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创作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家,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父。
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在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旋律特点、词曲配合、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等方面,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旋律特点上展现出悠扬、优美的特色。
他的旋律鲜明、流畅,旋律线条优美、抑扬顿挫,富有旋律性美,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舒伯特的旋律多变,既有明快欢快的,也有深沉忧郁的,不拘一格,形式多样。
在创作时,他充分挖掘了歌曲旋律的表现力,使得旋律和歌词之间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给人以深刻的音乐享受。
舒伯特在词曲配合上做到了恰到好处,使歌词与旋律完美融合。
他擅长根据诗人的意境和情感来塑造音乐,能够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并通过音乐来表达。
他的作品所选用的诗歌多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如歌德、舒勒、席勒等人的诗作,这些诗人的诗歌大多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能够给舒伯特提供极大的创作灵感。
他根据不同的诗歌题材,运用多样的音乐技巧和表现手法,塑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深刻,更具表现力。
在情感表达上,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极富深情和感染力。
他通过音乐激发内心情感,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展现出极其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论是忧伤、挣扎、爱情还是对生命的思考,都能在他的音乐中找到深刻的表达。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多以爱情、自然、生活为主题,他通过音乐将自己对生活、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作品中,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他的音乐富有感染力,能够深深触动人心,引起人们共鸣,使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受到音乐界的广泛推崇。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初期的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父”。
他的艺术歌曲流派被视为德语艺术歌曲的顶峰之作,对后世音乐影响深远。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特的旋律优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旋律上的优美和流畅而闻名。
他善于运用各种旋律手法,如变奏、装饰和旋律重复等,使得他的歌曲充满生机和表达力。
舒伯特的旋律常常具有激情和情感上的深度,能够直击人心。
2. 情感表达丰富:舒伯特的歌曲情感丰富,既包括忧伤、孤独和压抑的情绪,也包括快乐、温暖和希望的情感。
他通过音乐的表达手法,深刻地揭示人类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把人类的情感和经验融入到他的歌曲中。
3. 艺术歌曲与诗歌的紧密结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一种歌曲与诗歌的融合,完美地结合了音乐和文字。
他选用了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为歌词,例如歌德、席勒和海涅等。
舒伯特通过音乐表达歌词中所描绘的情感和意境,使得他的歌曲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4. 钢琴伴奏的独特性: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非常重要,它与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舒伯特的钢琴伴奏常常独立于歌曲旋律,具有独特的旋律性和独奏曲的特点。
钢琴伴奏通过运用各种技巧和音乐手法,能够加强歌曲的表达力,营造出适合歌词和情感的音乐氛围。
5. 多变的曲式和形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曲式和形式非常多样化,既包括简单的二部曲和三部曲,也包括复杂的小调歌曲和大型多乐章歌曲。
他运用了丰富的音乐技巧和变奏手法,使得他的歌曲既有统一的主题和结构,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旋律优美、情感表达丰富、与诗歌的紧密结合、钢琴伴奏的独特性以及多变的曲式和形式等特点。
他的艺术歌曲展示了他卓越的作曲才华和对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力,成为了西方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早期的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他以其深情的旋律、细腻的表达和质朴的情感而闻名,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旋律特点、歌词选择、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歌曲的形式结构等方面来论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旋律优美、线条流畅而著称。
