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研究
健身对骨密度的影响

健身对骨密度的影响健身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在关注健身的同时,我们需要了解健身的益处,特别是它对骨密度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健身对骨密度的影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健身的好处。
1. 什么是骨密度?在探讨健身对骨密度的影响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骨密度。
骨密度是指骨头中所含有的矿物质和钙的程度,它是衡量骨骼结构坚固程度的指标。
骨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骨骼的健康和强度。
2. 健身对骨密度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和锻炼可以显著提高骨密度。
以下是健身对骨密度的积极影响:2.1 强化骨骼负荷进行负荷训练如举重、善跑和慢跑等能够提高骨骼负荷。
这种负荷刺激会促进骨骼组织生长,增加骨密度。
适度的重力和压力有助于骨骼形成更多的骨细胞,从而增加骨密度。
2.2 促进骨骼代谢健身活动能够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帮助骨骼组织进行快速细胞更新。
骨骼更新的速度决定了骨密度的水平。
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刺激骨骼的代谢进程,促进骨骼组织的更新,从而提高骨密度。
2.3 提高平衡和协调健身活动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提高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平衡和协调的提升对于预防骨折和损伤,进而维持骨密度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核心肌肉群和强壮全身肌肉,健身活动有助于维持平衡和协调的能力。
3. 健身活动的选择要最大程度地提高骨密度,选择适当的健身活动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建议的健身活动类型:3.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和跳绳等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选择。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骨密度的提高,而且对于心血管健康和整体体力的提升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3.2 负荷训练负荷训练是通过使用外部重量(如哑铃、杠铃)进行锻炼的一种方法。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直接刺激骨骼,促进骨密度的提高。
在进行负荷训练时,要确保选择适当的重量和正确的技巧,以避免潜在的骨骼损伤。
3.3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通过瑜伽、普拉提等活动来实现。
这些训练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还可以促进骨密度的提高。
体育锻炼对骨骼健康的影响研究

体育锻炼对骨骼健康的影响研究骨骼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而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持骨骼健康的方法,其影响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体育锻炼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途径。
首先,体育锻炼对骨骼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体育锻炼,身体会得到充分的运动,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增长。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和骨骼会受到负荷的刺激,并释放出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生长激素,刺激骨骼细胞的活动,增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能力。
此外,适度的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骨骼的供血量和氧气摄取量,加速骨骼的新陈代谢,有助于骨骼的健康成长。
因此,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骨骼的力量和稳定性,还能够改善骨骼的骨密度和骨质量,降低骨折和骨疾病的风险。
其次,体育锻炼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青少年时期,骨骼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加骨骼的钙质沉积量和骨骼密度,使骨骼更加坚固。
而对于青壮年人群来说,体育锻炼的重点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避免骨质疏松等问题的发生。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延缓骨骼老化的进程,提高老年人的骨密度和骨质量,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等老年骨疾病的发生。
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骨骼健康效果。
此外,体育锻炼的方式和内容也对骨骼健康的影响有所不同。
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被认为是三种常见的体育锻炼方式。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够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强度和柔韧性,对身体机能的改善也有积极影响。
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锻炼骨骼的负荷承载能力,使骨骼更加稳固。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能够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骨骼的灵活性和弹性,预防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综合多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全面提高骨骼的健康水平。
最后,要注意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锻炼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增加骨密度的锻炼方法

增加骨密度的锻炼方法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女性健康问题的重要来源。
在中老年人群体中,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逐渐增高,特别是女性更是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因此,对于骨密度下降的人群,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下面介绍一些增加骨密度的锻炼方法:一、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好处在于可以加强心肺功能,增加骨骼肌的代谢,提高人体对氧气的吸收和运用,从而达到增强骨密度的目的。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有氧操、跳绳、游泳、跑步、徒步等。
有氧操和跳绳可以在家中进行,游泳、跑步和徒步可以到户外活动,具体运动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身体条件进行选择。
