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设计
第七讲新抽样设计

4
二、抽样组织形式及方法
(一)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¾ 随机抽样调查
z 单纯随机抽样 z 系统抽样 z 分层抽样 z机抽样调查 z 方便抽样
z 判断抽样 z 配额抽样
z 滚雪球抽样
随机抽样 调查
非随机抽 样调查
简单随机 抽样调查
分层随机 抽样调查
(4) 92,144 81,642 28,677 86,089 1,414 98,250 32,556 95,753 61,371 82,835 32,222 00,230 35,168 70,361 42,991
(5) 81,034 8,971 95,961 38,157 1,413 70,060 89,822 34,095 1,534 98,378 75,433 58,220 81,438 15,819 00,142
1-1.简单随机抽样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
¾ 是对调查对象不做任何划类、分组、排队等加工整理的 一种随机抽样的组织形式,也称纯随机抽样。
¾ 在市场调查中适用于总体容量不太庞大、总体单位差异 程度小以及总体分布比较均匀的调查对象。
(2)简单随机样本的抽选方法
¾ 直接抽选法
¾ 抽签法
¾ 随机数表法
z 随机数表又称为乱数表,指抽样时使用的,不仅将
表7-2 随机数表
(2) 69,037 96,070 94,987 21,792 76,940 61,958 64,638 17,964 75,707 59,247 40,951 6,837 69,834 97,334 88,373
(3) 29,655 82,592 66,441 71,635 22,165 83,430 11,359 50,940 16,750 74,955 99,279 96,483 57,402 77,178 26,934
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

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摘要:抽样方案设计是统计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根据研究的目标和条件,确定一个合理的抽样方案,从而保证所得到的样本能够真实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本文将从抽样原则、抽样方法以及样本量确定三个方面介绍抽样方案的设计内容。
一、抽样原则1. 无偏性原则:即每一个总体个体被选入样本的机会是相等的,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 效率性原则:即样本设计中要尽可能减小抽样误差,提高样本估计的精度。
3. 可行性原则:即抽样方案要能够在可控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实施。
二、抽样方法1. 简单随机抽样:根据随机数表、随机数生成器等方法,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2. 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进行抽样,以保证总体的各个层次都能得到充分的代表。
3. 系统抽样: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等间距地抽取样本,可以减少随机抽样的麻烦并保持一定的代表性。
4. 整群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然后随机地选择部分群作为样本,从每个群中抽取全部或部分个体。
5. 分配抽样:根据总体各个层次的重要性和差异性,确定各个层次的样本量,再按照相应比例从每个层次进行抽样。
三、样本量确定样本量的确定是抽样方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样本量可以减小抽样误差,提高样本估计的精度。
样本量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总体大小:总体越大,样本量应该越大,以确保能够充分反映总体的特征。
2. 抽样误差要求:抽样误差要求越高,样本量也要越大。
3. 可用资源:样本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可用情况。
4. 总体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总体分布越不均匀,样本量也要越大。
样本量的确定可以根据统计学公式计算,也可以参考已有的研究或实践经验进行估算。
综上所述,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抽样原则、抽样方法和样本量确定三个方面。
抽样方案的设计是为了获得能够真实反映总体特征的样本,并尽可能减小抽样误差,提高样本估计的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的目标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案,能够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6章抽样设计

