验资料{B}AC{A}开展浮标系数试验时,应根据应用需要,由{.XZ}等计算确定水面浮标系数。
(A)断面流量除以断面虚流量(B)断面平均流速除以断面平均虚流速(C)断面平均流速除以中泓、漂浮物浮标流速(D)断面最大垂线流速除以中泓、漂浮物浮标流速{B}ABCB-A-A—001 C 3 5浮标系数试验的一般要求{A}使用浮标法测流的水文站一般情况下都要开展水面浮标系数的试验与分析工作,以确定适用本站的水面浮标系数。
{B}√{A}浮标法测流是常用的流量测验方法之一,而浮标系数是影响浮标法测流成果精度的唯一因素。
{B}×B-A-A —002 B 3 5断面浮标系数比测试验{A}开展断面浮标系数比测试验时,为了保证流速仪法测得流量与浮标法测得流量为同一水位下的流量,浮标法测流的时间,应尽量放在流速仪法测流时间的{.XZ}。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基础知识分库)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基础知识)A-B-A (基本要求—基础知识—水文基本概念)A-B-A-001 B 3 5水文科学与陆地水文学{A}作为{.XZ}的水文学就是研究水文现象,阐明水文循环和水文现象各要素物理机制与相互关系的学问。
(A)社会学(B)工程技术(C)应用科学(D)自然科学{B} D{A}作为{.XZ}的水文学就是研究河流及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河口等水体中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为防治水害和开发水资源奠定基础。
(A)社会学(B)工程技术(C)应用科学(D)自然科学{B} C{A}陆地水文学主要研究存在于{.XZ}上的各种水体及其水文现象的形成过程与运动变化规律。
(A)大陆表面(B)地球表面(C)水域范围(D)国土区域{B} A{A}按目前的任务方向,业务水文基本划分为{.XZ}及资料整编、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三个领域。
(A)仪器工具(B)水文测验(C)设施设备(D)工作学习{B}BA-B-A-001 C 3 5水文科学与陆地水文学{A}水文科学依靠基本概念和推理逻辑的演绎开展研究。
{B} ×{A}水文科学主要靠建立从局部到全球的水文观测站网,通过对自然界已发生的水文现象的观测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已有的水文资料,预测或预估水文情势未来状况,直接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B} √A-B-A-002 B 3 5水文循环的概念{A}{.XZ}的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分布于地面、地下和大气中,形成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水等水体,构成一个浩瀚的水圈。
(A)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球上{B} D{A}水自海洋以水汽进入空气中,带到大陆以降水的形式到达地表或地下,最后又以径流形式注入海洋,完成一次循环,称为{.XZ}。
(A)平衡循环(B)环球循环(C)水文大循环(D)水文小循环{B} C{A}水从海洋蒸发,又降落到海洋,或从陆地的水体、土壤蒸发进入大气,最后又以降水的形式回到陆地上,这种就地蒸发就地降落的水循环,称为{.X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试题Ⅰ、必答题(75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你在选定的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每题0.4分,共20分)1、河底较平且无风时,采用测深锤和铅鱼进行水深测量,两次测得水深相差应不大于()。
A、2% B、3% C、4% D、5% 2、当新测的比降水尺零点高程虽超过允许不符值,但小于或等于()mm时,其水尺零点高程仍沿用原高程。
A、5B、10C、12D、153、当视线长度在300m以内,跨越水流平缓的河流的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静水传递高程法进行二次观测。
两结果不符值,应不超过()L mm。
L为两岸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以km计。
A、±12B、±15C、±25D、±204、悬移质泥沙测验不确定度应以百分比衡量,按正态分布,置信水平取95%,随机不确定度在数值上应不大于()倍标准差。
A、1B、2C、3D、45、单断沙关系为直线关系,测点总数不少于10个,且实测输沙率相应单沙占实测单沙变幅的()以上时,可作高沙延长。
A、30%B、40%C、50%D、70%6、测沙布设方法和测沙垂线数目,应由试验分析确定。
在未经试验分析前,测沙垂线数目,一类站不应少于()条。
A、5B、7C、10D、127、采用浮标法测流或采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时,只在()上采取水样。
A、测速垂线B、测深垂线C、岸边附近垂线D、测沙垂线8、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中,当河流有分流串沟,且需要分股的成果时,则施测号数栏应()A、空白B、比照实测流量成果表的规定填写C、与主河道施测号数一致D、接主河道施测号数依次编号9、设置比降水尺断面时上、下比降断面的间距应使测得比降的综合不确定度不超过( )。
A、5% B、10% C、15% D、20%10、采用气泡式水位计观测水位时,从水下溢出的气泡应调节在每秒( )个左右。
