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同步测试(简单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A.图中A物体长度为2.7cm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8.运动会上高速摄像机抓拍甲、乙、丙三位百米比赛运动员,在某时刻三者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从起跑到该时刻,有关甲、乙、丙三位运动员的分析正确的是()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B.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可以判断甲运动员跑的最快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D.丙运动员每个时段的速度一定都是最小的9.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10s~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C.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D.在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 A>v 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11.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s内通过了35m的路程,则该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A.6m B.7m C.14m D.21m12.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A.0.2h B.0.7h C.1h D.1.5 h 二、填空题(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s;16.人常说“一朝学会狗撵兔,从此踏上不归路”,这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侧面证明17.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的;若马路宽19.中秋假期,小明一家开车去爬山,在路口处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汽车在遵20.下表为南通开往南京的D5538次动车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选填“甲”或“乙”),铅笔的长度(1)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24.一辆汽车以速度表所示的速度通过一平直隧道,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是指各种机械的运动B.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做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选作机械运动的参照物D.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B.C. D.3.动物世界中,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请问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是()A.猎豹 B.旗鱼 C.雨燕 D.无法比较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有1s和4s末C.乙在前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秒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 / 7D.t=2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5.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6.我们需要蓝天白云和纯净的空气.但大气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PM2.5是近年来出现的令人讨厌的一个新名词.这可恶的家伙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0.0000025m)的颗粒物,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把μm换算成m)正确的是()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6C.2.5μm=2.5×10﹣6m D.2.5μm=2.5×10﹣9m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判定测量的准确程度可以达到()A.m B.dm C.cm D.mm8.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等于( )A. B. C. D.9.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10.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C.手机通话时的电流约5A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 cm×10﹣2=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14.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15.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 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16.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错误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17.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三、实验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4题)1、如图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地球B.实验舱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D.出舱行走的宇航员2、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地球静止;C.相对月球静止;D.相对火星静止。

3、小明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去…”。

文中“奔驰”、“静靠”、“后退”所选用的参照物分别是()A.火车、地面、椅背B.椅背、火车、地面C.地面、椅背、火车D.都是地面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村边的小树经过多年以后长成了大树B.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C.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D.公路上飞驰的汽车5、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6、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s,如果他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B.13m/sC.11m/sD.10m/s7、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8、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每词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则甲球通过AB段路程与乙球通过CD段路程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判断9、一般来说,飞机比汽车的速度大得多,所以飞机比汽车()A.通过的路程长得多B.运动的时间少得多C.运动的快D.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少得多10、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wùlǐ)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姓名(xìngmíng)分数(fēnshù)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xiàliè)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搏(màibó)的跳动是每秒65次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 )3.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9米/秒B、12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 )6.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二.填空题8.传送带正在运送货物,若选择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9.早晨(z ǎo chen),“太阳从东方(D ōngf āng)升起”,这句话是以 为参照物的,“地球(d ìqi ú)又自转又公转”,是以 为参照物的.10.世界(sh ìji è)上一切物体都在 ,绝对(ju édu ì)静止的物体是 的.1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 内通过了300 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 ,这个物体在前10 s 内的速度是 m/s.12.火车的速度是54 km/h ,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 m/s ,那么 的速度大.13.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 . 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错误造成的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地球自转不属于机械运动2、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4、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5、在科技活动中,小万遥控一辆四驱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由静止起在5s内加速到8m/s,共运动了30m,该物体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5m/s C.8m/s D.都不对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8s,甲在乙前面1.6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7、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8、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52cm B.17.32cm C.17.31cm D.17.30cm9、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0、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A.345mm B.180mm C.165mm D.15mm1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D.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12、一物体从A地运动到B地,如果通过前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4m/s,通过后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6m/s,则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 m/s B.4.8m/s C.5 m/s D.6m/s13、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3m/s B.12m/s C.1.2cm/s D.1.2km/s14、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筏是运动的B .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 .小明是运动的D .溪水是静止的解析:D【详解】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以小强为参照物,皮筏、小明、溪水相对于小强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岸边的树木相对于小强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选D 。

2.(0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m/s v =甲,0.2m/s v =乙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解析:B【详解】A .由图可知,当t =6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 甲=3.6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 乙=1.2m ,则v 甲= 3.6m =6ss t 甲甲=0.6m/s v 乙= 1.2m =6ss t 乙乙=0.2m/s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D .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 ,甲车的路程是3.6m ,乙车的路程是1.2m ,由题知,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 错误,符合题意,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0分)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 .2:5B .5:2C .9:10D .5:8解析:C【详解】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s t v=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

4.(0分)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解析:D【详解】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故A 选项错误;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故B 选项错误;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1s ,故C 选项错误;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故D 选项错误。

