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第11章 社区营养
社区营养习题及答案

社区营养一、填空题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它们是()、()、()、()。
2.尿负荷试验可用于评价人体()营养状况。
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分为()层。
4.成人钙元素的AI值为(),成人铁元素的AI值男为(),女为()。
5.体重和身高是人体测量资料中最基础的数据,在反映人体营养状况上比较确切。
体重可以反映()的变化;而身高可反映()。
6.适宜摄入量一般大于( ),而小于( )。
7.膳食调查日数不应少于()天8.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和()。
9.成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1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把食物分为5大类: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 )、油脂类。
11.绿色食品分为()和()二个等级。
12.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最主要的差别是,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等人工合成物质。
二、单选题1.膳食调查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 )A 称重法 B查帐法 C化学分析法 D回顾调查法2.某成人体质指数(BMI)为26,则他的体重程度为()A 消瘦B 正常C 超重 D肥胖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为()A 3克B 6克C 9克D 12克4.合理分配一日3餐食量,早餐食量一般应占()A 10%B 20%C 30%D 40%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共包括几条饮食原则()A 3B 4C 5D 86.Kaup指数的公式A [体重(kg)/身高(cm)2]x103B [体重(kg)/身高(cm)2]x104C [体重(kg)/身高(cm)]x104D [体重(kg)/身高(cm)3]x1047.Engel指数越大,说明A 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越大 B工资收入越大 C 生活水平越富裕 D生活水平越贫穷8.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营养调查中必测项目的三项指标是()A 坐高、身高、头围 B体重、身高、头围C 胸围、头围、体重 D体重、身高、皮褶厚度9.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 )A 物分类的概念B RDAC 较理想的膳食模式D 具体的食谱10.平衡膳食是指( )A 给机体足够的热能B 供给机体足够的营养素C 机体全部所需的营养素D 供给机体适宜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且比例适当三、多选题1.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A无毒、无致病微生物或有毒物质污染 B 保证供应必需的热能与营养素,且比例恰当C 合理加工烹调,提高消化吸收率D 感官性状良好,能满足饱腹感E 有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定时定量,比例合适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A EARB RDAC RNID AIE UL3.人体营养状况评价包括()A 膳食调查B 临床生化检测C 个人经济状况调查D 人体测量E 个人文化调查4.有关营养调查,正确的是A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验等方面B常见的膳食调查有询问法、记帐法和称重法等三种方法C询问法又称为24小时回顾法D以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比较准确E以上都不对5.膳食调查包括()A 称重法B 回顾询问法C 查帐法D生化检查法 E体格检查法6.反映人体蛋白质生化检验参考指标有()A.游离氨基酸 B.游离脂肪酸 C.全血血红蛋白浓度 D.血清总蛋白 E.血清白蛋白7.反映人体铁生化检验参考指标有()A.血清铁蛋白 B.血清胡萝卜素 C.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 D.血清视黄醇 E.全血血红蛋白浓度8.理想体重的常用计算公式如下()A.理想体重(kg)=身高(cm)-110 B.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C.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D.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E.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859.Engel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标志,下列的判定哪些是正确的()A.Engel指数在60%以上者为贫困 B.Engel指数50%~59%为勉强度日C.Engel指数40%~49%为小康水平 D.Engel指数30%~39%为富裕E.Engel指数30%以下为说明存在计算错误10.社会营养监测常选用的指标如下()A Vervaeck指数 B收入弹性 C Kaup 指数D Engel指数E 人均收入及人均收入增长率四、名词解释1.社区营养2.膳食营养供给量也称膳食营养供给量建议(RDA)3.营养生理需要量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5.营养调查6.营养监测7.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8.食品强化9.适宜摄入量(AI)10.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11.Engel指数12.膳食指南或称膳食指导方针五、简答题1. 简述营养工作者今后的任务2.1997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当今世界膳食结构类型及优缺点?4.食品强化的目的?5.对食品强化的要求?六、论述题1.如何组织居民进行营养状况调查? 开展哪些内容的工作?可达到什么样的目的?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估计平均需求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2. 水溶性维生素3. 54. 800mg、15mg、20mg5. 一定时间内营养状况、较长时期的营养状况6. 估计平均需求量(EAR)、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7. 38. 称重法、询问法、查帐法和化学分析法9. 维持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消耗10.畜禽肉鱼蛋类、奶类和豆类及其制品11.A级、AA级12.农药、化肥、激素二、单选题1C、2C、3B、4C、5D、6B、7D、8D、9C、10D三、多选题1.A、B、C、D、E2.A、C、D、E3.A、B、D4.A、B、C、D5.A、B、C6.A、D、E7.A、C、E8.B、C、D9.A、B、C、D10.B、D、E四、名词解释1.社区营养:是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各种人群作为总体,从宏观上研究其合理营养与膳食。
社区营养管理 (营养师培训) 课件

(4)调查问卷(定量) 获得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如
膳食营养状况、患病率或探讨各种因素与 疾病、营养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现场调查: 面对面调查:灵活、回卷率、准确率高 自填式调查:省时省力、回卷率、准确率低 信函调查:广覆盖、低回收率 电话调查:广覆盖、低回收率
• 评价社区居民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
(2)访谈(定性) 对象:领导、居民、医务人员、专家 提纲(访谈内容): 社区中主要的疾病健康问题是什么? 造成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何减少这些问题? 应首先解决哪几个主要问题?