A、1B、3C、5D、1011、设在重合断面上的水尺编号,按( )顺序选用前面一个。
A、P C S BB、C P S BC、P C B SD、C P B S12、当采用浮标法测流时,浮标法测流河段顺直段的长度应大于上、下浮标断面间距的()倍。
A、1B、2C、3D、513、基本水尺断面进行迁移时,应进行新旧断面水位比测,比测的水位级应达到平均年水位变幅的()左右。
A、50%B、75%C、90%D、80%14、设在水文断面两岸用来标示断面位置和方向的标杆叫()A、标志杆B、辐射杆C、断面标桩D、断面标志15、山区设置降水量观测场时仪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超过( )。
A、10ºB、15ºC、20ºD、30º16、采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每日8时开始记录时应按( )方向旋转自记钟筒,以避免钟筒的输出齿轮和钟筒杆上的固定齿轮的配合产生间隙,给走时带来误差。
A、顺时针B、逆时针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17、蒸发观测场附近有丘岗、建筑物、树木、篱笆等障碍物时,其所造成的遮挡率应小于( )。
A、5%B、10%C、15%D、20%18、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走航式测流时,水流速度过小,船速不宜大于( )的断面平均流速。
A、1倍B、1.5倍C、2倍D、3倍19、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部分延长不能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的( )。
A、10%B、15%C、20%D、30%20、平均水深大于1m的测站测流过程中水道断面面积的变化超过( )时应能按控制水位过程的要求增加观测水位的次数。
A、1%B、3%C、5%D、10%21、选择桥上测流的顺直河段,其长度宜大于洪水时主河槽宽的( )。
A、1倍B、2倍C、3倍D、5倍22、当水深低于( )时,无法用流速仪或一般水面浮标测流时,可采用小浮标法施测。
A、0.16mB、0.18mC、0.20mD、0.25m23、水面浮标的入水深度不宜大于水深的( )。
A、1/3B、1/4C、1/5D、1/1024、地下水水位基本监测站应()。
A、在监测区内均匀B、沿地下水流向C、分别沿着平行和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监测线D、在监测区内随机25、地下水水量监测包括()监测。
A、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B、地下水开采量和蒸发量C、地下水补给量和开采量D、地下水开采量和泉流量26、国家级监测站应()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省级行政区重点监测站应()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普通基本监测站()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
A、每年、每两年、3~5年;B、每两年、每3年、每5年;C 、每半年、每年、每两年;D、每两年、每3年、每5年。
27、巡测站水位流量关系线间的并线误差、流量间测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偏离误差、各种时段总量的误差和系统误差以()表示。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标准差D、不确定度28、为控制流速仪法测流误差,宜使仪器接近测速点实际位置,流速较大时,在不影响测验安全的前题下,应适当()。
A、加大铅鱼重量B、减少测点个数C、延长测速时间D、加大铅鱼体积29、当洪水涨、落急剧,洪峰历时短暂,不能采用均匀浮标法测流时,可用的测流方法是()。
A、深水浮标法B、浮杆法C、小浮标法D、中泓浮标法30、为了控制浮标法的测流误差,应控制好浮标横向分布的位置,使绘制的浮标流速横向分布具有较好的()。
A、适用性B、代表性C、普遍性D、一般性31. 同流速脉动一样,含沙量也存在脉动现象,而且脉动强度更大。
实验表明,横式采样器测得的含沙量是()。
A、瞬时值,其脉动最大B、时均值,其脉动较小C、瞬时值,其脉动较小D、时均值,其脉动最大32、水文站改为桥上测流时,宜同步比测收集(),并分析计算各级水位下的流量改正系统。
A 、一年以上的流量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30次B、二年以上的流量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40次C、一年以上的流量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15次D、半年以上的流量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10次33、实行巡测的二、三类泥沙站,当每年()的时段输沙量小于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的3.0%时,在该时段内可停测泥沙。
停测期间的含沙量作零处理。
A、低、枯水期连续1个月以上B、中、高水连续1个月以上C、低、枯水期连续3个月以上D、中、高水连续3个月以上34、在一份B格式编码中,最多可编列()个水情站的水文要素的信息。
A、15B、20C、25D、视情况而定35、在水情信息编码中,对数据(值)的精度或准确性有质疑的,应在相应的数据(值)编码上加上()A、“N”B、“R”C、“[ ]”D、“( )”36、在降水量编码中, 观测时间码应以暴雨( )为准。
