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链烃
链烃

是能量最低的对位交叉式。因此,直链烷烃的碳链在空间的排列,绝大多数是锯齿形,而不
是一条真正的直链,通常只是为了书写方便,才将结构式写成直和化学性质,而且涉及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
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药物的构效关系。许多药物分子的构象异构与药物生物活性的发挥
HH
HCH3
CH3 H CH3 H HH
H3C CH3
H
H
H
H
部分重叠式
全重叠式
图 2-5 正丁烷分子构象
对位交叉式中,两个体积较大的甲基处于对位,相距最远,分子的能量最低,所以在动 态平衡混合物中,大多数正丁烷分子以最稳定的优势构象——对位交叉式存在。邻位交叉式 中的两个甲基处于邻位,靠得比对位交叉式近,两个甲基之间的 Van der Waals 斥力(或空间 斥力)使这种构象的能量较对位交叉式高,因而较不稳定。全重叠式中的两个甲基及氢原子 都各处于重叠位置,相互间作用力最大,故分子的能量最高,是最不稳定的构象。部分重叠 式中,甲基和氢原子的重叠使其能量较高,但比全重叠式的能量低。因此 4 种构象的稳定性 次序是: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全重叠式。
多数乙烷分子是以最稳定的交叉式构象状态存在。介于交叉式和重叠式两种构象之间,尚有
无数种构象,其能量也介于两者之间,例如斜交叉式就是其中的一种构象。
HH
E
H
重叠式
H HH
HH
H 12.6KJ/mol H
钭交式
H H
H HH H H H交 叉 式
H HH HHH 交叉式
0
60
120
旋转角度/oC
有机化学第二章-链烃

1
CH3
3
4
5
6
7
8
② 编号——(1)从靠近支链的一端开始,编号时应尽可能使 取代基具有最低编号。 (如上例)
(2)当几种可能的编号方向时,应当选定使取代基具有 “最低系列”的那种编号(即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的不同位 次,最先遇到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CH3
CH3-CH—CH-CH2-CH2-C-CH3 1 2 3 4 5 6 7 CH3 CH3 CH3
1. 烷基
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原子团叫烷基。 烷基是一价基,通式为CnH2n+1,常用R-代表烷基。 烷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烷烃而得。
例如: CH4 CH3CH3
-H
-CH3 -CH2CH3 -CH2CH2CH3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H
链端碳-H
CH3CH2CH3
中间碳-H
CH3-CH-CH3
5. 水溶性
烷烃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结构相似或极性大小相近的化合物可以彼此互溶,这 就是“相似相溶”的溶解规律。
1. 物理状态
C1~C4——(表2-3)
2. 沸点(b.P.)
① 直链烷烃,碳数 则沸点 。 ② 同数碳烷烃,直链比支链沸点高。
3、熔点(m.P.)
① 碳数 ,则熔点 。 ② 偶数碳链比奇数碳链稍高。 ③ 同数碳异构体:新 > 正 > 异。 一般含碳原子数 相同的烷烃的熔点是 随着分子的对称才增 加而升高的,分子越 对称,它们在晶格中 排列越紧密,分子之 间的范德华作用力也 越强,故熔点越高。
常见的烷基名称
构造式 名称
缩写 符号
构造式
名称
缩写 符号
-CH3
2第二章 链烃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有机化学,第三版,医学类

第二章 链烃1、链烃是怎样分类的?下列各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式所可能代表的化合物属于哪一类(此题只讨论链烃范围内的分类)? (1) C 3H 8 (2) C 6H 12 (3) C 6H 10答:(1)C 3H 8符合C n H 2n +2 所以是烷烃(2)C 6H 12符合C n H 2n 所以是烯烃(3)C 6H 10符合C n H 2n -2所以是炔烃或者是二烯烃2、指出下面化合物中各碳原子属于哪一类型(伯、仲、叔季)。
答:C 1C 7和三个支链碳是伯碳原子; C 2C 4C 5是仲碳原子; C 6是叔碳原子; C 3是季碳原子。
3、指出CH 3CH =CH 2和CH 2=CHCH 2C≡CH 中各碳原子的杂化状态(sp 3、sp 2、sp )。