第四节 抽样误差与样本量
• 一、调查误差的概念与种类 • 调查误差是指调查的结果和客观实际情况的出入和差数。
一般有两种误差存在, 即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 非抽样误差是基于抽样之外的许多其它原因而产生的误差。
• 抽样误差是指一个样本的测定值与对该变量真值之间的差 异,抽样误差无特定偏向,其误差大小主要受以下三个因 素影响:
• 单位顺序的排列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排列顺 序与调查项目无关。另一种是按与调查项 目有关标志排队。
• 三、分层抽样
• 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 它是先将总体 所有单位按某一重要标志进行分类(层), 然后再各类(层)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 等距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 式。
• 分层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和机械抽样更 为精确, 能够通过对较少的抽样单位的调查, 得到比较准确的推断结果, 特别是当总体较 大、内部结果复杂时, 分层抽样常能取得令 人满意的效果。同时, 分层抽样在对总体推 断的同时, 还能获得对每层的推断。
• (二)特点
• 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以下三个 显著特点:
• 1、经济
• 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的样本量大大 减少,从而可以显著地节约人力、物力和 财力。
• 2、高效
• 由于抽样调查只对总体中少量单位进行调 查,故能十分迅速地得到调查讨论。
• 3.准确
• 抽样调查是调查部分总体单位,数目较少,
• 第一,被研究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 第二,抽样的样本量。 • 第三,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
• 二、样本量 • 在开始组织抽样调查之前,确定抽多少样本单位是个很重
要的问题。 • (一)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 抽样调查的样本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1、被调查对象标志的差异程度 • 2、允许误差数值的大小 • 3、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 4、抽样的方法 • 5.抽样的组织形式
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摘要:抽样方案设计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六个主要内容出发,详细阐述抽样方案设计的重要部分,并介绍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和考虑因素。
1. 抽样目标确定抽样目标的确定是抽样方案设计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的目的和取得可靠结果的可能性。
在确定抽样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所需的样本数量和特征。
- 抽样单位的选择: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标,确定抽样的单位,例如个人、家庭、组织等。
- 抽样的时间和地点:确定研究的时间和地点范围,以保证抽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抽样框架构建抽样框架是指包含研究对象的总体,它是进行抽样的基础。
在构建抽样框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总体的界定和范围:明确研究的总体范围和边界,以确定抽样的对象和范围。
- 总体的分类和划分:将总体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以便进行抽样和统计分析。
- 抽样框架的构建:根据总体的分类和划分,建立抽样框架,包括总体中的每个抽样单元的标识和联系方式。
3. 抽样方法选择抽样方法是根据研究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来实施抽样。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 简单随机抽样: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样本,每个样本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
- 系统抽样: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间隔,选择样本,例如每隔若干个单位选取一个样本。
- 分层抽样: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在各个层次内进行抽样。
- 整群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从群体中随机选择样本。
- 效应抽样: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对研究结果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进行抽样。
4. 样本容量确定样本容量是指进行抽样时所需的样本数量,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的可靠性和统计分析的准确性。
在确定样本容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总体的大小和分布:总体的大小和分布对样本容量有影响,总体越大或分布越不均匀,样本容量需要越大。
名词解释抽样方案设计

名词解释抽样方案设计名词解释:抽样方案设计抽样方案设计是指为了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以代表整个总体的特征和特点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搜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一、抽样方案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在进行抽样方案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抽样的目的和意义。
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从而能够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和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方案设计的意义在于保证样本与总体之间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抽样方法的选择在进行抽样方案设计时,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考虑样本容量、总体特征、资源限制等因素。
不同的抽样方法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和效果,合理选择抽样方法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采样效率。
三、样本容量的确定样本容量的确定是抽样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样本容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为了确定样本容量,需要考虑统计能力、实验误差、效应大小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会相应提高。
四、抽样误差的控制抽样误差是在样本选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它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
因此,在抽样方案设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抽样误差。
其中,重要的措施包括合理选择抽样方法、优化样本容量、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等。
通过合理控制抽样误差,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参与抽样方案设计的因素抽样方案设计不仅涉及到样本的选择和容量的确定,还需要考虑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总体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样本选择的目标和范围、研究的时间和资源限制等。
这些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抽样方案设计的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并进行合理权衡。
六、抽样方案设计的实施和调整在完成抽样方案设计后,需要对其进行实施和监控。
抽样设计_

总体与总体单位
• 目标总体(target population)或总体
– 按照内容、范围(extent)和时间三重标准定义的全部个 体的集合。
• 总体单位(element)
– 构成目标总体的每一个单元。
• 抽样单位
– 进行抽样调查的单位,与总体单位可能相同或不同。
• 例1:百货商场顾客惠顾调查的总体、总体单位与 调查单位(P237)
• 样本单位(a sampling unit)为抽样总体 中的基本成员单位。
• 统计指标(statistics)是总体参数的样本 估计值。
• 例:当代商城顾客满意度研究
Fig. 11.2 Classification of Sampling Techniques
Sampling Techniques
• 例2:古龙香水的目标总体是什么?
抽样框架
• 抽样框架(sampling frame)是目标总体的可 操作的定义。总体单位的名单或名录。
• 抽样框误差:由抽样框与目标总体的差异造成
– 遗漏-遗漏部分样本单位; – 聚堆-缺乏个体样本单位信息; – 重复-同一样本单位重复出现; – 混杂-抽样框架中包括部分非样本总体成员。
Reducing Refusals
Reducing Not-at-Homes
Prior
Motivating Incentives Questionnaire Follow-Up Other
Notification Respondents
Design
Facilitators
and
Administration
nc = nN/(N+n-1)
估计比例时样本量的确定
• 对于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有哪些

