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的画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014——2015第一学期宋永超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包括八个单元,每一单元内容融会贯通,来源于生活,贴近儿童的现实情况,祖国山河、哲理故事、人间真情、传统文化,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历史。

给我们带来了心的颤动、美的感受、情的渲染。

下面是对本册书的反思。

第一单元亲近大自然,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这里有波澜壮阔的庐山瀑布,有“山行”带给我们的快乐,有北方最大的湖“美丽的呼伦湖”,还有五岳之一黄山的气势。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配以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知识接受能力增强。

第二单元天真烂漫的儿童生活,包括《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和《我想我能行》。

课文反映了不同地区孩子们的快乐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

这些课文展示了是新时代儿童的情趣、品质和人格,他们热爱劳动、充满自信,团结友爱。

如《采蘑菇的小姑娘》喜欢与同伴分享劳动的幸福的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渗透着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和孩子特有的情趣,《我想我能行》面对困难自己努力解决的小贝贝。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了,遇到事情也能主动解决问题了。

教学中由于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课堂变的更加活跃了。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熔融和谐,关爱人类共有的家园,包括《村景》、《风铃草》、《搭船的鸟》和《燕子专列》。

《村景》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江南乡村秋季悠然、和谐的优美图景;《风铃草》传来了生活在林边的风铃草发自心底的歌唱——生活在这里多美好;《搭船的鸟》使读者见到一只充满灵性的搭作者的船捕鱼吃的翠鸟,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燕子专列》装载的是燕子,更是人类的爱心与真情,描述人们用行动谱就了保护燕子的爱心之歌。

本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的点点滴滴的渗透,要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迪和知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人与自然熔融和谐。

二年级语文上15 苏珊的画

二年级语文上15 苏珊的画

课文详解
课文第自然段内容描写了什 么?
——苏珊更高兴的是什么?
课文详解
第段写了苏珊的画得到 了大家的称赞并得了第 一,他从中明白了道理。
——苏珊更高兴的是他 明白了爸爸讲的道理。
图解结构
苏珊的画儿
苏珊的画弄脏了
爸爸帮助出主意
苏珊的画得到赞扬
肯动脑筋 坏事就可能变好事
概括主题
本文讲述了苏珊在画画时,彩 笔不小心掉到画上把画弄脏了, 爸爸给他出主意,巧妙地弥补 了过失,雅的画的得到而大家 的赞扬,苏珊也明白了爸爸讲 的道理。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只要后 者再向 前几步 。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 开始的 。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 不是一 飞就到 的,而 是他们 在同伴 誉就很 难挽回 。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 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 都像演 员一样 ,为了 合乎剧 情而认 真地表 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 什么环 境下都 能够生 存下去 的人。5、心情 就像衣 服,脏 了就拿 去洗洗 ,晒晒 ,阳光 自然就 会蔓延 开来。 阳光那 么好, 何必自 寻烦恼 ,过好 每一个 当下,败,成功者创造成 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 境绝望 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 定能行 。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 容易: 被习惯 所掩盖 ,被时 间所迷 离,被 惰性所 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满意、端详”说明了 什么?
课文详解
第自然段写了苏珊在画 画时不小心弄脏了即将 要画完的画。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阅读题及答案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阅读题及答案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阅读题及答案试题内容: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蒋勋1875年,卡蜜儿成为莫奈的爱人已经超过十年,他们第一个孩子生于1867年,已经八岁,他们正式登记结婚已经五年。

而此时,卡蜜儿检查出罹患绝症,身体明显衰弱下来。

这一年,莫奈画下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

这件小小的作品很不同于莫奈同一时期的画作。

卡蜜儿坐在室内一角,对着窗口阳光做针线。

一个相爱相处了十年的女人,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在莫奈的笔下可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美艳丽的模特儿。

一个女性,有了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似乎原始女性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消失了一些,却又生长出一些如同果实一般安静饱满的神情。