答:4、命名下列化合物(1) (2) CH 3CH(CH 2)2 CCH 3CH 3CH 2CH 3CH 3spsp 3sp 2sp 2CH 2=CH -CH 2-C ≡CHsp 2sp 2sp 3sp CH 3-CH =CH 2(CH )CHCH CHCH 3CH 2CHCCH 2CH 3CH 37CH 36CH 5CH 24CH 2 3CCH 332CH 213CH 3(3) (4)(5)(6)答:(1) 异戊烷(2-甲基丁烷) (2) 3,3,4-三甲基己烷 (3) 2,3-二甲基丁烷 (4) 2,2,3,3,4-五甲基己烷 (5) 2-乙基-1-丁烯 (6)4,4-二甲基-1-己烯-5-炔5、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构造式(1) 2-甲基-3-乙基戊烷 (2) 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3) 2,3-二甲基-1-丁烯 (4) 2-甲基-2-丁烯 (5)顺-3,4-二甲基-2-戊烯(构造式) (6) (2Z ,4E )-2,4-己二烯 答:(1) (2)(3) (4)(5) (6)6、下列各式中,哪几个是同一化合物?(1) (2)CH 33CH 3CHCHCH 3 (CH 3)3CC(CH 3)2CHCH 3CH 2CH 3C 2H 5CCH 2CH 3CH 2CH 3CH CHCH 2CH 3CH 3C 2H 5CH 3CH CH CH CH 2CH 3CH 3CH 3C 2H 5CH 2=CCHCH 3CH 3CH 3(CH 3)2CHCH 2CHCH 2CH 3CH 3CH 2CHCH 2CHCH 3CH 3CH 3CH 3CH 3C =CHCH 3CH 3=CCH 3HCH(CH 3)2CH 3 C CC C CH 3H HCH 3HH(3) (4)(5)(6)答:1,2,6为同一化合物;4,5为同一化合物7、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有顺反异构体?如有,写出各异构体的构型式并命名(Z /E法)。
有机化学第二章-链烃

链烃
在组成上仅含有碳与氢两元素的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 也称为烃。
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连接方式可分为: 饱和烃:烷烃 链烃 (脂肪烃) 烯烃 炔烃 环烃 脂环烃 芳香烃
烃
不饱和烃:
烷烃是指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连,碳原子的其 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2-1 烷烃
一、同系列
H H H H HH H H H H H–C–H H–C–C–H H–C–C–C–H H–C–C–C–C–H H H H H HH H H H H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CH4 C2H6 C3H8 C4H10 在烷烃的一系列化合物中,其分子组成中所含的碳原 子和氢原子在数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每增加一个C 原子,就相应地增加二个H 原子。 H 可用一个式子代表: H ( C ) H 烷烃通式:CnH2n+2 n H 这些结构上相似而组成上相邻的两个烷烃的组成都是相差 CH2。CH2 叫做同系列差。
3° 1°
CH3 CH3
练习3:某烷烃含8个碳,只有伯 氢原子,写出其结构式。
解:根据烷烃的组成通式,该烷烃分子式为C8H18
CH3 CH3 CH3 C C CH3 CH3 CH3
3. 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①直链烷烃的命名 直链烷烃按分子中所 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在十以内用 “天干”表示,叫“某烷”。
常见的烷基名称
构造式 名称
缩写 符号
构造式
名称
缩写 符号
-CH3
-CH2CH3 -CH2CH2CH3 CH3-CH-CH3 -CH2(CH2)2 CH3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Me
Et n-Pr
CH3 -C-CH3 CH3
第二章链烃

(红)
四、重要的不饱和链烃
(一)乙烯
(二)乙炔
五、烯烃与X2的加成反应历程
※
(1). Br2的 极 化 : Br2 H2O + Br Br
(2). 加 成 反 应 的 进 行 : + Br Br
C
C
(续)
(cyclic bromonium ion)
Br C + C
+
O
CH HgSO4 / H2SO4 CH2 }
CH3-C-CH3
加水 — 需要酸的催化
CH2=CH2 + HOH CH3-CH=CH2 + HOH H+ H+ CH3CHCH3 OH CH3 CH3 C=CH2 CH3CH2OH
+
H+ HOH
CH3 CH3 C OH CH3
总结
加成反应的特点:双键变单键,三键变双 键,再变单键。 C=C + A-B C-C A-B: H2 ; X2; H-X; H-OH 马氏规则: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Aδ+Bδ-)加成时,不对称试剂的带正电荷的基团 ( Aδ+-)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
nCH2=CH2 200~300℃ 1.0 ~1.5 × 105 kPa,O2 [CH2—CH2]
n
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单体,聚合后得到的大分子叫 聚合物(如聚乙烯)。式中的n叫聚合度。
★
引 发剂 nCH2 CH2 160 - 2850C 100MPa
monomer polymer
[ CH2
CH2 ]
H σ C H σ σ C π σ H σ H
有机化学第二章 链烃——二烯烃

湖南中医大学药学院有机药化教研室
一、分类和命名
根据分子中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 根据分子中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 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