(3)专题讨论(定性) 指调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围绕主题
进行讨论并由记录员现场记录的活动。 对象:居民代表、行政、卫技人员 要求:主持人有一定的人际交流技能和经 验,了解当地基本情况,有较好的组织能 力,能调控讨论的内容与进度。 优点: 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起到相互启 发的沟通效果,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
• 它们是社区营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计 划、实施和评价的主要技术力量,对保 障工作开展起关键作用。
• 它们也需进要进行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培 训,以认识社区营养工作的意义、职责 和权利,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2、促使社区人群主动参与工作
• 社区是开展社区营养工作的基本场所, 要使个人和家庭有意识地关注营养问题, 主动参与工作。
4、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 非政府组织包括各类社团组织,随着改 革开发的深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日益 发挥重要作用。
• 社团组织的参与可以起参谋、传播、支 持作用,在开展工作中应及时向他们发 送会议通知、简报、宣传资料等,鼓励 他们提出意见参与决策,促进工作开展。
5、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
社区营养工作不是一个单纯的部门 工作,它经常涉及文、教、卫生、工商、 传媒多部门。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可 构建有力的行政、业务技术管理体系, 提高工作效率。
社区营养_1_社区营养基础

・全科医生知识窗・社区营养(1)社区营养基础张爱珍 作者单位:310012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营养学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随着全科医学的发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社区特殊人群的保护,都涉及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营养支持等营养学问题。
全科医师的营养知识、营养教育和营养指导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营养素分类食物中含有对人体具有生理功能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称为营养素。
营养素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生殖和健康的作用。
营养素主要由食物提供。
人体所需营养素约有40多种,分为六大类。
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水。
11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根据其分子结构不同,又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类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
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多糖包括能被人体吸收的多糖,有淀粉、糊精、糖质、海藻多糖。
不能被吸收的多糖称为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和海藻酸盐类。
碳水化合物不仅是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而且还是维持脑细胞功能的重要保证。
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产生1617K J(4kcal )的能量。
112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与生命的重要物质,由氨基酸构成,占人体体重的1613%。
大部分氨基酸可在人体内合成,但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称其为必需氨基酸,即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
婴儿因体内合成组氨酸不足,故也必需依赖食物供给,共有9种必需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必须从膳食中获取,并作为评价食物蛋白质质量的重要指标。
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必需氨基酸种类越全、氨基酸含量及比值越接近人体蛋白质构成模式,蛋白质的质量越好。
1g 蛋白质氧化可产生1617K J (4kcal )的能量。
食品营养学第十一章-社区营养

• 对临床上有明显营养缺乏或不足症的人,通过食物补充,营养状 况得以恢复,由此可以估计其需要量。例如各国广泛采用的英国 维生素A缺乏恢复的试验结果(1300IU/日)。
• 属于实验研究的有应用较广的氮、钙等的平衡试验,即确定为补 偿人体代谢所必然损失的量作为需要量。
• 水溶性维生素常用人体饱和量学习作交流为PPT需要量。
• 我国现行的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
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学习交流PPT
10
二、膳食营养供给
2.膳食营养供给量
• 制定DRIs不仅考虑到消除营养缺乏病的需要,而且对某些营养 素还考虑到降低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风险的需要;
学习交流PPT
12
二、膳食营养供给
其他… •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特定营养在组织中的浓度及饱和度,分子功能适应状 况,研究通过合理膳食等方法增加营养食物后的效果改变。 •以平衡试验确定特定营养物质的状态与摄入量两者之间的关系。 •由毒理学实验所得最大无作用剂量及人体食用膳食以外的强化食品与膳食 补充剂的观察结果,作为提出UL的基础。 • 根据影响各种营养素吸收利用和活性形式转变的因素,结合各国上述 特点,考虑提出DRIs的有效性。
学习交流PPT
14
三、膳食结构
1.1 植物性食物为主
热能基本上满足人体需要,但食物质量不高,蛋白质和脂肪较 少,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提供的营养素不足,以素食为主。