莫奈处理这一幅画作时也似乎不再是一个知名画家,拥有印象派命名者的头衔,而是回来扮演一个忠实丈夫与父亲的朴实角色。

光的跳跃不见了,莫奈坐在卡蜜儿旁边,认真看妻子做针线,看窗外的光透过纱帘树荫在室内流动,室内幽静隐约的光线,照亮卡蜜儿的脸孔,照亮她衣服长袍上织绣的图案。

不知道莫奈在得知卡蜜儿罹患重病后的心情如何,这一件小小作品却使人沉思起那艰难的一年——1875年——对两个人都特别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莫奈还是留下了不少以卡蜜儿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撑着阳伞站立在草坡上的卡蜜儿肖像。

也许不应该用“肖像”来称呼这一系列作品,因为在奥塞美术馆面对好几幅同一主题的画作,我们知道画中的人物有的是卡蜜儿,有的是1886年卡蜜儿逝世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的。

这两个人都撑着阳伞,在阳光下站立着,更换着不同的角度。

我们不禁会发问:卡蜜儿或苏珊在烈日阳光下站了多久?莫奈要求卡蜜儿或苏珊变换了多少次姿势?无论是卡蜜儿还是苏珊,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再是一个被关心的主题,如同这一段时期,莫奈所有画里的人物或许都只是他用来观察光与色彩的媒介而已。

他看得见卡蜜儿吗?或者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

2023年《画》教学反思_2

2023年《画》教学反思_2

2023年《画》教学反思2023年《画》教学反思1《添画》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风景画中的情境进行大胆地想象,并添加相关的内容,使画面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情趣。

因此,一上课,我便兴致勃勃地向学生展示了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

看到小朋友们这么兴奋,我准备乘热打铁,让学生紧接着观察画面中有些什么景物,再进行想像添物。

“你想到画里去玩吗?”、“那你想怎么去呢?”“我骑自行车去。

”根据学生的想像,我快速地用彩纸剪了一个小朋友骑车的形象贴到画中。

看到自己的形象可以展示在美丽的风景画上,学生们格外激动。

他们争先恐后举起了小手:“我要乘汽车到画里去。

”“我要乘热气球。

”“我坐船去。

”“我想乘飞机去。

”“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你最想干什么呢?”这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们别出心裁的想法喷涌而出。

“我想去小河边钓鱼。

”“我想去草地上散散步,再采些美丽的野花。

”“我想在小河里种满荷花,这样小鱼可以在水里捉迷藏了。

”“我们还可以在小河边吟诗一首: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我要带小白兔和小山羊到草地上去吃新鲜的青草。

”“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划船。

”“我要去爬山,从高处看风景。

”??望着班级里林立的小手,我抑不住满腔的欣喜,笑着对大家说:“你们想得真好,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添到美丽的风景画里去吧。

比一比,谁能把画添得更有趣,更漂亮!”学生们听了,一个个地忙开了。

而在另一个班上这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画面,看看有些什么景物,再想想可以添加什么。

学生的反应也比较活跃,有的说可以添上小朋友,也有的说可以添上小鸟、汽车、飞机??但由于教师地牵制,学生的观察、想像,学生的体验难免比较肤浅、模糊,想像也略显生涩、呆板,缺少灵性。

而“你想到画里去玩吗?”就截然不同,通过这一语,道出了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像一次有趣的心灵旅行,它给了学生一对想像的翅膀,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那学生就能在教师地引导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自己的充分体验、自由畅想,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到美术学习的轻松和愉快。

2023年苏珊的画教学反思_1

2023年苏珊的画教学反思_1

2023年苏珊的画教学反思2023年苏珊的画教学反思1《苏珊的画》这篇课文,并不是要赞扬苏珊绘画的技巧有多高超,而是通过苏珊一次画画儿的经历向大家揭示一个生活中的道理:遇到问题要积极动脑筋,促转化,坏事就有可能变好事。

本课课时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动脑筋促转化,把坏事变成好事;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欢画画。

