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模式

合集下载

奶牛散栏饲养的方式方法

奶牛散栏饲养的方式方法

奶牛散栏饲养的方式方法
王宝坤
【期刊名称】《养殖技术顾问》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散栏饲养又称散放饲养,是牛在不拴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棚)中自由散养,也称不拴系饲养。

散栏饲养奶牛必须全部去角,以免发生斗架造成外伤事故影响生产。

同时,必须有明显而牢固的标号以便识别。

散栏饲养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每头奶牛颈项上悬挂电子信息装置,可自动到电脑控制的喂料箱自由采食。

或用机械运送到挤奶厅待奶牛上挤乳台时按定量采食。

【总页数】1页(P33)
【作者】王宝坤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乡畜牧水产中心,16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散栏饲养奶牛注意事项 [J], 司桂满
2.散栏饲养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措施 [J], 秦学智;李乾立;
3.奶牛散栏饲养工艺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J], 孙宇;刘延鑫;时合灵;李振兴
4.南京奶业展会赠送《奶牛散栏饲养工艺及设计》工具书 [J],
5.橡胶地面对散栏饲养泌乳奶牛蹄部健康的影响[J], J.Vanegas;姜成钢(摘译)王吉峰(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牛卧床、饲喂栏枷及牛场地面的设计选择

奶牛卧床、饲喂栏枷及牛场地面的设计选择

二、饲喂栏枷自锁式颈枷作为奶牛饲喂栏枷使用是奶牛业当前讨论的一个主题。

有研究表明,自锁颈枷锁定饲喂4小时的奶牛与非锁定饲喂的奶牛比较,产奶量和干物质进食量无明显差异。

在生产实践中,多数情况下锁定1个小时就应该足够了。

自锁颈枷的使用更多是为了牛群管理的需要,比如牛群检疫、兽医检查治疗、牛群繁殖操作等。

散栏式饲养条件下,颈枷数量可以少于奶牛饲养量10%,但面临检疫时的困难。

牛舍设计要平衡卧栏数量和颈枷数量的关系。

建议满足牛均70-80厘米采食位,卧栏数量可以是颈枷数量的90%-100%。

TMR自由采食下,也可以考虑采用挡颈杆,牛均采食位60-70厘米。

4列式牛舍正常饲养量和过载(卧床的130%)情况下,对自锁颈枷锁定饲喂和使用挡颈杆自由采食的研究表明,锁定饲喂的奶牛干物质进食量下降3%-5%。

另外,与正常饲养量相比,过载牛舍的奶牛挤奶后采食量也下降。

为了降低牛均建设成本而使牛舍过载从长远效益来看是不合算的,也会造成管理的不便。

一般过载10%对奶牛生产的影响不大。

颈枷适当倾斜也很重要。

有报道称,饲喂栏枷向饲喂通道侧倾斜20度可以使奶牛采食面延长14厘米而提高采食效率。

槽道上料保持连续均匀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饲喂栏枷倾斜的一个缺点是饲喂车上料过程中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生产管理中,饲槽整理的频度对提高奶牛的食欲和采食效率非常重要。

饲槽表明应该平滑以免伤害奶牛舌头。

在粗糙的饲槽中采食时牛的舌头侧面最容易被伤害。

饲槽表面可以用塑料、瓷砖等材料加以覆盖。

但饲槽过度光滑容易造成饲槽中饲料堆积,需要更频繁地整理饲槽。

三、地面状况泥泞地面对奶牛干物质进食量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

有人做的对比研究显示,每2.5厘米深的泥泞能够降低奶牛干物质进食量2.5%。

若以此计算,在30厘米深的泥泞中奶牛饲料进食量要比在非泥泞地面的奶牛下降30%。

奶牛随着饲料进食量的减少产奶量也会下降,在泥泞环境中饲养的干奶牛也面临很大的健康风险。

硬化地面主要是为适应集约化奶牛场管理的需要,奶牛自身并不喜欢硬地面。

奶牛散栏饲养工艺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奶牛散栏饲养工艺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奶牛散栏饲养工艺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探讨孙宇1,刘延鑫2,时合灵1,李振兴1(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摘要:作者概述了奶牛散栏饲养工艺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对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分群原则、饲喂方式、通风管理、粪污处理、垫料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奶牛散栏饲养工艺的推广实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散栏饲养;奶牛;T M R中图分类号:S82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7236(2008)05-0080-02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奶牛养殖场(小区)已采用散栏式饲养工艺,尤其是在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散栏式饲养工艺源于国外,其在我国的实施很多方面仍需结合国情和地方特点进行探索,作者就奶牛散栏饲养工艺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一探讨。

