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辽沈战役纪念馆_实用模板

辽沈战役纪念馆_实用模板
辽沈战役纪念 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北京路5段1号,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1平方米,
1 其中展馆主体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附属工程面积3201平方米,游客中心和临时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
陈列面积6843.11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战史专题博物馆
2
1959年1月,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成立,馆内藏品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截至2019年末,辽沈战役纪念 馆馆内藏品数量达1991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300件/套
3
2005年12月,宣教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同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 单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年被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辽沈战役纪念馆
总之,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一个以收藏、展示和研究辽沈战役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和
1 活动,向观众呈现了辽沈战役的历史全貌和英烈们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念馆还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
业和教育活动,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
2
辽沈战役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它 不仅向人们展示了辽沈战役的历史全貌,更让人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6
-
辽沈战役纪念馆以收藏、展示和研究辽沈战役为主题,旨在通过展示历史文物、文献和图片,以及模
4 拟战斗场景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观众呈现辽沈战役的历史全貌。馆内分为序厅、战史厅、英烈厅
和全景画馆等部分,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全面展示了辽沈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和胜利意义
辽沈战役纪念馆
序厅是纪念馆的入口,也是整个展览的开篇 序厅中央矗立着辽沈战役的雕塑群,背景为锦州古城,寓意着辽沈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战斗的激烈程度 战史厅主要展示辽沈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经过和战术运用等内容,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和图片 ,以及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观众呈现了辽沈战役的历史全貌 英烈厅主要展示辽沈战役中牺牲的英烈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事迹,通过雕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向观众 呈现了英烈们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 全景画馆则通过巨型全景画作,生动再现了辽沈战役中锦州攻坚战的宏伟场面 除了展览内容,辽沈战役纪念馆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如举办讲座、研讨会和展览等,为观众提供了更 加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同时,纪念馆还注重青少年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多次组织青少年和社会志愿 者参与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和英勇的战斗场景。

一进入馆内,我被一幅壮丽的油画所吸引,画面中的战士们壮志凌云,英姿飒爽,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的决心。

接下来,我逐一参观了馆内的各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有详细的解说,使得我对于辽沈战役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参观过程中,我最被深深打动的是纪念馆中陈列的一幅幅图片。

那些战士们面对敌人的无情炮火,英勇战斗的身影给人以鼓舞和敬佩。

他们不畏艰难,舍生忘死,为了保卫家园、为了民族的解放而英勇战斗。

这些英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辽沈战役的伟大和丰碑。

同时,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也让我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摧残。

馆内有一间展厅,展示了战争中的伤亡和毁坏,令人唏嘘和揪心。

通过各种展示和讲解,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战争的悲惨和无情。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让我对于辽沈战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不禁为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默哀,同时也对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倍加珍惜。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破坏是可怕的,只有珍惜和坚守和平,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

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

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位于中国沈阳市辽宁省辽河路9号,是为纪念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英烈而建立的纪念馆。

纪念馆由辽沈战役纪念塔和辽沈战役纪念碑两部分组成。

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展览、文献资料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形式展示了辽沈战役中英勇抗战精神,向英勇献身的战士和将领致以崇高的敬意。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主要由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组成。

馆内的展览分布在地上四层,分为辽沈战役序厅、战役激战厅、战役胜利厅和英烈纪念厅。

辽沈战役序厅以大型地图、战役起因展板以及战役照片等方式向观众介绍了辽沈战役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战役激战厅通过多媒体设备和模型再现了战役过程中的激烈战斗场面,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役的艰苦和壮烈。

战役胜利厅展示了胜利后的喜悦场景,同时也告诉观众胜利来之不易,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英烈纪念厅是整个纪念馆最为庄重的场所,陈列着英勇献身的战士和将领的照片、遗物以及事迹介绍,以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和无尽追忆。

在纪念馆内还有一个“观影厅”,通过全息视觉技术展现辽沈战役中涌现的一大批英雄人物,以及当年的战斗环境和场面,让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

此外,辽沈战役纪念馆还拥有一个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与辽沈战役有关的书籍、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方便研究者和游客了解更多关于辽沈战役的详细信息。