C C C 累积 二烯 烃
C
CH ( CH2 )n CH
C
n ≥1
孤立二烯烃
C
CH
CH
各种共轭效应的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 各种共轭效应的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π ,π - 共轭> p ,π - 共轭> σ,π- 超共轭> σ, p - 超共轭 共轭> 共轭> 超共轭>
四、共轭二烯的化学性质
1.1,2-加成和 . 加成和1,4-加成 加成和 加成
+ 。
CH2=CH-CH=CH2 + HCl CH3-CH-CH=CH2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 效应越强 越强。 电负性越大,-C 效应越强。 共轭体系: ★ π-π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 效应增强 增强: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C 效应增强:
★ 共轭效应的特性
1、几何特性: 几何特性: 共平面性(参与共轭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共平面性(参与共轭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键长的平均化,共轭链越长,平均化程度越大。 键长的平均化,共轭链越长,平均化程度越大。 电子特性:共轭链中π电子云容易离域并正负交替极化。 2、电子特性:共轭链中π电子云容易离域并正负交替极化。 影响分子偶极矩 极化度高
π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 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
2 链烃(链烃的结构,命名 021)

最 低 系 列
2 ,7,8-三甲基癸烷(和17)
(不是3,4,9-三甲基癸烷)(和16)
小 基 团 先 编 号
写出 名称
按取代基次序规则 从小基团到大基团 写出取代基 多个相同取代基合 并,用二、三、四 等表示
3,6-二甲基-4-丙基辛烷
2,3-二甲基-3-异丙基己烷
二、烯烃和炔烃命名
(1)选主链:含官能团(双键或叁键)
(3)系统命名法的要点
选择 主链
最长的连续碳链
取代基最多
最长
最多
编 号
1最低系列原则
2 小基团先编号原则
(a)小基团先编号,大基团后编号 (b)等距两端同时遇到相同取代基则 比较其它取代基的大小 注:最低系列原则不能判断编号方向时,用“小基 团先编号原则” 。
最 低 系 列
编号正确
编号不正确
第二章 链 烃
烃(hydrocarbons):
1、碳氢化合物,只含碳和氢。 2、是有机化合物的“母体”。 3、一切有机化合物可以看作是烃的衍生 物。
烃的分类
饱和烃
烷烃 烯烃
脂肪烃
链烃
不饱和烃
二烯烃 炔烃
烃
脂环烃 苯系芳香烃
环烃
芳香烃
非苯系芳香烃
第一节 烷、烯和炔的结构
碳原子的杂化轨道
s电子云和p电子云的形状
丙烯基
两价的烷基称为亚基
三价的烷基称为次基
脂肪烃基:常用R-代表;
芳香烃基:常用Ar-代表。
烃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烃命名。
“基”与“自由基”写法上的区别
(2)取代基次序规则(p6)
a. 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大者优先。
I>Br>Cl>S>P>O>N>C> D> H
有机化学第二章链烃

2.2 烯烃
第二章 目 录
2.3 炔烃 2.4 重要的烷烃、烯烃和炔烃
2019/1/81Fra bibliotek前 言
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烃的分类: 饱和烃: 烷烃 链烃 烃 环烃 不饱和烃 烯烃
脂环烃
芳香烃
炔烃
2019/1/8
2
烃的主要来源: 天然气: 甲烷(主要)、乙烷、丙烷、丁烷、戊烷 石 油: 各种烃的混合物:汽油 C5-11,煤油C1115,柴油 C15-18, 润滑油C16-20,石蜡C18-30, 沥青C30-40 煤:芳香烃等
2019/1/8
11
例2:分子式为C5H12的烷烃,有三种不同的结构
CH3 CH3CH2CH2CH2CH3 CH3 CH CH2 CH3 CH3 C CH3 正戊烷 熔点 -129.7℃ 沸点 36.1℃ CH3 异戊烷 -159.4℃ 27.9℃ CH3 新戊烷 -16.6℃ 9.5℃
2019/1/8
正丁基
仲丁基
异丁基
2019/1/8
20
8 例1 CH3-CH2
3 2 1 5 CH2-CH-CH2 -CH-CH2-CH3
CH2
CH3
CH3
3-甲基-5-乙基 辛烷
例2 CH3-CH2-CH—CH-CH2-CH3 CH3-CH CH-CH3
CH3 CH3
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
2,5-2甲基 3,4-2乙基己烷
12
例3
H3C
C6H14(5种)
H2 C C H2 H2 C C H2 CH 3 H 3C H2 C C H2
CH 3 CH CH 3
H3C
H2 C C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烯稍带甜味,液态烯
烃有汽油的气味。
