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模式探究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高职精细化工教学探析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高职精细化工教学探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具有精细化工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任务驱动模式理论、高职精细化工教学现状以及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精细化工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任务驱动模式理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给予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缺乏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任务驱动模式则强调学生在任务中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完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知识和技能,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任务驱动模式的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任务导向,即确定任务目标和任务要求;其次是学习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路径和方法;然后是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最后是任务评价,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任务驱动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高职精细化工教学现状在高职院校的精细化工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理论学习,而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只能通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来获取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由于高职院校的精细化工专业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缺乏精细化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精细化工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设备成本高的问题,导致学校教学条件不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精细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摘要:一、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二、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的内容1.基本操作技能训练2.单元操作流程训练3.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训练4.安全操作规程训练三、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的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2.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3.个人操作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四、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实训设备与实际生产设备的差异2.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的引导与支持五、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的成果与评价1.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升2.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4.实训成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正文: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是化工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以及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单元操作流程,学会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以及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的内容包括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单元操作流程训练、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训练以及安全操作规程训练。
在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化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如反应釜、塔器、离心机等。
单元操作流程训练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顺序和原理,如蒸馏、萃取、吸附等。
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训练则要求学生学会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安全操作规程训练则是强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确保实训的安全进行。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及个人操作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原理,提高实训效果。
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前进行充分的预习,降低实训风险。
个人操作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训效率。
然而,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实训设备与实际生产设备的差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的引导与支持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工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故障处理的掌握情况都比对照组好。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训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化工专业实训 传统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77-03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8 年第 6 期 教学·信息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工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王洪林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文章以“筛板塔精馏操作”实训为例,以 2013 级,2014 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传
3. 教学组织 通过开放仿真软件平台,学生自主通过仿真软件完成实训实 操前的预习并提交实训预约申请。 教师通过调阅学生仿真评分情况,按学生预约情况进行编组, 确定小组项目实训时间。 学院现有筛板塔精馏实训装置 2 套,实验室采取预约开放方 式开展实训,同一时间多套不同装置同时对学生开放,学生根据 预约情况分组在不同装置上完成实训任务。 4. 任务下达 教师根据现有实训条件布置任务,任务下达后,教师不讲解 如何去完成,仅说明任务完成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求 学生小组间的分工模拟工厂实际中调度、内操、外操等角色共同 完成任务。学生根据任务书及任务分析表自行设计操作步骤、数 据记录表,教师检查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建议(表 1、表 2)。
站 1 个) 2. 情景创设 根据现有教学条件,学生自主登录仿真软件平台,通过运行
精馏实训仿真软件,模拟原料液配置和流量调节,模拟精馏塔开、 停车,掌握精馏基本操作。
实训现场提供筛板塔精馏实训装置 1 套,筛板精馏工艺流程 图,筛板精馏操作规程等设备技术文件,学生在实训装置分别承 担化工生产中调度、内操、外操角色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项目教程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项目教程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项目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项目。
以下是一个化工单元操作实训项目的教程:
1. 前期准备:在开始实训项目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实验设备、材料和工艺流程。
学生也需要了解相关化工单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安全培训:在实训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紧急情况的处理等。
学生需要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3. 操作训练:学生按照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训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时指导和讲解。
4. 实时监控和调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监控系统的反馈来改进操作。
5. 故障处理:教师可以有意制造一些故障情况,让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和解决故障。
学生需要学会快速诊断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6.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可以帮助学
生巩固实验过程和理论知识。
7. 总结和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总结的形式,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他们可以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法,以及从实验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化工单元操作实训项目的教程,学生可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化工工艺流程和设备的理解和掌握。
化工单元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化工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我们学校组织了化工单元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化工单元的操作流程,熟悉化工设备的操作,并注意操作安全事项。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化工单元的操作流程,熟悉化工设备的操作。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2. 实训设备(1)常压蒸馏装置: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
