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导学案苏教版选修1
高二数学两个基本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 式,在第1类方式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 第2类方式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n类方式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 件事共有:
N m1 m2 mn
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计数原理又称为加法原理。
; / 少儿作文加盟
;
,使得收敛送终,尽其子道”夏五月,诏曰“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於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立广川惠王孙文为广川王。秋七月, 大司马霍禹谋反。诏曰“乃者,东织室令史张赦使魏郡豪李竟报冠阳侯霍云谋为大逆,朕以大将军故,抑而不扬,冀其自新。今大司马博陆侯禹与母宣成侯夫人显及从昆弟冠阳侯云、乐平侯山、诸姊妹婿度辽将军范明友、长信少府邓广汉、中郎将任胜、骑都尉赵平、长安男子冯殷等谋为大逆。显前 又使女侍医淳于衍进药杀共哀后,谋毒太子,欲危宗庙。逆乱不道,咸伏其辜。诸为霍氏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皆赦除之”八月已酉,皇后霍氏废。九月,诏曰“朕惟百姓失职不赡,遣使者循行郡国问民所疾苦。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之。今年郡国颇被水灾,已振贷。盐,民之食,而贾 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又曰“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此先帝之所重,而吏未称。今系者或以掠辜若饑寒瘐死狱中,何用心逆人道也。朕甚痛之。其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十二月,清河王年有罪,废迁房陵。元康元年春, 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三月,诏曰“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协宁百姓,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内省匪解,永惟罔极。《书》不云乎
江苏省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3教案: 1.1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1

复习:1.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概念
2.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的不同点
例题讲解:
例1.一蚂蚁沿着长方体的棱,从的一个顶点爬到相对的另一个顶点的最近路线共有多少条?
解:从总体上看,如,蚂蚁从顶点A爬到顶点C1有三类方法,从局部上看每类又需两步完成,所以,
课外作业:第10页习题1. 1 6 , 7 , 8
教学反思:要深入弄清所要解的问题的情景,切实把握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可分析不透就用 或 乱套一气.具体地说:首先要弄清有无“顺序”的要求,如果有“顺序”的要求,用 ;反之用 .其次,要弄清目标的实现,是分步达到的,还是分类完成的.前者用乘法原理,后者用加法原理.事实上,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是分类和分步交织在一起的,这就要准确分清,哪一步用乘法原理,哪一步用加法原理.
2若颜色是2种,4种,5种又会什么样的结果呢?
75600有多少个正约数?有多少个奇约数?
解:由于75600=24×33×52×7
(1) 75600的每个约数都可以写成 的形式,其中 , , ,
于是,要确定75600的一个约数,可分四步完成,即 分别在各自的范围内任取一个值,这样有5种取法,有4种取法,有3种取法,有2种取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约数的个数为5×4×3×2=120个.
对于较复杂的问题,一般都有两个方向的列式途径,一个是“正面凑”,一个是“反过来剔”.前者指,按照要求,一点点选出符合要求的方案;后者指,先按全局性的要求,选出方案,再把不符合其他要求的方案剔出去.
(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案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计数原理的定义解释计数原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计数原理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介绍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排列原理和组合原理解释排列原理: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方式的个数解释组合原理: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方式的个数第二章:排列原理2.1 排列原理的公式介绍排列公式:P(n, m) = n! / (n-m)!解释排列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2.2 排列原理的应用举例说明排列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练习题:根据给定的问题,运用排列原理计算不同的排列方式个数第三章:组合原理3.1 组合原理的公式介绍组合公式:C(n, m) = n! / [m! (n-m)!]解释组合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3.2 组合原理的应用举例说明组合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练习题:根据给定的问题,运用组合原理计算不同的组合方式个数第四章: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4.1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与联系解释排列与组合的概念及其区别强调排列与组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4.2 综合应用举例举例说明排列与组合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练习题:根据给定的问题,运用排列与组合原理计算不同的方式个数第五章:练习与拓展5.1 练习题提供一系列练习题,巩固排列与组合原理的应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解题能力5.2 拓展与应用探讨排列与组合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排列与组合原理解决第六章:排列与组合在概率论中的应用6.1 排列与组合在概率计算中的作用解释排列与组合在概率计算中的重要性介绍排列与组合在计算事件概率时的应用6.2 具体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排列与组合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根据给定的概率问题,运用排列与组合原理进行计算第七章:排列与组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7.1 排列与组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探讨排列与组合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强调排列与组合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7.2 练习题提供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练习题,运用排列与组合原理进行解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八章:排列与组合在算法与编程中的应用解释排列与组合在算法与编程中的应用介绍排列与组合在解决算法与编程问题时的作用第八章:排列与组合在算法与编程中的应用8.1 排列与组合在算法中的应用解释排列与组合在算法中的重要性介绍排列与组合在算法设计中的应用实例8.2 排列与组合在编程语言中的应用探讨排列与组合在编程语言中的应用实例强调排列与组合在编程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第九章:排列与组合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9.1 排列与组合在数学竞赛中的题目特点分析数学竞赛中排列与组合题目的特点解释排列与组合在数学竞赛中的重要性9.2 练习题提供一系列数学竞赛中的排列与组合题目,进行练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解决竞赛题目的能力第十章:总结与提高10.1 排列与组合原理的总结回顾本教案的主要内容,总结排列与组合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强调排列与组合原理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10.2 提高题与研究性学习提供一系列提高题,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排列与组合原理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排列与组合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排列与组合在概率论中的应用重点:排列与组合在概率计算中的作用,具体案例分析难点:理解排列与组合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问题七、排列与组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排列与组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练习题难点:将抽象的排列与组合原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八、排列与组合在算法与编程中的应用重点:排列与组合在算法与编程中的应用,练习题难点:理解算法与编程中排列与组合的概念,以及在实际编程中应用这些概念九、排列与组合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重点:排列与组合在数学竞赛中的题目特点,练习题难点:解决数学竞赛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十、总结与提高重点:排列与组合原理的总结,提高题与研究性学习难点: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探索排列与组合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全文总结与概括:本教案主要介绍了排列与组合两个基本计数原理,通过讲解排列与组合的概念、公式及其在概率论、日常生活、算法与编程、数学竞赛等领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案共5页

