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在》上课 课件

合集下载

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天空中的霸主
在白垩纪时期,恐龙不仅在陆地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成为了天空中的霸主 。例如,翼龙类恐龙能够展翅翱翔在空中,它们的翅膀像鸟类一样可以自由折 叠。
03
恐龙的灭绝
原因
陨石撞击地球
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 击地球,导致全球气候急剧变化
,恐龙因此灭绝。
火山爆发
陨石撞击可能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 爆发,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 他有毒气体,遮蔽了阳光,导致全 球温度急剧下降。
巨型恐龙的出现
在侏罗纪时期,出现了许多巨型恐龙,如梁龙、腕龙等,它们的身体高 度可达数十米,体重可达数百吨。这些巨型恐龙成为了当时的绝对统治 者。
白垩纪
恐龙的繁盛
白垩纪时期,恐龙达到了繁盛的顶峰,它们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丰富。此时, 地球上的大陆已经漂移到了现在的位置,恐龙也随着大陆的漂移分布到了各个 大陆上。
发生了变化。
竞争激烈
在三叠纪时期,恐龙并没有成为 唯一的统治者,它们与其他的爬 行动物竞争生存空间。这种竞争 使得恐龙不断进化,逐渐占据了
主导地位。
侏罗纪
01
恐龙成为主导
侏罗纪时期,恐龙已经成为了地球上的主导物种,它们分布在各个大陆
上,包括陆地和海洋。
02 03
多样化的环境
侏罗纪时期的地球环境多样化,既有热带雨林、沙漠等干燥地区,也有 沼泽、湖泊等水域环境。这种多样化的环境为恐龙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 间。
对恐龙生态的研究
现代的恐龙研究还涉及对恐龙生态的研究。通过对化石记录和气候模型的分析,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恐龙在不同环境中 的适应性和行为特点。
技术手段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手段在恐龙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CT扫描和3D打印技术,科学 家们可以重建恐龙的头骨和肌肉模型,从而更好地了解其生理结构和功能。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课件(39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课件(39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探索未
知的精神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鸭嘴龙
霸王龙
字词积累
hái
遗骸
读一读
chánchú
蟾蜍
zhě
褶皱
jié
劫难

两栖
tún
鸟臀目
记一记
漂 移: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 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 遗 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 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
本文选自《新疆域 》, 作者阿西莫夫(1920— 1992),美国著名的科 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 普作品至今已有400多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 科幻小说家的泰斗。他 被称为“永远的科幻教 父”。
学习目标
1.把握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
成的弯曲。 劫 难:灾难。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 了大陆漂移假说。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3.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 4.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 辑基础,起到总领 全文的作用。
品味赏析
1.第6自然段中“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 移”一句,“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 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
“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 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 而一起运动,如果换成“迁移”,就不恰当了。

恐龙无处不在PPT教学课件

恐龙无处不在PPT教学课件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代“奸雄”。
他骄横跋扈、心狠手辣,而又老谋深算、诡计多 端。作品在曹操出场时就介绍了他幼年诬叔欺父 的故事。越到后来,越是变本加厉。他落难投奔 吕伯奢,吕盛情款待,他却疑心他要加害于他, 而杀吕全家,说是“宁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 人负我”。他在与袁术作战,军粮将尽,就命仓 官用小斛散粮,然后以“盗窃官粮”之罪将其斩 首,借此来隐瞒军粮将尽的事实,稳定军心。他 为防备有人谋杀他,假托“好梦中杀人”,拔剑 杀了替他盖被的近侍,又上床装睡。“赤壁之战” 中,扬州刺史刘馥说他诗中有“不吉之言”,他 “手起一槊,刺倒刘馥”,事后却说是酒后误伤。 他善于利用伪善的面孔掩盖他罪恶的企图和残暴 的行为。每每杀人之后,“极为悲痛”,亲自祭 奠,进行“厚葬”,优抚家属,以笼络人心。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
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一说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人。生平不详, 据记载,他是“有志图王者”,并作过张 士诚的僚幕;明统一后,从事“稗史”的 编写工作。今署名罗贯中的小说有《三国 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 义》、《三遂平妖传》和杂剧《赵太祖龙 虎风云会》。且有记载说他是施耐庵的弟 子,还参与了《水浒传》的编写。
骨骼(gé) 漂移 (piāo)
地壳(qi4o)
深渊(yuān) 驮着(tuó) 岛屿链(yǔ li4n)
两栖(qī) 铱(yī)
潮汐(xī)
硅(guī) 追溯(sù)
褶皱(zhě zhòu)
劫难(jié) 鸟臀目(tún) 蟾蜍(ch2n chú)
衍射(y3n) 携带(xié)
字词解释
1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刘备,是“汉室宗亲”,宽厚仁
义、谦虚恭谨,乃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 “仁君”。如曹操对关羽是用金钱美女、 高官厚禄收买,而刘备对关羽是推心置腹, 同生死、共患难;曹操对徐庶是以囚其母 来迫其归附,而刘备是 因其母有难而送 其离去;曹操对张松态度骄横傲慢,刘备 却谦虚恭谨;曹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刘备是“吾宁死,不 为不仁义之事”,他曾始终不肯抛弃拖累 行军的樊城十数万跟随他的百姓。因此他 获得了百姓的拥戴。

