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合集下载

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一维 谱 采用 P ek in E lm er 公 司的 Spectrum for w indow 软件获得; 消噪处理采用本课题组以 M atlab 为平台自行编写的软件, 对红外实验所测得的数据 进行处理获得。
2 结果与讨论 2. 1 不同品种菊花原药材的 FT IR分析
图 1及图 2所示为 9种药用菊花的红外光谱图 ( 原谱 ), 图中所示峰位值为按标峰极限值为 0. 008 8 Abs即 2. 01T% 标峰所得。尽管各谱图是由其所含 不同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叠加谱, 但仍提供了大量的 整体成分结构信息。比较各谱图的强峰位置可知, 不同产地的菊花含有相似的主体成分。它们所共有 的较强吸收峰均表现在 ~ 3 400 cm- 1附近的羟基伸 缩振动, 3 000~ 2 800 cm- 1区间内亚甲基的饱和碳 氢伸 缩振动, ~ 1 730 cm- 1处的 羰基的 伸缩振 动、 ~ 1 060 cm - 1附近的 C O 伸缩振动以及 ~ 800 cm- 1 附近的面外弯曲振动。
2007年 3月 第 29卷 第 3期
中成药 Ch inese T rad itiona l P aten tM ed icine
[成分分析 ]
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M arch 2007 V o .l 29 N o. 3
白 雁 1, 鲍红娟 2* , 陈志红1, 王 东 1 ( 1.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 2006 01 12 基金项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04025000) 作者简介: 白 雁 ( 1951~ ) , 女, 教授, 研究方向: 利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中药品质, 电话: 0371 5962967。

中药中各种菊花的应用分析

中药中各种菊花的应用分析

中药中各种菊花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3-05-09T09:16:26.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俊芳[导读] 中药菊花是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性味辛、甘、微苦,微寒。

李俊芳(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中药房 030001)【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386-02【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中各种菊花的不同种类及药理作用。

方法。

对近年来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菊花进行搜集,对其种类和药理作用及应用范围分析总结。

结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菊花有贡菊、杭菊、滁菊、亳菊、怀菊、济菊、祁菊、川菊8种,其主要作用是:抗炎、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诱变,对心血管系统、胆固醇代谢、免疫力有一点的影响。

结论充分了解菊花的种类及作用,使该药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菊花种类应用范围中药菊花是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性味辛、甘、微苦,微寒。

该药主要具有疏散风热、明目解毒的功效。

在临床上,主要应用该药对患有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之症的患者进行治疗[1]。

为了进一步对菊花的种类及其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分析总结,使该药能更好的为广大临床患者服务,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近年来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菊花进行搜集,对其种类和相应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研究,现归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搜集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菊花。

1.2方法对所搜集的菊花的种类及其药理学作用进行分析、总结、研究。

2 结果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菊花有贡菊、杭菊、滁菊、亳菊、怀菊、济菊、祁菊、川菊8种,其主要作用是:抗炎、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诱变,对心血管系统、胆固醇代谢、免疫力亦有一点的影响。

3 讨论3.1菊花的种类菊花主要包括集中类型[2]:①贡菊:是作为茶菊而发展起来的,此类菊花主要产于安徽歙县,据文献记载,此类菊花在清朝光绪年间由徽商从浙江德清一带引入安徽,最后逐渐发展成为该地区具有一定特色的地道药材。

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白雁;鲍红娟;陈志红;王东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07(029)003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提取部位药用菊花的红外光谱,全面描述药用菊花红外图谱特征.方法: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得到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利用现代红外光谱技术,在对谱图进行小波消噪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谱图,提取红外谱图特征.结果:不同提取部位(挥发油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药用菊花红外谱图的特征明显.结论: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溶剂提取分析药材宏观特征,是对中药材无损分析的有利补充,可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红外数据库,能够科学的描述中药材.
【总页数】6页(P401-406)
【作者】白雁;鲍红娟;陈志红;王东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2+7
【相关文献】
1.黄山贡菊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J], 张燕飞;徐芸芸;鲍智君;魏威;徐庆东
2.壁虎不同部位红外光谱分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J], 杨安哲;郭凤雪;谢印坤;付剑新;朱晓静
3.三七不同药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 [J], 杨兰芬;郝志云;杨新周
4.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生药红外光谱分析 [J], ZHANG Zhixin;ZHANG Shixiu;TAN Funeng
5.鱼腥草植株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J], 陈继超;李祝平;李家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品种菊花的1H-NMR快速鉴别研究

