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技术研究

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技术研究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2《华东科技》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技术研究王伟飞(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锅炉的使用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使用中逐渐积灰,可以说堵塞情况很严重,这对空气预热器本身也有很大的伤害,让空气预热器的工作效率降低,通风效果差,再严重的话还会使机组出现问题。

为了保证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更好的开展工作,需要提高它的防堵性,这样才能延长使用时间。

本文对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技术研究做出分析探讨,更进一步加大它的工作效率,提高它的使用效果,强化防堵技术。

关键词: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技术在各种火电厂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大多数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上都出现了各种积灰,堵塞的情况很是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锅炉的效率也会降低,排烟的温度也会有所提高。

这对火电厂的运行负荷很不利,会让各大机组安全性降低。

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堵塞严重的情况下,所有工作效率就会降低。

因此,针对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上普遍出现的积灰现象和堵塞情况进行探讨和优化,确保它的正常使用[1]。

1 造成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积灰堵塞的原因 在众多积灰和堵塞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发现,主要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是因为脱硝系统运行后,硫酸氢铵过多,导致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发生堵塞。

另一方面是因为暖风器或者热风等循环的方式不合理,导致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产生积灰。

要结合这两点内容去进行思考和探索,真正意义上去探究它的原因,并采取绝对的措施解决这方面问题。

硫酸氢铵的发现是因为在各种积灰中进行化验,结果显示积灰样品中主要元素是N、H、S 元素,主要是硫酸铵和铵明矾结晶。

脱销SCR 系统以后的烟气中存在SO 3和NH 3这就导致最终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铵(2NH 3+SO 3+H 2O→(NH 4)2SO 4(AS))或者是硫酸氢铵(NH 3+SO 3+H 2O →NH 4HSO 4(ABS))。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心密封改进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心密封改进

24 吊杆 强 度校 核 .
() 1 吊杆 拉应 力 为 : =N/ A一丁 / r 4 O d/ ) 式 中 T2 1 4 0 d为 吊杆 直 径 0 0 6 求 得 — 0 5 N; . 3 m,
一 1 .2 M Pa 0 7
别 为 预热 器 入 口及 出 口风 温 ; 以 : 所
25 5℃
维普资讯
58
《 安徽 电力)O 2 第 1期 ) O 2
丁 为 预 热器 进 口烟 温 ( 8 " , 为 预 热 3 0C)T
器 出 口烟 温 ( 2 ; 19 C)

1k 3 N
() 据静 力 平 衡 条 件 改 造 前 每 根 吊杆 拉 力 4根
Tl ( - F2 / — 7 6 k ; 一 Fli ) 4 - .5N
转子 受 热 部分 长 度 , 1 0 3 0 mm。
故 得 : L —1 . ×1 ×2 5 1 0 l △ 1 39 0 2 ×3 0 =l mm
改 造 后 吊 杆 拉 力 T =T + F / —7 6 + 5 s2 . 5 . 6 2 1 . 5 N( 气 侧 两 吊杆 拉 力 不 变 , 空 气 / — 0 4k 烟 而 侧 两根 吊杆 拉力 变 为 T )
热 端 的 3块 扇 形 板 一 端 都 是 支 承 在 中 心 密 封 筒 上 , 而 保证 了 预 热 器 热端 的 3块 扇 形 板 侧 可 以 从
求, 直接危及预热器的安全运行 。同时 , 大量飞灰 严 重影 响锅 炉现 场 的文 明 生 产 , 灰尘 浓 度 超标 。 通
过 对 预 热 器 结 构分 析 可 知 , 预 热 器 中 心 密 封筒 该 与 上 梁 壳 体 之 问 只 存 在 轴 向膨 胀 位 移 , 其 圆周 而

