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五年级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五年级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在我们的五年级数学学习中,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解决许多体积相关问题的大门。

那什么是体积单位呢?简单来说,体积就是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而用来衡量体积大小的单位,就是体积单位啦。

我们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先来说说立方厘米。

想象一下,一个边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厘米。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单位,大概就像一颗小豆子那么大。

接下来是立方分米。

一个边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可比 1 立方厘米大多啦,大概相当于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最大的要数立方米啦。

一个边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 1 立方米。

1 立方米那可就大得很啦,差不多是一个小房间那么大。

那这三个体积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进率关系呢?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想一想,1 米等于 10 分米,那么边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也就是边长为 10 分米的正方体。

它的体积可以这样计算:10×10×10 = 1000(立方分米),所以 1 立方米就等于 1000 立方分米。

同样的道理,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因为 1 分米等于 10 厘米,所以边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也就是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体。

它的体积是 10×10×10 = 1000(立方厘米),所以 1 立方分米就等于1000 立方厘米。

搞清楚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可有很大的帮助呢!比如说,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水箱,长 2 米,宽 1 米,高 05 米。

要计算这个水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我们可以用长×宽×高来计算,2×1×05 = 1(立方米)。

那如果要把这个体积换算成立方分米呢?因为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所以 1×1000 = 1000(立方分米)。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优秀6篇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例2、例3、例4及第36~37页练习八的第1~9题。

【教学目标】1.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学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答: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填一填。

1千米=(xx )米1米=(xx )分米=(xx )厘米1平方米=(xx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xx )平方厘米二、新课讲授1.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老师板书教材第34页例2: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dm3。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老师出示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模型。

提问:它的体积用分米作单位是1dm3,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棱长是10cm)(4)计算。

请学生想一想,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不能算出这个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先交流,再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说:①如果把正方体的棱长看作是10cm,就可以把它切成1000块1cm3的正方体。

②正方体的棱长是1dm,它的底面积是1dm2,也就是100cm2,再根据底面积x 高,也就是100x10=1000cm3,得出它的体积。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a310x10x10=1000(cm3)1dm3=1000cm3(5)根据推导,请学生说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板书)(6)你们能够推算出1立方米和1立方分米的关系吗?学生尝试完成。

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7)观察板书内容。

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dm³=1000cm³
1m³=1000dm³
课后反思
数学课上,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发现的知识才是最有效的,才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要让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行为,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让他们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思维密度不大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必引得太多,待学生完成后,核对一下结果就行了。在整个推导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并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小组合作情况,使每个学生都在合作交流中受益,并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创造力。
5、1米=()分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注重情景创设,体现教学“生动化”。
2、引导学生在2人小组内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参与面,为新课做好知识情感思维等方面的贮备。
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4人一组再次经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说明。
(5)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一定相等。 ( )
3、解决问题。
一个长8分米,宽60厘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合多少立方厘米?
1、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
2、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体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化”、生命化”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衣柜长18分米,宽5分米,高22分米,这个衣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6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65立方分米=()立方米
2、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面打“√”,错误的打“×”)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件
YOUR LOGO
20XX.XX.XX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体 积 单 位 间 的 进 率 概 念 03 长 度 单 位 间 的 进 率 04 面 积 单 位 间 的 进 率 05 体 积 单 位 间 的 进 率 06 容 积 单 位 间 的 进 率
1立方厘米等于1000 立方毫米
1立方微米等于1000 立方纳米
1立方皮米等于1000 立方飞米
1立方阿米等于1000 立方仄米
06
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容积单位间的换算公式
升(L)与毫升(mL): 1L=1000mL
添加标题
升(L)与立方厘米(cm³): 1L=1000cm³
毫升(mL)与立方毫米 (mm³):1mL=1mm³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实例
平方米(m²)与平方厘米(cm²)的 换算: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m²)与平方分米(dm²)的 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m²)与平方毫米(mm²)的 换算:1平方米=1000000平方毫米
平方米(m²)与平方英寸(in²)的换 算:1平方米=1550平方英寸
05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公式
立方米(m³)与升(L)的换算公式: 1m³=1000L
升(L)与立方分米(dm³)的换算公式: 1L=1dm³
立方米(m³)与立方分米(dm³)的换算 公式:1m³=1000dm³
升(L)与立方厘米(cm³)的换算公式: 1L=1000cm³
立方米(m³)与立方厘米(cm³)的换算公 式:1m³=1000000cm³
1立方微米=1000立方 纳米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数学教案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数学教案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概念。