不同品种菊花的1H-NMR快速鉴别研究

al…报道以来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重视。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为分析 改进Madigan术与传统前列腺切除术(SPPC)对 BPH的疗效,现比较我院2003年6月一2008年7 月行改进Madigan术38例和SPPC术40例患者的 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改进Madigan组38例,年龄58— 88岁,平均70岁。病程1年4个月一15年。均有 典型的BPH临床表现。经腹部B超测残余尿55—
Dixon et
除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 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的并发症均少于经膀胱开 放术式(P<0.05);而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差异无显著性 (P>o.05)。结论改进Madigan术为BPH患者提供了一 种较理想的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主题词前列腺切除术/方法;前列腺切除术/副作用;前列 腺增生/外科学 自由词改进Madigan术
230—1.
白雁,鲍红娟,等.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J].中成药,2007.29(3):401-6.
万方数据
2009
Feb;44(1)
・13I・
◇技术与方法◇
不同品种菊花的1 H.NMR快速鉴别研究
王欣1,沈翔2,陶金秋1,陈先良1,陈飞虎3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菊花的核磁共振图谱,以此对其
SHB—Ill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 公司),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醇均为分析纯,水为蒸 馏水,氘代氯仿、氘代水(Switzerland)。 1.3实验方法称取菊花样品5 g,分别以石油醚、 三氯甲烷、乙醇、水各80“为溶剂依次在微电脑微 波化学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射(400 W,3 min),抽 滤,将三氯甲烷和水提取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取残 余物少许分别溶于CDCl3与D20中,在NMR波谱仪 上于27℃测定1H-NMR谱(TMS为内标)。

四种观赏菊不同部位药用成分的含量比较

四种观赏菊不同部位药用成分的含量比较

四种观赏菊不同部位药用成分的含量比较作者:杨浩袁琦蒲晓辉赵辉孙娜刘闪闪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菊花的不同部位中绿原酸、黄苓苷和槲皮素的含量。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绿原酸、黄芩苷和槲皮素为对照,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水(用冰醋酸调pH值)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7 nm,柱温为25℃。

结果不同品种的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21%~0.40%,黄芩苷的含量为6.62%~8.60%,槲皮素的含量为0.18%~0.25%;不同品种的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18%~1.69%,茎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19%~0.36%。

不同品种的叶和茎中黄芩苷和槲皮素含量均较少或没有。

结论观赏性菊花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中绿原酸、黄苓苷和槲皮素的含量不同,但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为观赏性菊花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观赏菊;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黄苓苷;槲皮素[中图分类号] R28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c)-0094-04The content concomparision of four kinds of chrysanthemum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edicinal ingredientsYANG Hao YUAN Qi PU Xiaohui ZHAO Hui SUN Na LIU ShanshanCollege of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Quercetin and baicalin in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hrysanthemum. Methods A hypersil ODS C18 (4.6 mm ×250 mm, 5 μm) column was used. methanol-water (with glacial acetic acid for adjusting pH value) was used as mobile phase with gradient elution,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 length was 337 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25℃. Results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baicalin and Quercetin in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flower were in the ranges 0.21%-0.40%, 6.62%-8.60% and 0.18%-0.25%. The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leaf and stem were 1.18%-1.69% and 0.19%-0.36%. The content of Quercetin and Baicalin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leaves and stems are little or no.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Quercetin and Baicalin in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hrysanthemum are different, but all have certain medical value. This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application of the chrysanthemum.[Key words] Ornamental chrysanthemum; HPLC; Chlorogenic Acid; Baicalin; Quercetin菊花是菊科植物,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冠脉粥样硬化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被原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1-3]。

野菊花总黄酮及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野菊花总黄酮及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野菊花总黄酮及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发表时间:2014-02-19T09:28:01.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吕定刚[导读] 供试样品溶液制备:取野菊花药材粉末0.25g左右,置于锥形瓶中,添加100mL甲醇,加塞,称定重量后加热回流3 h。

吕定刚(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 541300)【摘要】目的研究野菊花总黄酮和蒙花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选取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总黄酮和蒙花苷含量。

