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柳最适丰产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杞柳种植的方法杞柳的市场价值

杞柳种植的方法杞柳的市场价值

杞柳种植的方法杞柳的市场价值杞柳发条率高,柳条细而长,富有韧性,是较好的编织材料.一次栽植,多年收条,成本低,效益高。

下面是精心为你的杞柳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一、选留优良种条。

于秋季,选择生长发育良好、腋芽饱满、粗1厘米左右、无病虫、健壮的柳条作种条。

种条收割后绑成捆,在背风向阳、排水较好的土地上挖深50厘米、宽50厘米的贮藏沟,长度可依条长而定,种条放入沟内后上盖20厘米厚的细沙,并盖严踏实。

贮藏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种条受热腐烂或失水干缩。

二、深耕整地,施足肥。

春季在土地解冻后,将确定扦插杞柳的地深翻20-30厘米,施优质圈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碳铵75千克、硫酸钾20 千克或相应养分含量的复合肥。

耕后耙平、耙细,然后整畦,一般畦宽185厘米,内栽5行杞柳,畦埂宽45厘米,畦内行距35厘米,畦长依地块长度和种条量而定,一般以30厘米为宜。

三、栽植时间及方法。

杞柳扦插以早春(一般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最好,秋季扦插一般在封冻前15天进行。

扦插前挖出种条,将其剪成长13-15厘米的条段,要求剪口光滑平整,皮不破裂。

按株行距10厘米X35厘米的规格进行扦插,直插,斜插均可,但最好直插,切忌倒插。

插条要露出地面3厘米左右,以露出1-2个芽为宜,扦插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8-2万株。

