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二十三)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二十三)语文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二十三)语文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二十三)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这一问题的具体回应。

它具有三个维度,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新时代应该塑造与弘扬的伦理与道德,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还是先进文化的表征。

“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

“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改革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释放,却也使资源与环境、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隐性矛盾逐渐显现。

建立在单纯追求物质丰富基础上的幸福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幸福是物质生产丰富与精神生活愉悦的统一,“美丽中国”建设就是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从而将美的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以物质与精神共同美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整体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让中国变得物质富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善,既强调变美的过程,又突出美的结果,成就幸福的理想状态。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押题仿真模拟(二十三)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押题仿真模拟(二十三)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押题仿真模拟(二十三)语文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代中国的科幻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出于科学知识普及、为现实服务的创作。

一些小说虽将时空延展至千年之后、宇宙之间,却仍然因为缺少对历史本质的深入观照而缺乏宏大感。

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王晋康、刘慈欣、江波、阿越等人的笔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时空维度才真正较为充分地得到了延展。

从早期的《亚当回归》开始,到后来的《水星播种》《逃出母宇宙》等小说,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的世界倏忽千年,动辄万里,故事中的人物或穿越到原始社会,或用星际冬眠的方式抵达遥远未来,通过这样的时空穿梭,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思考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太空开发等前沿科技对于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除却广阔的时空维度,科幻小说独具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美学,也让这一文学类型本身具有宏大的特质。

王晋康说过,宏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科幻的美学因素。

语文-高考模拟卷(新课标卷)(解析版)_1

语文-高考模拟卷(新课标卷)(解析版)_1

2021年高考OK打靶卷(新课标卷)语文(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无论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还是“送王船”的盛大仪式、丰富意涵,都深深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

太极拳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的动作范式,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送王船”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动例证,也见证着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交融。

如今,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近些年来,从昆曲、京剧、到珠算、中医针灸,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

一项项“非遗明珠”走向世界,意味着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意味着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非遗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中国节日文化在世界各地竞相绽放、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收获大量“铁粉”、中国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等一起,构成了今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图景。

2021年青岛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青岛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青岛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预测试卷(十一)语文试题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预测试卷(十一)语文试题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预测试卷(十一)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