空预器风密封技术

空预器风密封技术

空预器“蘑菇状”变形图示
预热器运行时,转子的 上下端面存在温度差, 即沿着转子高度方向上 的温度梯度 引起了转子 的热态蘑菇状变形,转 子上端面外凸,下端面 内凹。
变形量计算
根据空预器转子的下沉规律我们可以得知, 转子半径越大热态时转子下沉量越大,转 子高度越厚转 子热态下沉量会相对减小, 空预器冷热两端的温度差越大转子下沉量 越大。由此可以通过公式 来进行 粗略的 计算。 δ=0.006 t • R 2/H
空预器漏风分析
分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热态漏风间隙时,首先分析空预器的转子的变 形情况。由于转子的不断转 动,转子上表面持续受到热风侧的高温烟 气的加热,温度较高;而转子的下表面也连续受到冷风侧一、 二次冷 风的冷却,温度较低。这样就使得转子的上部热膨胀大于下部的热膨胀, 由于转子的下端受到推 力轴承、中心驱动装置、支撑横梁的支撑作用, 使得转子在受热后的热态变形为向下部膨胀。这种膨胀 的结果使得转 子中心的上表面较冷态时升高,并且由于转子上部的径向膨胀大于下部, 使得转子的上部 受到的热膨胀径向力矩大于转子下部。这种力矩致使 转子以下部为原点发生向下、向外的翻转变形。加 之转子的自重力矩, 更加速了转子的这种行似"蘑菇状"的热态变形。 在这种"蘑菇状"的热态 变形中,空预器转子的外周发生向下的沉降现象,而转子中心发生隆起。 这就使得热态时转子下部的三角形漏风间隙和转子圆周的轴向漏风间隙 变得比冷态时小,而转子上部的 漏风间隙变得比冷态时大。而且随着 锅炉负荷的升高,空预器转子换热量的增加,上述"蘑菇状"变形 就越 明显,各处漏风间隙的变化也就越大。
电机的功率还要考虑储备系数,一般取1.15 。
电机功率计算
P =√3*U*I*cosφ P电动机的消耗功率 kw U 线电压 kv I 线电流 A cosφ功率因素

刷式密封技术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的应用

刷式密封技术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的应用

旋转方 向安装主在转子的密封 隔板上。刷丝高度 比原密封片高 , 当 刷封运动至扇形板时 , 刷丝将在弹力的作 用下 紧贴扇形板 , 通过扇 形板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在预热器任何工作状态下 , 刷式密封 片始终和扇形板 之间保持最佳密封状态 , 它并不随转子作蘑菇状变 形 , 自动补偿转子蘑菇状变形增加的间隙 , 并 减小泄露面积 , 避免了 由于转子蘑菇状热变形 , 所衍生的更大 的漏 风间隙。
科技创新与应用 J 0 年4 ( ) 1 月中 的应用
陈 少 杰
( 东茂名臻 能热 电有限公 司, 东 茂名 5 5 1 ) 广 广 2 0 1
摘 要 : 对 茂 名 臻 能 热 电有 限 公 司 30 W 机 组 回 转 式空 气预 热 器 漏风 率 偏 大 , 据 空预 器 热 态变 形 和 减 小 泄 露 面 积 的机 理 , 针 0M 根 采 用刷 式 密封 技 术 , 径 向 、 向 和环 向 密封 片 的位 置 安 装 刷 式 密封 片 , 式 密封 片可 以在 于扇 形 板接 触 时 可 以 产 生 弹性 变 形 , 在 轴 刷 能 有 效减 小 泄露 面积 , 过改 造 , 风 率从 改造 前 A侧 1.%和 B侧 1. 经 漏 06 11 别 降至 51 %分 .%和 53 取得 了预期 效 果 。 . %, 关键 词 : 空气预 热 器 ; 漏风 率 ; 式 密封 ; 造 ; 刷 改 扇形 板 ; 降低 ; 济性 经 1概况 及 存在 问题 保 护 刷 毛 自己不 磨损 脱 落 , 而保 证 了刷 式 密 封 的 长期 使 用 寿命 。 从 茂 名 臻 能 热 电 有 限 公 司 30 0MW 机 组 空 气 预 热 器 采 用 型 号 为 L P 0 2/8 3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 A 13 038 转子直径 10 2 330毫米。密封 —蓐簟 系统采用径向一 轴向 , 向一 径 旁路双密封 系统 , 以及扇形板 自动跟踪 调 节 系统 。但 是在 实 际 运 行过 程 中 , 形 板 自动 跟踪 调 节 系统 由于 扇 测点精确度受温度 、 积灰等影响 , 不能正常地准确跟踪调节 , 可靠性 差 。由 于扇 形 板难 以 自动 跟踪 调 节 , 冷 态 开 炉 和环 境 温 度骤 降等 在 情况下, 扇形 板和 径 向 密封 片 刮 擦 , 电流 波动 较 大 , 至 空 气 预 热器 甚 跳停 , 而手动调节过程费时费力 , 非常被动 ; 空气预热器设计漏风率 7 改造前实测漏风率为 A侧 1. B侧 1. 空预器存在 的这 %, 06 %、 1 %, 1 些 缺 陷 已经 严 重影 响机 组 运行 的安全 性 和 经济 性 , 造势 在 必 行 。 改 2刷 式 密 封减 小 漏 风 的原 理 图 2改造 前 结 构 21漏 风 率 的计 算 . 32刷 式 密封 内置 了 自适 应 定 位装 置 ( . 其安 装 在 中 间元 件 内 ) 。 国际 上 习惯 于 用 单位 时 间 内泄 漏 的气 体 质 量 G来 表 示 漏 风量 , 初 次 热 态运 行 时 , 封 片 和 扇形 板 之 间 的 间 隙会 变 小 , 至接 触 到 密 直 则: 刷式密封片 , 铰链式密封片受到侧 向力 , 以绕长螺杆 的旋转 中心 可 偏转一定角度 , 从而改变扇形板 与密封 片的间隙 , 直到 刚好 与扇形 C; ’ 户Q 板接触为止 , 所以它能够适应 因热膨胀而引起的间隙变化 。长螺杆 G F 和紧固螺栓均采用一个特定的合适力矩来拧紧 , 以保证转子的转动 力矩能使其偏转 , 而两侧 的风压差不至于使 其偏转 。 以, 所 其和径向 t, : 密封扇形板 之间, 不需要精 确的预置 间隙 ; 而其他 的密封装 置都要 预置间隙。 令 式= . 称之为锺耦系敷, } 刚 33刷式密封在空气预热器的任何工作状态 下,刷丝 的弹性性 . C; ・ △ p。 , pI ) 申 ^P 搴 鲁栅I 能都会 自动地有效地补偿转子蘑菇状变形所增大的泄漏间隙。 与烟气侧 的压力差 , 中气体密度 P 公式 是基本不变的。 因此 , 影响漏 风 的 主要 因 素是 : 风 系数 K 间 隙 面积 F 空 气 侧 与 烟气 侧 之 间 的 漏 ; ; 压力差AP 根据空气预热器的实际情况 , 。 主要影响漏风率的因素是 转 子 热变 形 以后 与密 封 框 架 的泄 漏 面 积增 大 大 , 以有 效减 小 泄 漏 所 面积将极 好的控制回转空预器 的漏风率 。