辽沈战役纪念馆以其浓厚的红色氛围、雄伟的建筑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

每年的国庆节、八一建军节和辽沈战役胜利日等重要时刻,纪念馆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为英烈们带来一份深深的感恩之情。

总的来说,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作为中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通过展示辽沈战役的历史背景、悲壮战斗场面以及英勇献身的英烈事迹,向人们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和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牺牲的英烈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爱党精神。

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充满艰难险阻的时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意义,以及将军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幸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红色足迹游览辽沈战役纪念馆

红色足迹游览辽沈战役纪念馆

红色足迹游览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国的革命历史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而辽沈战役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一役。

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我决定前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奋斗,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勇气和无畏精神。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沈阳市和辽宁省朝阳市的交界处,占地面积庞大,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

当我步入室内展览区时,立刻感受到一股庄严而肃穆的氛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大厅,大厅内墙上挂满了丰富的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

这里的展品共分为八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讲述了辽沈战役的起源、发展和胜利。

从党中央的决策到指挥员的英勇决策,再到革命先烈们的浴血奋战,每个展厅都生动地展示了辽沈战役的全貌。

在展览区的游览过程中,我被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深深吸引。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当时战场上使用的各种武器和战争遗物。

这些展品有的是竖起的大炮,有的是虽已锈迹斑斑但依然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步枪。

此外,还展示了当年红军战士们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如食盒、草鞋等,这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当年红军在贫苦环境下的艰辛生活。

辽沈战役纪念馆室外展区被命名为“红色足迹”,意在纪念红军革命先烈。

在这个广场上建有醒目的红军雕塑,雕塑上栩栩如生,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与我们对话。

广场上还建有数十个红军烈士纪念碑,每个纪念碑上都刻有逝者的名字和事迹,让人深感敬佩和哀思。

近年来,红色足迹还增添了一些互动设施,如仿真武器展示和战斗体验区,这些设施不仅增加了游客参观的乐趣,也向年轻一代传承了红军精神。

除了展览区和红色足迹,辽沈战役纪念馆还有一个纪念广场,广场上屹立着无数红军烈士的纪念碑。

这些碑文生动地记录着烈士们的壮丽事迹和英雄业绩,每当我读到那些感人至深的句子,总不禁叹服红军革命先烈们的勇气和无私奉献。

在游览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辽沈战役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也彻底扭转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命运。

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

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

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摘要: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I.引言- 辽沈战役纪念馆背景介绍- 英烈馆在纪念馆中的地位和作用II.英烈馆概述- 英烈馆的成立时间和背景- 英烈馆的主要展示内容- 英烈馆的主题和特点III.展示内容- 展示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事迹- 展示烈士遗物和珍贵照片- 展示辽沈战役的历史意义和影响IV.英烈馆的意义和价值- 纪念和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 教育和激励后人的爱国情怀- 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V.结语- 英烈馆在传承红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人们参观英烈馆,了解革命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文: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介绍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成立于1959 年,是为了纪念在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立的。

英烈馆是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展示在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的事迹和遗物,旨在纪念和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教育和激励后人的爱国情怀,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英烈馆于1988 年10 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约5.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 万平方米。

馆内松柏挺秀、绿革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

英烈馆的展示内容主要包括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的事迹和遗物,以及辽沈战役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在英烈馆中,展示了大量烈士的英勇事迹和珍贵照片,让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烈士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的历史。

此外,英烈馆还展示了辽沈战役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场战役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

英烈馆在传承红色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人们参观英烈馆,了解革命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辽沈战役纪念馆讲解

辽沈战役纪念馆讲解

辽沈战役纪念馆讲解
【原创版1篇】
目录(篇1)
1.辽沈战役纪念馆简介
2.辽沈战役的历史背景
3.辽沈战役的经过
4.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
5.纪念馆的展览内容
6.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价值
正文(篇1)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一座以辽沈战役为主题的纪念馆,旨在纪念和展示辽沈战役的历史。

该纪念馆于 1960 年建成,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1948 年 9 月至 11 月间,为夺取全国胜利而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首次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