扦插后立即浇水。

之后,要加强田间管理。

特别注意及时打杈,杞柳有分杈的习性,当柳条高1米以上时开始长杈。

打杈一般随出随打,打杈时要横向将杈掰出切勿将杈乡下随叶掰掉,否则会伤害皮层,形成伤疤,影响柳条的质量。

另外,要注意锈病、蚜虫、卷叶虫、柳兰金花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四、适时采收。

柳条的彩条时间直接关系到柳条质量的好坏,杞柳可在伏、秋季收割两次。

收割早了影响柳条的韧性,收割晚了则脱不掉皮,都会影响编制工艺质量。

一、杞柳的栽植杞柳喜在上层深厚的沙壤上中生长,所以应选择沙壤土、河滩地以及近水的沟渠边坡等肥沃的地方种植。

不同栽植密度对杞柳产量及经济寿命的影响

不同栽植密度对杞柳产量及经济寿命的影响

2结 果 与 分 析 2 . 1大 红 头 不 同密 度 产 量 分析
对 大 红 头 连 续 调 查 4年 产 量 ( 第 1 年 为 秋 条 产 量 )结 果 见表 1 , 对 不 同 密 度 的 4年 平 均 产 量 进 行 方 差 分 析 、 多 重 比较 见表 2 , 由 表 2可 以 看 出 , 5 × 4 0厘 米 , 1 0 × 2 0厘 米 、 1 0 × 3 0厘 米、 1 0 x 4 0 厘 米 几 种 密度 之 间产 量 无 显 著 差 异 ,且 产 量 最 高 , 1 5 ×4 0厘 米 、 1 5 x3 0厘 米 、 1 0×5 0厘 米 几 种 密 度 之 间 产 量 无 显 著差异 . 产量较低 。
治 在 扦插 时施硫酸 亚铁颗 粒 1 5公 斤 / 亩进 行 土壤杀 毒 , 生 长 季 节 针 对 出 现 的 不 同病 虫 害 进 行 药 剂 防 冶 。
采 用 随 机 小 区 区 组设 计 ,三 个 重 复 ,密度 为 A: 5 x 4 0厘 米, B: 1 0×4 0厘 米 , c: 1 5 ×4 0厘 米 , D: 1 0×3 0厘 米 , E: 1 5×3 O 厘米 , F: 1 0x2 0厘 米 , G: 1 0 x5 0厘 米 7个 , 所 在 的样 方 面 积 均 为 5 × 5 米。 四周设保护行 ( 见图 1 ) 。 统 一肥 水管 理 , 连 续 调 查 4年 产 量 。 1 . 3试 验 地 概 况及 管 理
将枯 叶衰茎都剪除 , 其他杂物也 要搬出 园外烧毁 。然后用波
美度 石硫 合剂喷洒消毒 。
3. 5病 虫 害 防治
田 七 多病 虫 害 , 防治 也要遵 循 “ 预 防 为主 , 综 合治理 ” 的 植 保 原 则 。 在 田七 出 苗 之 前 就 要 进 行 药 物 防 治 , 可 以 用 多 菌 灵加 粉锈灵 5 0 0  ̄ 6 0 0 倍 液喷 施 墒 面 , 进行消毒处 理 , 可 以 预 防 白粉 病 等 多 种 病 害 。出 苗 后 , 如 果 发现 发 病 植 株 , 要 进 行 定 点 清除 , 可以选用 3 0 %恶 霉 灵 连 续 喷 雾 2 ~ 3 次, 每 次相 隔 一 周 时 间, 或者 用 5 0 %多菌 灵 2 0 0  ̄ 4 0 0 倍 液喷施 , 也 可 以 有 效 防 治 立 枯病 等。 田七 2 ~ 3 年 植 株 主 要 病 害 有疫 病 、 炭疽病 、 黑斑 病 、 圆斑 病 、白粉 病 及 茎腐 病 等 。 防 治 疫 病 ,可 以 用 8 0 % 三 乙 膦 酸 铝 5 0 0倍 液 ,或 者 用 5 8 %甲霜 灵 锰 锌 5 0 0 倍 液 喷 雾 ;防 治 黑 斑 病, 可 以用 1 . 5 %多抗 霉素 , 稀释 成 1 5 0 , - , 2 0 0倍液 , 或 者用百菌 清 5 0 0  ̄ 6 0 0倍 液 喷 施 ;防 治 圆 斑 病 可 以 用 3 0 %爱 苗 2 5 0 0倍 液, 或 者用腐 霉利 1 5 0 0 倍 液喷 雾 ; 防治 炭疽病 可以 用 6 5 %代 森锌 3 0 0倍 液或 者 波 尔 多 液 2 0 0  ̄ 3 0 0倍 液 喷 雾 。另 外 , 用 0 . 1 ~ 0 2 波 美度 石硫合剂可以防治 白粉病和 黄锈 病。 田七 虫害 比较 少 , 主要 是红 蜘 蛛 。 红 蜘 蛛 吸 食 植 株 汁 液 , 容易使 叶片变黄 , 果 实 也 会 萎 缩 。可 以 用 0 . 1  ̄ 0 . 3波 美 度 石 硫 合剂或 者 1 : 1 0 0 0灭 扫 利 喷 杀 , 都 可 以收 到 良好 防 治 效 果 。

杞柳的栽培技术及综合效益分析

杞柳的栽培技术及综合效益分析
间空 地 的 降雨量 减少 1 _ 2 %,有 效地 削弱 了 雨 o-0 滴 对 地 面 的 打击 溅 蚀 ,从 而 减少 土壤 表 层 结 构破 坏 与 冲刷 。
42 枯枝 落 叶蓄水 保 土 .
根 据 几年 来 造林 试 验结 果 , 柳适 于 春秋 、 杞 多
雨 季 节 造 林 为最 好 , 林 方 法 可 分 为 植 苗 、 插 、 造 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沟 谷 和 江 河岸 边及 低洼涝 地 生长 更好 。一般 当年
生 树 高 达 2 25 地 径 1 1 e 根 据 实 测 一 般 — .m, — . m, 5
当年 生 根 长 1 - 1c 侧 根 1 _ l 左 右 , 系 o _ 5 m, o _ 5条 根 向周 围扩散 分布 。抗 冲 刷力强 . 在水 土 流失 冲刷 沟
条 , 均 高 度 在 2 m, 均 地 径 粗 1 — 2m, 平 —3 平 . c 形 8
成繁 茂 的灌丛 林 。据 调查 . 在各 种严 重 的水 土流失 侵蚀 类型 区普 遍生 长 良好 。
1 形 态特 征
杞 柳 (p rue 1丛 生灌 木 , 柳 属 (diI高 S up rd) 为 sl ) x 可达 5 左 右 . 条 细长 , m 枝 当年 生枝 被短 柔 毛 、 无 后 毛、 淡黄 绿 色或 紫 红 色 。叶线状 倒 披针 形 , 生 或 对
41 林冠 缓 冲截 流 降雨 .
前 要把 插 穗放 在水 中侵 泡 3 5 , — d 使插 穗 含水 量 保
持 在 6 %以上 、 进行 扦 插 , 扦 插 深 度 以 外 露 1 o 再 其
个芽 , 即插 桩 露 出地 面 1 C I 右 为 宜 , 后 踏实 . I左 5T 插 灌水 。 条 密度一 般每 亩 1 — 1 插 . 5 . 株。 8万 苗 期 管理 、 除要 及 时抹芽 外 , 如施 肥 、 溉 、 灌 松 土、 除草 等 , 与一 般育苗 略 同。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杞柳是一种植物,也称为枸杞子。