他擅长创作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这些旋律线条流畅、旋转自如,给人以深远而富有表现力的印象。
舒伯特的旋律富有抒情色彩,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情感,给人以深深打动的感受。
舒伯特的歌词选择极为精准。
他对词曲的结合非常重视,因此挑选的诗歌大多取材于知名作家的诗作,如歌曲《鱼儿之歌》选自歌德的作品,这使得他的艺术歌曲更加高雅、文化内涵丰富。
舒伯特通过对词语的运用和歌词的选择,使得音乐和歌词之间产生了深层次的相互呼应,既保持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又兼顾了音乐的要求。
舒伯特善于运用表达技巧,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刻画情感。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常常运用声乐技巧来表达歌曲的内在情感。
他经常使用跳音、速度变化和动态变化等手法,以突出歌曲的重要情感,增添无法言表的情感色彩。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绝大多数都有感情的高潮和转折,这些技巧性手法使得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形式结构上也有独特之处。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包括带伴奏的独唱和合唱两部分,其中合唱部分多数为男声合唱。
他的艺术歌曲结构多样化,采用了复调、和声、对位法等形式,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和情感表达。
他也运用了丰富的变奏技巧,通过对旋律、和声、节奏进行变化和发展,使得歌曲更加引人入胜,充满变化和惊喜。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旋律优美、歌词选择精准、表达技巧独到以及形式结构多样化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对音乐和诗歌的结合,将抽象的情感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使得艺术歌曲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远。
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情感的精华和内涵。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歌曲的先驱者之一,他创作了众多的艺术歌曲,其音乐风格新奇独特,音乐语言简洁深邃,内容表现生动深刻,引人入胜。
本文将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两个方面谈一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
1、优美的旋律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清新、优美、流畅的旋律为特点。
他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俊俏,以非常细腻的表现手法将旋律塑造的格外明晰,使歌曲充满了魔力和感染力。
2、深刻的情感表现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天生想像的臆想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他的音乐有着深刻的情感表现,旋律充满了对爱情和人性的感悟和理解,情感饱满而真实。
3、不拘一格的歌词
舒伯特对歌词处理非常独特,并不拘于一格。
他的歌词充满了生命力和自由度,运用实体情感,感性思维等许多手段展现当时社会的精神并作为艺术歌曲重要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扬。
1、叙事性强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他通过旋律和音乐语言清晰的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儿女情长、自然美景和人生百态等。
2、深刻的人性探讨
3、音乐表现力及技巧性强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不仅在旋律的优美丰富上引领了时代,更在音乐表现力及技巧性上有了重大突破。
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通常以曲调短小为特点,但却有着非常高度的音乐技巧性。
总之,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深入到每一个生命里,从表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主张和追求,印证了他对音乐和人生的见地和认识,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初期最杰出的德国作曲家之一,被认为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
他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歌曲等丰富的音乐类型,其中尤以他的艺术歌曲最为闻名。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集中体现了他的独特音乐天赋和深邃思想,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情细腻的音乐表达: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感人至深的音乐特点而闻名,他善于通过旋律、和声和伴奏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绪。
他的旋律线条流畅优美,灵动婉转,通常具有明快的节奏和宽广的音域。