辽沈战役的经过非常激烈,经历了攻坚战、阵地战和追击战等多个阶段。

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包括战役的历史背景、战役的经过、战役胜利的意义以及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等。

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辽沈战役的历史。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不仅可以了解辽沈战役的历史,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和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摘要:1959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

1978年10月叶剑英题写馆名。

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开馆14年后,2002年底闭馆开始改陈改造,2004年11月2日改陈改造工程胜利竣工并重新开馆。

2004年经改陈改造使之成为融教育、博览、旅游、休憩于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通过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访问和参观,我了解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保护开发锦州是辽沈战役的主战场,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境内展开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战略决战。

在这场伟大战争中,涌现出诸多的军事家、无数的战斗英雄,并形成了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勇于胜利的辽沈战役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锦州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和概况(一)史馆历史背景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锦州。

锦州地处东北咽喉要道,依山傍海,是中国历代兵家的必之地。

二十世纪中期,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解放战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国共双方投入兵力约150万最终全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对此,毛主席评论说:“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态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

”(二)园区及史馆概况辽沈战役纪念馆于1959年成立,88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

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

2002年启动改陈改造工程,2004年正式竣工并重新开馆。

园区的大门造型采用了中国牌楼和城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镀金大字闪闪发光。

改造后的园区,由原来的11万平方米扩大到18万平方米。

从入口到纪念馆可以说所有的景观都是沿着地中轴线排列的。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51000平方米。

馆区内绿树掩映,芳草萋萋,环境幽雅而肃穆。

馆区南部,苍松翠柏簇拥着雄伟挺拔的辽沈战役纪念塔;馆区北部,茵茵绿地映衬着巍峨壮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馆塔相互映照,构成一组气势恢弘的纪念性建筑群。

辽沈战役纪念馆座落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锦州。

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道,依山近海,是中国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二十世纪中期,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著名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南至辽宁西部、北至沈阳、长春等地的千里战线上,同国民党军展开战略决战,国共双方共投入兵力150万之众。

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克锦州,决战辽西,占领沈阳,最终全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对此,开国领袖毛泽东评论说:“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

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使游人产生逆岁月而上的感觉和纪念性历史情境。

其间的纪念馆、纪念塔、烈士名录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及纪念性装饰物,构成一组完整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加引人入胜。

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

馆内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列馆和全景画馆。

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

其中《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为国内首创,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馆”。

全景画馆采用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是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

一进入纪念馆大门,两侧耸立着有黑色大理石制作的烈士名录碑,非常壮观,上面篆刻着5万多名烈士的名字。

我们在碑前放慢脚步,端详着那些并不熟悉的名字,祈祷着他们的在天之灵安息!再往前走就是雄伟的辽沈战役纪念碑,碑的顶端是一位身穿棉大衣、左手提着枪、右手举过头顶,似乎是在呼唤战友前进的战士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理工学院
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调查报告
完成人姓名毕鹏飞
系别外语系
专业日语
班级14级4班
指导教师刘艳君
完成日期2016年4月30日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调查报告
毕鹏飞
(辽宁理工学院外语系)
一史馆历史背景
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锦州。

锦州地处东北咽喉要道依山襟海是中国厉害兵家必争之地。

二十世纪中期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解放战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从 1948 年 9 月 12 日至 11 月 2 日历时
52 天。

国共双方投入兵力 150 万之众最终全歼国民党军 47 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对此毛主席评论说“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态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


二园区及史馆概况
辽沈战役纪念馆于 1959 年成立 88 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

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

2002 年启动改陈改造工程 2004 年 11 月 2 日正式竣工并重新开馆。

2010 年 7 月 16 日上午 9 点我们小组在纪念馆正门集合之后从正门进入烈士陵园园区。

园区的大门造型采用了中国牌楼和城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镀金大字闪闪发光。

改造后的园区由原来的 11 万平方米扩大到18 万平方米。

从入口到纪念馆可以说所有的景观都是沿着长长地中轴线排列的。

在 600 米长的中轴线上通过设计独特的立交平台把南园、北园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集教育传播、军事博览和风景园林为一体的园区。