全负荷工况下回转式空预器控制漏风的密封技术

全负荷工况下回转式空预器控制漏风的密封技术
节约电量x6000x50x0.9x4000=1 870560( kWh) 节电费用=1870560x0.4 =74.82 (万元)
2.2节煤效果计算
降低1%漏风能降低发电煤耗约0.071g/kwh,机组负荷在 225 MW时漏风率由原来的14%降至7%,降低了 7%,每年计划 运行4000 ho
节约标煤量: 0.071x7x4000x225 000/l(T6= 447.3T
关键词:回转式空预器;全负荷控漏风;密封技术
引言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大中型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尾部换热
设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同管式预热器相比,结构紧凑、钢耗少、 方便布置,回转式空预器外形图如图1所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漏风率高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该类设备的显著缺点。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主要来自径向漏风、轴向漏风、中 心筒漏风和携带漏风。由于回转式预热器的结构形式,携带漏风 不可避免。径向漏风基本上占据了空预器总漏风的接近70%[呃, 结合对空预器径向漏风的控制,再辅之以对轴向漏风和中心筒 漏风的控制,能够极大的减少空预器的漏风率,其中,降低径向 直接漏风是关键阻同时近年来火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和负 荷率相对较低,绝大部分机组处于中低负荷运行的次经济运行 区,特别是许多电厂实际运行反馈中低负荷空预器漏风率较大, 故全负荷工况控漏风是现实生产中企业的实际需求。
图1回转式空预器三维示意图
1全负荷工况下空预器漏风原因 回转式空预器转子部分在热态工况下,转子上端处于300
多摄氏度的温度场,而转子冷端处于近100摄氏度的温度场,整 个转子就会产生蘑菇状热变形。对于锅炉机组,在不同的负荷, 进入回转式空预器的烟气温度不一样,不同的烟温会导致空预 器转子变形不一样,其不同负荷转子变形示意图如图2所示。