它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杞柳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其生长期长,产量高,且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因此,杞柳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目标之一。

为了提高杞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栽培技术,下面就介绍一下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一、杞柳作为重要的经济树种杞柳是中国著名的经济树种之一。

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

杞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比如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杞柳中含有多种有益的成分,如多酚、类黄酮、维生素C等,对保健功效显著。

1、地形条件选择:杞柳生长的地方主要是荒漠、草原、丘陵等地,因此选择山区、荒漠或者平原的轻度黄土地是比较合适的。

2、土壤条件选择:杞柳选择对土的选择性较强,比较适宜在耐旱、耐寒、于半干旱、贫瘠的砂质壤土中生长。

同时杞柳适应性较强,在酸性、中性的土壤中都可生长。

3、密植栽培技术:在正常情况下杞柳作为经济树种栽种建议行距应在2米以上,但是密植可以提高基本面积效益,达到更高的产量。

在2米的基础上每亩增加1000到1500棵的密植,可以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密植栽培也要注意保持基本行列的密度,不能过度密植,导致根系与营养互相抢占,导致影响产量和品质。

4、施肥技术:杞柳施肥一般采用有机肥、矿物肥、氨基酸肥等全面施肥的方法,同时,配合灌溉,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和保持土壤湿度。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较好的掌握养分的控制,避免过量营养或者太过寡少。

三、效益分析通过以上的栽培技术,可以达到提高杞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种植农民的经济收入。

密植栽培技术可以达到细分化管理,使得树冠空间充分利用,增加单元面积产量,从而提高基本面积效益。

同时,在施肥和灌溉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加土地养分和保湿能力,有效减小了种植成本。

四、总结杞柳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树种,具有很多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杞柳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杞柳栽培技术及应用

杞柳栽培技术及应用


雪 ”进 行 窝 墩造 林 。用 四股 权 插 孔 成 排 进行 扦 插 。
扦 插 时 梢 部 朝 上 , 露 出 3~4 c m, 扦 插 后 踏 紧 土 壤 。扦插 深度 根据 土 壤 墒情 而定 ,干 旱 地 区扦 插较
稼 柳 、 簸 箕 柳 ,杨 柳 科 柳 属 ,其 枝 条 柔
壤 土或 淤 土 细沙 的 河滩 湿 地上 生长 最 好 ;
在 土 质 较 好 的 轻碱 地 上 也 能 生 长 ,在 土
一 层 深 厚 肥 沃 、 水 分 条 件 好 的地 方 生 长 迅
速 ;土 壤 干 旱 或 土 质 盐 碱 的地 方 生长 缓
层 ,形 成伤 疤 ,影 响条 的质 量 。 生长 旺 、枝 权 多 ,
“ 立 春 ”期 间为 宜 ,最迟 不 能超 过 “ 雨水 ” 。秋 冬窝 墩 造林 ,每 坑 四角各 插 1 株 ,插 后 埋土 踩 实 ,封墩
. 1 形态特征
杞 柳 为丛生 落 叶灌木 ,高达 3~4 m。
. .
防寒越 冬 ,土 墩不 能过 厚 ,约 离 地 1 0 c m 左右 ,来 年 春 季 自行 破 土 出芽 ,不 必 放 风 。 在 墒 情 不 定地 区 ,以雨季 造林 为宜 。
摘 要 :对 杞 柳 的 形 态特 征 、生 态 习
5 0 c m。方坑 栽 植每 角 1 株 ,长 方坑 栽植 多为 2株 。 坑与坑相距 2 6~2 7 c m,俗 称 “ 梅 花墩 ” 式栽 培 。 “ 四旁 ”栽 柳 都采用 挖 坑栽 墩 ,墩 距 1 r n ,坑 3 0 c m 见 方 ,每坑 四角各 插 1 株 。总 的 原则杞 柳 造林 尽量 密 植 ,经验 证 明,密 度大 ,柳 条质 量 好 。在 北方 一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杞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杞柳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非常关键,下面将介绍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育苗管理、移栽管理、栽植密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品种选择是关键。

