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复习资料教案
新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电路故障分析》教案

教案名称:新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电路故障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2.掌握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能够通过电路故障的现象分析出故障的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故障;4.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电路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2.掌握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电路故障的案例、多媒体投影仪、实验器材学生:笔、纸、九年级物理教材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约10分钟)1.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些电路故障的案例,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故障的可能原因。
2.教师解释电路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强调学生在解决电路故障时要注意安全。
Step 2 讲解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约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步骤:观察、分析、解决。
2.教师详细讲解电路故障分析的具体方法:a.观察:观察电路故障的现象,包括灯泡亮不亮、电流大小等,记录下相关信息。
b.分析: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故障的可能原因,包括电源故障、线路连接不良、元件故障等,并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c.解决: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故障,包括更换电源、检查线路连接、更换元件等。
Step 3 分组讨论电路故障案例(约2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电路故障案例进行讨论。
2.学生根据电路故障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推测故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3.每个小组将其观察、分析和解决方法向全班展示,并与全班一起讨论。
Step 4 实验操作(约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来体验电路故障的分析和解决过程。
2.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路元件,组建一个电路并假设其中存在故障。
3.学生观察电路的现象,进行分析,推测故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学生对电路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实验,验证推测,尝试解决故障。
初中电路故障分析教案

初中电路故障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故障的分类和判断方法。
2.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中的故障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电路故障的分类和判断方法。
2. 实际电路故障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1. 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
2. 实际电路故障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电路器材: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电路图示教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等。
2. 提问:什么是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有哪些类型?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电路故障的分类:断路、短路、接触不良等。
2. 讲解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a. 观察法:观察电路中的用电器、灯泡是否工作正常,是否有异常现象。
b. 电压表法:将电压表并接到可能发生故障的地方,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和灯泡的工作情况。
c. 电流表法:将电流表并接到可能发生故障的地方,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泡的工作情况。
3. 讲解实际电路故障问题的解决方法:a. 断路故障:用导线将断路处连接,如果灯泡亮起来,说明是断路故障。
b. 短路故障:检查电路中是否有导线直接连接电源和用电器,如果有,将其断开,如果灯泡亮起来,说明是短路故障。
c. 接触不良故障:检查电路中的接线是否牢固,如果松动,重新连接,如果灯泡亮起来,说明是接触不良故障。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给定的电路器材搭建电路。
2. 学生在实验中故意设置一些电路故障,如断路、短路、接触不良等。
3. 学生利用所学的判断方法,找到并解决电路故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电路故障的分类和判断方法。
2. 提问:如何解决实际电路中的故障问题?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在图中设置一些电路故障。
2. 请学生根据所学的判断方法,找到并解决电路故障。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判断专题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判断专题教案电路故障现象分析判断专题故障类型:1)、短路(包括电源短路和局部⽤电器短路);2)、断路;3)、电流、电压表正负接反;4)、电压表串接等等。
▲断路(即开路)的判断1、如果电路中⽤电器不⼯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电流,则电路开路。
2、具体到那⼀部分开路,有两种判断⽅式:①把电压表分别和各处并联,则有⽰数且⽐较⼤(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则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断路(电源除外);②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如其他部分能正常⼯作,电流表有电流,则当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开了。