空预器密封技术介绍

空预器密封技术介绍
半负荷运行时仍漏风较大
的情况 ➢ 当运行异常(如烟温异常)时,容易造成转子卡死的情况
精选ppt
9
固定式密封(VN密封)
Howden固定式密封的优点是: ➢ 密封片较薄,若煤质灰分高,运行几年就会因飞灰磨损和腐
蚀需要进行更换。 ➢ 按满负荷运行状态计算的间隙值,半负荷运行时仍漏风较大
隙,在安装时预留,热态运行达到最佳的密封状态。 ➢ 由于转子上的密封片跟扇形板、弧形板之间的冷态间隙是转
子与扇形板、空气预热器顶底结构之间的“热膨胀差”,计 算和调整方法复杂,施工要求严格。
Howden固定式密封的优点是:计算精确,密封效果好,维 护工作量小。
精选ppt
8
固定式密封(VN密封)
Howden固定式密封的优点是: ➢ 密封片较薄,若煤质灰分高,运行几年就会因飞灰磨损和腐
➢ 这种密封技术很少在改造上使用,主要应用于与锅炉配套的 新空预器上。
精选ppt
5
可调式密封
烟 道 双金属 管
主 机 扇形板调整 螺栓
膨胀 管
紧急提 升机
横梁
精选ppt
6
固定式密封(VN密封)
该技术有英国Howden公司拥有技术专利。其主要特点是: ➢ 双密封,即密封片在扇形板处形成2道密封; ➢ 精确设定冷态间隙。根据运行参数,预先计算出热态膨胀间
的情况 ➢ 当运行异常(如烟温异常)时,容易造成转子卡死的情况
精选ppt
10
接触式(柔性)密封
➢ 密封片用弹性材料制作,以保证间隙改变时仍能很好地贴合 静态密封面,保证密封。
➢ 将扇形板固定在某一合理位置,柔性接触式密封系统安装在 径向转子格仓板上,
➢ 未进入扇形板时,柔性接触式密封滑块高出扇形板5mm10mm 。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应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应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应用空气预热器是液压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件,其功能是将室外的空气降温到液压系统需要的温度,以保证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是确保空气预热器能够可靠运行的关键。

下面将通过研究和应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来探讨该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推动空气预处理器的发展。

首先,要调研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的研究。

根据型号,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密封技术,这些密封技术的关键部件不尽相同。

一般情况下,关键部件主要包括滚筒、轴承、传动带、密封等。

根据不同的型号,这些部件的结构、性能以及操作方法都是有所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全面的了解这些关键部件的特性,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正确运用它们。

其次,要通过应用,发掘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的优势。

针对不同型号的空气预热器,应用这些关键部件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传动带的角度、滚筒的安装位置等,以确保空气预热器的正确工作和有效率。

此外,在安装和使用这些关键部件时,要确保其外部密封和内部机械密封的完整,以避免渗漏的可能,以延长空气预热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要分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空气预热器的设计、结构和性能也在不断发展,其关键部件也需要不断更新,以实现更高的效率。

此外,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新技术的影响,混合密封技术的出现等,这些新技术很可能使空气预热器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可靠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中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应用是确保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空气预处理器发展的基础。

有效的研究和应用关键部件可以保证空气预热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及长寿命运行,为空气预处理器及液压动力系统做出贡献。

空预器密封技术介绍..

空预器密封技术介绍..