以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代表。人均 日热能为2000~2400kcal,蛋白 质50g左右,脂肪30~40g,而且 绝大部分营养素来自植物性食品。
热能、脂肪的供给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每人日热能为 2594.3kcal,蛋白质82.8g,脂肪80.7g,热能、蛋白质摄入量长期保 持稳定。热能构成中,碳水化合物占59.2%,脂肪占28%,蛋白质占 12.8%,基本合理。
营养教育及社区营养管理

健康信念模式
1、感知疾病的威胁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 3、自我效能:也称为效能期待。 4、社会人口学因素 5、提示因素
提示因素是指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 如传媒活动、他人忠告、医护人员提醒、亲友 的疾病经验、某种标志物等。提示因素越多, 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学生早餐营养教育项目的设计: (1)教育对象及其特征是什么?例如针对学生不 吃早餐的问题,发现不吃早餐的问题在小学生 中比较突出,确定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大 部分因起床迟,或父母工作忙照顾不周而经常 不吃早餐。 (2)教育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该项目的目的就是 通过宣传营养知识,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纠 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使小学生的早餐就餐率达 95%。
(一)传播的概念与要素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
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其 特点是:社会性、普遍性、互动性、 共享性、符号性和目的性。 ①传播者 ②受传者 ③讯息互动 ④传播媒介 ⑤反馈指传播者
(二)传播的分类 1、自我传播
又称人的内向传播、 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
“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干预试验研究”是 1986~1990年在中国七城市开展的以社 区人群为基础的脑卒中预防研究, 它是由 各研究单位每周派医生到社区医疗站对 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重点是高血压预防与 控制, 按照居民血压水平及是否伴有冠心 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进行管理与治 疗, 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2、日本的营养教育
日本的消费者协会、营养指导员和营养咨询室 等经常通过电视、广播、出版物普及营养知识,引导 人们科学消费、揭穿虚假广告。日本厚生省根据东方 人的饮食习惯把食品群分为六类: 第一类:鱼、肉、卵、大豆类; 第二类:牛奶、乳制品、小鱼、虾、海藻类; 第三类:黄绿色蔬菜类; 第四类:其他蔬菜和水果类; 第五类:粮食、薯类; 第六类:油脂类。
社区营养学讲座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社区居民、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社区营养学。
营养,是健康的基石,是生命的源泉。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社区营养学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社区营养学?社区营养学是一门研究社区人群营养状况、营养需求、营养干预和营养教育等方面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改善社区人群的饮食习惯,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二、社区营养的重要性1. 健康基石: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合理的膳食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 慢性病防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社区营养学可以通过营养干预,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3. 社会责任:作为社区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关心和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社区营养现状1. 膳食结构不合理: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存在“三高”(高脂肪、高盐、高糖)和“三低”(低钙、低铁、低膳食纤维)的问题。
2. 营养知识缺乏:部分居民对营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饮食习惯不良。
3. 慢性病高发: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中很多疾病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
四、社区营养干预措施1. 健康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
2. 饮食指导:针对社区居民的饮食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3. 健康体检:定期开展健康体检,了解居民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营养问题。
4. 社区食堂建设:推广营养均衡的社区食堂,方便居民获取健康食品。
5. 营养干预项目:针对慢性病高发人群,开展营养干预项目,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五、社区营养教育的实践1. 开展“营养进社区”活动:邀请营养专家为社区居民讲解营养知识,提供咨询服务。
2. 举办“健康烹饪大赛”:鼓励居民学习健康烹饪方法,提高烹饪技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件06社区营养

社区营养的研究内容