(适⽤于多⽤电器串联电路)根据近⼏年中考物理中出现的电路故障,总结⼏条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的主要判断⽅法:⼀、电路中故障及原因故障1:闭合开关后,灯泡忽明忽暗,两表指针来回摆动原因:电路某处接触不良排除⽅法:把松动的地⽅拧紧故障2:闭合开关前灯泡发光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了两表也⽆⽰数原因:开关与电源并联导致所有东西都被短路后果:极容易烧坏电源故障3: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乎⽆⽰数电压表所呈⽰数⼏乎为电源电压原因1:灯泡(电压表2接线柱之间)断路故电压表串联到了电路中分析:如果电压表与⼀灯泡并联⽽这个灯泡断路了就相当于直接把这个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I=U/R 因为电压是恒定的电阻巨⼤所以电流表的⽰数就很⼩了⽽串联式靠电阻分压的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巨⼤在这么⼤的电阻前灯泡的电阻就显得微不⾜道所以电压表显⽰的⼏乎是电源电压原因2: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接反了这样也是相当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所以⼏乎分到了全部电压⽽由于电压表的电阻⼤电路中电流⼏乎为零故电流表⼏乎⽆⽰数补充⼀下啊:有时做题会问你如果在测⼩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或是电路图中只有⼀个灯泡两表)如果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互换会有什么后果就答:灯泡不亮电流表⼏乎⽆⽰数(其实就是没⽰数)电压表所⽰⼏乎为电源电压(其实就是电源电压)故障4:闭合开关后⽆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灯泡亮度与两表⽰数均⽆改变原因:变阻器没有按照⼀上⼀下的⽅法来接补充⼀下:变阻器全接上接线柱时:相当于导线(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造成电路电流过⼤)变阻器全接下接线柱是:相当于⼀个定值电阻故障5:闭合开关后,⽆论怎样移动滑⽚灯泡都不亮原因1:电路某⼀处断路原因2:灯泡被导线或电流表短路故障6:灯泡亮两表指针反向偏转原因:两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路中出现的症状及诊断症状1:⽤电器不⼯作。
怎样判断电路出现问题——《电路出故障了》教案

怎样判断电路出现问题——《电路出故障了》教案。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常见的问题是电路是否断开。
为了找出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
将万用表切换到直流电压测量模式,并将红色检测笔接到电路中的正极上,将黑色检测笔接到电路中的负极上。
如果电路断开,则万用表显示的电压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电路是否有断路,例如电线是否被破坏或端口是否断开。
电路中的元件也可能出现故障。
如果电路断开正常,但它仍然无法工作,则需要检查电路中的元件。
这可以通过检查电容器、电阻器、二极管和晶体管之类的元件来完成。
使用万用表检查每个元素,并查找可能故障的元素。
在找到故障元件后,可以用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替换它,以恢复电路正常工作。
此外,电路中的接线也可能是问题的根源。
如果电路中有多个元件,则需要检查它们的布局是否正确,以及它们与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电线可能会松动或接触不良,从而导致电路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检查每个元件的连接,看看是否有任何问题。
重新连接所有元件后,重新测试电路,确保它可以正常工作。
当电路出现问题时,可能是由于与环境相关的因素导致。
例如,当电子设备接收到过多的电磁干扰时会出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确保电路周围的环境是安静的,没有过多的电磁信号干扰电路。
如果周围环境不行,可以将电路移动到其他位置或使用屏蔽材料来避免电磁干扰。
电路故障有很多原因,但使用万用表测试每个元件以查找故障元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以及确保周围环境安静是解决电路故障的重要步骤。
如果你还不确定如何修理电路,请咨询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可以帮助解决复杂的问题。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专题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电路故障专题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掌握短路和断路的特点。
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3. 能够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和现象,并能够进行故障排除。
教学重点:1. 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
2.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
3. 电路故障的原因分析和故障排除。
教学准备:1. 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
2. 电路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源、用电器等。
2. 提问:什么是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有哪些类型?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短路和断路的概念:- 短路:电路中两个或多个不同电位的点直接连接,导致电流过大,可能损坏电路元件。
- 断路:电路中某个元件或连接处断开,导致电流无法流通,电路无法工作。
2. 讲解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 电流表: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存在短路或断路故障;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正常或存在其他故障。
- 电压表: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存在短路或断路故障;若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正常或存在其他故障。
3. 讲解电路故障的原因分析和故障排除:- 短路:检查电路中是否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电位的点直接连接,若有,则断开连接,修复电路。
- 断路:检查电路中是否有元件或连接处断开,若有,则修复或更换元件,恢复电路连接。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和电路图。
2.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尝试制造短路和断路故障。
3.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
4. 分析故障原因,进行故障排除。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2. 强调电路故障排除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能够分析和排除常见的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分析》名师复习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电路中发生短路断路时电流、电压的特点。
2.学会使用电表检测断路、短路等电路故障。
过程方法目标1.经历电路故障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过程,体验电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2.感受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路故障分析的比赛,增强竞争交流的意识。
2.通过对电路故障现象的分析,懂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串联电路发生故障时的电流、电压特点。
难点:根据电表的变化,分析判断电路中的断路、短路故障。
三、教学准备一串节日小彩灯,演示用电路一个,连接好的电路三个,每个有一处故障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串联小彩灯,有一个灯不亮,是什么故障?演示实验:两只小灯串联,用一段导线并联在一只小灯泡两端,如果如果闭合开关,会看到什么现象?提问:串并联电路中出现短路和断路会有什么现象呢?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填写导学案,再通过演示实验去验证。