瞧,(出示苏珊的画)这就是苏珊的画,这幅画里还记述着一个小故事呢”立切主题,使孩子们很快走进文本。

并通过指名领读、轮读、开火车读,用字组词等形式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课生字,从而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分角色朗读中,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读得感情充沛,在反复读爸爸最后说的话中,联系全文,领会其中的道理,并通过勾画、抄写、背诵,更深刻的理解__告诉我们的道理: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口语交际环节,通过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你或你的朋友、亲人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想怎么办?学生在讨论中更好的领悟了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并由课文扩展到了生活,产生了实效,非常不错。

只是由于__的前后联系性,采取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的方法展开朗读和理解,有时会感觉有点牵强,需加强转换。

2023年苏珊的画教学反思2苏珊的画讲完了,我发现我在课上的话说得有点不太适宜,例如,我直接就找孩子读第几自然段,读完后问苏珊那时是什么心情,再引导孩子用什么心情去读,然后周而复始的进行,直到课文结束。

现在想想,如果那些话不是我说,而是让孩子去说,就让孩子自己去读他们喜欢的段落,然后引导他们发现苏珊的心情,再去读,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更加充分的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那样的话,我想他们才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经过这次课的反思,我也要重新考虑我的课堂安排,我的课堂用语了,我要努力的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体,我只是引导者,我不能去控制他们的思想,不能去影响他们的思维,我要让他们发现课堂的乐趣,这将是我近期努力奋斗的目标!相信自己,努力拼搏!2023年苏珊的画教学反思3【教材理解】《苏珊的画》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

硬笔书法社团活动记录

硬笔书法社团活动记录
2. 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 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 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 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 练习:边读边写。
活动效果
学生积极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情况
参加积极,主动性强。
光明南小学社团活动过程记录
6.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7.练习:边读边写。
活动效果
学生积极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情况
参加积极,主动性强。
光明南小学社团活动过程记录
社团名称
硬笔书法社团
辅导教师
唐素芹
活动地点
二一班教室
活动时间
11月23日
活动内容
学习《雨后》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1.从结构入手指导学生观察书写。重点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丽”上的一横和“宁”字的宝盖儿就像帽子。它们下面的笔画都要被帽子盖住。“内”,是半包围结构。“风”,三横中的中间横最短,下面的最长。“民’,第五笔是斜钩。
4.学生练习书写。
活动效果
学生积极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情况
参加积极,主动性强。
光明南小学社团活动过程记录
社团名称
硬笔书法社团
辅导教师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习:边读边写。
活动效果
学生积极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情况
参加积极,主动性强。
光明南小学社团活动过程记录
社团名称
硬笔书法社团
辅导教师
唐素芹
活动地点
二一班教室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心总结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心总结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心总结:1课《望庐山瀑布》中心: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山行》中心:描写了深秋施洁造山中行走时看到的枫林晚景。

2课《水乡歌》中心:本文描写了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描写了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水乡人们的美好生活。

3课《美丽的呼伦湖》中心:描写了呼伦湖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呼伦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课《黄山奇石》中心:描写了奇形怪状、神奇有趣的黄山奇石,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

5课《采蘑菇的小姑娘》中心:本文描写了一个勤劳能干,节俭懂事,友善的小姑娘,告诉我们与别人分享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6课《雨后》中心:描写了雨后孩子们在水中尽情的玩耍,表现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纯真可爱。

7课《我想我能行》中心:描写了贝贝靠自己的努力夺回了被抢的篮球,并与大孩子一起玩球的故事,体现了贝贝聪明自信,教育我们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8课《秋景》中心:本文展现了一幅秋天的江南乡村的优美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9课《风铃草》中心:本文描写了风铃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10课《搭船的鸟》中心:本文描写了我和母亲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只翠鸟,描写了翠鸟的样子和捕鱼的过程,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11《燕子专列》中心:本文描写了瑞士政府和人民一起救助燕子的故事,赞扬了瑞士人民保护动物的爱心行动,号召我们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12课《我要的是葫芦》中心:本文描写了一个种葫芦的人只注意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最后葫芦都掉光了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13课《盲人摸象》中心:本文讲述了四个盲人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就妄下结论,告诉我们只有对事物全面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4课《望天》中心:本文描写了胖太太和街上的行人一起望天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盲从,要善于观察思考,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15课《苏珊的画》中心:本文描写了苏珊把将要画好的画弄脏了,经过爸爸的指点进行修改,最后在比赛中取得第一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学会动脑筋,这样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画》教学反思_7