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十三)数学(文科)试题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十三)数学(文科)试题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十三)文科数学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1,2},B={2,3},P=A∩B,则P的子集共有()A. 2个B. 4个C. 6个D. 8个【答案】A【解析】【分析】进行交集的运算即可求出P={2},然后即可得出P的子集的个数.【详解】∵A={1,2},B={2,3},∴P=A∩B={2},∴P的子集共有21=2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举法的定义,交集的定义及运算,子集个数的计算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i是虚数单位,复平面内表示i(1+2i)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由已知求得对应复数,得到其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坐标得答案.【详解】因为i(1+2i)=-2+i其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2,1)故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3.学校有3个文艺类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他们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文艺类兴趣小组的概率为()A. 12B.13C.14D.16【答案】B【解析】【分析】基本事件总数n=3×3=9.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文艺类兴趣小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3,由此能求出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文艺类兴趣小组的概率.【详解】学校有3个文艺类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他们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基本事件总数n=3×3=9.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文艺类兴趣小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3,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文艺类兴趣小组的概率p3193 mn===.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4.数列{a n}中,a1=2,a2=3,∀n∈N+,a n+2=a n+1﹣a n,则a2020=()A. 1B. 5C. ﹣2D. ﹣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递推关系求出其是以6为周期交替出现的数列,进而表示结论,并求得答案.【详解】因为数列{a n}中,a1=2,a2=3,∀n∈N+,a n+2=a n+1-a n,∴a3=a2-a1=1;a4=a3-a2=-2;a5=a4-a3=-3;a6=a5-a4=-1;a7=a6-a5=2=a1;a8=a7-a6=3=a2;∴数列{a n}是周期为6的数列;∵2020=6×336+4;∴a2020=a4=-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递推关系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周期为6,属于简单题.5.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y的值是1,则输入的x的值是()A. 23B. 2C.23或2 D. 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结果,倒着推,进行判断.【详解】若x<1,则3x-1=1,解之得x23 ;若x≥1,则x2-4x+5=1,解之得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分段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6.若点(cos ,)P sin αα在直线2y x =-上,则cos(2)2πα+的值等于( ) A. 45- B. 45 C. 35 D. 35【答案】B 【解析】点()cos ,P sin αα在直线2y x =-上,2cos ,tan 2sin ααα∴=-∴=-,22tan 4cos 2221tan 5sin παααα⎛⎫∴+=-=-= ⎪+⎝⎭,故选B. 7.已知a =ln 3,b =sin 3,13c e -=,则( ) A. a <b <cB. c <a <bC. c <b <aD. b <c <a 【答案】D【解析】【分析】 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详解】∵a =ln 3>lne =1,b =sin 3<sin 2132π=,11312c e -==>, ∴b <c <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8.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若AB =1,AB 1⊥BC 1,则AA 1=(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取AB 的中点O ,连接OC ,以O 为坐标原点,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OC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A 1=a ,再由110AB BC ⋅=列式求解a 值,则答案可求.【详解】如图,取AB 的中点O ,连接OC ,以O 为坐标原点,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OC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A1=a,则A(12-,0,0),B1(12,0,a),B(12,0,0),C1(0,32,a),则()11131,0,,,,2AB a BC a⎛⎫==-⎪⎪⎝⎭.由AB1⊥BC1,得21112AB BC a⋅=-+=,即a22=.∴AA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点、线、面间的距离的求法,训练了向量垂直与数量积关系的应用,属于中档题.9.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且倾斜角为4π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若|AB|=1,则p=()A. 1B.12C.13D.14【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直线AB的方程为:y=x2p-,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可得4p=1,从而求出p的值.【详解】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焦点坐标为(2p,0),∴直线AB的方程为:y=x2p-,联立方程222py xy px⎧=-⎪⎨⎪=⎩.