第一章计数原理第1节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材分析本节课《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3)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续知识的基础,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涉及的分步、分类的思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武器,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最根本方法.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很容易的接受两个原理的内容,并应用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类比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另外,学生的求知欲强,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明显增强,对能够引起认知冲突,表现自身价值的学习素材特别感兴趣。
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欠缺,有待加强. 目标分析⑴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内容②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总结出两个计数原理,并通过实际事例学生感悟两个原理的应用并最终学会应用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共究”更深刻的理解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学生积极合作的意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掌握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①启发探究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法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用类比的思想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对于分类计数原理设计如下情境(看多媒体):该情境是原教材上情境经过加工设计的,比原教材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入思维情境接着是对情境的处理:在情境处理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原理,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我处理情境的办法是:第一步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尝试分析,然后由学生代表分析解答,教师及时给出评价,并由老师给出解题过程,在这里由老师按分类计数原理给出解题过程,为学生顺利总结概括出原理做好铺垫.第二步对原问题加以引申:若当天有4次航班,则有多少种不同方法?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总方法数是各类方法数之和.第三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尽可能简练的总结出问题1中的计数规律?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问题1中计数规律,这样由学生总结归纳,并通过讨论准确叙述出分类计数原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意识,激发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完成了情感目标.第四步由教师板书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并说明由于总方法数是各类方法数之和,树立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讲道理意识.在分类计数原理中设计如下问题情境,问题2与问题1的背景一样:都是乘车方法的计数问题.对于问题2的处理办法是:第一步由学生自主尝试分析解答,但该问题并没有问题1般简单所以就有了第二步教师电脑屏幕显示分析及解题过程,利用多媒体显示动画,辅助分析,展示不同的走法,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解决问题,然后由感性进入理性,这也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第三步问题引申将问题引申为若从兰州到天水新增一辆4号汽车,则有多少种乘车方法?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引申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总方法数是各步方法数相乘.第四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对照分类计数原理,归纳概括出问题2蕴含的计数规律,并尝试命名,这样设计一可指导学生通过类比给出分步计数原理,渗透类比思想第二也可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本节重点,当然重点的突破也为难点突破打下了知识基础第五部教师板书: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由学生说明其称为乘法原理的理由.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二、建构数学在总结出两个计数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如下三个问题的探究,初步突破难点.探究1:对比两计数原理,指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设计探究1的意图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加深两个定理的理解并且在两个定理内容的比较中提高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探究方式: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加深理解)探究结果:共同点是:研究对象相同,它们都是研究完成一件事情,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点是:它们研究完成一件事情的方式不同,分类计数原理是“分类完成”,分步计数原理是“分步完成”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在这里只要求认识到分类计数原理是“分类完成”,分步计数原理是“分步完成”.探究2:何时用分类计数原理,何时用分步计数原理探究方式:自主探究,代表发言,共同总结.探究结果:若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方法,则用分类计数原理.若完成一件事情有n个步骤,则用分步计数原理.设计意图:在探究1基础上进一步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3: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计数问题的思维步骤探究方式: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共同总结.探究结果:1、明确要完成什么事2、判断分类还是分步3、计算总方法数(一)两个计数原理内容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 +m2 +……+m n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做第1步骤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骤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骤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二)例题分析例1 某学校食堂备有5种素菜、3种荤菜、2种汤。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的教学设计

副班长 ,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
( 3 ) 从中选 1 名班长 , 1 名副班长 , 共有多
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 对本题我们安排学生自主探究 , 合作交 流 , 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原理的区别 , 加强 学生在实际解题中分步 、 分类解决问题的能 力 , 能充分体现课堂的有效性 . 例 2 ( 1 ) 4 名学生报名参加数 、 理、 化竞
90 % 的学生会运用知识 ; 有效益 , 即在考试中
出成绩 .
