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自动保存的)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归纳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归纳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2、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复习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考查角度来说,主要考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并且能够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知识清单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考点聚焦考点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在惩罚战败国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由凡尔赛和华盛顿两个子体系组成。
前者主要由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的内容组成,重新确定了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势力范围。
英法通过操纵国联在其间发挥主导作用。
后者主要由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条约的内容组成,重新确定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美、日居主导地位。
该体系内部存在着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由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而来)③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④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引起反抗,如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⑤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觉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后来的侵略提供条件)。
【典型例题】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②项属于德国法西斯上台后突破凡尔赛体系限制的行为;③项属于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下对德国的处理。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苏德战场的开始。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日,美国对日宣战。
(影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时间:1942年1月1日;地点: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宣言内容: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2、影响:⑴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⑵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①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②激化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矛盾二、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B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绪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广泛的支持。
⑵建立:①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②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
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
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了侵略,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加强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⑵建立:①时间:1936年。
②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③影响: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3、对比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⑴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都有军事封建性的历史传统;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有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⑵不同点: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
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三、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⑴原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⑵时间:1935年——1936年⑶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⑷失败原因:①意强大装备先进,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埃弱小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
二战知识点整理

二战知识点整理二战是20世纪全球性的战争,时间跨度长达六年半,从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整理二战相关的知识点。
一、二战的爆发1、希特勒登上权力宝座纳粹党在1925年成立,由阿道夫·希特勒领导。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
随后,希特勒逐渐加强政治权力,于1934年8月2日成为德国的最高领袖,并建立起极权主义政权。
2、德国入侵波兰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德国和苏联就瓜分波兰达成共识。
不久以后,德国侵入波兰,正式拉开了二战的序幕。
3、盟军宣战1939年9月3日,英法两国宣布对德国宣战,随后纳粹德国的盟友意大利、日本也相继加入了战争。
二、二战的军事战场1、欧洲战场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先后侵占了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等国。
1940年5月,德国占领了法国,计划侵略英国,但由于英国皇家空军的坚强抵抗,最终失败。
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了入侵行动,并一路向东推进。
然而,在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军队成功地抵挡了德国的攻势,还以优势反攻,并成功地解放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
2、太平洋战场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
日本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成功地占领了东南亚、太平洋上的很多岛屿。
然而,在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和1944年的关岛战役中,美国军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打破了日军的优势。
三、二战的影响1、全球经济的重构二战中大量的破坏和国家间的战争行动,导致了全球经济体系的重构。
二战后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组织和协议,如联合国、布雷顿森林协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都成为了全球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各国社会的转型二战不仅改变了国际经济体系,也深刻地影响了各国社会机构的转型。
战争前后,许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变革,例如西欧国家实行了福利国家制度、苏联仍维持集中计划经济、日本开始追求经济增长等。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苏德战场的开始。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日,美国对日宣战。
(影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时间:1942年1月1日;地点: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宣言内容: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4)作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极大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作用。
(5)启示:说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面临人类共同的问题时可以"求同存异"联合起来。
5、雅尔塔会议:(1)原因: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地点: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
(2)参与首脑(三巨头):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联的斯大林。
(3)内容: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说明(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可以进行合作。
(5)会议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②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高中政治必修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的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成的一个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使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土壤。
战胜国之间也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
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2.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急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4. 英法推行缓靖政策。
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缓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对绥靖政策的认识1. “缓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 《慕尼黑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是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它严重地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同时,这一协定的签订,也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自保政策。
三、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1.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向外谋求出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总结)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 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2. 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的股市崩溃,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界3.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4.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5.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6.罗斯福新政背景: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1933年入主白宫目的: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行“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
评价: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7.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主观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建立: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内外政策: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统治,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种族灭绝经济上: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军事上:废除《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8.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主观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建立: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的形成内外政策:内政:独裁和扩军备战;外交:制定《基本国策纲要》,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9.共产国际七大背景:全世界受到了法西斯侵略和战争的威胁;世界人民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矛盾内容: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意义: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难点辨析:1. 意大利法西斯与德日法西斯上台的背景不同,不是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上台,而是在此之前;德国法西斯是以政党形式通过合法途径上台的,而日本则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通过一系列兵变和恐怖活动上台的。
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时间:2021-01-27 作者:品优课堂说到世界大战,同学们可能知道有两次,不过大家还记得这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和原因吗?初中历史课本上有过非常详细的总结,我们今天就来回顾一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1.时间:1914-1918年2.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导火索: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4.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期成为协约国,以自身利益为转移)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美国、中国等5.主要战场:欧洲6.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
索姆河战役:在1916年7月1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7.战争结束: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退出战争。
1918年土耳其、奥地利、德国先后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8.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9.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1919年协约国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了和议,签订《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21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二战爆发1.直接原因:1929—1935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等法西斯的建立,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2.交战双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VS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美、苏、英等26个国家)3.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经过1.巴巴罗莎计划:二战中德国侵苏行动代号,1941年6月实施,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称卫国战争);10月,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粉碎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探※※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第二次世
界大战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1,二战的进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
(1 )原因:①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而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以得逞一时,但最终难逃彻底覆灭的命运;②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事业和力量必胜;③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
国之间相互配合,互相支援,反法西斯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根本保证。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战争。
(2 )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
义,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
技术的迅速发展。
(3)历史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可重演;人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
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
(1)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
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国之间的争霸斗争,进而引起了世界大战。
(2 )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存在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一战中有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二战中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发法西斯集团。
(3)在影响方面,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两次世界大战都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一战中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二战后苏联
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力量得到了加强,而且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美国、德国和日本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不同方式: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美国政府加强对国家的干预与指导,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德、日:法西斯专政,德、日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相关的民用工业,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对外则加紧侵略扩张转嫁危机。
(2)影响:
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保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
保留了重要的力量,为世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德、日走上了法西斯侵略道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5,结合当今国际冲突和战争,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各国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政治互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争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均衡发展,减少贫困, 消除战争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