《恐龙无处不有》ppt课件

《恐龙无处不有》ppt课件
天衣无缝: 形容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自读 整体感知
课文的题目是《恐龙无处不有》,但课文结 尾又说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运动 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那么这篇课文到底是在讲 恐龙无处不有还是在讲地壳运动?
已知:地球上其他大陆以及南极附近发现恐 龙化石。 求证:地壳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而不是 恐龙在移动。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者小知识
请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小 说作家、科请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 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 亚瑟·请添克加标拉题 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 《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 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请添加标题
提示:注意几个时间节点。
①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成 “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 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②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 ③6500万年以前,大陆已完全分开。
请添加标题
这几个时间点表明恐龙的出现和全球分布早于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 人学的基石”。
字词
臀(tún)
疏通
骨骼( 逝:像流水一样消逝。
褶(zh请ě添)加皱标 题: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携(xié)带:随身带着。 两栖( qī):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文章结构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 密相连的
(总起)
(具体说明)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成 立 (总结)

恐龙无处不在-ppt优秀课件

恐龙无处不在-ppt优秀课件

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各门科学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比如:要学好语文,不仅要看文学方面的书, 还要认真学习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学 科。只有这样,才算树立了大语文观思想, 为将来更好地工作打好基础。否则,不会融 会贯通,一身书呆子气,将被现代社会所淘
汰。
小结 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11.“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 道雅俗 共赏, 不拘一 格。一 方面, 突出体 现了道 家“自 恣以适 己”的 随意性 ,同时 ,不同 地位、 信仰和 文化层 次的人 对茶道 有不同 的追求 。王公 贵族讲 茶道, 意在炫 耀权贵 ,附庸 风雅;

12.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 明因素 的整合 。整合 的模式 是以华 夏文明 为核心 ,核心 向周围 扩散, 周围向 核心趋 同,核 心与周 围互相 补充、 互相吸 收、互 相融合 。汉族 和汉族 以外的 少数民 族,都 为中华 文明作 出了重 要的贡 献。
段落结构
分三部分。 一 (1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二 (2~14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
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三 (15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
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 文。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
密相连
(总 起)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陆 漂
恐龙无处不有
移 学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
(总结)
(分 说)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 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
22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
发现问题 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
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
找出答案 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
活——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 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 的恐龙而去。
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
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
成普通的沙子,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
的作用。作者随笔幽默一下,也表现了作
者思维的活跃
.
46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
.
47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 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 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 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
18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 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 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 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 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 界各地。
.
19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 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
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现 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 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 “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 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 为它们属同一个家族。举例帮助读者理解,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
30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 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 得多么天衣无缝。

《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小组讨论:短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D 25亿年前的大陆是——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
的写照。
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句子品析。 请同学们猜猜以下图片中恐龙的名称!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定破绽。
俯冲: 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你能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吗?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不是,说明的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
了哪些启示? 要从多个角度去研究问题;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看问题
不能简单化和孤立化;要学会举一反三。
课堂小结
这篇事理说明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
D
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A同
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
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a
作业布置
请用《我所知道的恐龙》或《我所知 D
道的南极》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介绍A给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打比方D
A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a
列数字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
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
举例子
的写照。
骨骼(gé)
漂移 (piāo)
地壳(qiào)
但这个曾“称霸”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的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全部消失,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成为地球

《恐龙无处不在》课件

《恐龙无处不在》课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生物学的兴 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对自 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2023
PART 02
恐龙的分布与迁徙
REPORTING
恐龙的起源地
恐龙起源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当时地球处于古生代,气候温暖湿润,陆地和海洋 生物繁盛。
恐龙最早出现在现今的南半球,特别是南美洲和非洲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向其他大陆扩散。
2023
《恐龙无处不在》 ppt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引言 • 恐龙的分布与迁徙 • 恐龙的生态环境 • 恐龙的灭绝原因 • 恐龙无处不在的现象 • 恐龙对现代生物的影响
2023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主题简介
恐龙无处不在
本课件的主题旨在探讨恐龙的分 布和多样性,以及它们在地球历 史中的重要地位。
恐龙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古生物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这些学科之 间的交叉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恐龙的演化历程,还能够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和进步。
2023
PART 06
恐龙对现代生物的影响
REPORTING
恐龙对现代鸟类的影响
鸟类起源
恐龙是现代鸟类的祖先, 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 可以揭示鸟类起源的奥秘 。
者或植食性动物。
植食性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而肉食性 恐龙则捕食其他动物。
恐龙的食性与其演化历程密切相关,不 同种类的恐龙在食物链中扮演着不同的
角色。
恐龙的生存策略
恐龙的生存策略因体型、生活环境和 食性而异。
肉食性恐龙则可能采取伏击、追逐或 群体捕猎等策略来捕获猎物。
大型植食性恐龙可能采取群居的方式 以增加防御能力,而小型恐龙则可能 采取灵活的捕食策略或寻找隐蔽处以 躲避掠食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完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 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认真阅读课文《被压扁 的沙子》,思考下列问题, 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
1.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 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2.作者认同哪种假说? 3.作者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一)说明方法的判断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打比方 )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列数字)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 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 渊等等.( 举例子)
(二)品味语言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 前与亚洲相碰撞…… 3、到6500万年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 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 分开。 4、位于南极中心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 密相连 (总起)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
(具体说明)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成 立
(总结)
分析《恐龙无处不有》
知识总结: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的事实,证明 本文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漂移 假说。 了_________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 生物学(恐龙) 地质学(板块理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 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 响。
比较阅读《被压扁的沙子》
原始中华龙
中国发现的四翅龙
德国食肉类恐龙模型
6700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
古 盗 龙
小头龙
加拿大一名古生物学家在挖掘一块白垩纪恐龙化石
尾 羽 龙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 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 路,准备复述。
好冷啊! 冻死我了!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