四、烯烃的化学性质
(一)亲电加成反应 π键断裂,双键两个碳原子上 各加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σ键,生成饱和化 合物 1.加卤素
R RCH CHR′
+
CH CH X X
R'
X2
反应现象为溴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因
此,常用该反应鉴别碳碳双键。
CH3 CH3 C C H H
顺-2-丁烯
CH3 H C C H CH3
反-2-丁烯
(二)烯烃的命名 1. 选主链
选含双键最长碳链
按主链碳原子数目命名为“某烯” 多于10个 碳的烯烃用中文小写数字加“碳烯” ;
2.标位号 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
3.定名称 按取代基位号、取代基名称、双键
位号、母体名称的顺序;
燃烧
CO2+H2O+Q
RCH2CH2R' + 2O2
MnO2 107℃ ~110℃
RCOOH + R'COOH
第二节 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三、烯烃的物理性质
四、烯烃的化学性质 五、烯烃的制备
一、烯烃的结构 C=C 一个σ键,一个π键
乙烯分子轨道图
乙烯分子电子云分布图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第二章
链
烃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作碳氢化
合物,简称为烃。
烷烃
烯烃
链烃
炔烃 烃 环烃 二烯烃 脂环烃
芳香烃
学习目标
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通式、同
分异构现象、系统命名法和主要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马氏规则。 2.熟悉: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 规律;甲烷、乙烷、乙炔和1,3-丁二烯的结构。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取代反应 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
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
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
1.链引发
2.链增长
Cl—Cl
光照
2 Cl·
光照
光照
Cl· +H—CH3
CH3· HCl + CH3Cl+ Cl·
CH3· Cl—Cl + 3.链终止 Cl· · 3 + CH
光照
CH3Cl
(二)氧化反应 加氧或去氢 CH4+2O2
伯(1°)碳正离子
马氏规则的解释:
+
a CH3CH CH2 + E+ b
a
CH3CHCH2E (仲 碳 正 离 子 )
+
b
CH3CHECH2
(伯碳 正 离 子 )
按a途径可得较稳定的仲碳正离子,按b途径得 到不稳定的伯碳正离子。所以,烯烃的亲电加成主 要是按a途径进行,得到马氏加成产物。
诱导效应 是指由于成键原子间电负性不同,使成
2.加卤化氢
R RCH CHR′
+
CH CH H X
R'
HX
马氏规则:当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如HX、 H2SO4、H2O等)发生加成反应时,不对称试剂中
带正电荷部分,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
上,而带负电荷部分则加到含氢较小或不含氢的 双键碳原子上。 注意:有过氧化物存在时,丙烯与溴化氢的 加成得反马氏加成产物。
—NO2、—NH2、—CN、—X、—OCH3、—OH、
—C6H5、 —CH=CH2等。 常见的给电子基主要有: —C(CH3)3、—CH(CH3)2、—CH2CH3、—CH3等。
(二)还原反应——催化加氢 有机化学中,还原反应是指分子中去氧或加 氢的反应。
Pt RCH CHR′
+
R
CH CH H H
+ KOH
CH3CH2OH △
CH3 CH CH2 + H2O + KBr 丙烯
第三节 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二、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五、炔烃的制备
一、炔烃的结构
C≡C中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两个碳原子 均采取sp杂化,2个sp杂化轨道呈直线,轨道 轴间夹角为180°
三、 烷烃的命名
(一) 普通命名法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称
“某烷” ,用“正、异、新”区别异构体 。
CH3 CH2 CH2 CH2 CH3
正戊烷 异戊烷
CH3 CH CH2 CH3 CH3
CH3 CH3 C CH3 CH3
新戊烷
(二)系统命名法 烷基
CH3
甲基
烷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一价基团