最后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短路和断路中的特点。
(二)讨论交流电路故障电流表有无示数电压表有无示数若L1断路若L1短路若L2断路若L2短路小组讨论:如果串联电路中有一个小灯泡发生断路,你能借助一项器材来检测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吗?讨论结束,展示交流成果。
当串联电路发生故障时,可借助电压表,电流表,导线来帮助检测出故障发生的位置,电流表和导线可归为一类。
(三)实验竞赛提前准备好三个电路板,每个电路都有不同的故障,请同学利用提供的器材,快速找到电路的故障。
最短时间内找出故障的同学为胜!然后请参赛的同学讲讲自己的方法和心得。
(四)课堂练习练习精选近年中考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完成之后,马上讲评。
1.(玉林·2014)如图5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下列故障分析可能的是( )A.Ll断路B.L2断路C.L1短路D.L2短路2.(玉林·201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但未超出量程,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灯泡短路B.灯泡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3.如图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为了检测电路故障,将电压表分别接在a、b两端和b、c两端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将电压表接在c、d两端时,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A.灯L1断路B.灯L1短路C.灯L2断路D.灯L2短路4.(2016〃镇江)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无论如何移动滑片P,小灯泡始终不亮,已知导线及各处连接完好.为查找故障,开关闭合后,用电压表测得三次两接线柱间电压如表所示,则( )A.只可能是小灯泡发生短路故障B.只可能是小灯泡发生断路故障C.还需测得H、G间电压,才能判定滑动变阻器是否发生断路故障D.还需测得G、B间电压,才能判定滑动变阻器是否发生断路故障两接线柱电压表示数A和B 3 V A和D 3 V A和F 0 V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包括短路和断路。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电路故障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电路故障的类型:短路、断路。
2. 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
3. 电路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路故障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2. 难点:电路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路故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短路和断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故障的特点。
3. 判断方法:讲解如何判断电路中发生的故障是短路还是断路。
4. 分析与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电路故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验中遇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短路和断路的概念。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电路故障的类型。
3. 学生能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4. 学生实验操作规范,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
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导线等。
3. 教学课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路故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短路和断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故障的特点。
3. 判断方法:讲解如何判断电路中发生的故障是短路还是断路。
4. 分析与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电路故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验中遇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电路故障分析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串并联电路发生局部故障时电流、电压的特点。
(2)会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判断串联电路中简单的故障。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故障会造成电压表、电流表的变化。
(2)通过串联短路与开路的习题处理,掌握判断串联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3)根据电表的变化及灯泡的亮暗情况,分析判断电路中的开路、短路故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及做题,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串并联电路发生故障时的电流、电压特点2、难道:根据电表的变化,分析判断电路中的开路、短路故障三、教学器材:课件,希沃授课助手、电源、开关、导线、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四、教学过程:1、引入:如图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
图中,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都不发光。
【提出问题】两个小灯泡为什么不发光【深层问题】如果只有一个小灯泡坏了,你能否判断是哪个小灯泡开路了还是短路了?常见的电路故障有:开路、短路2、提出问题:判断电路故障的思路:“是什么”、“在哪里”如右图串联电路出现故障,实验用导线、电压表来判定故障在哪里归纳总结:(1)串联电路故障电流故障是什么电压表示数故障在哪里无有无有有无学生习题巩固,加深对电路故障的分析思路,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出现的现象准确判断是哪一种故障,并通过导线或电压表判定具体的故障位置。
(2)并联电路故障故障是什么?电流表(支路上)示数故障在哪里电压表示数有无3、学生习题巩固,讲评分析。
学生实验报告:串联电路故障分析班级姓名同组者一、研究串联电路断路特点:1、按照图1连接电路,使两个小灯泡都发光,测量有关数据填入表一.(1)一个小灯泡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比正常时变 (填“大”“小”)。
(2)断路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 ,比正常时变 (填“大”“小”)。
(3)完好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 ,比正常时变 (填“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
一、引入
1、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其中电阻完好,电路的连接情况也正确,但电灯泡不亮,若分别只提供电流表或电压表,你将怎么判断电路中的故
障?