结果经测定,不同来源的野菊花在具体的总黄酮和蒙花苷含量上差异较显著,其中,蒙花苷和总黄酮含量均相对较高的野菊花大多来自安徽和湖北地区。

结论在测定野菊花中总黄酮和蒙花苷的具体含量的时候,可以采用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且最终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靠,可为临床评估药草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野菊花总黄酮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R9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13-02 本研究中,笔者选取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总黄酮和蒙花苷含量。

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材料与用品1.1材料选取不同产地(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的野菊花干燥花蕾若干作为研究对象,并由西南大学植物学教研室王海洋教授鉴定,确定为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花蕾。

1.2仪器(1)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LC一20AB (SPD-20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2)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U-3010 (日本日立);(3)电子天平:型号EL-2046 (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4)电热恒温水浴锅:型号 HHSYZI-NI (北京市风仪器仪表公司)。

1.3试药蒙花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528-200303),水为自制重蒸水,乙腈和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目的:对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进行研究,以得到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回流温度等四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最佳吸收波长在510nm处,菊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60,回流温度80℃,提取时间4 h,最佳黄酮含量为C=21.94%。

结论: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稳定,准确度较高。

关键词:菊花;分光光度法;总黄酮;提取工艺。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chrysanthemumALIJAN Abdureyim,MUHBUL Abliz , HAYRA T Sultan*(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46,China2. College of Pharmac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Chrysanthemum.Methods:During the extracting process, four main factors including concentration of extracting solution, solid-liquid ratio, reflux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by using singl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based on the single-factor analysis the L9(34) orthogonal was designed.optimizes the best conditions extracting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Chrysanthemum. Results: The best spectrophotometry at 510nm, the optimal extracting industry condition:methanol concentration60%,solid-liquid ratio 1:60, refluxing time 4h,refluxing temperature 80℃. Total flavonoids C=21.94%. Conclusion: To determine content of flavonoids in Chrysanthemum with ultraviolet –visual spectrophotometry by standard Rutin is apractical ,stable and simple method with higher accuracy.Keywords: Chrysanthemum; spectrophotometry;total flavonoids;extraction industry.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1]。

