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人物创作的思考
油画贫农的儿子赏析

油画贫农的儿子赏析油画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绘画形式,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展现着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而油画《贫农的儿子》则是一幅充满深刻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贫困家庭中儿子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幅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探寻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
首先,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入手。
整幅画面以贫困的农村家庭为背景,画面中央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一个年轻的儿子正在劳作。
画面的色调以暗淡的色彩为主,整体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巧妙地表现了农村家庭的困境和压力。
同时,画面中的儿子形象也是一大亮点,他的身姿挺拔,面部表情坚毅,透露出一种坚韧和坚毅的气质。
这种对比的色彩运用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引起了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我们可以从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入手。
《贫农的儿子》这幅作品所描绘的是一个贫困家庭中的儿子形象,这一题材本身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在当代社会,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往往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和挫折,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一种乐观和坚韧的态度。
艺术家通过对这一题材的描绘,展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和对人性的赞美,同时也呼吁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
这种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使得这幅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最后,我们可以从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入手。
《贫农的儿子》这幅作品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写实主义的风格,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对光影的运用,使整幅画面充满了生动和真实感。
同时,艺术家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表现和对背景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赞美。
整幅画面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向往,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鼓舞。
这种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这幅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贫农的儿子》是一幅充满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的油画作品,它通过对贫困家庭中儿子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油画创作探析——油画创作的教学思考

教学 心得
A R T D U G A T I N E S E A R C H E o R
中从“ 气韵生动” 出发让 学生去感 受表现 的至高境 界; 充分运 用“ 想妙得 ” 迁 的思维 方式使 学生 认识想 象与 情感 的作 用 。
造有助 于学生个 性的形成 、 有助于充分挖掘学生创造力 的教
会被 激发 , 产生 强烈的创作冲动 。 因此 , 艺术家
在 面对很 多美 丽的素材 时, 要独 立地 作 出判 断 , 进行 深 层次 的分析 , 然后再 做 出选择 。 艺术家
要对素材进行概 括、 提炼和加工 , 能真正地达 才
到艺术创作 的至高境界——感 悟。 艺术家需要
16 6
现实生活 中的产物。每一位艺术家都希望通过 自已的 作品呈现 出对于美独到的感悟和理解 , 因此现实生活 中 存在的丑与美都是油画创作灵感的源泉。提高油画创
来。 艺术 家需要 对艺 术有深 刻 的观 察 , 艺术创
作是 人类高级 的、 殊的 、 特 复杂 的精神 活动。走
进 自然 , 深入 生活 , 生活作 为根 基 , 自己的 将 将
价 值。在 油 画教 学过 程 中 , 师可展 示董希 文 的油 画作 品 教 《 国大典 》 让 学生感受这 幅作 品深刻 的精 神 内涵 , 学生 开 , 使
了解 只有得到社会认 可的艺术作 品才能起 到教 育人 、 激励人
丰 富油 画艺术语言 , 提高绘 画技巧 , 以油 画作 品的精神 内涵
l9 . 91
[] 4 刘方. 实与表现—— 中国新现实主义绘画的精神. 现 江苏教育
,
不 断提 高油 画艺术作 品的精 神 内涵 , 进而创作 能真正 反
艺术作品赏析1000字

艺术作品赏析1000字《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也是全球最著名的艺术作品之一。
这幅画作于16世纪初期创作,现收藏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蒙娜丽莎》以油画技法创作,画面中的主角是一位女性,她的神秘微笑是这幅画作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达芬奇通过精细细腻的画面表现,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显得非常真实,给人以亲切感和亲近感。