1散栏饲养工艺概述1.1散栏饲养概念散栏(free stall barn)饲养,又称散放饲养,是牛在不拴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棚)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和自由运动。

奶牛到规定时间,在饲养员的诱导下,有序地进入全机械化挤奶厅集中挤奶,挤完奶又返回自由营地。

奶牛始终处于舒适状态,似回归了大自然。

因此,这种将自由牛床饲养和挤奶厅统一挤奶相结合的现代奶牛饲养工艺,称为开放式饲养或散养(唐春梅等,2005)。

1.2散栏饲养优点与传统栓系饲养技术相比更加符合奶牛的自然和生理需要,使奶牛根据生理需要全天候自由采食、自由运动。

奶牛的饲养工艺由精、粗饲料分开饲喂向T MR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转变,便于实现饲喂方式的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挤奶方式由人工挤奶、管道式挤奶向挤奶厅鱼骨式挤奶、转盘式挤奶转变,提高了挤奶效率,同时也做到了奶牛饲养区和挤奶区的完全分开,保证了牛奶卫生质量。

散栏式饲养按照奶牛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完善了奶牛场的生产工艺和建筑、配套设施,使奶牛场生产由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方式,是实现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散栏饲养奶牛注意事项

散栏饲养奶牛注意事项
处理 区 和其 他附 属建 筑物 以及设施 的位置 和对 新 饲养模 式 的确 信 。必须 建 立 一支一
与相 互之 间连 接 ,要 便于 日 后 奶 牛生 产最 专 多能 ,既懂 养 牛 又会掌 握机 械 操作 管理
治疗 原则
做 到 早发 现 、早隔 离 、早
1 6 . 7 %,治 愈率 为8 3 . 3 %。 猪 圆 环 病 毒 常 破 坏 猪 的免 疫 防疫 系

一 … 一
革 蜜 家一 畜
技术 的 队伍 。 然后通 过严 密的 劳动 组 合和 动 ,没 有 定 的床 位 ,对 发情 检 查带来 一 劳动 管理 ,调动 全体 人 员 的积极 性 ,才能 定 的 难 ,除加 强 配种 人 员责 任心 ,增加 达到 预期 的经 营 目标 。 发情 观 察 次数 外 ,还必 须 引进 新技 术新 办
治 疗 ,治 疗 时 采用 综 合 疗 法 。从 3 个 原 则
发 :抗 病 毒 和抗 菌 结 合 ;治 标 治 本结 统 ,使 病猪 抵抗 力 降低 ,并 可 引发免 疫抑 合 ;中药与西 药结 合 。 制 ,易继 发其 他疾 病 而加重 病情 。疫 苗 接
治 疗 方 法 对 于 有 临 床症 状 猪 只 进 种 是 防止 猪 圆环病 毒病 的 重要 手段 ,猪 场
; —
| 蕈 蜜 霖: 畜
本栏编辑 王钰龙
近 年 来 ,在 我 国 不 少 地 区 已开 始 探 有 效 、最经 济 的运转 ,并 力求做 到减 少 牛 索奶 牛散 栏 饲养 ,实 行挤 奶 台集 中挤 乳 ,
只行 走 距离 ,缩 短工 人操 作 和饲 料等 运输
并 配 以饲喂 、清 粪等 作业 机 械化 ,这 说 明 距 离 ,避免 粪道 与 净道 的重 叠 和交 叉 ,以