HPLC 法测定药用菊花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HPLC 法测定药用菊花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HPLC 法测定药用菊花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王月茹;谢伟【摘要】Objective: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0 contents including 5 caffeoylquinic acids and 5 flavones in Chrysanthemum Flower.Methods:HPLC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DiamonsilTMC18 column(4.6 mm × 250 mm,5 μm)using acetonitrile-0.05% Formic acid as mobile phase at a flow rate of 1.0mL/min.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335 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40 ℃.Results: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masses and the peak areas of the 10 contents;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s were between 95.6 and 100.3%,RSD was between 0.66 and 1.95%.Conclusion: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hrysanthe-mum Flower,which provides the data bas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contents of Chrysanthemum Flow-er.%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菊花药材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5个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和5个黄酮类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区 段 二 ( 1 800 ~ 1 350 cm- 1 ) 中, ~ 1 736 cm- 1为羰基 类化合 物的羰 基的伸 缩振动 ( C= O ) , ~ 1 630 cm- 1为 C = C 或芳环骨架振动的叠加峰, 比 较这两个较强峰的相对强度, 我们发现亳菊中两峰 的相对强度 ( ~ 1 735 cm - 1 ~ 1 630 cm- 1 ) 较大, 而 贡菊中两峰的相对强度较低。
关键词: 红外光谱技术; 药用 菊花; 不同提取部位
摘要: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部位 药用菊花的红外光谱, 全面描述药用菊花红外图谱特 征。方法 : 不同极性溶剂 提取得到药 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 利用现代红外光谱技术, 在对谱图进行小波消噪的基础上, 分析不同提 取部位的红外谱图, 提取红
外谱图特征。结果: 不同提取部位 (挥发油部 位、乙 酸乙酯 部位、水部位 ) 药用菊花 红外谱 图的特 征明显。 结论: 红外光 谱技术结合溶剂提取 分析药材宏观特征, 是对中药材无损分 析的有利补 充, 可 进一步完善 中药材红 外数据 库, 能 够科学
小试中对炒干法和烘干法进行了比较, 两者成 分指标差异不大, 但炮制时间烘法长于炒法, 不仅延 长工时而且对挥发油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认为根据 各饮片厂具体条件, 炒法比较适宜推广。
参考文献:
[ 1]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 [ S] . 2005.
4 01
2007年 3月 第 29卷 第 3期
2007年 3月 第 29卷 第 3期
中成药 Ch inese T rad itiona l P aten tM ed icine
M arch 2007 V o .l 29 N o. 3
仔细比较各谱图的峰形, 峰位及峰的个数发现, 它们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在高波数区即 第一区段 ( 3 000~ 2 800 cm - 1 ), 贡菊和杭白菊在位 于 ~ 2 926 cm- 1 处 的 归 属于 CH2 的 as。 和 位于 ~ 2 853 cm- 1归属于 CH2 的 s 的吸收峰明显弱于 于其他品种, 说明它 们所含的 CH 2 的含量不同 [ 6 ] , 且贡菊和杭白菊中的含量较低, 与各品种菊花总挥 发油含量不同, 贡菊和杭白菊中含量较低的结果相 一致, 菊花的挥发油部位主要含有脂肪醇 ( 酸, 酯 ) 、 小分子萜类等油脂类化合物 [ 7] , 红外图谱中 3 0002 800 cm - 1比较强, 因此我们指认这一区段为挥发 油类成分的特征表现。
表5
批次
1 2 3 X
蜜白花前胡烘干法实验结果
水浸物含量
醇浸物含量
白花前胡丙素含量
/mg / g 492. 2 489. 2 493. 2 491. 5
/m g / g 490. 2 485. 5 491. 2 489. 0
/m g/ g 7. 52 6. 99 7. 62 7. 38
烘制实验结果与炒制实验结果比较各成分指标 差异不大, 但从炮制时间来考察烘干时间比炒干时 间长。 3 讨论
) , 浮于挥发油提取器刻度部分水的上层, 先加热 至沸腾, 再恒温保持沸腾, 蒸馏 10 h, 停止加热, 待冷 却后, 从冷凝管上端加少量 ( 1 mL 左右 ) 石油醚冲洗 冷凝管, 放置使分层完全后, 打开提取器下端活塞, 收集石油醚层, 在室温通风避光处使石油醚挥尽, 于 阴凉避光处保存待用, 为不同品种菊花总挥发油部
KEY W ORD S: IR spectroscopy; chrysanthem um; the different ex tracted parts ABSTRACT: A IM: T o get the IR spectrum s o f the d ifferent ex tracted parts of chrysanthemum, and to find out the
的描述中药材。