她的眼神明亮而深邃,仿佛能够洞察人心,给人以安抚和安慰。
画作背景是一个山水背景,通过透视法和光影效果,达芬奇创造了一个深邃的空间感。
这个山水背景与蒙娜丽莎的微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同时,这个背景也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与蒙娜丽莎的微笑相得益彰。
作为一幅画作,达芬奇在细节处理上也非常出色。
他运用了细腻的线条勾勒出蒙娜丽莎的轮廓和面部特征,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同时,他运用了不同的色彩和色调,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蒙娜丽莎穿着一袭简单的黑色衣服,与背景形成了明暗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达芬奇还在画作中加入了一些细微的细节,如蒙娜丽莎的眉毛、眼影和睫毛等,使得她的面部表情更加真实和丰富。
同时,画作中的一些细节也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秘密,她的眼神中是否蕴含着某种信息等。
这些细节的存在使得《蒙娜丽莎》成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谜团的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蒙娜丽莎》是一幅兼具艺术技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达芬奇通过精细的细节处理和深入的人物描绘,创造出了一个真实而神秘的形象。
通过这个形象,他传递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幅画作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种表达和思考的方式,使观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深入思考和感悟。
蒙克《呐喊》之我见

蒙克《呐喊》之我见《呐喊》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一幅著名油画作品,于1893年创作完成。
这幅画以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形象表达了画家内心的恐惧和绝望,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下面是我对《呐喊》的个人见解。
在这幅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中央的人物,他用双手捂住了耳朵,张大了嘴巴,仿佛正在发出呐喊。
这种扭曲的形象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使人不禁想起悲剧舞台上的表演者。
画家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毫不掩饰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这幅画给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勾起人们对生活中困难和挣扎的思考。
画面采用了明亮的色彩,黄色的天空和橙色的背景,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冲击。
这种强烈的色彩搭配使人感到烦躁和不安。
与此画家还在画面中运用了细腻的线条和造型,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这些抽象化的形象和细节处理,使得整幅画更加具有张力和冲击力。
《呐喊》中的人物似乎被周围的环境所吞噬,双手和脸部的表现力十分强烈。
这种姿势和表情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助,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不满和反叛。
这个人物成为了无声的呐喊者,他的双眼呆滞而空洞,没有眼神的焦点,使人看到了一种绝望和无望。
对我个人而言,这幅画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
每个人内心都可能有着这样一种情感,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出来的痛苦和绝望。
这幅画对我而言就成了一面镜子,我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对世界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抗拒。
它让我感到无论在何种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挣扎,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呐喊》还让我思考了艺术的力量和价值。
虽然画家可能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但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他可以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观者。
艺术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可以超越语言和时间的限制,打动人心,唤起共鸣。
这幅画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通过表现主义的手法和对色彩的运用,使观者能够体验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蒙克的《呐喊》是一幅充满了表现主义风格和情感冲击力的杰作。
它通过扭曲和夸张的形象,以及明亮的色彩运用,将作者的内心痛苦和绝望展现给观者。
油画创作心得体会(范文)

油画创作心得体会油画创作心得体会篇一:我在油画创作中的一点体会我在油画创作中的一点体会妥木斯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风格是不言而喻的事。
我常常是对自己尝试性的作品充满兴趣,却又不时地怀疑和否定。
探索,否定,再探索,这样反复地进行着。
从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是创作的原则。
回忆起过去许多年里,常常是带着一个概念下去,带着一些为概念搜集的素材回来。
把自己的感情管制起来,这样就无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带着一把感受以外的尺子,在生活中量来量去,要发现可画的题材实在比沙里淘金还困难。