新建了胜利之门、胜利之路、提升广场、烈士名录墙、大型雕塑、纪念广场。

经过的 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 52 个日日夜夜。

台阶过后辽沈战役纪念碑巍峨耸立塔顶的烈士
就是马云飞我们锦州的云飞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馆内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

1、战史馆
从馆门进去面对着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

浮雕上我们的英雄烈士手持大刀和手枪目光中闪烁着对革命坚毅的信念。

浮雕左侧就是战史馆了。

战史馆是四个场馆中展厅面积最大的记录和展出了当年辽沈战役前后的峥嵘岁月。

辽沈战役是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阶段。

东北根据地由初创、基本建成到日以巩固和发展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 10 万余万人不断壮大发展到 100 万余人。

辽沈战役前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已超过国民党军为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 年 9月 12 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率先在东北战场发起了辽沈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序幕。

经过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三个阶段歼灭国民党军 47 万余人取得辽沈战役的大胜利。

3.支前馆
参观完战史馆我们就来到了位于馆内地下的支前馆。

支前顾名思义就是支援前线。

有人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

”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解放战争。

东北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伟大号召下积极动员起来努力发展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

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 160 万人出动民工 313 万人担架 20 万副缴纳粮食 450 万吨。

百万青年参
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

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抢运伤员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

在广阔的东北战场上呈现了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图景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成功。

我想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因为我们党为了解放人民而打仗所以才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3、英烈馆
再下一层缓坡就看到了英烈馆。

在这个馆内各位烈士的照片挂满围墙还有很多头像雕塑环绕周围。

一侧墙壁是各位领导人对无数英烈的高度赞扬的题词表达了对广大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的深切缅怀。

没有这些革命烈士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历经战争的磨难和考验,我们人民解放军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纪律和坚强的战斗力。

广大战士勇敢战斗、不畏牺牲、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高度的革命热忱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中 5 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他们的英名和功绩永远镌刻在历时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向前。

4.全景画馆
英烈馆的尽头是一条长长的螺旋上升的缓梯最顶端就到了最著名的全景画馆。

这里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用全景画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辽沈战役中关键性的一战——攻克锦州。

作为我国首幅全景画的《攻克锦州》15 年来被中外 1000余万观众所参观。

它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行列。

全景画是博物馆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将绘画、塑
性、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视听效果真实、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某一场面。

现在世界上约有 48 幅全景画大型的更是屈指可数。

攻克锦州全景画画面长 122.22 米高16.1 米总面积 1968 平方米重量达 4 吨。

攻克锦州全景画以巨幅的环行画面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

这是全景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形式的一个特点。

看台距离画面 13 米这个距离使观众无法辨别地面塑性中的形象和画布中的形象之间的差别并产生广阔的视野从而使全景画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巨大环行画面首尾相接边缘被多种方法巧妙地遮住和地面塑形结合在一起。

这就使观众觉得面对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有广阔空间的真实的景观。

这是全景画重要的艺术手段也是全景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全景画馆是一项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建筑艺术地面塑型制作艺术高度写实的油画艺术以及配置合理的灯光、音响才会产生完整的全景画艺术效果。

攻克锦州全景画具备了和世界上大型全景画同等规模的巨大篇幅同时结合着高水平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塑型艺术和灯光、音响等现代技术。

三.对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思想总结
攻克锦州成为了打响辽沈战役的第一战役。

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东北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使中国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

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奉命入关,为夺取平津战役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一座精神宝库使我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广大人民的爱国之情。

想起全景画馆中那隆隆的炮火声战士们的呐喊声天边映衬着冲天的火光正在向我们发出历史的回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

那些陈列着的照片那些经过血的洗礼火的考验的武器和物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英雄气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中华儿女不畏牺牲奋勇拼搏的伟大精神。

我想每个来到这里的中国人心中都会激荡起烈士的崇高敬意和对祖国的浓浓爱国情怀。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四.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启示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此时此刻应该做的。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我们应该牢记身上肩负的历史重任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是因为惨烈的的战争和伟大烈士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不易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和努力工作丰富阅历提高素质充实自身端正态度为自己的未来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还要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广开思路积极探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拼搏。

2016年4月3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