分析及解:根据题意,电阻完好,且电路连接正确,电灯泡不亮的原
因只能发生在电灯泡自身。
若在故障检查中,只提供了电流表,则将
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连通的,故障
是电灯泡被短路若电流表示数为零,则说明电路中无电流通过,因此
电路中出现了开路,可见,电灯泡处可能发生了开路。
如果只给出电压表,可通过下面两法分析:
方法1、将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因电阻完好,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是连通的,因此可能是电压表两节点(ABB)之外短路,即电灯泡可能被短路;若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灯泡处出现了开路现象。
方法2、将电压表并联在电灯泡两端,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连通,且两点(BLC)内没有被短路现象,这时电路中的故障只能是电灯开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说明电压表两节点(BLC)之内有短路现象,由此可说明,这时电路中的故障是电灯泡被短路。
二、教学过程
怎样迅速准确地判断出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分析的依据是什么?这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个思维障碍。
电路故障一般都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故障的性质,即是短路还是开路;二是故障的位置,即故障发生在哪个元件上。
所以一个电路中故障,要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只有确定了电路故障的性质和故障发生的位置,才能完整地确定出电路的故障。
1: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
电路故障的判断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对电路的组成(结构)、特点等知识的理解程度。
因此,把握电路的结构、特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
例1、小明在做实验时把甲、乙两灯泡串联后通过开关接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
乙灯不发光的原因是()
A. 它的电阻太小;
B. 它的电阻太大;
C. 流过乙灯的电流比甲灯小;
D. 乙灯灯丝断了。
分析与解答:因为甲、乙两灯组成的是串联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甲灯发光,这证明电路是通路,所以要想知道乙灯不亮的原因,必须得清楚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各自特点。
因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有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是成正比关系的,当乙灯电阻太小时,其两端的电压也太小,远小于其额定电压,所以乙灯不会发光。
答案:A
2: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
1.电压表有示数的原因
电压表两接线柱间含电源部分的电路为通路,同时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没有短路现象发生时,电压表有示数.
2.电压表无示数的原因
(1)电压表两接线柱间含电源部分的电路为断(开)路.
(2)电压表两接线柱间含电源部分虽然为通路,但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出现了短路现象.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用电压表很容易判断出电路中的故障.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伏,当开关S闭合时,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L1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
B.灯L1断路,电压表示数为0
C.灯L2短路,电压表示数为4伏D.灯L2断路,电压表示数为0
分析及解:首先画出等效电路如图,显然电压表所测电压为灯L1两端电压U1。
若灯L1短路,则有U2=U=4伏,U1=0,故A正确。
若灯L1断路,则灯L2和电压表串联,因为所以U2=IR2≈0根据U=U2+UV,这样,电压表所测电压为电源电压,示数应为4伏,故B被排除。
若灯L2短路,同理,U1=U=4伏,,故C正确。
若灯L2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示数为0,故D正确,故应选A、C、D。
例3、两个灯泡串联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用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时,其示数为4.5V,再用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其示数为零,则灯泡L1、L2的故障是
A.L1短路,L2开路B.L1开路
C.L1、L2都短路D.L1、L2都开路
分析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说
明电压表两接线柱间含电源部分线路a-e-c-L2-b之间是连通的,
且a-L1-b部分无短路现象发生,则选项A、C、D同时排除;用电
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存在L1开路和L2短
路两种可能,但选项中无L2短路,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L1开路.
例4 、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
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
UAF=3V,UAB=0,UBD=0,UDF=3V,则此电路的故障
可能是:A.开关S接触不良B.电灯L灯丝断了
C.电灯L短路D.电阻R短路
分析电压表测量结果UAF=3V,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
间含电源部分电路A-G-F之间是连通的;UDF=3V,说
明含电源部分电路D-C-B-A-G-F间的电路是连通
的,且电路D-E-F部分无短路现象发生,则选项A、
B、D可排除.故可以断定电路的故障为C选项,即电灯L
短路,且与灯不亮及UBD=0相符合.
例5、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短路B.灯L2短C.灯L1开路D.灯L2开路
分析电压表的示数为6V,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间含
电源部分的电路a-L2-b是连通的,且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a—S-
L1-b无短路现象发生,则选项D和A排除.若L1开路,电压表与
L2、电源组成串联电路,虽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但由于电压
表的内阻很大,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很小,灯L2不发光,与题设只有一只灯泡发光相矛盾;若L2短路,L2不发光且电压表的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