奶牛散栏式饲养新技术

奶牛散栏式饲养新技术

技术定义与特点
定义
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是一种将奶牛分成小群进行饲养,每个 小群设有专门的饲槽、卧床和活动场地,模仿奶牛自然生活 的饲养方式。
特点
散栏式饲养技术强调对奶牛的个体关注,提供更加舒适的生 活环境,有利于促进奶牛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技术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和饲养 管理要求的提高,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02
CATALOGUE
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实施细节
饲养管理细节
单独饲养
每头奶牛单独饲养,避免打斗和抢食。
定时饲喂
按照规定的时间表饲喂,确保每头奶牛获得足够 的营养。
饲料多样化
提供多样化的饲料,包括青草、干草、谷物和蛋 白质补充料。
饲料配比细节
合理配比
根据每头奶牛的年龄、体重和产奶量,配制合 理的饲料比例。
通过采用散栏式饲养技术,该牧场提 高了奶牛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减少 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牛奶的品质 和产量。同时,该牧场还实现了资源 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05
CATALOGUE
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 案
技术推广普及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挑战
奶牛散栏式饲养新技术在推广普及方面面临 诸多困难,如传统养殖观念的束缚、技术培 训不足等。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
总结词:显著提高
详细描述:散栏式饲养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精准投喂,能够更好地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利 用率,减少浪费。
提高奶牛健康水平的效果
总结词:明显改善
详细描述:散栏式饲养技术通过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此外 ,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能够更好地保障奶牛的健康。

奶牛散栏式饲养

奶牛散栏式饲养

奶牛散栏式饲养
王桂清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据悉,目前奶牛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浙江、福建等地部分奶牛场,运用一种回归自然状态的生产新工艺——散栏式养殖奶牛,这无疑是对我国传统的饲养模式由放牧、半放牧半舍饲向舍饲再向开放式饲养转变的一次革新,必将为改善奶牛福利,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动物生产力,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好处。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王桂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市德昌乡新跃畜牧研究所,1511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浅谈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模式 [J], 刘妍;王宝军
2.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模式 [J], 王桂清
3.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模式 [J],
4.散栏式饲养对奶牛行为和健康的潜在影响 [J], Daniel M.Weary Marina;A.G. von Keyserlingk;张俊杰(译者)
5.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模式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散栏饲养模式下犊牛自由采食酸化奶的体会

浅谈散栏饲养模式下犊牛自由采食酸化奶的体会

浅谈散栏饲养模式下犊牛自由采食酸化奶的体会
刘少华;赵康彬;李洪涛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犊牛关系到牧场未来的希望,今天的犊牛就是明天的产奶牛。

养好犊牛
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哺乳犊牛的工作,为培养出高效益的泌乳牛打好坚实的基础。

笔者从事干头奶牛场的犊牛养殖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从笼养到散栏饲养犊牛的经验,借此机会和工作在牧场一线的朋友们共同分享!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刘少华;赵康彬;李洪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
【相关文献】
1.自由采食酸化奶对哺乳犊牛日增重、腹泻率和饲养效益的影响. [J], 李珺;谷伟;
徐明
2.酸化奶对哺乳犊牛日增重、腹泻率、饮奶量和饲养劳动强度的影响 [J], 孟庆爽;刘桂瑞;侯文乾;徐明
3.犊牛岛饲养条件下酸化奶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和饲喂效益的影响 [J], 李珺;侯文乾;刘桂瑞;徐明
4.犊牛酸化奶概述及其在犊牛培育上的应用 [J], 张杰;韩金红;李凌飞;彭传文;周雪;
李景斌
5.酸化奶饲喂水平对哺乳期犊牛不同阶段开食料平均采食量和日增重的影响 [J], 张立国;刘顿成;王全伟;刘启旺;张洪军;马松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散栏饲喂奶牛的饲养管理

散栏饲喂奶牛的饲养管理

散栏饲养奶牛的饲养管理散栏(Free stall Barn)饲养又称散放饲养,是牛在不拴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棚)中自由散养,也称不拴系饲养。

挤乳则集中到全机械化设备的挤奶厅中进行。

也可以说,散养管理是将无固定牛床饲养和挤奶厅集中挤乳相结合的一种现代饲养工艺。

它虽比传统的拴系式饲养较为粗放,但由于它饲养工艺流程分工专业化,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初乳- 犊牛出生后1小时之应吃到2-3升初乳,在出生后6小时及12小时还应分别饲喂2升初乳。

- 初乳对母体的免疫功能转移到犊牛至关重要。

- 新生犊牛必须及时获取足够数量的干净的优质初乳。

- 从健康的母牛身上挤下初乳,检查初乳的质量并加以保存。

- 犊牛无法通过胎衣获取免疫球蛋白,它们必须通过吃到初乳才能获得免疫球蛋白。

- 犊牛一出生后其肠道就可吸收免疫球蛋白。

- 出生后犊牛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快速下降。

- 一旦吸收以后,免疫球蛋白就进入淋巴及血液循环系统,使得犊牛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抗体。

