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手动探伤工艺规程标准范本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得板材、碳素钢与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得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碳素钢与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与其她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得超声波检测等、1。
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得一般程序与要求。
1、3 引用标准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与探伤结果得分级》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2对检测人员得要求2、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得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得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得超声波检测工作、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得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3、1根据工程特点与本工艺编制具体得《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
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
7 根据检测结果与委托单,填写相应得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
将回执单与返修通知单递交监理或检验员,同时对受检设备进行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的板材、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的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 碳素钢和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和其他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等。
1.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1.3 引用标准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2对检测人员的要求2.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波检测工作。
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和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3.1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工艺编制具体的《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 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
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7 根据检测结果和委托单,填写相应的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
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
将回执单和返修通知单递交监理或检验员,同时对受检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第10章 规程和工艺

仪 器 型 号 CTS-22
探 头 型 号 2.5P20×20K1
试块种类
CSK-ⅡA-2,标准图N1,对 比试块
表测面及宽度 焊缝双面双侧,72 参 考 反 射 体 φ2×60mm
表 面 补 偿 3dB
扫 描 线 调 节 深度1:1
验 收 级 别 Ⅰ级
检 测 波 型 纵波
2.5P13×13K1
试 块
V型槽试块
2.5P13×13K2,耦合剂为 CMC。请编制工艺卡。
从锻件外圆面将探头对准内圆面的V型槽,调整增益,使最大返射 距离波幅曲 高度为满屏80%,以其为基准灵敏度移动探头测定外圆面V型槽,
线制作方法 绘出距离波幅曲线。内圆面检测时基准灵敏度也按上述方法确定,
但探头斜楔应与内圆曲率一致。
第十章 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工艺是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方 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设备和能 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工 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 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和现 代工业的其他元素有较大的不同,反而类似艺术。所以,有人将工艺解释为 “做工的艺术”。
工位/工序的工艺卡片,具体到每一个环节,通常为操作者使用, 同时要写明本工位(或工序)名称,前工位(或工序)名称,后工位 (或工序)名称,用什么材料,用什么工具,操作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执行要达到什么标准,更多的主要内容是操作步骤顺序和方法。
NB/T47013标准对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要求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包括: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根据相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 NB/T47013标准的要求,并针对检测机构的特点和检测能力进行编制。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涵盖本单位(制造、安装或检测单位)产品的检测 范围。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标准范文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标准范文Ultrasonic testing (UT) is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that uses high-frequency sound waves to detect flaws or measure material thickness. 超声波检测(UT)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来检测缺陷或测量材料厚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When conducting ultrasonic testing,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quipment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进行超声波检测时,对涉及的设备和流程有清晰的理解至关重要。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ultrasonic testing is the transducer, which converts electrical energy into sound waves and vice versa. 超声波检测的关键组件之一是换能器,它将电能转化为声波,反之亦然。
Proper calibration of ultrasonic testing equipment is crucial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sults. 适当校准超声波检测设备对于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至关重要。