在歌曲的和声处理上,舒伯特常常运用丰富多变的和声进行,通过对和声的巧妙运用来表达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 诗意的歌词设置:舒伯特选择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他歌曲的歌词,这些诗歌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他的歌曲既有民歌般朴实自然的作品,也有诗意浓郁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善于通过音乐来解读诗歌,他对歌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出众,能够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完美地融入到音乐中。
3. 独特的伴奏技巧:舒伯特在伴奏的处理上也有独特的创新,他常常采用琴键的重复音符、跳音、连续的八度音等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伴奏效果。
这些伴奏技巧既能够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也能够与歌曲的旋律和声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一种和谐而丰富的音乐效果。
4. 多样化的曲式结构: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采用了多种曲式结构,既有简短明快的小曲,也有长达数十分钟的大曲。
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听到复调、变奏、咏叹调等不同的曲式风格,这使得他的艺术歌曲充满了变化与张力。
5. 对人声的要求高:舒伯特对演唱者的技巧要求极高,他的艺术歌曲对歌唱的表达能力、声音的掌握以及情感的传递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演唱者需要具备宽广的音域、良好的语言能力以及对歌词的理解力,才能够完美地演绎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深情细腻的音乐表达、诗意的歌词设置、独特的伴奏技巧、多样化的曲式结构以及对演唱者的高要求而闻名。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其中以他的艺术歌曲作品最为出色。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深情、丰富的旋律和情感表达而闻名,具有以下特点:
1. 纯熟的旋律编织: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旋律流畅、优美,贯穿了整个作品。
他的旋律常常以简单而短小的主题为基础,通过反复使用和变化形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情感真挚:舒伯特通过他的艺术歌曲表达了浓烈的情感,特别是爱情、寂寞和死亡等主题。
他能够通过音乐的力量捕捉到人类情感的细微变化,并将之转化为深情动人的旋律和歌词。
3. 大胆的和声处理:舒伯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经常运用大胆的和声处理手法。
他会在一首歌曲中使用多个和弦进行,并通过和声的的变化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这种和声处理使得他的音乐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4. 丰富的钢琴伴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常常以旋律与伴奏互补的方式来创作音乐,钢琴伴奏与歌曲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音乐层次。
5. 抒情而自由的形式:舒伯特在艺术歌曲中常常采用抒情而自由的形式,他会改变曲式、扩展节奏和颠倒乐章次序等。
这种自由的形式使得他的音乐更具个性化、独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后来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深情、旋律优美、情感真挚以及和声处理独特等特点。
他的音乐作品描绘了人类丰富而真实的情感,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
他的艺术歌曲不仅是19世纪音乐的杰作,也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一种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音乐形式,其以哀愁和浪漫情怀为主题,常常使用哀伤的叙事过程来描绘个人感情和荒凉的身世。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早期作品体现了其创作时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其音乐风格的基础是“探索内在情感,表现人类生活的苦闷和神秘深意”。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有:1.曲式自由舒伯特艺术歌曲区别于传统的德国艺术歌曲,其曲式更为自由,较之于前人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更为开放。
其曲式可以由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节拍组成,而且不限于三段式、ABA结构等传统形式,常常出现非常规的调式变化和和声处理方式。
这些跳脱常规的音乐形式,使得舒伯特艺术歌曲听起来显得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2.词曲并重舒伯特艺术歌曲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话语性和感情性的结合,曲调旋律更多地服务于歌曲的表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达重点。
此外,对于歌唱手法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唱者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才能把歌曲完整地呈现出来。