杞柳栽培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例如宁杞22号、宁杞1号等。

土壤准备是保证杞柳生长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肥沃、透水性好的土壤进行杞柳栽培,进行深翻整地、平整土壤、除草、松土、施有机肥等预备工作,为杞柳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接下来,育苗管理也是关键环节。

杞柳采用嫁接繁殖方法,选用有抗病虫害能力的优质树苗作为母株,进行嫁接和扦插繁殖,控制嫁接成功率和扦插成活率,培育出健壮、适应性强的幼苗。

然后,移栽管理是确保杞柳成活的关键。

在移栽前需事先进行水浸润树苗根系,然后进行整株移栽,注意避免根系损伤,移植后进行及时浇水、追肥等管理,保持树苗的生长活力。

栽植密度也是影响杞柳产量的重要因素。

适当提高栽植密度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密植也容易造成杞柳间竞争激烈,影响树体生长和健康,因此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灵活调整栽植密度。

施肥管理也是提高杞柳产量的关键。

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的肥力状况,然后根据营养需求合理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追肥,注意平衡养分供应,防止过量施肥导致的病害发生。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杞柳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在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保持杞柳的健康生长。

对于杞柳的效益分析,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杞柳可用于中药材的加工和销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杞柳还可以作为防风固土、水土保持和环境修复的重要树种,对于土地的保护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杞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杞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杞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杞柳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种植和管理技术对于杞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杞柳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一、杞柳的选地和建地1、选地条件杞柳适生在海拔1000~2500米的中高山地带,要求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年平均温度在12~18℃之间。

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8之间的土壤为宜。

2、建地方法选好适宜的地段后,按照林分特征,采用造林方式进行建地。

常用的建地方法有直播、穴播、机械栽植和苗圃移植等。

直播适用于坡度较小、土壤肥沃、积水少的地段;穴播适用于陡峭地方;机械栽植适用于平整地段。

苗圃移植适合种植规模较大的地方,可以培育出健壮的幼苗,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杞柳的栽植和密度1、栽植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栽植,春天是3月下旬~4月上旬,秋天是10月下旬~11月上旬。

采用穴、梁或机械栽植法,将苗木根系埋在土壤中,并将腰部以上的部分埋入土中,3~5厘米左右,固定苗木,种植深度不超过根颈,填土后轻轻拍实。

3、密度要求密度决定了杞柳栽植后的生长情况,一般栽植密度在2000~3000株/公顷。

不同的地段和生境条件下需要适当调整密度,以保证杞柳生长健康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三、杞柳的管理和养护1、施肥杞柳是一种喜肥的树种,树龄越小越需要施肥养护。

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基肥和追肥两种。

基肥以骨粉、菜籽饼、油麸、腐熟的农家肥等为主,每亩施用200~300公斤。

追肥以化肥为主,塑料袋装20~30克肥料,每株每年施肥2~3次左右。

2、修枝杞柳生长较快,需要进行定期修剪,促进分叉生长,提高叶片覆盖率。

修枝的时间以春季为宜,通过适当修枝可以使枝干生长更加粗壮,避免株型异常。

3、病虫害防治杞柳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棉铃虫、松材线虫等。

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防治方法。

4、定期检查杞柳在种植初期更需要密切关注和检查,发现疑似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杞柳的正常生长。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杞柳是一种优质的天然牧草,具有生长迅速、质量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草地改良、青饲料生产等方面。

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杞柳生产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一、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选择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适中的土地。

对土地进行深耕、翻松、清理杂草等整地工作。

2.种植。

将杞柳种子选好,进行消毒、浸泡等处理,然后按照一定密度进行排种。

一般每亩种植700-1000株。

种植期为春季和秋季,并且每年应该进行2-3次的更新,及时淘汰老株。

3.管理。

杞柳密植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如及时浇灌、防止病虫害、肥料施用等。

二、效益分析1.高产。

杞柳密植后,由于每亩种植的树木数量较多,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提高对阳光和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高产。

据统计,杞柳密植后可以实现每亩产量在5000-8000斤之间。

2.优质。

杞柳的品质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选择适合的土地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杞柳的品质。

密植的树木可以互相竞争,从而提高品质,提高营养成分含量。

此外,杞柳的营养成分与人的需要相似,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畜牧业。

3.有利于土地保护。

杞柳密植后,具有一定的土壤改良作用,甚至可以在恶劣的荒漠环境下生长。

同时,杞柳可持续生长,可以有效的防止土地沉积、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适当地进行杞柳密植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总之,杞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经济、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随着国家对农牧业的重视,将会有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这个领域,致力于推进养殖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杞柳最适丰产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按密度大小划分为9个密度段,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分析杞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产量与密度是高度显著相关的,利用曲线拟合寻找产量与密度的关系,最终得到杞柳最佳种植密度为16.5万~18.0万株/hm2。