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增加骨骼肌的力量和质量,通过对骨骼肌的刺激,也可以增加骨骼的质量和密度。
力量训练的运动可以包括哑铃、弹力带、体重训练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哑铃和弹力带的重量可以适当减小,以免运动过度导致受伤。
体重训练则是常见的利用自身体重进行拉伸和负重训练的方式。
三、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也是一种低强度的运动方式。
通过太极拳的呼吸和动作,可以让身体逐渐放松,肌肉逐渐得到拉伸和锻炼,从而增加肌肉和骨骼的密度。
同时,太极拳还有调整身心、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增加骨密度也有积极意义。
四、瑜伽瑜伽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方式,可以锻炼人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当地进行瑜伽可以让身体得到适度的拉伸和锻炼,从而增加肌肉和骨骼的密度。
瑜伽的动作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条件进行选择,一般以缓慢、平稳的动作为主。
五、步行步行是一种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也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
通过步行,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并增加骨密度。
一般建议老年人每天至少步行30分钟以上,选择平坦、安全的路线进行行走即可。
总之,增加骨密度的锻炼方法多种多样,但运动强度和方式应因人而异,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最为重要。
通过适度的锻炼,老年人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

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骨骼健康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其中,骨密度的变化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运动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老年人骨密度的维持和改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骨密度,简单来说,就是指骨头中矿物质的含量,它反映了骨骼的强度和坚韧程度。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如激素水平的变化、营养吸收能力的下降等,骨密度往往会逐渐降低,这就增加了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那么,运动是如何影响老年人的骨密度呢?首先,运动可以通过对骨骼的直接刺激来促进骨密度的增加。
例如,负重运动,像快走、慢跑、爬楼梯等,当身体的重量作用于骨骼时,会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使骨骼生成更多的骨质,从而增加骨密度。
这种直接的机械刺激有助于维持和提高骨骼的强度,减少骨质的流失。
其次,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
肌肉与骨骼是相互关联的,强壮的肌肉可以对骨骼产生更好的拉力和支撑作用。
当肌肉收缩和舒张时,会对附着的骨骼产生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长和重建,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比如,老年人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使用弹力带等,可以有效地锻炼肌肉,进而间接促进骨密度的提升。
再者,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良好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而跌倒往往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原因。
通过进行一些如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骨骼的健康,间接对骨密度的维持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助于骨骼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
同时,运动还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例如促进雌激素和睾酮的分泌,这些激素对于维持骨密度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要想通过运动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骨密度,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运动的类型选择很重要。
老年人应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
太极拳和快走对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研究

旨在通过运动前后各组 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 的变化 ,说 明
测试指 标 :骨质指数 (BQI)、宽带 超声衰减 (BUA)和超 声
太极拳 和快走对老年 女性跟 骨骨密度与骨代谢的影响。
速 度 (S O s),血 清 钙 (Ca)、磷 (P)和碱 性磷 酸 酶 (ALP)。
1 研 究对 象及 方法
sports oll bone of old homen. Keywords:t het i;thefast—walking;old women;ealcaneus;BMD;bonemetabolism
太极拳作为传统 健身项 目,活 动强度 不大 ,动 作舒缓 柔 走 、5min整理 ,强 度控 制在运 动后 10—30min测心 率 ,要 求达 和 ;快 走 的 动 作 简 单 ,强 度 易 控 制 ,不 需 要 专 门 的 场 地 ,这 些 到 最 大 心 率 (220一年 龄 )的 50% 一70% ,约 100—140次 /min。
测 量部 位 :跟 骨 ,测 试 时 间 为 15s;显 示 结 果 :通 过原 始 数 据 、T值 、z值 、期望百 分 比和 图标展示 测量结 果相对 标准数
1.1 研 究对 象
据 曲线 图 。
通过问卷调查 ,选 取 120名 老年 女性 ,年龄 在 55—65岁 1.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011年 第 27卷 第 1期
吉林体育学 Βιβλιοθήκη 学报 Journal of JilinInst 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2Ol1 V01.27 No.1
太 极 拳 和 'l:4t-走 对 老 年 女 性 跟 骨 骨 密 度 和 骨代 谢 的影 响研 究
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身体成分、骨密度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身体成分、骨密度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金家辉;李星燕;王佳晶;苏美华
【期刊名称】《体育研究与教育》
【年(卷),期】2024(39)3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成分、骨密度的剂量-效应关系,为老年人采用合理的运动剂量干预骨质疏松症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随机分层选取厦门市集美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129名,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调查其体力活动水平,并测定其身体形态、超声骨密度和身体成分。
结果:(1)低水平组体脂率、腰臀比明显高于中、高水平组;其肌肉含量较中高体力活动组明显降低。
