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

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

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导语:对于庄子的《至乐》,各位都可以进行阅读并尝试翻译。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原文】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1);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2),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3)。

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4),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5),未足以活身。

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6)。

”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7),不争,名亦不成。

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8),誙誙然如将不得已(9),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10),亦未之不乐也。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

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

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11)。

请尝试言之。

天无为以之清(12),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13)。

芒乎芴乎(14),而无从出乎(15)!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16)!万物职职(17),皆从无为殖(18)。

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译文】天下有最大的快乐还是没有呢?有可以存活身形的东西还是没有呢?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以上种种对待身形的作法实在是太愚蠢啊!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不看重了。

隆中对比较阅读

隆中对比较阅读

《隆中对》比较阅读第一组(一)【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词(1)将军既帝室之胄(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译句(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恢复汉室,一统霸业。

(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等)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天下计”。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

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一)导学案81页课外同文【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 1. 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2.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4. 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沉舟梦日边。

(《行路难》)5. 文中描写山中秋冬之景的两句话是,。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6-9题(12分)选文一: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朝代),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

(一位即可)(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根据选文二可知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 ”。

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是的意思。

(4分)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緣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翻译

翻译

尹翁归字子兄,是河东平阳人,后来迁徙到杜陵。

尹翁归小时死了父亲,跟他的叔父住在一起。

他担任办理诉讼的小吏,通晓法令条文。

喜爱击剑,没有谁能抵挡他。

当时大将军霍光主持政事,霍家人住在平阳,家奴门客拿着兵器进入街市殴斗闹事,主管官员无法制止,等到尹翁归做街市的主管官吏,没有谁敢违犯法律。

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

他后来离职回家。

刚好碰上田延年担任河东太守,巡视属县来到平阳,将当地旧吏五六十人全部召集起来,田延年亲自去跟他们见面,叫他们有文才的站在东边,有武略的站在西边。

考察了解了几十个人,轮到尹翁归,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对答道:我文才武略齐备,您只管吩咐。

功曹认为这个小吏傲慢不谦逊,田延年说:这有什么关系?于是叫他上堂来,设下文辞让他回答,田延年感到他的回答很不一般,授任补职让他做了卒史(官名),于是带他回到郡府。

他调查事情揭发坏人,彻底了解事情的底细,田延年十分器重他,田延年自己感到才能比不上尹翁归,调任他做了督邮。

河东郡属下二十八个县,分成两部,闳孺主管汾北一部,尹翁归主管汾南一部。

尹翁归检举揭发他人时都符合法制规定,掌握违法者的犯罪事实,属县长吏虽然受到他的制裁,也没有谁怨恨的。

他被推举廉能担任缑氏县尉,曾经做过郡中太守,他任职的地方都治理得很好,升职补任都内令,被推举廉能担任弘农都尉。

朝廷征召他任命他做东海太守,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

于定国老家在东海郡,他想将两个同乡后辈托付给尹翁归,请他关照,就让这两个人坐在后堂等着出来见尹翁归。

于定国跟尹翁归谈论了一整天,始终不敢让那两个同乡出来拜见尹翁归。

尹翁归离开之后,于定国才对同乡后辈说: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

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

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考前冲刺练八附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考前冲刺练八附答案解析

2019 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考前强化练八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当一种美 , 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 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山阴道上,”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 , 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 有时只好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除此 , 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 , 意出尘外 , 鬼话连篇 , 奇怪迭出。

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 而等我们, 便会发现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是朝暾夕月 , 落崖惊风。

() 同时 , 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 山重水复 , 柳暗花明 ; 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 , , 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 , 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 最温柔的心灵 , 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 肃然起敬 , 油然生爱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B. 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C.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D.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惊魂甫定高山仰止B. 摩肩接踵无所适从惊魂不定仰之弥高C.目不暇接手足无措惊魂甫定仰之弥高D.目不暇接手足无措惊魂不定高山仰止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 新人教版

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 新人教版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北京专用):(十三)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1分)①人因礼乐而成人,社会则因礼乐而联结繁荣。

无礼乐,则无秩序,也就无文明。

②人需借助外物而生存,如衣、食、住、行。

欲望若没有节制,人必将成为外物的奴隶。

若此种行为模式普遍化,则人间将进入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人人处于恐惧、焦虑、不安中,既无秩序,也无幸福,更无文明可言。

社会欲进入和维持文明状态,就必须以规则节制各人物欲,协调人际关系。

这样的规则,古人称为“礼乐”。

礼乐之大用,就在于稳定个体生命与人类共同体的命运。

③然则,何为礼?何为乐?④古代之礼无所不包,无往不在,大体可分为两类:经礼、仪礼。

用现代话来说,前者为规范特定关系中各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则体系;后者则是日常性的,是内容极为繁复的礼仪、礼俗。