疏导残余漏风
再次利用
疏导式密封
自适应密封(一)
组成:密封滚轴、密封板、 弹性机构、卡环、滑块和 限位调整装置。 原理:利用可调滑道适当 调整密封组件与扇形板的 接触间隙(10-15mm) 技术特点: “零”间隙密 封、滑动+滚动(摩擦阻 力小)
自适应密封(二)
技术特点: 更好的密封效果 更长的使用寿命 运行更加安全 无需对热态间隙进 行计算
技术比较
发展历程 刚性密封 传统密封(含扇 双密封(含4、8 形板自动跟踪) 分仓) 漏风率10%以上, 初期6%-8%,随时 随时间增长 间增长 40-50天 一年 无 >一年 传热面积减少 柔性密封 柔性接触式密 封 改造后<6%,大 修期内<7% 15天以上 >一年 增加烟气阻力 容易积灰卡死
接触式(柔性)密封
密封片用弹性材料制作,以保证间隙改变时仍能很好地贴合 静态密封面,保证密封。 将扇形板固定在某一合理位置,柔性接触式密封系统安装在 径向转子格仓板上, 未进入扇形板时,柔性接触式密封滑块高出扇形板 5mm10mm 。 运动到扇形板下面时,合页式弹簧发生形变。密封滑块与扇 形板接触,形成严密无间隙的密封系统。 离开扇形板后,合页式弹簧将密封滑块自动弹起,以此循环 进行。
2
回转式空预器漏风影响
较高的漏风量引起预热器入口风压降低、风机电流 升高,预热器后的过量空气系数升高、尾部排烟气温 降低、锅炉热效率降低、燃煤损耗增加,锅炉达不到 额定负荷。 漏风率是其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有效控制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可以从降低送、引风机 电耗和提高锅炉效率两个方面得到节能收益。 中电投对标:1%漏风率影响煤耗0.21g/kWh 西安热工院:1%漏风率影响煤耗0.16g/kW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 i e d f e we r a t p r e s e nt , t he i r r e l i a bi l i t y a nd a ppl i c a t i on p r os pe c t s s t i l l ne e d obs e r va t i o n. Ke y wo r ds : r ot a r y, a i r pr e h e a t e r, s e a l t e c hn ol o gy, l e a k a ge r a t e, r e l i a bi l i t y
( 西安热 工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 陕西 西安 7 1 0 0 3 2 )
[ 摘
要] 目前 , 我 国 电站锅 炉 回转 式 空气预 热 器 ( 空预 器) 普遍 存 在 漏 风 率较 高、 运 行 可 靠性 较 低 等 问
题 。空预 器的 密封 型式是 决 定其 漏风 率的 关键 因素 。 为此 , 对回转 式 空预 器 的不 同密封 型 式 进 行 了详 细介 绍和 比较 。从 实 际应 用 效 果 来 看 : 空预 器 采 用 多密封 技 术 配 以 可调 式 密封 系 统, 其 漏风 率较低 ; 采 用柔性 密封技 术后 及 时进 行 检 修 更换 , 也 能将 漏风 率控 制 在 较低 水平 ;
t h e mo s t wi d e l y - u s e d o n e , wi t h a d j u s t a b l e s e a l i n g s y s t e m, i t wi l l a c h i e v e a l o w a i r l e a k a g e r a t e . Th e f l e x i b l e
Th e g a p s e l f — c o mp e n s a t e d s e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i d i n g s e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p r e s s u r i z e d s e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a r e a p —
( Xi ' a n The r ma l Po we r R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 t e Co . , Lt d ., Xi ' a n 7 1 0 0 3 2,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Hi g h a i r l e a ka g e a n d l o w o p e r a t i on r e l i a bi l i t y a r e c omm o n p r ob l e ms oc c u r r e d i n r o t a r y a i r pr e — he a t e r s, an d a go o d s e a l t y pe p l a y s a n i mpo r t a nt r o l e i n r e d uc i ng t he a i r l e a ka ge . Thus , d i f f e r e nt s e a l t y pe s o f r o t a r y a i r p r e he a t e r s a r e d e s c r i b e d i n de t a i l . Th e a c t u a l a p pl i c a t i o n s ho ws t h e mu l t i — s e a l i ng t e c hno l o gy i s
s e a l i n g t e c hno l o gy c a n a l s o ke e p t he a i r l e a ka ge r a t e a t a l o w l e v e l i f we r e e x a mi ne d a n d r e pl a c e d t i me l y .
第 4 4卷
第 8期
热 力 发 电
THERM AL P OW E R GENE RAT1 0N
Vo L 4 4 NO .8 A ug .2 01 5
2 0 1 5年 8月
回 转 式 空 气 预 热 器 密 封 技 术 及 研 究 进 展
王 一坤 , 陈 国辉 , 王志 刚, 张广 才
A r e v i e w o n s e a l t e c hn o l o g y o f r o t a r y a i r p r e h e a t e r s
W ANG Yi ku n, CH EN Gu o hu i , W ANG Zh i ga n g, ZH A NG Gua n gc a i
间 隙 自补偿 密封 、 疏 导 密封和 加压 密封 目前 应 用较 少 , 其 可 靠性及 应 用效果 仍 需观 察 。
[ 关

词 ]回转 式 ; 空气预 热 器 ; 密封 技 术 1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 章 编 号]1 0 0 2 — 3 3 6 4 ( 2 0 1 5 ) 0 8 — 0 0 0 1 — 0 7 [ DO I 编 号]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3 3 6 4 . 2 0 1 5 . 0 8 . 0 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