抽样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有哪些抽样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有哪些摘要:抽样方案设计是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择出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或实验,以便进行总体参数估计或判断总体特征。
本文将从抽样目的、抽样方法、样本容量、抽样过程控制、抽样误差和结果分析等六个方面展开叙述,并提供详细的方案设计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抽样目的抽样目的是抽样方案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确定抽样目的时,需要明确研究的调查对象和研究目标。
抽样目的可以分为描述性目的和推断性目的。
描述性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和特征,而推断性目的则是基于样本估计总体参数或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具体的抽样目的可以包括:了解总体的平均水平、比例或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总体或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评估某个干预措施的效果;预测未来总体的变化趋势等。
二、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指从总体中选择样本的具体方式。
根据不同的抽样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其特点是每个样本有相同的概率被选中,适用于总体中各个个体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
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择样本,适用于总体有明显的规律或周期性的情况。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分为若干层,然后在每个层次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情况。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随机选择部分群体进行抽样,适用于总体中各群体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多阶段抽样是将抽样过程分为多个阶段进行,适用于总体结构复杂的情况。
三、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指进行抽样调查或实验时所选择的样本数量。
样本容量的确定需要根据抽样目的、总体的特点、抽样方法和可用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样本估计总体参数的精度越高。
常用的样本容量确定方法有经验公式法、抽样精度法和假设检验法等。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经验公式或规则来确定样本容量的方法,其公式通常是基于总体平均值或比例的方差估计。
抽样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步骤