A、观测时间开始B、观测时间末C、观测时间中间值D、发报时间37、关于枯水调查河段的选择,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满足调查目的B、洪痕较多的河段C、尽量靠近居民点D、尽量选在河道顺直、河槽稳定、水流集中处。
如有石梁、急滩、卡口、弯道时,应选在其上游附近。
38、流域形状系数Kn可以大致反映出流域的形状特征。
若两流域面积相同,降雨情况一致,Kn值不同所形成的径流过程也不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Kn越大,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大。
B、Kn越小,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大。
C、Kn越大,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小。
D、Kn越小,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小。
39、测定有机及生物项目的贮样容器应选用()容器。
A、硬质(硼硅)玻璃B、高密度聚乙烯C、聚四氟乙烯D、玻璃40、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污量不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
A、70%B、75%C、80%D、85%41、某河流水面宽80米,水深12米,岸边有污染带,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规定,其采样断面采样垂线和采样点布设正确的是()。
A、5线3点B、3线3点C、5线2点D、3线2点42、一般中小河流基本站采样频次每年不得少于()次。
A、1B、4C、6D、1243、因采样器容积有限,需多次采样时,可将各次采集的水样放入洗净的大容器中,混匀后分装,但本法不适用于()项目的测定。
A、重金属B、化学需氧量C、电导率D、溶解氧44、完成自动测报系统需采集的各种参数的原始测量, 并将测量值变换成机械或电信号输出的设备叫( )。
A、固态存贮器B、传感器C、调制解调器D、遥测终端机45、下列自动测报系统设备不属于通讯设备的是( )。
A、固态存贮器B、天馈线C、调制解调器D、收发信机46、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指标规定,系统应满足()分钟内完成一次全系统实时数据收集、处理和转发的要求。
A、10、B、20C、30D、6047、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规定,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应充分利用流域或测区内现有水文测站。
B、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C、在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不作为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而纳入工程的建设之中。
D、该规范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水电站、灌区及输水工程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48、自动测报系统通过考核验收后,由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移交时下列文件承建单位不必提供的文件是()。
A、系统运行和维修所必需的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或用户手册B、系统的各项设计报告C、现场安装和调试报告D、财务决算报告49、通过向水面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利用其频率变化与流体速度成正比关系而制成的仪器是()。
A、超声波流速仪B、光学流速仪C、电波流速仪D、电磁流速仪50. 安装自记水位计之前或更换记录纸时,应检查走时机械的正常性和()。
A、水位轮感应水位的灵敏性B、进水管感应水位的灵敏性C、浮子感应水位的灵敏性D、记录笔感应水位的灵敏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你在选定的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错选、少选、多选均不给分。
(每题0.8分,共40分)1、地形测量控制网分级,一般分为()。
A、平面控制B、图根控制C、基本控制D、仪器站点2、三角网布设应先进行图上设计,然后进行实地选点,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中的()。
A、三角点在测区内应均匀分布,并应选在地势较高、通视条件良好的地点。
B、要有利于三角网的加密,基线边的地面坡度应不大于1/10。
C、在一个点上的各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D、应将可利用的水文站已设标志点和其他单位的控制点选作三角点。
3、测站地形图,除一般地形图测绘内容外,应增加测绘()等内容。
A、水准点、断面标志、基线桩和高程基点桩等。
B、河流、站名及测绘时间。
C、站房、观测场、测验断面及水文观测设备、设施等。
D、历年最高水位的淹没边界。
4、水下地形测量可采用()测绘,测点密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A、小三角网法B、断面法C、高程控制法D、散点法5、当悬移质输沙率测验同时施测流量时,垂线取样方法,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