包括限定区域内各种人群的营养需要、营 养状况评价、人群食物结构、食物经济、饮食 文化、营养教育、法制与行政干预等对居民营 养的作用以及社会条件、社会因素等。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 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RDA)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 入量的参考值。
• 在需要量基础上再考虑个体差异,考虑食物蛋白质转变为机体 蛋白质的效率等,求得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
1.目的 • 了解居民膳食摄取情况及其与营养供给量之间的对比情况 • 了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的居民体质与健康状态,发现
营养不平衡的人群,为进一步营养监测和研究营养政策提 供基础情况 • 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科学研究 2.内容 • 膳食调查 • 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 • 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 • 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并重,膳食结构比较合理 • 地中海膳食模式:为意大利和希腊等地中
海地区居民所特有的善措施
• 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 蔬菜、水果摄入明显不足 • 动物性食物及油脂消费大幅增长 • 奶类及豆类食物摄入不足 • 盐和酱油摄入量偏高
主要改善措施
• 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国家营养改善相 关法规,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 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
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膳食指南
•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①给予母乳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②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③采用适宜的 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④在良好环境下 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⑤鼓励幼 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 瘦与肥胖;⑥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⑦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⑧确保饮食卫生,严 格餐具消毒
社区营养学PPT课件

02
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
蛋白质和脂肪、控制盐糖摄入等。
提高营养实践应用能力
03
使居民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安排家庭膳食,满足家庭成员
的营养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糖尿病营养需求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 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和低GI 食物的摄入,以稳定血 糖水平。同时要保持适 当的能量摄入和运动量 ,以维持健康的体重。
高血压营养需求
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盐 的摄入,减少高脂肪和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 物的摄入,以保持血压
维生素
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生理功能。
食物的营养价值
高营养密度食物
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如肉 类、鱼类、豆类等。
低营养密度食物
提供较少的营养素,如糖、 油等。
合理搭配食物
根据人体需求,合理搭配 高营养密度和低营养密度 食物。
膳食平衡与营养搭配
膳食平衡
合理搭配食物,满足人体对各种 营养素的需求。
营养搭配原则
特点
社区营养学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不仅关注个体层面的营养 问题,更强调从整个社区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营 养改善方案。
社区营养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通过改善居民的饮食和生 活方式,可以预防和控制 各种慢性疾病,提高居民 的整体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03
社区营养学实践应用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营养需求
婴儿期营养需求
幼儿期营养需求
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个体差异、应激等特殊情况下需要量的波动 )个体差异、 2)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 )食物的消化率、 3)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 4)兼顾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 )兼顾社会条件、
6
实际制定中
膳食营养供给量略
高于营养生理需要量
(但热能一般不主张再增高) 但热能一般不主张再增高)
12