In addition to flaw detection, ultrasonic testing can also be used for thickness measurements and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除了缺陷检测,超声波检测还可用于测量厚度和材料表征。
Overall, ultrasonic testing is a valuable tool in the field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fering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way to inspect materials for flaws and defects. 总的来说,超声波检测是无损检测领域中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为检测材料的缺陷和缺陷提供了一种可靠和高效的方式。
UT超声波检测系列之超声波探伤工艺细则

附录B 超声波探伤工艺细则1目的该项工艺细则,对压力容器产品的超声波探伤实施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原材料板材及管材的探伤,并且也适用于加工产品锻件、铸件、焊接件的探伤。
3按波形分类1)纵波法使用直探头发射纵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纵波法。
此法常将波束垂直入射至试件探测面,以不变的波形和方向透入试件,所以又称垂直法。
垂直法主要用于铸造、锻压、轧材及其制品的探伤。
2)横波法将纵波通过楔块、水等介质倾斜入射至试件探射面,利用波形转换得到横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横波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管材及焊缝的探伤。
3)表面波法使用表面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表面波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表面光滑的试件。
4)板波法使用板波法进行探伤的方法,主要用于薄板、薄壁管等形状简单的试件探伤。
4按探头数目分类1)单探头法使用一个探头兼作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探伤方法称为单探头法。
单探头法操作方便,大多数缺陷可以检出。
2)双探头法使用两个探头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双探头法。
一个发射,一个接收。
主要是为发现单探头法难以检出的缺陷。
5探头的选择1)直探头直探头只能发射和接收纵波,波束轴线垂直于探测面。
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平行的缺陷,如锻件、钢板中的夹层、折叠等缺陷。
2)斜探头(横波)斜探头是通过波形转换来实现横波探伤的,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缺陷。
如焊缝中的未焊透、夹渣及未融合等缺陷。
3)表面波探头与双晶(分割)探头表面波探头用于探测工件表面缺陷;双晶探头用于探测工件近表面缺陷;聚焦探头用于水浸探测管材或板材。
6耦合剂超声偶合是指超声波在探测面上的声强透射率。
为了提高耦合效果,在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施加的一层透声介质称为耦合剂。
超声波探伤中常用耦合剂有机油、变压器油、甘油、水、水玻璃等。
更多资料:无损检测招聘网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 中国焊接论坛 说明:本《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由检验处探伤室起草,并负责对其内容进行解释。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1有限公司目录1、目的2、应用范围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4、对超声波探伤表面的要求5、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6、探伤工艺7、缺陷的评定8、小径管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1、目的保证工业锅炉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准确性,保证工业锅炉能够正常运行。
2、应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油田工业锅炉安装的管-管、管-板对接焊缝。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3.1凡从事超声波探伤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
3.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高、中、初级。
取得各技术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操作人员应具有UT—I级以上资格证书,审核人员应具有UT--II级以上的资格证书。
4、对超声波探伤表面的要求4.1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须经检查合格。
4.2焊接接头两侧应清除飞溅,锈蚀,氧化物及油垢,表面应打磨平滑。
4.3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发《无损探伤委托书》5、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5.1仪器:5.1.1探伤仪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符合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及ZBJ04001《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规定的相应条款,其工作频率为1~5MHz。
5.1.2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6dB。
5.2探头:5.2.1探头性能必须按ZBY《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5.2.2对斜探头声束水平偏离角的要求: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上探测棱边,当反射波幅最大时,探头中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就在90°±2°。
5.2.3斜探头主声束在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或多峰。
5.2.4探头在的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0.5MHz。
5.3试块5.3.1标准试块:采用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所规定。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规定了超声检测人员资格、仪器探头试块、检测范围、方法和质量分级,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
1.2本工艺按《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的要求编写1.3控制文件1.3.1GB11345-89规定了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和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检测结果的分级方法。
1.3.2 GB11345-89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1.4引用标准JB/T1006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3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JB/T10062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2.检测人员2.1具有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无损检测人员【GB/T9445-2008执行】标准认定超生1.2.3级【检测结果2级或3级】资格。
2.2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其矫正视力不低于5.0。
3仪器、探头和试块3.1使用仪器为PXUT-350B型仪器及探头。
a.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检工作最大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应≥10dB。