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同步测试(简单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同步测试(简单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单位:cm)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3、小明坐在正在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明旁边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沿途的路灯D.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4、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A. 零刻度已磨损的尺B. 量程比物体长度小的尺C. 刻度不均匀的尺D. 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尺5、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6、我国选手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 m决赛中,以39.584 s的成绩夺冠,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他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B. 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C. 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D.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7、小红坐在以恒定速度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 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 40 km/hB. 10 km/hC. 70 km/hD. 100 km/h8、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 s通过的路程是3 m,第2 s通过的路程是5 m,第3 s通过的路程是7 m,则他在这3 s内()A.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B. 后2 s的平均速度为6 m/sC. 3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D. 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9、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A地驶向B地,若A地至B地约为3.2×105 m,则()A.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B.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C.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D. 该汽车只要4 h就可到达B地10、一小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1 s开始刹车,又经过3 s滑行30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的平均速度是()A. 20 m/sB. 12.5 m/sC. 10 m/sD. 7.5 m/s11、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 .在0~20s 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 .两同学在0~15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在0~15s 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 处相遇 解析:D 【详解】A .由图可知,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10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15s 内的平均速度,所以乙的速度为100m 6.7m/s 15ss v t ==≈ 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0~20s 内时间相同,但路程不相同,根据公式sv t=可得,两个同学的速度不相等,故B 错误;C .由图可知,甲在10~15s 内静止,故C 错误;D .甲乙同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0~10s 内甲运动的快,甲在乙的前面,甲在10~15s 内停止运动,在时间为15s ,路程为100m 时两图像相交,代表甲和乙相遇,故D 正确。

故选D 。

2.(0分)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2:5 B .5:2C .9:10D .5:8解析:C 【详解】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st v=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

3.(0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解析:B【详解】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单位:cm)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3、小明坐在正在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明旁边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沿途的路灯D.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4、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A. 零刻度已磨损的尺B. 量程比物体长度小的尺C. 刻度不均匀的尺D. 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尺5、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6、我国选手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 m决赛中,以39.584 s的成绩夺冠,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他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B. 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C. 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D.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7、小红坐在以恒定速度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 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 40 km/hB. 10 km/hC. 70 km/hD. 100 km/h8、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 s通过的路程是3 m,第2 s通过的路程是5 m,第3 s通过的路程是7 m,则他在这3 s内()A.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B. 后2 s的平均速度为6 m/sC. 3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D. 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9、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A地驶向B地,若A地至B地约为3.2×105 m,则()A.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B.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C.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D. 该汽车只要4 h就可到达B地10、一小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1 s开始刹车,又经过3 s滑行30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的平均速度是()A. 20 m/sB. 12.5 m/sC. 10 m/sD. 7.5 m/s11、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12、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 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 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D. 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1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__(运动/静止)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__(运动/静止)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________而言的.15、在下列数值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 小明的身高为17.4 ________. (2) 教室的高度约为3.5 ________.(3) 乒乓球的直径为4.0 ________. (4)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________.16、完成下列速度单位的换算:(1) 18 km/h=________m/s. (2) 10 m/s=________km/h.(3) 50 cm/s=________km/h. (4) 20 dm/s=________km/h.17、一辆长10 m的大货车,以36 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则隧道长为________m,大货车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________s.18、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

分析图象信息,前3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

19、如图,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______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20、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

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若列车时速为180km/h,合________m/s。

2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4∶3,若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运动时间之比是___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22、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五峰山公铁大桥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80m 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的。

三、解答题:23、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1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 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1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24、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1) 如图甲所示是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________(乙/丙)所示的位置.(2) 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____________所运动的距离.(3) 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________(A/B).25、如图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1) 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2) 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的运动情况进行多次测量,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快/慢),小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1) 如图甲A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甲B所示的D、E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如图甲的________(B/C)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2)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实验原理是________;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甲B中的纸锥________(D/E)进行实验较好.(3) 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先变大后不变/不变/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A、B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m/s.27、“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该客运专线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之一,形成一条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快速客运通道,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 298 km,如图是和谐号高铁列车,若行驶速度为300 km/h,求:(1) 从北京到广州所用的时间.(2) 列车10 min通过的路程.28、小亮同学家住南昌,五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亮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厦门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1) 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2) G1692次列车从南昌西到厦门北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3) 若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以144 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1 km的隧道用时30 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A4、C5、C6、B7、A8、B9、D 10、B 11、D 12、C二、填空题:13、1mm 2.80cm14、运动静止地面15、dm m cm um16、5 36 1.8 7.217、190 1818、30 519、4.50 0.9020、车厢(车内物体)5021、9:8 4:322、20;运动三、解答题:23、5.00 1.624、乙相同时间 A25、秒表慢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6、B v=s/t D 先变大后不变0.1627、(1)7 h 39 min 36 s(或7.66 h)(2) 50 km28、0.8h 169Km/h 2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