抽样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步骤抽样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步骤摘要:抽样方案设计是科学研究和市场调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抽样目标的确定、样本容量的估计、抽样方法的选择、抽样框架的构建、样本抽取的实施和抽样误差的控制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
1. 抽样目标的确定抽样方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抽样的目标。
在确定抽样目标时,需要考虑研究或调查的主题、目的,以及可行性和可接受的误差范围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明确所需的研究对象,如个人、家庭、企业等,并确定所要获得的信息类型和指标。
2. 样本容量的估计样本容量的估计是抽样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估计样本容量时,需要考虑抽样目标、所需的统计推断水平、误差范围、样本分层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的估计是根据所需的统计推断水平和误差范围来确定的。
3. 抽样方法的选择抽样方法的选择是抽样方案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根据抽样目标的特点和要求,考虑不同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同时,还需考虑样本容量的要求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4. 抽样框架的构建抽样框架的构建是抽样方案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
抽样框架是指包含了研究对象的总体,可以是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
在构建抽样框架时,需根据抽样目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抽样框架,并进行必要的数据整理和处理。
5. 样本抽取的实施样本抽取的实施是抽样方案设计中的核心环节。
在样本抽取过程中,需按照所选择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框架,进行严格的抽样程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样本选择的偏倚和重复,以及保护样本的隐私和机密性。
6. 抽样误差的控制抽样误差的控制是抽样方案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在进行抽样方案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抽样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样本容量、改进抽样方法、提高抽样框架的质量等。
同时,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时,也需要考虑抽样误差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任意抽样技术简便易行,可以及时取得 所需的资料,节约时间和费用。这种方 法适用于探测性调查,或调查前的准备 工作。一般在调查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是 同质时,才能采用此类方法。但是,实 践中并非所有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是相同 的,所以抽样结果偏差较大,可信程度 较低,它的样本没有足够的代表性。
• 案例:金钱的地位在下降
了科学的依据。
• 抽样调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 类,通常我们所说的抽样调查,如果未 加限定,大多指概率抽样调查。
• 概率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即在总体中抽取单位时,完成排除了 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每一个单位都 有同等的可能性被抽中。
• 概率抽样遵守随机原则:
• 一方面可使抽出来的单位的分布情况(如不同 年龄、文化程度人员的比例等)有较大的可能 性接近总体(全体成员)的分布状况,从而使 根据样本所做出的结论对总体具有充分的代表 性;
• 概率抽样又称为随机抽样,是对总体中每一 个体都给予平等的抽取机会的抽样。在概率 抽样的条件下,每个个体抽中或抽不中完全 凭机遇,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概率 抽样主要有四种:
• 纯随机抽样
• 分层抽样
• 系统抽样
• 整群抽样
• 非概率抽样又称非随机抽样,总体中每 一个体不具有被平等抽取的机会,而是 根据一定的主观标准来抽选样本。非概 率抽样常用的有四种类型:
• 应该注意的是,在利用现有名单作为抽样框架 时,要先对该名录进行检查,避免有重复、遗 漏情况的发生,以提高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 在采用概率抽样的情况下,需要对总体中的每 一个个体进行编号,以使抽样选出的个体更具 代表性。如果调查的范围过大,总体中的个体 过多,则编号的工作量太大,为此可以将概率 抽样中的分层和分群抽样方法结合使用,以减 少编号工作量。
• 另一方面,遵循随机原则,可有助于调查人员 准确地计算抽样误差,并有效地加以控制,从 而提高调查的精度。
• 非概率抽样不遵循随机原则,它是从方便出发 或根据主观选择来抽取样本。
• 非概率抽样无法估计和控制抽样误差,无法用 样本的定量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来推断总体。
• 但非概率抽样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做探测性 研究。
• 在市场营销调研实践中,这两类抽样方式都被 经常采用。
二、抽样在市场营销调研中的意义
• 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经济、及时、准确和 高效等显著特点,因此成为市场营销调研工作中 最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抽样调查方法的特点具体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从经济上说,抽样调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 抽样调查更节省时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 抽样调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通过抽样调查,可使资料收集的深度和广度都大
• “街头拦人法”是在街上或路口任意找某个行 人,将他(她)作为被调查者,进行调查。例 如,在街头向行人询问对市场物价的看法,或 请行人填写某种问卷等。
• “空间抽样法”是对某一聚集的人群,从空间 的不同方向和方位对他们进行抽样调查。例如 ,在商场内向顾客询问对商场服务质量的意见 ;在劳务市场调查外来劳工打工情况等。
• 任意抽样
• 判断抽样
• 配额抽样
• 滚雪球抽样
二、非概率抽样及其应用
1、任意抽样 任意抽样又称为便利抽样法。它是调查 人员按工作的方便,随意抽选样本的一 种抽样方法。运用任意抽样技术进行抽 样,一般由调研人员从工作方便出发, 在调研对象范围内随意抽选一定数量的 样本进行调查。“街头拦人法”和“空 间抽样法”是任意抽样的两种最常见的 方法。
四、抽样调查的一般程序
抽样调查过程一般包含五个步骤: 1、确定调查总体 确定调查总体,即明确调查的全部对象及 其范围。 2、确定抽样框 抽样框是指供抽样所用的所有被调查对象 的详细名单。
• 抽样框架是指供抽样所用的所有被调查 对象的详细名单。抽样框架一般可采用 现成的名单,如户口册、企业名录、企 事业单位职工名册等,在没有现成名单 的情况下,可由调查人员自己编制。
• 抽样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 照一定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 查,用所得结果说明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
• 抽样调查是现代市场营销调查中的重要组织方式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调查手 段。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概率论中诸 如中心极限定理等一系列理论,为抽样调查提供
Part.06 抽样设计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
•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 二、抽样在市场营销调研中的意义 • 三、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 四、抽样调查的一般程序
• 绝大多数市场调研工作的目标是获取研 究总体的各类信息及其特征。一般来说 ,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
• 一是普查;
• 二是抽样。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3、选择调查方法 抽样框确定之后,还要确定具体的抽样
方法,例如,是选择纯随机抽样、分层 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等等。
• 4、确定样本容量即确定样本数量的大小。
5、计算误差、测算结果 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样本容量的大小和概率把 握程度直接相关。 测算结果指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结果
。用样本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是调研的最后 一个步骤,也是调研的目的所在。
第二节 抽样技术的分类及选择
• 一、抽样技术的分类 • 二、非概率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 三、概率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 四、抽样技术的选择及比较 • 五、KISH表的应用
一、抽样技术的分类
• 抽样技术指在抽样调研时采用一定的方 法,抽选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以及各种 抽样操作技巧和工作程序等的总称。为 了使抽选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必须借助 于各种抽样技术。抽样技术可以分为概 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大提高
三、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抽样调查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主要表 现在:
1、对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项 目,最 宜用抽样调查方式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在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可节省开支,争取时效, 达到满意的调查效果。
• 3、运用抽样调查对全面调查或普查进行验证。 • 4、对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
• 2000年7月,从北京理工大学的数千名毕业生 中随机选择了758名进行调查,向学生们提问 了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势、就业选择、个人价值 观寄39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最关心 的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成功的事业、 美满的婚姻、成为好父母、对社会做出贡献, 赚更多的钱则排在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