・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3 期 高中数学教与学
5. 课堂练习
( 1 ) 将 3个不同的球投入 4个不同的盒子
及灵活运用 .
( 2 ) 会恰当地分类与分步解决简单的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问题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7. 布置作业 (略 )
中 ,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
( 2 ) 如图 3, 只合上其中两个开关以接通
结束语 请同学们课后找些生活中有关计数的题 目 , 并记载下来 . 若遇到不能解决的题目 , 同 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 记住要用好两个计 数原理 , 关键是分清完成一件是分类完成还 是分步完成的区别 . 事实上 , 生活与科学上很 多计数问题需要用这两个基本原理来处理 . 同样 , 我们在学习中 , 只要打好基础 , 就能灵 活运用 ,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年
+ y - 2 ax + a - 1 = 0 与抛物线 y
2 2 2
=
让章节起始课教学更厚重些——以“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学为例

方法 , 如列 举法 等 , 且 学 生 在学 习本 章 内容 前 对 两 个
基本 计数原 理也 并不 是一无 所 知 , 甚 至 已经 自觉或 不
两个 原理提 供 了一个 较为适 切 的情 境 , 以下 是 笔者 的
设计 。 教师 : 我在 电脑 上设 置 了 1个 4位 数 的用 户登 录 密码 ( 每个 位 置上数 字是 0 ~9这 1 0个 数 字 中的某 一
方法。
教师 : 我 们 学 过 哪 些计 数 的方 法 , 这 些 方 法 能 很 快 解决 我们 提 出的这 些计 数 问题 吗 ? 学生 2 : 我们 可 以 一 个 一 个 地 数 ( 列举法 ) , 或 者 借 助 图表帮 助我 们去数 ( 如 画树 形 图等 ) 。 教师 : 这 些 方 法优 点 是 比较 直 观且 易理 解 , 但 有
怎样 的不足 ?
教师 : 如 果方 式有 很多 类怎 么 办? 能不 能把 这个 结论 推 广到更 一 般 的情 形 呢? ( 学 生讨 论 , 师 生 补充 得 到两个 原理 , 限于篇 幅略 ) 1 . 4 计 数原 理 的应用 。 展现 过程 性
师” 活动 中开 设 的苏教 版教 材《 数学》 ( 选修 2 — 3 ) 中 的
“ 计 数原 理” 一 章 的起 始课 “ 两 个基 本计 数 原理 ” 为例 ,
谈谈 这节 课 几个 主 要 教 学环 节 的设 计 意 图及 对 章 节
“ 影 响学 习 的最 重要 的 、 唯一 的 因素 就 是 学 生 已 经认 识 了什 么 , 弄清 楚 它 , 然 后 进行 教 学 。 ” 这 段话 深 刻 阐 明 了教 学 的 切 入 点 应 该 建 立 在 学 生 已有 的 认 知 基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计数是一项经常会遇到的任务。
而两个基本的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为我们解决各种计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路。
先来说说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可以这样来理解:假如完成一件事情有若干种不同的方式,而每一种方式都能够独立地完成这件事情,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方法总数,就等于把每种方式的数量相加。
比如说,从 A 地到 B 地,你可以选择坐火车、汽车或者飞机。
如果坐火车有 3 种车次可选,坐汽车有 2 种车次可选,坐飞机有 4 种航班可选,那么从 A 地到 B 地总的出行方式就有 3 + 2 + 4 = 9 种。
再举个例子,在一个班级里,要选一名班长,候选人有男生 5 名,女生 7 名,那么总的候选人数量就是 5 + 7 = 12 名,也就是选班长的可能性有 12 种。
加法原理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同的方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交叉或者重复的情况。
接下来谈谈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是指:如果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步骤进行,完成第一步有m 种方法,完成第二步有n 种方法,以此类推,完成第 k 步有 p 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总的方法数就是把这些步骤的方法数相乘,即m × n × … × p 。
比如说,你要从你的家去学校,首先要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有公交车、自行车、步行 3 种选择;选好交通工具后,又要选择走哪条路,假设每条交通方式都对应着 2 条不同的路线。
那么你去学校的总路线数就是 3 × 2 = 6 种。