去年秋天,我横穿了几千里的锡林郭勒大草原,通常认为这地区是内蒙古牧区的典型。
这里没有高压线,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机??生活是流动的。
然而,正是在这些并不先进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形象和它们呈现出的色彩,构成了草原上特有的美。
空旷的天然牧场,多变的景象,质朴憨厚的牧民,古老的蒙古包,牲口拉着生活必需品的各种车辆,乘骑的马、挤奶的牛,平凡的劳动场景以及牧民们淳朴而真挚的情感??。
我怀着由衷的兴趣和激动心情,画出了一批作品。
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形成这种偏爱是有多种原因的。
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喜好和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
从离开美术学院走上工作岗位时起,我就开始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从我们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
油画引进后,要成为中国的油画,这个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议题了。
其实,我觉得争论的意义远不如实践更实际些。
我曾经想从年画中吸取点东西。
建军五十年时那幅《讲形势》就是这种尝试。
整个画面减弱了光的影响,色彩更纯一点,运用了许多装饰图案。
建国三十年美展的《牧马人》也是一种尝试,主要是运用了一些有变化的线,色彩上用了较淡的、弱的对比,这样好突出线。
对油画人物头像写生教学的几点思考

油 画人物头像的写生 中 ,造型与色彩是 不可分 割 的两个方 面 , 每一笔上 去都 既有形 、 又有 色 , 它们始 终统一在写生过程 中。形是有效 的通讯 手段 , 而颜色更具表情效果 , 体会不足 就会顾 此
失彼 。康 德说 :色 彩往往受到对美 的形 的要求 “ 的颇大 限制 , 并且 , 即使 是在容许色彩刺 激的场 合 , 只有通过形才能提 高色彩的作用 。” 也 一般 的讲 :有什 么样的造型 ,就应 该有什 么样的色 彩。 严谨 写实的造型关系 , 就需要有较为客观细 腻的色彩来 塑造 ; 夸张强化 的造型关系 , 就需 要
它 与背 景 、 线 、 光 道具 等都有 很大 的关系 , 在这
方面一定要全 面而深入 的去观察 和理解 。在教
学过 程 中 , 虽然 不 可能 , 也不 应该 要 求它 解决
未来油 画写生 中的一切 问题 , 尤其 是学 生正处
纯技术 的传授 ,而是一种艺术语 言的掌握 和创
造性思维的开发活动 。学生的个性 、 创造性语 言
甚 至 使 学 生 学 到 了 教 师 的 弱 点 和 缺 点 。油 画 的
得推崇和 肯定 的 。 而教 师要 做 的是 积极启发学 生 , 动 自身 的阅历 、 调 经验 和感受 , 努力 去寻找
个性化 的语 言。因为写生 就意味着对 个性 的观 察与想象 的重 视 。米开朗基 罗认为 : 艺术不是 “
一
括、 选择 、 变化 、 表现 的主动性 , 从结构 的角 度寻 找画面 的格 局 ,从而提高学生认 识绘 画的总的 概念 , 拓展对 整个画面结构 的 自觉认识 , 纯粹 使 画面意义 的造 型视觉因素 , 括强弱关系 、 包 节奏
油画创作之构图的思考

有 的画面都要 比对明显 。以风景画为例 , 若要表达 晴天人们心情 舒畅, 在 旷野 中玩 闹 , 则 应该 将人物和劲舞 做一些技术处理 , 使
人完全地融入景 色之 中 , 全身心地投入到 自然的怀抱 , 没有尘世 的繁杂和争 吵 , 给人以身临那种静美 曼妙 的情景 之中 ; 相反 , 若 要表达阴天人们 心情 沉重 , 事业或是爱情 受到严重 的打击 , 则应
的道理 。因此 , 草 图的修改工作既可独立完成 , 也可以寻求外界
的帮助 , 通过他人 的眼睛发现 自己的毛病 , 改正后使 自己得 到真
正 的提升 , 在E l 后的创作 中不再 出现类似 的错误 。
三、 光 线 与纸 面 的 设 计 与 安排 。
体现 出人物与环 连生变的花草都嫌弃厌烦 ,同时伴 着的是小雨还是瓢泼大雨则
使视觉上 的效果拥有一种 内在 的魅 力。一幅好的绘画作 品是有 生命 的 , 当画布上 出现 了线条和色彩 , 从 那一刻起画家和他 的绘 画作品就是互相呼应的关系 , 互为动因 , 欲罢不能。
前 言
手法 , 以求能够逼真的体现人物内心的纠结情绪等。
二、 分 期 制作 草 图 , 不 断修 改 完 善 , 初 步 定稿 。
构 图是一 门艺术 , 就油画创作 而言 , 尽管构 图是油画创作的 灵魂 , 只有找准灵魂的所在 , 才 能使得创作顺利 的进行 下去。油 画作品的构图具有规律性 和特殊 的规律性 以及就 某一特定题材 的偶发性 , 由于每一幅油画作品的成因差别很大 , 所以最后形成 的画面后果也是各不 相同的。想要正确 的对 一幅油画进行构图 和设计 ,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 虑。
一
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 , 构 图时应先有一个初步 的草图设计 , 这个草 图主要是对创作者思路的一个简单的整理 。有时创作者 突然 间有一个好 的创意 , 但 由于创意总是零散 的, 先要对其有一 个 完整 的总结并不容易 ,将其很好地融人一篇作 品中也不是一 件容易 的事 。因此需要创作者进行 草图设计 , 目的有 二 : 一是为 了及时 、 完整的记录下创作者突显 的每一个 思路 , 已在不易是任 何 一个可能 的灵感 , 最后将其整理运用到真正 的创作中。二来也 是 为了更好地完成 目标作 品。第一种情况是 以灵感 的积攒来完 成作品的创作 , 而第二种则是有 目标的进行创作 。创作者拿到一 个给定的题 目, 就这个题 目发挥 自己的想想独立弯沉一篇创作 , 这时创作者必须有一个大体 的思路 , 并 将这个思路记录下来 , 这 样才能进行后期 的制作。 完成初 步的草图后 ,进一步 的构 图计划便是 一遍 又一遍的 修改 。修改是一个不 断更新 、 完善的过程 , 能够及 时认 识到作品 中的不足并一点点的修改过来不是 一件 容易的事 ,很 多人看 自 己的作 品是找不到毛病的 , 尽管创作者知道作 品肯定存在 问题 , 但 面对 自己的嘴品总是发现不 了 自己的缺点 ,这与做人是一眼
临摹油画名家作品心得体会

临摹油画名家作品心得体会油画是一种创作性很强的绘画形式,能够将画作中的色彩、形态、纹理等呈现得极为逼真。
因此,临摹油画名家作品是提高画技、掌握绘画技巧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在我临摹油画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我有着一些感悟和心得,现在将与大家分享。