2. 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 难点:实际问题中体积单位进率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单位进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体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布置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进率进行解答。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体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单位进率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体积单位模型:用于直观展示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2. 实际问题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第二课时进行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课后作业: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体积单位之间进率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对体积单位之间进率的理解与应用,确保学生能够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教案: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掌握常见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应用进率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能够熟练运用进率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投影仪、计算器、课件、板书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通过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体积的概念和常见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升、立方厘米等,巩固学生对体积的基本认识。

2.提出问题: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不同的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这些单位之间是不是具有一种固定的关系呢?3.引入进率概念:通过展示幻灯片或黑板上绘制示意图,介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

例如,1升等于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等于1000升等。

4.计算示例:以升和立方厘米为例,进行一些计算示例,让学生通过计算来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例如,计算10立方米等于多少升,计算5升等于多少立方厘米等。

5.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进率关系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水缸的体积为240立方厘米,问它的体积相当于多少升?6.练习与拓展: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的训练,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进率计算能力。

例如,计算15升等于多少立方米,计算1.5立方米等于多少升等。

7.总结归纳:带领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进率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巩固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掌握程度。

8.课堂小结: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应用进率计算的能力,例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通过计算和实践运用,初步养成了运用进率计算的能力,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了学生整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一. 教材分析《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关系进行体积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体积的概念,对体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换算体积单位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掌握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体积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换算表、实物模型、体积单位卡片。

2.学具:学生体积换算表、实物模型、体积单位卡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如“小明有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请计算这块橡皮泥的体积。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换算体积单位,观察并记录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体积换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掌握情况。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还有哪些单位之间也有进率,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

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想:先算出这块钢板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的 再把立方米改写成立方分米。 1.8 × 1.5 × 0.01 = 0.027 (立方米) 0.027 立方米 = 27 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是 27 立方分米。
我能行!
巩固题
(课)
练习五
2月23日
P27练一练⑵



例2
2400 立方厘米、83立方厘米各是多少立方分米?
想: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 数 数,方法是:除以进率。 2400 ÷ 1000 = 2.4 (立方分米) 2400 立方厘米 = 2.4 立方分米 83 ÷ 1000 = 0.083 (立方分米) 83 立方厘米 = 0.083 立方分米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口算下列各题。
320 立方分米 = ( 0.32 )立方米 5.8 立方分米 = ( 5800 )立方厘米 1.06 立方米 = ( 1060 )立方分米
70 立方厘米 = ( 0.07 )立方分米
8.9 平方米 = ( 890 )平方分米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 3 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1.8米,宽1.5米,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口算题。 ⑴ 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高是6 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0×6 = 180 (立方分米)
⑵ 一个正方体,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5×5 = 125 (立方厘米)
⑶ 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体积是48立 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 48÷12 = 4 (厘米)
;吉祥娱乐 / 吉祥娱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3.小结:你能说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4题
教学反思
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教学例12
(1)挂图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2)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4.你能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解释为什么1升=1000毫升呢?
三、巩固深化
1.出示练一练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班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练习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班内交流。
出示练习四第10-12题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出示练习四第13题。
学生读题,思考:两个容器各能盛水多少毫升是求什么?也就是两个长方体的什么?独立完成,说是怎样想的。
第9课时: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单位间的进率(1)教学内容:P19例12和“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
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
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