3.情感深刻舒伯特艺术歌曲不仅仅是传达音乐信息的载体,而且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舒伯特艺术歌曲以清晰、直白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人类生活的苦痛和问题,歌词中的情感可以被歌者清晰地表达出来,使得歌曲显得更为真实和深刻。
同时,舒伯特所选的词语和图像也使得歌曲更为丰富多彩。
4.神秘的氛围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语言并行异常地柔美、委婉和感人,此类音乐往往会有一种神秘的氛围感,吸引着人们去沉浸于其中,听众往往会被舒伯特所创造的情景感染,进而体味到一种艺术的神韵和浪漫情怀。
这种生命的虚无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感悟,还依托于预感和遐想,使得人们在音乐中找到了一种深刻而本质的情感共鸣。
总之,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形式。
其新颖的曲式,词曲并重,情感深刻,神秘的氛围等诸多特点,使得舒伯特艺术歌曲在音乐领域中得到了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施波特(Franz Peter Schubert)是19世纪早期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最著名与影响深远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横跨交响乐、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多个领域。
虽然舒伯特非常出色的交响曲和室内乐作品也有很高的声誉,但他的艺术歌曲,或者在德语中被称为“Lieder”,被认为是他最突出的创作领域之一,为后来的歌曲作曲家奠定了基础。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特点:1. 旋律优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旋律优美而著称。
他的旋律流畅、柔美而充满感情,能够深入人心,引发人们的共鸣。
舒伯特擅长创作简洁明了的旋律,不拖泥带水,但又十分动人。
他的旋律多样化,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情绪。
2. 词曲融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对词曲融合的独特处理而著称。
他善于根据歌词的意境和情感,在音乐中巧妙地表达出对词义的理解和诠释。
他的音乐和词语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支持,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统一。
3. 多样化的主题: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爱情、自然、宗教、人生等。
他能够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生动地描绘出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复杂性。
从浪漫主义的视角出发,舒伯特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戏剧性和情绪感染力的作品。
4. 高度表达性: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非常富有表达力。
他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引发听众的共鸣。
他善于运用动态和音色的变化,以及节奏和音高的变化,创造出多样化的音乐效果,使每一首歌曲都成为一个独特的音乐故事。
5. 纯粹与自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被认为是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过渡作品之一。
他的音乐既保留了古典时期音乐的一些特点,比如结构的规则性和清晰性,又具备了浪漫时期音乐的柔和和超越。
舒伯特的音乐被认为是“纯粹”的,因为它直接而坦率地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情绪,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矫饰。
6. 多样的声部配置: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不仅歌声是重要的声部,音乐中的伴奏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声部配置,如钢琴、弦乐、木管乐器等,来增强音乐的效果,丰富音乐的层次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4
作品,除部分失传或未付印外,已出版的作品集共 49 卷,100 多部合唱作品、14 部歌剧、9 部交响乐以及其他大量声乐、器 乐作品。
从音乐结构上,舒伯特的 600 余首艺术歌曲,大概可以分 为 4 种类型。
(1)简单分节歌形式:即诗词的每一段或每一节都重复同 样的旋律。这种形式比较普遍,它基于一个总的基调,各段词 都可以适用。如舒伯特的《野玫瑰》、《圣母颂》等。
此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仅从气氛上创造了超 越诗词的力量,也刻画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更多的情感。以《鳝鱼》 为例,荡漾的钢琴部分似乎在你眼前铺开一幅生动的画卷。
四、主要历史贡献: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确实有着杰出的贡献,他第一 次把歌曲创作提升到可与交响乐相提并论的历史地位,取得了 非常卓越的杰出成就。