(2)低水平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高水平组。
(3)体力活动量与跟骨骨密度(BMD)、骨强度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年龄与跟骨BMD、骨强度指数存在负相关性。
(4)体力活动量与肌肉量存在正相关性,而与体脂率呈现负相关性;年龄与肌肉量呈现负相关性,而与体脂率呈现正相关性。
结论:老年人群体力活动水平与骨质健康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总页数】6页(P84-89)
【作者】金家辉;李星燕;王佳晶;苏美华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6
【相关文献】
1.体力活动与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健康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进展
2.北京市女大学生体力活动与骨密度及身体成分相关性研究
3.学龄前儿童不同簇集特征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4.体力活动与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5.身体活动量与肥胖儿童青少年骨密度改善的剂量-效应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极拳和交谊舞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及柔韧性的对比研究

刘建 国 , 周直模
L U Ja g o ,Z I in u HOU Z i hmo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 、 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 , 对成都市武侯 区部分部分 参加太极拳 和交谊舞锻 炼
的离退休职工 ( 属) 家 和一般居 民进行 了调查 、 研究 、 分析 。结 果显示 : 太极拳 男组身体 的柔韧 性明显
te okr f l m m es n egnrl u l atiai eeec eo a o bx gadS— i dw res(a y e br)adt eea pbi prc t gi t xr s f hdw oi n O r mi h c ip n n h i s n
di een e f r c s,i ia i h ts d wbo n n o i d n i n n tr a h a oe o e ucn o y nd c tng ta ha o xig a d s ca a cng i au a ply t e s me rl fr d ig b d l l
ca a cn n W u o sr t T e r s l h w d t a :t e f x b l y o h o y o h d wb x n l ild n ig i h u Di i . h e u t s o e h t h e i i t f t e b d fs a o o ig ma e tc s l i
Ke r s:h d w b xn ;s ca cn ;t e e d r y wo d s a o o i g o i d n i g h l e l l y;b n n r e st l xb l y o e mie a d n i l y;f i i t e i
三种健身气功练习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论著·*通信作者:李晶晶,Email :157008968@qq.com三种健身气功练习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李晶晶*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08(2019)03-0339-05摘要:目的探讨定期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和八段锦练习对老年女性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BMD )的影响。
方法年龄、身高和体重相匹配的易筋经组(n =22)、五禽戏组(n =22)、八段锦组(n =21)和对照组(n =25)参与研究,三种健身气功组进行为期24周(5次/周,70min /次)的健身气功练习。
测试4组受试者腰椎L 2-4和股骨近端BMD 。
结果24周后组内比较:易筋经组和八段锦组腰椎L 2-4的BMD 分别显著增加12.0%和11.0%(P <0.05),五禽戏组腰椎L 2-4的BMD 虽有增加(5.6%)但无显著变化(P >0.05);组间比较:易筋经组和八段锦组腰椎L 2-4的BMD 分别大于对照组12.0%和9.8%(P <0.05)。
结论24周易筋经和八段锦练习增加了老年女性腰椎L 2-4的BMD ,且效果优于五禽戏。
三种健身气功对股骨近端BMD 影响均不明显。
关键词: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老年女性;骨密度Effect of three fitness Qigong exercise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derly womenLI Jingji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Sichuan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ingjing ,Email :157008968@qq.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itness Qigong ,Yi Jinjing ,Five-animal exercise ,and Eightsection brocad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the lumbar spine and proximal femur in elderly women.MethodsThe age ,height ,and weight were matched among Yi Jinjing group (n =22),Five-animal exercise group (n =22),Eight section brocade group (n =21),and control group (n =25)in the study.The exercise lasted for 24weeks (5days /week ,70minutes /time ).BMD of the L 2-4and the proximal femur of the 4groups were tested.ResultsAfter 24weeks ,BMD of lumbar L 2-4in Yi JinJing groupand Eight section brocade group increased by 12%and 11%,respectively (P <0.05).BMD of the L 2-4in the lumbar vertebra of Five-animal exercise group increased by 5.6%,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P >0.05).BMD of lumbar spine L 2-4in Yi JinJing group and Eight section brocad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12%and 9.8%,respectively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Yi Jinjing and Eight section brocade exercise increase the BMD of the lumbar L 2-4in elder women.Theeffect of three kinds of Qigong on BMD of the proximal femur is not obvious.Key words :Yi Jinjing ;Five-bird Exercise ;Eight section brocade ;elderly women ;bone mineral density当前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1],研究认为运动能预防骨质疏松已被学者证实[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明确体育锻炼对老年人骨骼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方法选取16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体育锻炼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骨密度、体成分,并利用对比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体育锻炼组的骨密度和超声速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去脂体重、肌肉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19)。