第一,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在准备临摹油画名家作品之前,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观察画作中的色彩、形态、构图、线条和纹理等方面,然后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表现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精细、耐心,调整好心态可以让临摹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掌握好色彩和层次油画作品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掌握好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在临摹名家作品时也是首屈一指的。
此外,油画的层次分明也是油画的一大特点。
掌握好层次的表现,能够让画作更加鲜明真实,恰到好处选择颜色、炫耀技巧,让画作更加贴近原作。
第三,熟悉画笔的用法和油画颜料的质感油画的创作不仅要有良好的手法,还要熟悉画笔的用法和油画颜料的质感。
对于我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画笔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从而更好地掌握细节的表现。
同时,在临摹名家作品时,对颜料和质感的掌握更是让画作信手拈来的重要一步。
第四,注重细节的处理临摹名家作品时,细节处理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方面,要求画作越像越好,默默的处理好每一个小细节,才能让画作呈现出更加逼真的感觉,从而避免让整个画面看起来过于单调、缺少生动。
第五,有自己的风格与思考临摹油画名家作品虽然可以让自己提高画技,但是也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风格,不应该纯粹地追求效果,只是为了能够将名家的画作完全复制一遍,因为在画画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有自己的风格,创作出更加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这样也许只是比原作稍微少一点精细,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创作和艺术探索,能够闪现更加个人的光芒和风格,因此我们应该在临摹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自己的味道和特点。
临摹油画名家作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加熟悉油画的运用,掌握更加灵活、逼真的表现方式,拓展自己的艺术思路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画人物创作的思考
作者:梁峰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6期
摘要:油画创作中,人物作为主要的表现题材,油画人物创作充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内容题材平民化、形式现实化和审美意识时代化的特征。
关键词:油画;人物创作
0 引言
油画人物艺术创作囊括了艺术家对生活中各种人所产生的美感刺激,由于油画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艺术家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创作理念不断变化。
油画创作理念在绘画题材上开始要求反映社会真实面目,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以生活与社会底层的百姓作为创作的题材;在表现形式上以写实为主,在审美上更能适应大众的审美要求。
1 油画人物创作的几点思考
1.1 内容题材的平民化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油画也不例外。
艺术家对油画人物从审美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实生活重新认识和理解,根据自身的创作思想和意图对源自生活的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改造,使艺术作品展现现实生活。
虽然创作内容和题材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但在艺术作品中寄托着艺术家及内心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情感。
艺术家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通过艺术加工、改造,转化为艺术作品,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审美情趣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来。
创作题材和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艺术家通过特定的题材和内容把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直观地展现给观众。
在这个过程中油画人物艺术创造的内容和题材实现了由非关注自我到关注自我,再到关注群体的转变。
艺术创作开始由描绘历史叙事的题材转向了描绘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题材,如描绘自我成长、百姓生活、弱势群体等相关题材。
油画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阶段仍具有现实主义油画的一般特性,在创作内容、创作题材上注重表现现实、表现真实的生活。
但在表现形式上虽然仍然以写实技法为主,但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夹杂了夸张、变形等多种表现风格。
同时淡化和削弱了创作的理想化成分,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油画从塑造典型形象转型塑造普通百姓的形象,开始关注弱势群体,便显出新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理念。
艺术家们不断吸取西方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认真研究社会和大众的审美需求,探索艺术的发展规律,注重画面中平凡人物形象的塑造,他们用平常心态来观察生活、社会,用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描绘生活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和弱势群体。