《画》教学反思_7

《画》教学反思《画》教学反思1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作画形式,可以让幼儿深入的了解绘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遵循幼儿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蔬菜印画活动,探索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创新,体验活动过程,获得成功喜悦。

蔬菜印画活动首先老师帮助幼儿认识菜名,激发幼儿印画的兴趣。

在认识各种蔬菜时,个别幼儿不能准确的说出菜名,教师稍做介绍,青椒和尖椒是两兄弟,都是辣椒的一种,青椒胖胖的,尖椒尖尖的,让幼儿对两者进行比较。

引导幼儿说出西兰花是花菜的一种,藕是长在荷花下面的,红萝卜的正确名字叫胡萝卜,等等。

经过介绍,幼儿们掌握了这几种菜名。

蔬菜是人类生活中必需的食品,饭桌上少不了它。

幼儿对蔬菜并不陌生,常见的蔬菜在菜地或菜场里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蔬菜,但对蔬菜的种类、作用、营养价值等还不太了解,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然而从了解菜名到蔬菜的营养价值,最后引出蔬菜还可以印画,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很自然地呼唤并激发幼儿印画的积极性和想创造的愿望,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作画时,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

教师详细清楚地讲解示范,有助于幼儿操作时更自如。

首先由老师示范用不同的蔬菜,不同的颜色印画,并运用有趣的词来激发幼儿,如亲一亲、靠一靠、印一印、摇一摇等,使幼儿学得更轻松、更易掌握。

在运用蔬菜示范时,次数不宜太多,可减少到示范两种,如藕和胡萝卜,告诉幼儿青椒和尖椒的方法与胡萝卜一样,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尝试示范西兰花、洋葱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时间,而且幼儿听讲的兴趣很浓。

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兴奋。

一朵朵漂亮的花儿,就像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

在《纲要》的指导下,老师抓住了教育锲机,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

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珊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3. 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动脑筋促转化,把坏事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需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抓住爸爸的话感悟其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动脑筋促转化,把坏事变成好事
教学流程
1.拿出生字卡片,从做游戏学习生字开始。

师:今天老师这里有八张生字卡片,接下来呢,老师找四组同学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哪一位同学对生字的学习最好。

(规则:一组为三个人,一人读字,另外两人指相应的字,看谁指的又快又准。


师:好,接下来咱们就开始吧。

2.找出学生理解不是很好的生字,进行重点讲解。

(1)例:“第”字和“弟”字易混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字形的比较,并通过组词来区别不同的用法。

(2)认字方法大比拼——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

(3)指名读生字,进一步检查认字情况。

3.初读课文,理解文章。

(1)找同学起来读生字“画”,并组词。

(2)让学生讲讲自己都知道哪些名画?还可以说说和这些画有关的故事等。

(3)借助课文插图,叙述:这是一个叫苏珊的小姑娘的画儿,这张画儿还记述着一个小
故事呢。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小故事呢。

找同学读课文,反复读。

4.布置作业:你从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动脑筋促转化,把坏事变成好事
教学流程
1.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

师:《苏珊的画》讲的是什么事?能用一两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总结:本文并不是要赞扬苏珊绘画的技巧有多高超,而是通过苏珊一次画画的经历向大家揭示一个生活中的道理:遇到问题要积极动脑筋,促转化,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师:全文那句话最让你受启发呢?
总结: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坏。

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师:我们应该把这句话牢记在心,背下来好不好?
2.由爸爸的话引领全文,指导学生朗读。

(1)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

(2)引导学生注意标点的运用。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师:在你的周围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你或你的朋友、亲人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想怎么办?
板书设计:
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