结论开展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人骨密度下降,降低老年人体脂含量,促进身体成分的合理构成。
〔关键词〕骨密度;体育锻炼;体成分骨密度是衡量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老年人随着身体功能的衰退〔1,2〕,骨密度会随之下降,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并且发生骨折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对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分析和调整,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锻炼和饮食等调控方式,对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调节,能够为老年人身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3〕。
体育锻炼作为对人体影响较大的方式,与老年人的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具有密切关系,调研分析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引导和促进老年人开展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4〕。
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从社区内选取16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入组老年人分为体育锻炼组与对照组。
体育锻炼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65.31±3.29)岁。
对照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65.78±3.64)岁。
纳入标准:(1)签署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2)年龄在60周岁以上;(3)无语言表达能力障碍。
排除标准:(1)严重疾病需要长期卧床者;(2)患有精神系统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者;(3)患有老年痴呆者。
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日常生活中未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组在科学锻炼计划的指导定期开展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并由社区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指导。
对两组老年人的骨密度、超声速度、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含量和体脂百分比进行测定。
使用双能量X线吸收对骨密度进行测量,选取腰椎、前臂和髋部作为测量部位实施扫描,对两组老年人的骨结构进行检测;通过定量超声骨质测量方法测定超声传导速度,通过超声振幅衰减系数与硬度指数对老年人的骨密度值进行反映,选取跟骨作为测量部位。
体成分测定方法为:受检人员赤脚站立于脚电极上,使用计算机对受检者的个人基本资料进行核实比对;受检者手握电极,双臂向前,与身体呈30°,维持静止不动状态,在输入受检者的姓名、年龄与性别后开始实施检测,检测的结果传送并由计算机进行保存和数据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骨密度和超声速度进行检测并对比;分别对两组老年人的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含量和体脂百分比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8.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结果2.1两组骨密度和超声速度比较。
体育锻炼组骨密度和超声速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两组体成分比较。
体育锻炼组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去脂体重、肌肉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3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骨密度指标与运动锻炼情况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19)。
3讨论3.1骨密度相关概述。
骨密度的全称为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骨骼也随之生长直至最后衰老,这属于人体生长的正常生理过程。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体的骨量也有所差异,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正常人体在30岁之前属于骨矿物质密度增加阶段,人体的骨密度随着生长而上升;30~40岁阶段,骨骼的生长达到相对平衡的状况,骨密度处于最高阶段,也就是常说的峰值骨量;在这一时期过后,骨量开始逐渐丢失,骨密度随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人体的骨骼矿物质密度同骨骼强度及内环境稳定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成为评价人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5,6〕。
骨骼矿物质密度除了因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之外,在病理状态下,部分药物也能够导致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对人体骨矿物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是现代医学的重要临床研究课题。
一般的骨密度检测主要是通过对人体骨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来直接获得以钙为主的骨矿物质的准确含量,在此基础上,对骨骼生理、病理、人体衰老的程度及疾病诊断进行判断和研究〔7,8〕。
正常人骨密度和性别、年龄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相同年龄条件下,女性的骨密度相对低于男性。
骨密度数据指标的变化为疾病诊疗及不同原因所致的骨矿物质含量改变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
3.2老年人骨密度检测的重要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各项身体功能均会出现下降,骨骼强度也是如此,在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因素中,骨质疏松和骨折等是重要的内容。
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均有骨质疏松症状的存在,我国60~69岁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率达到50%~70%,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骨折的状况较为严峻〔9〕。