(4) 三段体形式:即首、尾段落的旋律相同 ( 或大同小异 ), 中段作对比性的变化, 如《她的肖像》和《海滨》等。演唱时 必须唱出全曲的起、承、转、合的关系,方能给人以情感发展 的逻辑性和匀称、谐和的整体感。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创作特点 (一)音乐风格 舒伯特歌曲的风格各异,初期的创作处于发展阶段,还没 有形成独立的风格。中期的创作才日趋成熟,直到晚期,舒伯 特的创作都是在希望与失望,光明与黑暗,现实与理想之间进 行的。因此,中晚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冲突性和深刻 的哲理性。 再之,舒伯特是处在历史发展的过渡阶段上,“他的创作 深受贝多芬的启发和影响,因而他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髓,实 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他的作品也体现出古典和浪 漫的二重性。”[3] (二)创作特点 1、完美的词(诗歌)曲结合 舒伯特十分重视文学诗歌对音乐的影响和在音乐进行中细 致准确的运用独特的音乐语言表现技法。在艺术歌曲创作中, 歌词大多来自歌德、海涅、席勒等大作家之手。他对诗歌的理 解非常细腻、深邃,并运用调性布局、和声色彩和钢琴伴奏, 多层次的、准确而细致的揭示了歌词内容和人物的心理状态, 将诗与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他 17 岁时写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其歌词选自德 国浪漫派诗人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作曲家用音乐的语言描 述了玛格丽特在纺车旁思念浮士德的心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 少女的内心情感世界。 2、简单个性的旋律特点
133
青年文学家
舒伯特歌曲中的旋律最有个性,这也是他的作品中最突出 的地方,其中舒伯特艺术歌曲旋法上有以下特点:
(1)简洁明快、流畅,前面已经提到主题鲜明、易记上口。 其中, 《摇篮曲》的主题就是以相隔小三度的 Mi—Sol 和加经 过音的小三度 Re—Mi—Fa 组合而成的。
(2)善于应用反复、模进加倒映的旋法,如《流浪者之歌》 (3)善于使用色彩性的变化音,如《圣母颂》、《慕春》。 (4)出人意料地使用休止符,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如《玛格利特纺织歇》中最动情的地方。 (5)大量使用器乐化的装饰音,如双倚音、三倚音、颤音、 波音、回音,有些还是变化音,如《圣母颂》。 3、丰富多样的调性变化 舒伯特艺术歌曲在调式的布陈和转换上表现出多彩的个性, 无论是《菩提树》、《魔王》中的同主音大小调转调,还是《菩 提树》中的一级关系调转调等等都很有特色。如《冬之旅》的 调性布局共由 24 首附标题歌曲组成,其中 8 首歌曲的主调为大 调,其余 l6 首主调全部为小调。 4、新颖生动的钢琴伴奏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已不再是以前歌曲中那 种简单的辅助与衬托,而是永远与人声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让声乐和钢琴伴奏共同体现诗歌内容,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相 互衬托。 如在上文提到的《魔王》中,沉重的持续不断的三连音八 度体现了马蹄声,抒发了父亲紧抱孩子在风雪之夜的焦虑心情。 谱例: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音乐风格;创作特点
[ 中图分类号 ]:G613.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0)-16-0133-02
十九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 欧洲文学艺术也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音乐的 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的特点并产生了许多民族作曲家、音乐活动 家,像罗西尼、柏辽兹、舒伯特等等。
参考文献: 1、郭进: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 [J], 艺 术探索,2008,(06):18—19 2、何佳培:浅议舒伯特歌曲的艺术特色 [J],南京师范大学, 2002,(03):1—2 3、胡 澍、谷 穗:透过声乐套曲《冬之旅》浅谈舒伯特艺 术歌曲的演唱 [J],科教文汇,2007,(01):182 4、刘 妹: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艺术表现 [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105—106 5、吴兆媛: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与激情——舒伯特的艺术 歌曲及伴奏特 [J] 艺术教育,学术论坛,2005,(06):98—99 6、徐 萌:刍议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09):124 - 125
(2)全创作歌曲:即全曲从头到尾没有重复旋律的地方, 也可以说是所谓的通篇歌曲,音乐要随着每一段情节的线索和 诗词语言的变化而变化,使表现力更加丰富。舒伯特的歌曲大 多数是属于这一类的,其中歌曲《魔王》可以说是通篇歌曲最 好的实例。
(3)变化分节歌曲:根据诗词内容不同,在简单分节歌曲 的结构形式上,从旋律、和声、调式、伴奏等基础上加以适当 的变化。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菩提树》,则是这类歌曲 最典型的实例。
艺术研究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创作特点
李 锋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舒伯特是古典乐派的继承者和浪漫乐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善于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并刻意求精地创作出音乐与诗、歌声与伴奏高度和谐的德国艺术歌曲,被称颂为“歌曲之王”。本文 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法及其创作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纵观全局,舒伯特之前的德奥艺术歌曲并没有在创作技巧 方面有很大的创新,但是舒伯特赋予了德奥艺术歌曲特有的浪 漫主义,使得诗歌与音乐有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 强调歌词的重要性、特别是词意与钢琴伴奏及乐曲之间的平衡, 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舒伯特艺术歌曲”。舒伯特在创作上的创 新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代表的德奥 浪漫主义的歌曲从此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经久不衰。