- 用初乳测定仪对初乳的质量进行测定:优质初乳>50-60mg免疫球蛋白/ml,低质量初乳<40 mg免疫球蛋白/ml。

- 优质初乳即使在冰箱冷冻12个月,仍能保持其质量。

冷冻的初乳应在温水中慢慢解冻以防止蛋白质变性。

- 初乳质量还与母牛的年龄(胎次越大,初乳质量越好)、干奶时间长短(40-90天干奶初乳质量优于小于40天干奶的奶牛)、接种和奶牛营养有关。

牛奶- 应饲喂足够数量(占体重的10%)的优质牛奶或牛奶替代品。

- 饲喂较多数量的牛奶将能增加犊牛的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

不同初生重犊牛牛奶的饲喂量(kg)出生体重小于32 kg 32- 40 kg 大于40 kg热天1-3 天(初乳) 3.0 3.5 4.54-7 天 3.0 3.5 4.5第二周 3.0 3.5 4.5第三周 3.0 3.5 4.5第四周 3.0 3.5 4.5第五周 3.0 3.5 4.5第六周 3.0 3.5 4.5第七周 3.0第八周 3.0凉爽的天气(冰点以上)1-3 天 3.5 4.5 5.54-7 天 3.5 4.5 5.5第二周3.5 4.5 5.5第三周3.5 4.5 5.5第四周3.5 4.5 5.5第五周3.5 4.5 5.5第六周3.5 4.5 5.5第七周 3.5第八周3.5寒冷的天气(冰冻)1-3 天 3.5 4.5 5.54-7 天 3.5 4.5 5.5第二周 4.0 5.5 6.5第三周4.0 5.5 6.5第四周4.0 5.5 6.5第五周 4.0 5.5 6.5第六周4.0 5.5 6.5第七周4.0第八周4.0犊牛开食料- 如精料磨得过细,不利于犊牛瘤胃的健康发育,甚至会损害犊牛的消化道,应把精料磨得粗一点,最好与干草制成优质混合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散栏式饲养技术模式
2011-7-25 14:52|发布者: admin|查看: 1087|评论: 0|来自: 新农网
摘要: 所谓散栏式饲养,就是牛在不栓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棚)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和自由
运动。

到规定时间,在饲养员的诱导下有序地进入全机械化挤奶厅集中挤奶,挤完奶又轻松自如地返回自
由营地。

奶牛始终处于 ...
所谓散栏式饲养,就是牛在不栓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棚)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和自由运动。

到规定时间,在饲养员诱导下有序地进入全机械化挤奶厅集中挤奶,挤完奶又轻松自如地返回自由营地。

奶牛始终处于不受吆喝、不挨鞭打、不愁饥渴、恐惧、无伤感的舒适状态,似回归了大自然。

因此,这种自由牛床饲养和挤奶厅统一挤奶相结合的奶牛现代饲养工艺,又可称为开式饲养或散养。

一、散栏式饲养与以舍饲拴系饲养为主的养殖工艺相比有以下优点:
1、更加符合奶牛的自然和生理需要,使它们可以根据生理需要与各自脾性全天候自由饮食与活动,不再受到人为的约束。

这为牛和人类一样有感知,有痛苦,有恐惧,有情感追求,尤其是奶牛富有神经质,难以承受人为的“盲目”指挥与抑制,
2、相应地扩充了奶牛的活动空间和场所,运动量和光照时间明显增加,增强了牛的体质,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

3、免受拴系舍饲易造成对奶牛乳头(因起卧不便)、关节和肢体的损伤(因拴系不安,缰绳太短或太长),从而大大减轻或消除科疾患引起的折磨与痛苦,亦节省医疗费用。

4、把饲养员整天在综合牛舍内(即原采取的拴系饲养)围绕奶牛搬运草、料、奶、粪等操作,简化为利用奶牛自行到指定地区挤奶、排粪、吃草吃料,不仅减轻了人的劳动量,且适合奶牛的生态习性,更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程序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劳动产率和总体效益。