具有同一个通式,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 整数倍个CH2的一系列化合物叫做同系列。 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同系物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例 如沸点、熔点、相对密度、溶解度等)一般是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二、烷烃的结构及同分异构现象
(一)烷烃的结构
烷烃中碳原子均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四面
2,3,5-三甲基-4-乙基庚烷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是无色物质,具有一定的气味。常温 常压时,C1~C4直链烷烃是气体,C5~C17直 链烷烃是液体,C18以及C18以上直链烷烃是固 体。
沸点的变化规律 1.直链烷烃的沸点随着
碳原子数的增大而逐渐
升高。
2 .烷烃异构体中,直
链烷烃的沸点最高,支
CH3 CH CH3 OH
亲电加成 反应机理:
第一步 CH3CH CH2 + E+ 慢
+
CH3CHCH2E
+
第二步
快 NuCH3CHCH2E Nu
CH3CHCH2E +
不同类型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性次序如下:
R R C+ R
叔(3°)碳正离子
R > R C+ H
仲(2°)碳正离子
H > R C+ H
例如:
CH2 CH CH CH3 CH2 CH2 CH3
3-甲基-1-己烯
CH3 CH CH CH CH3 CH3
4-甲基-2-戊烯
4.存在顺反异构时,应在系统名称前注明烯烃的 构型。
顺反异构的标记方法有顺/反标记法和Z/E标记 法,Z/E标记法是普遍适用的,而顺/反标记法只适 合两个双键碳原子上有相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烯烃的
R C H C R R' KMnO4,H
+
R C HO 羧酸 O +
R' C R 酮 O
H C H C
R RBiblioteka KMnO4,H+
R CO2 + H2O + R 酮 C O
2.臭氧化反应
R C R C R H O3 R R O O O H R Zn/H2O R C R O + O C R H
【课堂互动】某烯烃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的产物
H
CH2CH3
Br C C
Cl CH3
(E)-3- 乙基-2-己烯
(Z)- 2-氯-1-溴丙烯
注意:Z/E命名法和顺/反命名法是两个不同的体
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课堂互动】
CH3CH2CH
C CH3 CH3
CH3CHCH CH3
C (CH2)8CH3 CH3
2-甲基-2-戊烯
2,4-二甲基-3-十三碳烯
CH3CHCH CH3
C CH2CHCH2CH3 CH3 CH2CH3
CH3 C H C
Cl CH2CH3
2,4-二甲基-6-乙基-3-辛烯
Z-3-氯-2-戊烯
三、烯烃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C 2~C4的烯烃为气体,C 5~C16的 烯烃为液体,C 17以上烯烃的为固体。它们的熔 点、沸点和相对密度都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 升高,相对密度都小于1,都是无色物质,不溶
CH 3CH 2
乙基
CH3CH2CH2CH2CH2
戊基
CH3
CH3 CH CH3
异丙基
CH3 CH2 CH CH3
仲丁基
CH3 C CH3
叔丁基
烷烃系统命名的主要规则如下: 1.选主链(母体) 选取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以 所含的碳原子个数称为某烷 ; 2.编位号 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 链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 3.定名称 按取代基位号、取代基名称、母体
(3)将双键或叁键看作是与2个或3个相同原子相连接。
常见基团的优先次序为:—I>—Br>—Cl>—SO3H>—SH
>—OCOCH3>—OCH3>—OH>—NO2>—NH2>—COOH >—COCH3>—CHO>—CN>—C6H5>—CH2CH3>—CH3。
例如:
H3C C H C CH2CH2CH3
为CH3CH2COOH和CO2,你能推断出原来烯烃的结
构吗? 若该烯烃用臭氧氧化,再用锌/水处理将得到 什么产物?
(四)聚合反应
烯烃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
下,π键断开,相当数量的分子间自身加成,形成 大分子,这种由低分子结合成大分子的过程称为聚 合反应。烯烃的聚合反应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
加聚反应。
写出己烷所有的构造异构体,并指出各 碳原子的种类。
2.构象异构
C—C σ键旋转而引起的分子中原子或
原子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
H H C H H H
重叠式结构 交叉式结构
H
C H
H H H C
H H H H
H H H H H H H
C
H
H
H
重叠式结构
交叉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