再比如,一个密码由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可以是 0 到 9 中的任意一个,第二位数字同样可以是 0 到 9 中的任意一个,第三位数字也是如此。
那么总共可能的密码数量就是 10 × 10 × 10 = 1000 种。
乘法原理的重点在于,每一步的选择都是相互依存的,前一步的选择会影响到后一步的可能性。
高二数学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课Hale Waihona Puke 小结课堂小结1. 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是两个最基本,也是 最重要的原理,是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尤其是 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的基础. 2.辨别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的关 键是“分类”还是“分步”,也就是说“分类” 时,各类办法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是独立的,都能 直接完成这件事,而“分步”时,各步中的方法 是相关的,缺一不可,当且仅当做完个步骤时, 才能完成这件事.
制作人
/ 彩99注册
您切勿让朕失望,得胜归来,朕另有封赏/"川布听咯更是大喜,豪然回道:"请皇上放心,末将定直捣襄阳,生擒东舌小儿/"董卓与木儒相望壹眼,眼中尽是欣喜,想否到汤广否仅将兵权交给咯川布,更是派来叁员彪将相助,如此壹来,何事否成?宇文成都满脸否解,明明是自己占咯上风,却为何要把兵 权交给川布,便上前问道:"皇上,成都为何否能统兵而要将兵权交给他?"汤广将视线抛到宇文成都の身上,捋咯捋须髯,若有所思地回答:"天宝将军,您是朕大隋の顶梁柱,您必须留守洛阳,方才可以保朕皇都无忧.""成都明白咯."宇文成都虽然心里否服,但是皇命在前,也就只能硬生生地回应壹句, 转身退下.宇文化及却阴沉着那长老脸,壹言否发,突然眼神中闪过壹丝异色,走到汤广面前开口说."皇上,臣有壹人想要举荐,可随大军壹起出征,此人有万夫否当之勇."汤广壹脸好奇地问道:"丞相所言何人?""光禄大夫裴仁基之第叁子,裴元庆."O(∩_∩)O)壹百五十九部分裴元庆力举千斤鼎封 神之战,终于落下咯帷幕.汤广脑江中思绪翻滚如潮,壹脸否解地问道:"裴仁基此人真倒是有所耳闻,便是那之前加封の光禄大夫,否过那裴元庆是什么人物?"宇文化及目露异色,清咯清嗓子,旋即回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1两个基本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
数原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导学生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理解 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问题 1. 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
一天中,火车有4 班, 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
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 从甲地到乙地有3类方法,
第一类方法, 乘火车,有4种方法; 第二类方法, 乘汽车,有2种方法; 第三类方法, 乘轮船, 有3种方法;
所以 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4 + 2 + 3 = 9 种方法。
问题 2. 如图,由A 村去B 村的道路有3条,由B 村去C 村的道路有2条。
从A 村
经B 村去C 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 从A 村经 B 村去C 村有2步,
第一步, 由A 村去B 村有3种方法, 第二步, 由B 村去C 村有3种方法,
所以 从A 村经 B 村去C 村共有 3 ×2 = 6 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A
B C
北
南
中 北 南
例4 .如图,要给地图A 、B 、C 、D 四个区域分别涂上3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
解: 按地图A 、B 、C 、D 四个区域依次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 种, 第二步, 种, 第三步, 种, 第四步, 种,
所以根据乘法原理, 得到不同的涂色方案种数共有N =
变式
1,如图,要给地图A 、B 、C 、D 四个区域分别涂上3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
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
2,若颜色是2种,4种,5种又会什么样的结果呢?
2、75600有多少个正约数?有多少个奇约数? 解:
① ③ ④ ② ①
② ③ ④
④
③ ② ① 图一 图二 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