5、实现了奶牛饲养区和挤奶区的完全分离,保证了牛奶卫生质量的提高,符合时尚需求。

二、散栏式管理与拴系式管理相比较为复杂,其注意要点如下:
1、饲养场所的布局设计:现代国际流行的规模化散栏饲养场,因所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其建筑设计有多种结构和类型,但布局主要皆由成年母牛生活区、挤奶厅(包括奶库)、等候挤奶区、产房医疗区、后备牛区、草料供应系、粪便处理区系、通道系统八个单元相互配合而成。

而小规模的家庭散栏场只需对其中挤奶厅和成年母牛生活区两个重点单元的建筑和设备进行适当设计,其部分可简化附属于此的单元内兼用。

成年母牛生活区内设置暖棚、自由牛床(共用)、土地面(即供牛反刍和休息处)、水泥通道、饲水槽、隔离栏和遮阳棚等。

总体布局要符合畜牧卫生学要求,要以安全、健康、便捷、经济为原则。

⑴暖棚。

每头牛以占用4平方米设计,棚跨度3.5米,前檐高度不超过2.4米,否则牛床后部将易遭受日晒雨淋。

棚前檐支柱缩进1米,落脚在牛床后沿上。

棚顶采用一面坡式,后檐高度不低于2.1米。

暖棚后墙上部应设向上开的窗户,夏启冬闭。

⑵自由牛床。

床底须先用水泥铺平,床面经常铺沙土或垫草。

床上部距后墙60厘米处设一活动颈杠,可迫使奶牛起立排泄时退,将粪尿排在床外沟内,成年母牛床宽以1.2米为宜。

⑶土地面。

是奶牛理想的反刍和休息场地(夏天甚至在此过夜),一般位于生活区南部。

每头牛大小平均至少需占有20平方米有适当的地面坡度,低侧与排水沟相接。

地面以“三合土”(即黄泥、沙子、石灰以5:3:2合成)或沙质土为理想。

⑷水泥道与隔离栏。

一般设在暖棚、饲槽与土地面之间,每头牛平均占用7平方米,供奶牛由土地面通向饲槽、牛床和挤奶厅用。

沿土地面一侧设栏杆和活门,下雨天关闭活门,将奶牛限制在此侧设有棚、床、槽的地带,可防止土地面被践踏使牛陷入泥泞
⑸饲槽及水槽。

饲槽通常高80厘米,长度每牛平均约70厘米。

水槽高度掌握在80-90厘米。

2、分类饲养:鉴于散栏式饲养完全使奶牛处于自由自在状态,则需根据奶牛之间有彼此亲和力,但又时而出现互相顶撞的生性,以及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状况、不同个性的特殊需求,必须将存栏奶牛分为犊牛、育成牛、成母牛。

成母牛分为低产牛、中产牛和高产牛,或分为乳前期、乳中期、乳后期和干乳期四个阶段,进行分类饲养,区别对待,方能达到预期目的这种要求固然起步麻烦,但作为标准化的奶牛场必须这样执行。

3、饲养工艺:必须由传统的精料、粗料分开饲喂向精料、粗料混合饲喂方式转变,且混合日粮中应有5公斤以上的长纤维饲如优质青干草。

这不仅是为了克服优质粗饲料不足或单纯追求奶牛高产而过量使用精料,造成酸中毒的弊病,而且有利于实现饲喂程机械化、现代化,再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采用精粗混合日粮喂牛是值得提倡的新方向、新工艺。

4、场地及奶牛管理:散栏式饲养,奶牛行走机会多,蹄子磨损加剧,且又可能时常浸泡在粪尿中,而导致蹄病增多。

故除了清扫和牛通道及牛床使用软性和干燥材料制作外,应对蹄部定期开展药浴和修整,严冬还须涂油(要用植物油,切忌使用废机油)防匣冻裂,有蹄病及时处治,此外,牛只昼夜自由活动,无固定停卧处,对发情鉴定带来一定难度,除加强配种员责任心,增加发情察次数外,不妨采取一些新技术,如电脑监控跟踪摄像、同步发情法、试情法等,以免错过母牛的配种适期。

总之,动物福利是动物生产高度集约化与社会文明交合的必然产物,它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前进的方向,贵在提高认识,勇实践,不断总结,推陈出新。

改善动物福利,不仅仅是为了动物,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