关键词杞柳;密度;产量
杞柳(Salix purpurea)为杨柳科柳属多年生落叶灌木,丛林,高达3 m。

枝条长而柔韧,粗细均匀,去皮后枝条洁白,常用作日用品和工艺品的编织材料[1]。

杞柳根系发达,喜光,耐瘠薄、耐水湿,又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适宜在沿淮低湿易涝地种植[2-3]。

河南省固始、淮滨等县栽植、加工杞柳的历史悠久,杞柳编织业发达,特别是固始县三河尖乡,是闻名全国的柳编之乡,柳编产量约占全国的1/4,柳编产品出口欧美、日本、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年创汇在5 000万美元,柳编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根据杞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品种对比、密度对比、生长规律、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试验观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试验数据。

该文旨在通过杞柳密度试验,进行杞柳最终密度(收获时的密度)效应分析,研究杞柳单位面积最终保留密度的最佳值[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信阳市固始县三河尖乡,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是我国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 ℃,年均降雨量1 287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139 h,无霜期228 d。

试验地地理位置东经115°50′,北纬32°31′,海拔26.4 m,属沿淮滩地,土壤为砂土,土层深厚、肥沃,适宜杞柳生长[5-6]。

1.2 试验设计
在杞柳收获后,调查试验地实际保留株数,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以最小密度7.5万株/hm2为基植密度,按上限排外,确定级距为1.5万株/hm2,把最终密度划分为9个密度段,分别为7.5万~9.0万、9.0万~10.5万、10.5万~12.0万、12.0万~13.5万、13.5万~15.0万、15.0万~16.5万、16.5万~18.0万、18.0万~19.5万、19.5万~21.0万株/hm2。

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 m2(6.0 m×2.5 m)。

1.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因为只局限对最终密度的专一分析,所以剔除品种、立地因子和其他技术条件的影响,将这些因子予以固定,将最终密度和产量作为变量进行分析,数据见表1。

2.2 相关分析
对各个重复的产量与密度进行相关分析,在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中(表2),由于其相关系数为0.637,相关系数的Sig为0.000,小于0.01,所以相关系数用“**”标记,说明产量与密度的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的;在Spearman 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中(表3),其相关系数为0.619,相关系数的Sig为0.000,小于0.01,所以相关系数用“**”标记,说明产量与密度的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的。

从分析结果可知,无论是用Pearson相关系数还是用Spearman相关系数,都能得出产量与密度的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相关的结论。

2.3 曲线拟合
因产量与密度高度显著相关,所以可用曲线拟合方法估计产量与密度间的关系,根据两者间的关系,模型选取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经拟合得到图1,2个曲线的R2分别为0.718和0.792,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从2个拟合曲线和原始观测值的图形上看,当密度在16.5万~18.0万株/hm2时,曲线出现最大值,即杞柳的种植密度为16.5万~18.0万株/hm2时,它的产量最大;密度7.5万~18.0万株/hm2时,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当超过这个值时产量开始减少。

3 结论
由于杞柳在全部生长发育周期中,株数因自然稀疏而发生变化,单位面积株数减少无可避免。

杞柳收获时的最终密度是决定杞柳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密度。

分析结果表明,杞柳最适丰产密度为16.5万~18.0万株/hm2,杞柳收获量达到最大值,收获量上限值平均为34 005 kg/hm2。

低于该密度或高于该密度的杞柳单位面积平均收获量均小于这一密度时的平均产量。

其中,收获量达到最大值是最小密度7.5万~9.0万株/hm2上限值的2.8倍,是最大密度19.5万~21.0万株/hm2上限值的1.7倍。

综合测估,16.5万~18.0万株/hm2为最适丰产密度,收获量较采用其他杞柳种植丰产密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4 参考文献
[1] 梁明哲.杞柳栽培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13(1):58-59.
[2] 朱毅.杞柳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6):16-17.
[3] 侯学敏.杞柳密植栽培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2(1):40-41.
[4] 袁玉霞,杨丽,李艳目,等.杞柳初植密度对比和品种对比试验效应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5,76(3):20-22.
[5] 杜彩萍,牛慧军.杞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159
[6] 王太平.杞柳4个优良无性系造林密度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1):15516-15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