骨质疏松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骨骼矿物质的流失是无声无息的,并不会特别引起重视。
对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能够对其骨骼生理、病理等状况进行详尽的了解,对于检查诊断全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9〕。
尤其是对骨质疏松来说,骨密度测量能够对治疗前后的人体骨量变化进行反映,在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中起到科学、客观的作用。
通过对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测量,能够对骨折的风险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控,通过饮食、体育锻炼等方式,对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适度地调节,进而对骨质疏松等疾病进行防治。
3.3体育锻炼与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性体育锻。
炼与人体的骨矿物质含量具有密切的关系,相较于一般人来说,运动员的桡骨和脊柱的骨矿含量明显较高,在摄入钙含量相同的条件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其骨骼健康状态显著优于不活动的人。
骨科研究〔10,11〕证实高钙饮食人员的平均桡骨骨矿含量明显高于低钙饮食人员,而活动量大而低钙饮食的人员能够保持较好的骨骼指数。
因此,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骨量丢失和骨折的危险性。
开展规律性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骨密度和超声速度指标方面,与未开展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具有显著的差异,老年阶段是估量衰减较快的时期,体育锻炼能够对骨骼衰老起到减缓作用,并有效地防控老年人骨量的下降,使骨密度保持在较高的数值。
一般来说,规律性的体育锻炼能够使老年人的骨密度得到提升,体育锻炼与老年人骨密度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够对骨密度的维持和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3.4体育锻炼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机制。
人体的骨骼与肌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当人体的肌肉力量发生改变时,骨骼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老年人的肌肉会发生收缩,进而产生间接的拉力、剪切力及挤压,这些作用力将会作用于骨骼上,并促进骨骼产生适应性。
体育锻炼产生的机械应力作用到骨骼上,进而使骨骼的形态与结构均发生变化〔10,11〕。
骨细胞是骨骼基本的机械感应单位,其主要存在于骨陷窝中,通过细胞间隙进行互相联系,当外界机械应力作用于骨骼时,骨小管基质会激活骨细胞上的机械应力,进而促进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变化,使其形成平衡状态,进而影响骨组织的变化,促进骨组织胶原和DNA的增加,从而使骨皮质和骨量产生增长,促进老年人骨密度的增加。
另外,体育锻炼对骨密度的强化作用,还与维生素D及钙离子具有一定的关系。
部分体育锻炼需要在室外环境中开展,在阳光照射的作用下维生素D的形成会增加,对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离子的吸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有助于骨量的增加,对于促进老年人骨密度提升和相关疾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期开展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其胃肠道的蠕动会得到促进,相对来说分泌出更多的消化液,进而使身体对钙离子和磷离子的吸收功能得到强化〔12,13〕。
除此之外,骨密度的增加能够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强化,促进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完善与强化,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5通过运动锻炼强化老年人骨密度的建议。
老年人定期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其骨量的下降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改善骨质水平、防治骨质疏松均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合理的体育锻炼还能够使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得到优化,促进身体结构的合理性,对老年疾病起预防作用。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开展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对自身的骨密度和身体功能进行调节。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开展,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家庭成员等多方力量的协助与指导,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提供保障。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宣传和建设力度,通过多种宣传渠道使老年人及其家属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同时,增加资金与人力投入,为老年人体育锻炼场所与器材设备提供保障,使得老年人能够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开展体育锻炼〔14,15〕。
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大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调研和指导力度,发挥医疗机构在体育锻炼指导方面的专业性。
医务人员通过定期到社区开展宣传讲座等方式,能够使老年人对体育锻炼产生科学的认知,同时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频率和内容进行指导,消除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误区,以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方式开展体育锻炼。
同时,医疗机构还要强化对医疗器械与技术的完善,为老年人身体指标检测和体育锻炼指导,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服务,并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家庭成员是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动力与成效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家属要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进行鼓励和支持,促进老年人定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同时帮助其做好相关运动准备和身体功能检测等工作,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老年人开展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人骨密度下降的症状,降低老年人体脂含量,促进身体成分的合理构成,骨密度与体育锻炼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使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