消去y得:22304px px-+=,∴x A +x B =3p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B |=x A +x B +p ,∴4p =1,∴p 14=,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以及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10.给出下列结论:(1)某学校从编号依次为001,002,…,900的900个学生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已知样本中有两个相邻的编号分别为053,098,则样本中最大的编号为862.(2)甲组数据的方差为5,乙组数据为5、6、9、10、5,那么这两组数据中较稳定的是甲.(3)若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值越接近于1.(4)对A 、B 、C 三种个体按3:1:2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若抽取的A 种个体有15个,则样本容量为30.则正确的个数是( )A. 3B. 2C. 1D. 0 【答案】C【解析】【分析】运用抽样、方差、线性相关等知识来判定结论是否正确【详解】(1)中相邻的两个编号为053,098,则样本组距985345-=∴样本容量为9002045= 则对应号码数为()53452n +-当20n =时,最大编号为534518863+⨯=,不是862,故(1)错误(2)甲组数据方差为5,乙组数据为5、6、9、10、5, 则56910575x ++++==乙 乙组数据的方差为()()()()()22222157679710757 4.455⎡⎤-+-+-+-+-=<⎣⎦ 那么这两组数据中较稳定的是乙,故(2)错误(3)若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故错误(4)按3:1:2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若抽取的A 种个体有15个,则样本容量为31530312÷=++,故正确 综上,故正确的个数为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线性相关、方差相关知识,熟练运用各知识来进行判定,较为基础11.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221412x y -=的左焦点为F ,A (1,4),P 是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 A |的最小值是( )A. 8B. 9C. 10D. 12 【答案】B【解析】【分析】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G ,由双曲线方程求得F 与G 的坐标,再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 |+|P A |=2a +|PG |+|P A |,利用|PG |+|P A |≥|AG |求出最小值.【详解】由题意得a =2,b =,c =4,则F (-4,0),设右焦点G (4,0).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位于右支的点P 有|PF |﹣|PG |=4,∴|PF |+|P A |=4+|PG |+|P A |≥4+|AG |=4=4+5=9.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把|PF |+|P A |化为2a +|PG |+|P A |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2.已知函数()|ln |f x x =,若0a b <<.且()()f a f b =,则2a b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3,)+∞D. [)3,+∞ 【答案】B【解析】【分析】画出()|ln |f x x =的图象,数形结合可得01,1a b <<>,1ab =,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ln |f x x =的图象如下:因为0a b <<.且()()f a f b = 所以ln ln a b =且01,1a b <<>所以ln ln a b -=,所以1ab = 所以22222a b ab +≥=当且仅当2a b =,即222a b ==时等号成立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a n }是等比数列,若a 1=2,a 2=1,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_____.【答案】242n --【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定义可求得公比,再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得答案.【详解】由等比数列的前两项可求得公比,再代入前n 项和公式可求出结果.∵{a n }是等比数列,若a 1=2,a 2=1,∴公比q 2112a a ==. 又n S =()1212[1)12421112n n n a qq -⎛⎤- ⎥-⎝⎦==---. 故答案为:242n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基本量的求法与前n 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14.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则AE AF ⋅=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表示向量,再求AE•AF的值. 【详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0,0),B(1,0),C(1,1),D(0,1);因为E、F分别是BC、CD的中点,则E(1,12),F(12,1);所以AE=(1,12),AF=(12,1);故AE AF⋅=11122⨯+⨯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数量积计算问题,属于基础题.15.设x,y满足22510.x yxy⎧+≤⎪≥⎨⎪≥⎩,,则z=2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区间表示)【答案】[]2,5【解析】【分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直线;结合图象知当直线过A时,z最小,从而得出目标函数z=2x+y的取值范围.【详解】画x,y满足22510.x yxy⎧+≤⎪≥⎨⎪≥⎩,,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将目标函数变形为2y x z=-+,则z表示直线在y轴上截距,截距越大,z越大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直线L :y =﹣2x由10x y =⎧⎨=⎩可得A (1,0) 直线z =2x +y 过A 时,直线的纵截距最小,z 最小,z 的最小值为:2.直线﹣2x +z =y 与圆相切于B 时,z 取得最大值: 55z-=,解得z =±5, 则目标函数z =2x +y 的取值范围是[]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画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考查数形结合求函数的最值,属于中档题.16.函数()()2221x sinx cosx f x x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 +m =_____. 