Hale Waihona Puke 病从口入” 饮食误区导致现代“文明病” 二、“病从口入”,饮食误区导致现代“文明病” 泛滥 膳食结构“西化” 文明病” (一)膳食结构“西化”——“文明病”登陆中国 文明病 常言道, 病从口入” 常言道,“病从口入”,过去多半是指吃了不 干净的东西而得病,现在这句话的涵义更广泛了, 干净的东西而得病,现在这句话的涵义更广泛了, 即因食物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疾病也包括在内。虽 即因食物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疾病也包括在内。 然饮食结构导致的疾病进程缓慢, 然饮食结构导致的疾病进程缓慢,短时期内不易察 但后果却十分深远。 觉,但后果却十分深远。所以许多人在中老年时患 文明病” “文明病”,并非完全由于发病前一段时间饮食不 合理所致,而是年轻时就已扎下了祸根。 合理所致,而是年轻时就已扎下了祸根。
10
第二节 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11
一、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膳食 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膳食 膳食结构 中动植物等食品的消费种类、 中动植物等食品的消费种类、数量及比例 关系。 关系。
反映了人群营养水平, 反映了人群营养水平,是衡量其生活水平 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4
2.制定营养生理需要量的依据 .制定营养生理需要量的依据 人群调查验证+实验研究 人群调查验证 实验研究 (1)人群调查验证 )
① 健康的人群 健康的人群——常年膳食中实际的摄取量 常年膳食中实际的摄取量 临床上有明显营养缺乏症或不足的人( ② 临床上有明显营养缺乏症或不足的人(群)
(2)实验研究 )
第十一章 社区营养
“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及其制定依据 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社会营养监测 保证居民营养的政策与措施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1
前 言
社区营养( 社区营养(community nutrition) :是从社会角 ) 度研究人类营养问题的理论、实践和方法。 度研究人类营养问题的理论、实践和方法。 目的:运用一切有益的科学理论、技术和社会条件、 目的:运用一切有益的科学理论、技术和社会条件、 因素和方法,使社区内的各类人群营养合理化, 因素和方法,使社区内的各类人群营养合理化,提 高其营养水平与健康水平,改善其体力和智力素质。 高其营养水平与健康水平,改善其体力和智力素质。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人群的营养供给量、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人群的营养供给量、营养 状况评价、人群食物结构、食物经济、饮食文化、 状况评价、人群食物结构、食物经济、饮食文化、 营养教育等。 营养教育等。
9
四、RDA修订目标
三、供给量的修订目标 制定RDA的目的 的目的 制定 以往 预防营养缺乏病 预防慢性病+缺乏病 目前 预防慢性病 缺乏病 各国公认的DRIs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 ** 各国公认的 包含4个营养水平指标 个营养水平指标: 包含 个营养水平指标: 1.EAR:估计平均需要量: . :估计平均需要量: 2.RNI:推荐营养素供给量 . : 3.AI:适宜摄入量 . : 4.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摄入量高限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7
3.RDA是考虑社区营养实际问题的直接依据 是考虑社区营养实际问题的直接依据 营养学上主张的 合理膳食或平衡膳食( 合理膳食或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是指全 ) 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应达到两个要求(也是制定RDA的基本原则): 的基本原则): 应达到两个要求(也是制定 的基本原则 1)摄食者在热能和营养素上达到生理需要量 ) 2)在各种营养素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在各种营养素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生理上的平衡
8
*这些平衡包括 这些平衡包括
1 三种产热营养素作为热能来源的比例间 2 热能消耗及与其代谢有关的 热能消耗及与其代谢有关的Vit B1 B2 PP烟酸间 烟酸间 烟酸 3 Pro中EAA间 中 间 4 SFA / UFA间 间 5 可消化 可消化CHO / 膳食纤维间 6 成酸性 / 成碱性食物间 7 动物性 / 植物性食物间
2
第一节 RDA及其依据
第一节 关于“推荐的每日膳食中 关于“ 营养素供给量” 营养素供给量”及其制定依据
3
一、营养生理需要量
一、营养生理需要量(nutritional requirement) ** ) 是RDA制定的基础 制定的基础 1.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 达到应有发育水平 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 保持人体健康 热能、 所需要 热能、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
13
(二)垃圾饮食一“洋快餐”危害健康 垃圾饮食一“洋快餐” 2002年 15日 2002年2月15日,埃菲社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 中国传统深受西方风尚冲击”一文中说道“ “中国传统深受西方风尚冲击”一文中说道“从战 国时代以来的数千年中, 国时代以来的数千年中,中国的古老传统一直得以 保存, 保存,但现在却仿佛屈服于不可抗拒的西方生活方 从美国那里, 式。……从美国那里,他们模仿到的是最糟糕的东 从美国那里 洋快餐, 50多家麦当劳餐厅 西——洋快餐,仅北京市就有50多家麦当劳餐厅, 洋快餐 仅北京市就有50多家麦当劳餐厅, 另一家快餐连锁店肯德基的数量也差不多, 另一家快餐连锁店肯德基的数量也差不多,中国已 是它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是它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① 氮、Ca平衡实验 平衡实验 水溶性Vit ② 水溶性 饱和量 生理需要量
5
二、营养素供给量
二、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 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 1.从膳食角度提出的,对特定人群的适宜摄取 .从膳食角度提出的 提出的,
量 营养生理需要量基础上 + 人群安全率 制定
2.安全率 .
同一人群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