中图分类号: R 944.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1528( 2007) 03 0401 06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extracted parts ofF los Chry santhem i from different re gions by FT IR
收稿日期: 2006 01 12 基金项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04025000) 作者简介: 白 雁 ( 1951~ ) , 女, 教授, 研究方向: 利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中药品质, 电话: 0371 5962967。
小试结果 认为蜜白 花前胡的最 佳工艺为
A 2 B3 C2, 现按此工艺平行制备 3 批样品, 记录炒干
BA I Y an1, BAO H ong juan2, CHEN Zh i hong1, WANG D ong1
( 1. H enan Colleg e of TCM , Zheng zhou, 450008 C hina; 2. B eijing Un iversity of ChineseM edicine, B eijing 100029, Ch ina )
2007年 3月 第 29卷 第ona l P aten tM ed icine
[成分分析 ]
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
M arch 2007 V o .l 29 N o. 3
白 雁 1, 鲍红娟 2* , 陈志红1, 王 东 1 ( 1.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时间, 并检测各项指标含量, 测定方法同前, 结果见
表 4。
表4
验证实验结果
批次
1 2 3 X
水浸物含量
/m g /g 493. 3 503. 8 505. 0 500. 7
醇浸物含量
/m g/ g 490. 3 498. 3 502. 2 496. 9
白花前胡丙素含量
/m g / g 7. 13 7. 75 7. 64 7. 51
近年来, 利用现代红外光谱技术进行药材真伪 鉴别、质量控制及工艺监控的研究报道很多 [ 1- 3] , 其 与传统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相比 较, 更具准确性和科学性; 与现代色谱技术分析方法 相比较, 更注重原药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并与中医 施治理论的整体效应相结合。其快速、有效、实用、 重复性好的优点为中药材的全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 切实有效的研究手段。
2. 6 对比实验 为了便于控制炒制温度, 我们将以上工艺由炒
干改为烘干, 其它条件不变。按烘制工艺平行制备 3批样品, 含量测定方法同前, 结果见表 5。 2. 7 结论 验证实验的各项指标与正交实验中各 项指标最高值相似, 所以, 认为小试工艺确为最佳工 艺, 最终确定蜜炙白花前胡工艺如下: 取净白花前胡 片, 加蜂蜜 25% , 闷润 1. 5 h, 80 炒至不黏手。
40 2
位。另将 各 水 提 液 冷 却 后, 分 别 用 冰 醋 酸 乙 酯 ( 1 1) 萃取, 回收溶剂得醋酸乙酯部位, 将萃取后的 水溶液分别浓缩得到水部位。挥发油部位提取物经 溴化钾窗片涂层法制样, 其余萃取部位冷冻干燥后, KB r压片制样, 扫描测定红外光谱。 1. 3 仪器条件及数据处理软件
结合药用菊花中所含挥发油类、黄酮类及各种
苷类的红外特征, 划分为三个区段: 区段一 ( 3 0002 800 cm- 1 ) 、区段二 ( 1 800~ 1 350 cm- 1 )、区段三 ( 1 300~ 1 000 cm - 1 ) 进行讨论。在 区段一 ( 3 000 - 2 800 cm - 1 )内为亚甲基的饱和碳氢伸缩振动特 征峰, 可认为是挥发油类特征表现; 区段二 ( 1 8001 350 cm - 1 )内主要包括 C = C 或芳环骨架振动的叠 加峰及 ~ 1 730 cm - 1处的羰基的伸缩振动峰, 可认 为是 黄 酮 类 的 特 征 表 现; 区 段 三 ( 1 300 ~ 1 000 cm - 1 )内主要为 ~ 1 060 cm - 1附近的 C O 伸缩振动 峰, 可表征苷类及多糖类成分的红外吸收。
一维 谱 采用 P ek in E lm er 公 司的 Spectrum for w indow 软件获得; 消噪处理采用本课题组以 M atlab 为平台自行编写的软件, 对红外实验所测得的数据 进行处理获得。
2 结果与讨论 2. 1 不同品种菊花原药材的 FT IR分析
图 1及图 2所示为 9种药用菊花的红外光谱图 ( 原谱 ), 图中所示峰位值为按标峰极限值为 0. 008 8 Abs即 2. 01T% 标峰所得。尽管各谱图是由其所含 不同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叠加谱, 但仍提供了大量的 整体成分结构信息。比较各谱图的强峰位置可知, 不同产地的菊花含有相似的主体成分。它们所共有 的较强吸收峰均表现在 ~ 3 400 cm- 1附近的羟基伸 缩振动, 3 000~ 2 800 cm- 1区间内亚甲基的饱和碳 氢伸 缩振动, ~ 1 730 cm- 1处的 羰基的 伸缩振 动、 ~ 1 060 cm - 1附近的 C O 伸缩振动以及 ~ 800 cm- 1 附近的面外弯曲振动。
菊花 为 菊科 植 物菊 Chrysanthemum m orif olium Ram a.t 的干燥头状花序。根据菊花产地, 生境及加 工方法不同, 又分为杭菊、亳菊、祁菊、贡菊、滁菊、怀 菊等不同的主流商品。菊花为常用中药, 具有散风 清热, 平肝明目的功效,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 赤肿痛, 眼目 昏花 [ 4] 。现 代药理学表明: 菊花提取 物在对冠脉, 胆固醇代谢, 抗菌, 抗病毒, 抗炎, 解热, 抗 诱 变, 抗 衰 老 及 抗 肿 瘤 等 方 面 均 有 一 定的 作 用 [ 5] 。众所周知, 中药作用的基础是其化学物质组 成。因此为探讨不同品种菊花中所含化学成分的不 同, 我们利用 FT IR 技术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 研究, 并对不同品种药用菊花不同提取部位 ( 挥发 油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水部位 ) 的红外谱图进行了 宏观指认分析, 研究其所含化学成分的整体规律, 以 期能够为药材整体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 1 样品来源及试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