注释: 1. 郭进: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 [J], 艺 术探索,2008(06):第 19 页 2. 羽 佳: 从 三 首 歌 曲 看 舒 伯 特 艺 术 歌 曲 的 成 就 [J], 2004,(05):第 2 页 3. 黄腾鹏:西方音乐史 [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7,(11),第 134 页 4. 黎 丹: 舒 伯 特 艺 术 歌 曲 浅 析 [J],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004,(12): 第 43 页
(上接第 132 页)
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 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 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 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相背、转折、 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宋代书法家讲 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再观《中秋帖》, 虽聊聊三行字,但在用笔、结体、墨色方面均富于变化。行笔 看似迅疾,却刚健圆润,妍媚多姿,点化疏朗,顾盼有情,结 体筋骨开张,清劲端和,用墨随和而带有一种苍浑华滋的自然 变化,其环转起落分明,通篇显得笔力矫健,气势磅礴,给欣 赏者一种酣畅淋漓之感。此帖墨迹线条富于弹性,于粗细环转 中展现干净利落。字与字间搭配得宜,相顾生辉。前六字一笔 贯通而下,其后连多断少,形势宏逸。逐字细看,“中秋”两 字相连,尔后稍作停顿,又一气将“不复不得”四字横扫而出, 线条回环起伏,长而不乱,翻转勾连,疏密有致。在“不复不 得”之后,又以行楷书一“相”字,端庄饱满,一本正经。与 此帖中其他 21 字相比, “相”字给人突兀蹊跷之感,引人思 索。过了“相”字,笔锋再次急起直追,震荡绵回,直至终了, 正是“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但这种
“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体裁之一,它用多样化的歌 曲创作来表现对于生活与爱情的感受”[1]。当 17、18 世纪古典 艺术歌曲出现时,这种艺术形式就因其简约又丰富的艺术风格 赢得了人们的钟爱。
一、艺术歌曲 “早期的艺术歌曲原意为短诗,指一种反复使用同一音乐 旋律演唱多段不同歌词的诗歌形式,根据不同题裁分为世俗类 与宗教类两种。”[1] 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 十八世纪德国的歌剧改革者格鲁克,那称为 chte,为声乐与钢 琴而作,音乐成为诗歌更完美体现的辅助手段。 十九世纪德奥逐渐兴起的“艺术歌曲”,是一种足以与歌 剧或教堂圣咏平分秋色的声乐体裁。歌词多采用浪漫主义风格 的一些著名诗歌,演唱风格内敛含蓄,通常与钢琴伴奏浑然一体, 其调性也不单一,比如舒伯特的《夜与梦》等。 其中,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把德国艺术歌曲发展到了顶点, 他的艺术歌曲既高雅又通俗,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幸福和爱情的渴望,完美的解决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完 成了音乐与抒情诗有机结合的使命。 二、舒伯特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1、舒伯特的生平、创作背景 “ 弗 兰 兹· 舒 伯 特 (Franz Schubert,1797—1828) 于 1797 年 1 月 31 日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市民的家里,舒伯特从小 生活在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环境里,自幼显露早熟的音乐才华, 父亲是他的小提琴启蒙老师,还学习钢琴。”[2]l1 岁时,舒伯 特以出色的童声担任了里赫田塔尔教堂合唱团歌手,并进入寄 宿学校。在学校里,他在管弦乐队中担任首席小提琴手,并指 挥演奏了不少作品,这使他接触了大量莫扎特、海顿、贝多芬 等著名音乐家的交响曲、序曲和室内乐等作品。 从学校毕业后,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创作时期——1814 年至 1817 年。这一时期里,舒伯特受到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 响。他创造了歌唱剧、歌剧、交响乐、序曲、钢琴小品等作品。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创作了 300 多首歌曲,其中《魔王》、《野 玫瑰》、《鳟鱼》、《死神与少女》等,都显示出他在艺术歌 曲创作方面的高潮个性的艺术特点。 1818 年——1828 年,是舒伯特的创作趋于完善和成熟的时 期。在他的作品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并通 过一些流浪者、失恋者,以自我感受的方式,深刻地反映了他 在黑暗社会中的感受和痛苦。其中以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20 首 ) 和《冬之旅》(24 首 ) 最为典型。 2、主要作品及艺术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在舒伯特不足 32 年的生命中,他为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