然而,不管何种礼,其基本功能都是“别”,即确定公、私生活不同场合中各人的角色、地位、义务及权利,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模式。

礼的目的是“定分止争”:若每个人都明晓自己的本分,尽上自己的本分,即可不争而和。

《论语·学而篇》曰“礼之用,和为贵”,说明礼分别人际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处在不同地位、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相互协调,以最低合作成本,享最高合作收益。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礼胜则离”,若只有礼之分别,则人必倾向于疏离生分,斤斤计较,逐渐丧失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蜕化为“理性经济人”。

如此,则人人相互防范,导致合作成本不断上升,以至于社会共同体无法维持而瓦解,此所谓“离”。

故“礼”之外还需“乐”。

乐主同,主亲,诉诸人之情感,拉近人际距离。

如此,人才能产生和保持合作的情感意向。

故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乐记》云:“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

”⑤由此看来,礼乐就是塑造和维系人际间合宜关系的规则、纽带,礼乐就是健全优美的生活形式。

人总在生活,但有时蝇营狗苟,没有尊严可言;有时则相互伤害,人人焦虑不安。

周国平作品阅读训练教师

周国平作品阅读训练教师

周国平作品阅读训练作者印象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人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等。

其中《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故事被选人了人教版教材,《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被选入苏教版教材。

周国平是我国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他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其散文擅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情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人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他被誉为我国文坛“精神的拾荒者”。

链接中考中考回眸《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2006年四川江油中考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2006年江苏宿迁中考卷,《人应当敬畏自然》2006年江苏扬州中考卷,《习惯于失去》2007年山东潍坊中考卷,《家》2007年四川绵阳中考卷,《愉快是基本标准》2007年江苏无锡中考卷,《记住回家的路》2008年江苏徐州中考卷,《车窗外》2008年广西崇左中考卷,《信仰之光》2008年广东省中考卷,《养成写日记的习惯》2008年云南昆明中考卷,《要成为你自己》2009年四川成都中考卷,《精神栖身于茅屋》2009年江苏南通中考卷,《好梦何必成真》2009年浙江台州中考卷,《忘记玄奘是可悲的》2010年江苏扬州中考卷。

真题回放忘记玄奘是可悲的周国平①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一个。

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的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呢?②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2019年《找准自己的位置》阅读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2019年《找准自己的位置》阅读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找准自己的位置》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26—25题。

(16分)①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只哈巴狗。

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驮木材,工作挺繁重。

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奖励。

驴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像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

这样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

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里。

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由此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从而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

富兰克林说过,宝贝放错了位置就是垃圾。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坐标,我们只有找准找准位置,才不会迷失自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见,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③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说要摆正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各自的位置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④找准自己的位置,可以让人有平和的心态,完善自我。

克里姆林宫曾有位尽职尽责的老清洁工,每天轻松怡然地工作,带给身边人许多正能量。

她说:“我的工作和叶利钦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一介草民也罢,一国之君也罢,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找准自己的位置,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生命的高度,一种处世的境界,它有助于我们“自知”和“知人”。

⑤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出任院长时的他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好时光。

然而,院长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都要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阅读附答案
阅读《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共12分)
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
周国平
①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②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好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

我还相信,既然这个位置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

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

③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

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

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

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们往往竭尽全力去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自己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④我的这个认识,是在许多年里逐渐清晰起来的,现在可以说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我丝毫不怀疑,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是最适合我的,因此,外界的诱惑对我发生不了什么作用。

⑤可是,若有人问我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位置,我好像又说不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完全不能用学者、作家之类的职业来定义它。

如果勉强说,就说它是一种很安静的生活状态吧。

它基本上由两件事情组成,一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二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

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

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在这两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夫复何求,所以我过着很安静的生活。

⑥我当然知道,这种很安静的生活适合我,却未必适合别人。

一定有人更适合过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他们不妨去叱咤风云,指点江山,一展宏图。

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选自《青年文摘(彩版)》2009年第12期)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小题2:为什么说“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4分)
小题3:在作者看来,他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是最适合他的,这个事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小题1: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

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
徘徊乃至折腾。

小题1:举例论证,用自己的事例,详实地表达自己生命和灵魂,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从而有力的论证的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小题1:试题分析:结合标题《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观点,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部分进行概括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第3段“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

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这一部分的内容来概括为什么说“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的原因。

小题1:试题分析:通过第5段中列举自己的生活状态“它基本上由两件事情组成,一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二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

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有力的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因为作者在“读书和写作、亲情和友情”中,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过着一种很快乐的生活。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