【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f (-x )的表达式,分析可得f (x )+f (-x )=2,即可得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0,1)对称,据此分析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222221211x sinx cosx x sinxcosx f x x x ++++===++1221sinxcosx x ++, 则f (-x )=1221sinxcosx x -+, 则有f (x )+f (-x )=2,即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0,1)对称,若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必有M +m =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以及应用,涉及函数的最值,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某贫困地区共有1500户居民,其中平原地区1050户,山区450户.为调查该地区2017年家庭收入情况,从而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收集了150户家庭2017年年收入的样本数据(单位:万元).(1)应收集多少户山区家庭的样本数据?(2)根据这150个样本数据,得到2017年家庭收入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0,0.5],(0.5,1],(1,1.5],(1.5,2],(2,2.5],(2.5,3].如果将频率视为概率,估计该地区2017年家庭收入超过1.5万元的概率;(3)样本数据中,有5户山区家庭的年收入超过2万元,请完成2017年家庭收入与地区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该地区2017年家庭年收入与地区有关”?超过2万元 不超过2万元 总计 平原地区 山区 5 总计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P (K 2≥k 0) 0.100 0.050 0.010 0.001 k 0 2.7063.8416.63510.828【答案】(1)45户(2)0.45(3)填表见解析;有90%的把握认为“该地区2017年家庭年收入与地区有关”. 【解析】【分析】(1)由已知可得每户居民被抽取的概率为0.1,然后求解应收集户山区家庭的户数.(2)由直方图直接求解该地区2017年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概率.(3)样本数据中,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户数为(0.300+0.100)×0.5×150=30户.而样本数据中,有5户山区家庭的年收入超过2万元,完成列联表,求出k2,即可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该地区2017年家庭年收入与地区有关”.【详解】(1)由已知可得每户居民被抽取的概率为0.1,故应收集手机450×0.1=45户山区家庭的样本数据. (2)由直方图可知该地区2017年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概率约为(0.500+0.300+0.100)×0.5=0.45. (3)样本数据中,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户数为(0.300+0.100)×0.5×150=30户.而样本数据中,有5户山区家庭的年收入超过2万元,故列联表如下:所以()2215025405802003.175 2.706301201054563K⨯-⨯==≈⨯⨯⨯>,∴有90%的把握认为“该地区2017年家庭年收入与地区有关”.【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计算能力的应用问题,属于简单题.18.△ABC的角A、B、C的对边为a、b、c,已知a、b、c成等差数列,78 cosA=.(1)若a=1,求c;(2)若△ABC的周长为18,求△ABC的面积S.【答案】(1)c=2(2)【解析】(1)由已知结合余弦定理可求;(2)结合已知a,b,c的关系及余弦定理可求c,然后结合同角平方关系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详解】(1)依题意,12cb+ =,由余弦定理得,()()2222214472418c cb c acosAbc c c++-+-===+,即c2-c-2=0,解得c=2或c=-1,舍去负值得,c=2,(2)依题意,a+c=2b,a+b+c=18,所以b=6,a=12-c,由余弦定理得,()22222261272128c cb c acosAbc c+--+-===,解得c=8,由78cosA=且0<A<π得,158sinA=,△ABC的面积13152S bcsin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同角基本关系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求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9.如图,四棱锥O﹣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菱形,OA=2,∠ABC=60°,OA⊥平面ABCD,M、N分别是OA、BC的中点.(1)求证:直线MN∥平面OCD;(2)求点M到平面OCD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57 19【分析】(1)取OD 的中点P ,连接PC 、PM ,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PMNC 是平行四边形,得MN ∥PC ,再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可得直线MN ∥平面OCD ;(2)连接ON 、ND ,设点M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d ,可得点N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d ,然后利用等体积法求点M 到平面OCD 的距离.【详解】(1)证明:取OD 的中点P ,连接PC 、PM , ∵M 、N 分别是OA 、BC 的中点,∴PM ∥AD ,且12PM AD =,NC ∥AD ,且12NC AD =, ∴PM ∥NC ,且PM =NC ,则PMNC 是平行四边形,得MN ∥PC , ∵PC ⊂平面OCD ,MN ⊄平面OCD , ∴直线MN ∥平面OCD ;(2)解:连接ON 、ND ,设点M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d , 由(1)得,点N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d , 设三棱锥O ﹣CDN 的体积为V ,则1133CDNOCDV S OA S d =⨯⨯=⨯⨯,依题意,132CDNSCD CN sin BCD ∠=⨯⨯⨯=, ∵AC =AD =CD =1,∴5OC OD ==,则11195244OCDSCD =⨯⨯-=. 由1311923834d ⨯⨯=⨯⨯,得点M 到平面OCD 的距离5719d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训练了利用等体积法求多面体的体积,属于中档题.20.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短轴长为2,离心率为63.(1)求椭圆的方程;(2)斜率为1且经过椭圆的右焦点的直线交椭圆于P 1、P 2两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若12OP OP OP λμ=+(λ,μ∈R ),证明:λ2+μ2为定值.【答案】(1)22162x y +=(2)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解得b =a =.(2)直线P 1P 2的方程为y =x ﹣2,由221622x y y x ⎧+=⎪⎨⎪=-⎩得,2x 2﹣6x +3=0, 设P 1(x 1,y 1)、P 2(x 2,y 2)、P (x 0,y 0),结合韦达定理,以及向量关系,通过P 、P 1、P 2都在椭圆上,转化求解即可.