油画人物艺术家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在探索精神内涵的同时带有一定的批判性。
随着油画人物艺术家对社会关注程度的深入,在新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中农民工形象成为典型代表,艺术家在描绘农民工形象时注入了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认识和个人情感,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例如,孙为民创作的《绿荫》《夏日》《秋阳》等作品,王宏剑的《黄河花园口》《冬之旅》《天下黄河》等艺术作品,均以一种直观、朴实的表现形式描绘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其表现形式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艺术家们用朴实的表现方式来诉说和表达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传达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艺术家的油画人物创作表现出开始关注普通劳动人民和弱势群体的倾向,因为这一题材能很好地反映社会现实,民族生存处境和人类的整体命运.艺术家以普通人的身份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能用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真实的场景,以此来反映社会状态,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同时也是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认识、态度和责任。
1.2 表现形式的现实性化
油画人物艺术的表现手法灵活,形式多样。
有的采用线条纵横交错的艺术手法,有的采用了比较稠密的艺术手法,还有采用立体空间的艺术手法等,均表现出真实的写照感和生活氛围。
在社会变革时期,油画人物作品不断地出现,人们的生活承受着改革的痛苦,使社会和人们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艺术作品提高了内涵,也体现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油画人物创作由于受不同创作理念的影响,创作表现形式不受拘束,艺术家们可以充分挥洒个性,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来创作艺术作品,使审美空间焕发勃勃生机。
例如,忻东旺常以朴实的手法一直保持着独特的绘画风格,这与他对社会有自己的见解和对油画创作的构思有关。
在他的油画人物中他始终执着于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工人、偏远的父老乡亲。
我们可以在析东旺的作品中看到这些弱势群体的精神面貌。
欣赏他的作品时,画中的人物可以给我们强烈的视觉效果,人物的一个目光就可以反映出人物本身的特点,他尤其注重细节处理,一个眼神、动作、姿态都会让人为之一颤,画中的人物都深深地打动着关众的心灵,仿佛在画中看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
1.3 审美意识的时代化
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高级而又特殊的形态。
审美是通过观察事物,呈美,使人心情愉快,审美要重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
油画人物创作不仅要从生活中发现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把美的东西充分展现给观众。
油画人物创作理念在审美方面具有独特性,艺术家把个人的情感付诸创作当中,使接触作品的每个人都能感受现实生活的真实。
同时,油画人物创作,也被艺术家赋予了时代审美特征,这是因为人们在欣赏作品时也需要这种美感。
艺术家为了使的作品更接近生活,更与时俱进,符合当代人们视觉的审美要求,需要把自己最真实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再按透视的规律去塑造作品,使人们接受艺术作品。
人文主义精神和时代审美的需要在油画艺术中逐渐凸显,油画人物开始描绘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真实平淡的生活来反映时代美。
例如,徐唯辛创作肖像画题材时关注的是社会人物艰辛的生存状况,如作品《装修》《工棚》等,在《工棚》中,徐唯辛描绘了农民工心酸的生活环境,众多人拥挤在一个阴暗潮湿、极小的工棚里居住,呆滞的眼神使我们看到农民工对生活的麻痹态度。
与他们眼神交流时会触痛内心,不由心酸。
徐唯辛在作画时并没有浮夸,而是按部就班把现实的东西挪到画面,真情自然流露,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时代的发展需要油画艺术,油画人物创作表现出真实的生活情况和时代特征,使欣赏者在观赏作品时身临其境。
2 小结
现代社会中信息图像比较多,风格多样,发展速度较快。
在这样的时代里,审美意识在油画人物创作中体现出符合人们审美意识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纽带,审美意识要接近生活、体现出生活的真实,让大家从中认识社会,徜徉于艺术熏陶之中,从而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 朱伯雄.二十世纪现代美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 邵大箴.中国油画文献[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 傅宁.写实与现实——试论现实主义油画在中国的发展[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4] 吕书峰.新现实主义[J].美术之友,2008(3).
[5] 杨秀娟.艺术.人生——中国当代油画中的人物形象[J].美术之友,2008(6).
[6] 何谦.艺术不可漠视对人的关怀[J].大众文艺,2009(4).
[7] 杨岩.论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农民工主题[J].艺术评论,2009(11).
[8] 韩业腾,杨天民.试论中国油画的新现实主义[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
作者简介:梁峰(1963—),男,海南人,本科,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