b.衰减器精度:任意相邻12 dB误差在±1 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 dB。
c.水平线性: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d.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3.2试块采用的标准试块为CSK—ZB、RB-2其形状和尺寸应分别符合GB11345-89规定3.3.探头4.被测件.4.1检测面a. .检测区域的宽度应是焊接接头本身,再加上焊接接头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为10mm。
b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杂质。
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粗糙度Ra应为6.3μm,一般应进行打磨。
2015最新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3本工艺依据下列标准、法规及技术文件GB/T12604.1 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超声检测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 16507-2013 锅壳锅炉GB/T 16508-2013 水管锅炉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 150-2011 压力容器GB/T 11259 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GB/T 27664.1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 1 部分:仪器GB/T 27664.2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 2 部分:探头JB/T 8428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试块JB/T 9214 无损检测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JB/T 10062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4 术语和定义4.1底波降低量 BG/BF锻件检测时,在靠近缺陷处的完好区域内第一次底面回波波幅 BG 与缺陷区域内的第一次底面回波波幅 BF 的比值,用 dB 值来表示。
4.2密集区缺陷锻件检测时,在显示屏扫描线上相当于 50 声程范围内同时有 5 个或 5 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是在50×50 的检测面上发现在同一深度范围内有 5 个或 5 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其反射波幅均大于等于某一特定当量的缺陷。
4.3基准灵敏度和基准灵敏度:一般指将对比试块人工反射体回波高度或被检工件底面回波高度调整到某一基准时的灵敏度。
扫查灵敏度则主要指实际检测灵敏度。
扫查灵敏度:为了不漏掉记录缺陷或某些特定的缺陷,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在基准灵敏度基础上,根据表面状况、检测缺陷要求及探头类型等适当提高 dB 数(增益)进行实际检测的灵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7468 超声波手动探伤工艺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超声波手动探伤工艺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对高频直缝焊管产品进行离线手动超声波探伤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公司的利益。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直缝焊管产品的焊缝离线、超声波自动探伤喷标部位、钢管管端焊缝与母材、管体母材和修补焊缝进行超声波手动探伤检验。
3、工作程序
3.1 检验员探伤前应准备好探头,检查仪器性能,做好探伤前的准备工作。
3.1.1 采用CSK-ⅠA试块测试仪器性能,仪器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b)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c)动态范围≥26dB
d)报警闸门位置和宽度任意可调
3.1.2 一般选用频率为2.5-5MHz,晶片直径采用8×9mm,K值为1.5-2.5的横波探头,采用CSK-IA•试块测试斜探头前沿和K值。
3.1.3 一般采用水平1:1或深度、声程1:1调节仪器扫描速度。
3.2灵敏度调校:对焊缝探伤时采用与被检钢管同规格(曲率和壁厚)的曲面对比标样调校灵敏度,灵敏度调整完毕后提高2db作为检验灵敏度。
移动探头位置、转动角度,找出人工反射体(Φ3.2竖通孔或
N10刻槽)的最高反射回波(一般根据板厚采用2-3次声程进行灵敏度调校),调节衰减器使反射回波幅度为60%-80%,按照产品标准确定或设置合格极限。
对母材探伤时,灵敏度调整采用5MHzΦ14F6双晶探头,采用CSK-IA试块调节仪器一般采用5:1或10:1调节仪器扫描速度。
将第一次底波高度调整到满刻度的50%,再提高灵敏度10dB作为检验灵敏度,如标准或检验工艺卡另有要求,则按有关规定进行。
填写“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3.3 离线焊缝探伤
3.3.1 清除探伤表面上探头移动区的锈蚀、油垢及其它污物,以保持良好的耦合状态。
3.3.2 耦合剂应均匀覆盖探头移动的整个区域,耦合剂一般采用CMC。
3.3.3 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域为P=2KT+50mm
(K为探头K值、T为被探钢管厚度)。
3.3.4 探伤扫查方式一般采用平行扫查与锯齿形扫查两种方式,第一次采用平行扫查方式,将探头垂直焊缝并置于离焊缝1.5-2次声程(根据板厚)的位置,沿平行焊缝方向进行扫查。
第二次扫查采用锯齿形扫查,将探头垂直焊缝并置于离焊缝2-3次声程(根据板厚)的位置,沿平行焊缝方向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时每次探头的跨距应保持足够的覆盖量不得超过探头晶片直径的1/2。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
150mm/s。
3.3.5 对补焊焊缝进行探伤时,补焊处应无锈蚀、油污及飞溅等杂物,应根据探伤区域的表面状况,适当提高探伤灵敏度。
3.3.6 当发现缺陷时,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区分缺陷信号与伪缺陷讯号,可采用前
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检查方式。
当回波幅高于100%时采用6db法对缺陷进行定量定位及测长。
3.4 管体母材探伤
3.4.1 清除探伤管体表面上探头移动区的锈蚀、油垢及其它污物,以保持良好的耦合状态。
3.4.2 耦合剂应均匀覆盖探头移动的整个区域,耦合剂一般采用CMC。
3.4.3探伤扫查方式:对管端母材一般采用沿管端圆周方向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步进距离不得超过探头晶片直径的1/2,扫查区域覆盖的范围应满足工艺卡及标准的要求。
3.5 对发现的超标缺陷应对缺陷进行定位、定量及测长。
3.6 在超标缺陷部位喷涂不合格标识;必要时应
当面向补焊人员交待缺陷情况。
对检查合格钢管喷涂合格标识,标识应符合HRGG/sy-01《过程检验标识规定》的要求。
3.7当发现连续出现补焊不合格时应及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卡”通知车间责任岗位。
3.8 手动探伤时,要检查探伤部位有无表面缺陷,如有要做出相应标识。
3.9 “超声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用完后应及时送交质量检验站资料室存档。
3.10 及时将缺陷钢管的情况通知相关岗位。
3.11手探检验员当班填写“超声波手动探伤报告”和“交接班记录”,送交质量检验站。
3.12本岗位安全操作要求
1)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注意安全用电。
3)调整、工作和更换探头时,不能站在钢管通过区域,防止钢管伤人。
4)跨越辊道要“一停、二看、三通过”,防止被钢管撞伤。
4、相关记录
(1)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2)质量信息反馈卡
(3)传票
(4)超声波手动探伤检验报告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