【详解】(1)依题意,2b =c e a===解得b =a =22162x y +=,(2)证明:2c =,直线P 1P 2的方程为y =x ﹣2,由221622x y y x ⎧+=⎪⎨⎪=-⎩得,2x 2﹣6x +3=0, 设P 1(x 1,y 1)、P 2(x 2,y 2)、P (x 0,y 0),则x 1+x 2=3,1232x x =, 由12OP OP OP λμ=+得x 0=λx 1+μx 2,y 0=λy 1+μy 2, 因为P 、P 1、P 2都在椭圆上,所以22360i i x y +-=,i =0,1,2,()()()()()2222222222001212112212126333323x y x x y y x y x y x x y y λμλμλμλμ=+=+++=+++++=6λ2+6μ2+3λμ(1+2y 1y 2),()()()121212123122246422y y x x x x x x =--=-++=-+=-, 所以,6λ2+6μ2=6,λ2+μ2=1是定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方程、离心率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应用解析几何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属于较难题. 21.已知函数f (x )=lnx ﹣e x ﹣2,x >0.(1)求函数y =f (x )的图象在点x =2处的切线方程; (2)求证:f (x )<0. 【答案】(1)122y x ln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出()21'x f x e x-=-,求出切线的斜率,切点坐标,然后求解切线方程. (2)(方法一)作函数()1g x lnx x e =-,求出()11'g x x e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构造函数()21x e h x x e e=-,()21'x e h x e e=-,求出函数的最小值,然后推出结果.(方法二)()21'x f x e x-=-在定义域区间(0,+∞)单调递减,求解函数的极大值,导函数的零点,然后转化求解即可.【详解】(1)()2xe f x lnx e =-,()21'x f x e x -=-,f (2)=ln 2﹣1,1'22f =-(), 所求切线方程为()()12122y ln x --=--,即122y x ln =-+,(2)(方法一)作函数()1g x lnx x e=-,(其他适宜函数如()6758g x lnx x ln e⎛⎫=-+⎪⎝⎭、()26758x e h x x ln e e ⎛⎫=-+ ⎪⎝⎭也可)()11'g x x e =-, g ′(e )=0;当0<x <e 时,g ′(x )>0;当x >e 时,g ′(x )<0, 所以g (x )≤g (e )=0,即1lnx x e≤,等号当且仅当x =e 时成立. 作函数()21x e h x x e e =-,()21'x e h x e e=-,h ′(1)=0;当0<x <1时,g ′(x )<0;当x >1时,g ′(x )>0,所以h (x )≥h (1)=0,即21x e x e e≥,等号当且仅当x =1时成立.因为e ≠1,综上所述,∀x >0,lnx <e x ﹣2,即f (x )<0.(方法二)()21'x f x e x-=-在定义域区间(0,+∞)单调递减, 11'1'2102f f e ⎛⎫=- ⎪⎝⎭()()<,所以,f ′(x )有唯一零点x 0,且x 0是极大值点, ()0200x f x lnx e-=-,由02010x e x --=得,0201x e x -=,lnx 0=2﹣x 0, 代入得,()00012f x x x =--, 因为1<x 0<2,所以0012x x +>,f (x )≤f (x 0)<0.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的综合应用及恒成立问题,构造法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难题.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112.x t t y t t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16cosθ. (1)把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C 1与C 2交点的直角坐标.【答案】(1)x 2+y 2=16x (2)(4±,【解析】 【分析】(1)首先利用转换关系,把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进行转换. (2)利用曲线间的位置关系式的应用求出交点的坐标. 【详解】(1)由ρ=16cosθ得,ρ2=16ρcosθ. 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16x .(2)由112.x t t y t t ⎧=+⎪⎪⎨⎛⎫⎪=- ⎪⎪⎝⎭⎩,即111.2t x tt y t ⎧+=⎪⎪⎨⎪-=⎪⎩,得,1122t x y ⎛⎫=+ ⎪⎝⎭,11122x y t ⎛⎫=- ⎪⎝⎭.相乘得,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4x 2﹣y 2=16.由222216416.x y x x y ⎧+=⎨-=⎩,得,5x 2﹣16x ﹣16=0. 解得x =4或45x =-. x =4时,y 2=48,y =±;45x =-时,233625y =-无实数解. 所以,C 1与C 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曲线间的位置关系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中档题. 23.已知函数()2f x x x a a=++-,a 是非零常数. (1)若a =1,求不等式f (x )≤5的解集; (2)若a <0,求证:()f x ≥【答案】(1)[﹣3,2](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a =1时,f (x )=|x +2|+|x ﹣1|,通过x <﹣2时,﹣2≤x ≤1时,x >1时,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取得绝对值符号,求解不等式即可. (2)()()22f x x x a a a a⎛⎫≥+--=+ ⎪⎝⎭,通过基本不等式求解表达式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1)a =1时,f (x )=|x +2|+|x ﹣1|,x <-2时,f (x )=-1-2x ,解2125x x -⎧⎨--≤⎩<得-3≤x <-2,-2≤x ≤1时,f (x )=3<5, x >1时,f (x )=2x +1,解1215x x ⎧⎨+≤⎩>得1<x ≤2,不等式f (x )≤5的解集为[-3,-2)∪[-2,1]∪(1,2]=[-3,2]. (2)()()22f x x x a a a a⎛⎫≥+--=+ ⎪⎝⎭,因为a <0,-a >0,20a->,()2a a ⎛⎫-+-≥= ⎪⎝⎭所以,()()22f x a a a a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的求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21届青岛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青岛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青岛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又是一年春天侯发山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①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

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

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

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

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

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

”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

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

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

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

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

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

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

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馒头跟着妗子去刨树。

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

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馒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七)语文试题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七)语文试题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七)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今天的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回应时代挑战,离不开顶层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二十三)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

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

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

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

《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

“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

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

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

“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性得以显明。

《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的内容进行了扩充。

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着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贵族所独享,而是属于所有人。

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社会良好德风的形成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以来,儒家一直为推动平民教育和为更广阔的阶层争取文化权利而努力。

《大学》丰富了早期“明德”之“德”的内容,在政治之德外,将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也纳入“明德”范畴中。

孝、慈乃人伦之德,与国人交而应有之信乃公共美德,这些美好的德性是人人内在皆有且应该彰显之德。

《大学》中强调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要修政德、行政德,首先要明人伦、讲公德。

《大学》中也强调“自明”的重要性,言“克明峻德”的关键在于自我澄明,在自我澄明的基础上辅之以教育,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

从两个层面明确《大学》中“明德”的旨趣,有助于深入把握《大学》的核心要义。

《大学》中的“明德”所指是丰富的,其中既包含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又包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理想。

《大学》指出.“明德”的前提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立足于推广普遍的人文教育、弘扬责任精神面“明明德”,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德”基础。

新时代的植根塑魂,还需传承《大学》中的“明德”精神。

(摘编自莫医铭《<大学>中的“明德”旨趣》)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自古至今对《大学》中“明德”说法的诸多解释均与先王政教存在密切关系。

B. 理解“明德”思想的含意需要结合历代学者的看法和《大学》文本中的表述。

C. 从早期的理解来看,“明德”指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

D. 《大学》中“明德”的旨趣丰富,指仁爱谦谨、以义制利、公平中正等政德。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前人对《大学》中“明德”的不同阐释引出了如何理解其旨趣的论题。

B.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中心部分从两个层面对“明德”包含的内容进行阐释。

C. 文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主体和“德”的内容的扩充。

D. 文章末段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学》聚焦于“明德”,体现出儒家对于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以及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

B. 《大学》中的“明德”首先指理性的政治美德,与《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的记载一脉相承。

C. 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之四中说:“愿崇明德,以娱高年。

”其中的“明德”与《大学》中的“明德”含义相同。

D. 理解《大学》中对“明德”的途径的阐述,有助于当代青年学子厘清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学习,成为栋梁。

【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自古至今对《大学》中‘明德’说法的诸多解释均与先王政教存在密切关系”错误,“密切关系”错解,原文说的是“一定的渊源关系”,选项说成“密切关系”;C项,“从早期的理解来看,‘明德’指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错误,偷梁换柱,“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是《大学》的认识,不是早期的理解;D项,“《大学》中‘明德’的旨趣丰富,指仁爱谦谨、以义制利、公平中正等政德”错误,选项范围缩小,除了选项所说之外,还有孝慈、诚信等人伦之德和公共美德。

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文章末段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概括失当,“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错误,文末仅是指出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的原因,并未阐释意义。

故选D。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项,“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之四中说:‘愿崇明德,以娱高年。

’其中的‘明德’与《大学》中的‘明德’含义相同”错误,选项移花接木,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中的“明德”指光明之德、美德,只与《大学》中“明德”的第二个层面的理解相同,未涉及第一个层面的理解。

故选C。

【点睛】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的“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SAT目前取得了多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包括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度等,这标志着中国的人造太阳已轻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运行和正在进行的中国核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工程和物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与科学支持,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产生电能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EAST)是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摘编自帅俊全《中国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度运行为核聚变能源奠定基础》,2018年11月13日) 材料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因此受到各国政府与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摘编自杨卫国《中国研制人造太阳20年后见成效》,2010年6月17日) 材料三:前不久,中国核工业集团宣布,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行,其等离子体温度有望超过2亿摄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