(2)搅拌式反应釜: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混合、加热、冷却等操作。
(3)分离漏斗:用于分离固体与液体。
(4)酸碱滴定装置: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浓度。
(5)其他辅助设备:如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等。
3. 实训项目(1)常压蒸馏操作:学习蒸馏原理,掌握蒸馏操作步骤,学会判断馏分。
(2)搅拌式反应釜操作:学习反应釜的原理、结构及操作方法,掌握反应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调节。
(3)分离漏斗操作:学习分离原理,掌握分离漏斗的使用方法。
(4)酸碱滴定操作:学习酸碱滴定的原理,掌握滴定操作步骤,学会判断终点。
(5)其他实训项目:如流体输送、加热、冷却等。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了解实训设备、原理及操作步骤。
(2)熟悉实训场地及安全注意事项。
(3)分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 实训实施(1)按照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各项实训项目操作。
(2)认真记录操作过程,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3)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实训总结(1)整理实训笔记,总结实训经验。
(2)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成果。
四、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化工单元的操作流程和设备操作方法。
2. 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增强。
4.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五、实训体会1. 实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中的运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中的运用随着我国对教学方式改革的逐步深入,逐渐有许多老师开始尝试使用诸如自主探究或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其中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使用率比较高的一种方法,其本质是行动导向型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在课程中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的统一,不但可以充分发掘我们的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在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自己从书本中去获得所要知道的理论知识。
这样,我们提供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参与实际操作获取知识的乐趣。
因此,项目驱动教学法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含义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有机结合,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达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自己主动去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一些精心设计的项目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则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使学生能把所学专业、技能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相结合。
在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一个个项目作为驱动来安排和展开本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项目驱使和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和学习,在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不但教师能很好的完成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能更为快捷和稳固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创新和团队合作等能力。
因此,项目驱动教学法是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及全国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原理项目驱动教学法是通过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规律分成多个小项目进行操作,再把各个完成的小项目的结果进行汇总并做一定的处理重新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果的教学活动。
浅谈《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一体化教改实践

浅谈《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一体化教改实践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对于化工工程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
作用。
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不能够真正地理解课程内容,
并且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以《化工单元
过程及操作》为案例,进行教改实践,进行了一体化教学的尝试。
一体化教改实践是指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化,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让学生在全方位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效
果。
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了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
此外,课程设计还加入了案例学习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
地理解教学内容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包括讲课、演示、实验、案例
分析、小组讨论等。
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
再次,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模拟仿真实验、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
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进课
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在考核方式方面,教师采用了“闭卷考试+开卷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并根据学生在课堂和实验中的表现,给予适
当的加分和评价。
此外,教师还将实验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等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使学生
在多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1. 概述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化工生产过程,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种实训方式,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化工单元的操作流程、设备使用和安全措施等知识。
2. 实训内容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单元介绍与设备了解在进行具体的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对待操作的化工单元进行介绍,并了解该单元所使用的设备。
包括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等。
这一步骤旨在帮助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为后续的操作打下基础。
2.2 操作流程演示与讲解在了解了设备之后,教师会进行一次完整的操作流程演示,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听取讲解来熟悉整个操作过程,并理解每个步骤背后的原理和目的。
2.3 实际操作练习在完成了演示和讲解之后,学生将有机会亲自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教师会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设备,并注意安全事项。
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记录下每个步骤的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
2.4 故障排除与应急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
为了让学生能够熟悉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师会模拟一些常见的故障情况,并指导学生进行排除和应急处理。
这一步骤旨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训要求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3.1 安全意识化工单元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3.2 操作规范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际操作,并注意每个步骤的细节要求。
同时,他们还需要记录下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后续的复习和总结。
3.3 团队合作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密切配合,相互协助完成操作任务。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沟通和协商,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4. 实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实训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4.1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检查他们是否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安全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EER HORIZON职教论坛・33・第8卷・第11期 职业时空收稿日期:2012-09-18作者简介:谢伟(1979-),男,博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讲师。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工作任务引领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实训课程教学既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职业经验的积累,以及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诸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要做到与学生当下学习进度一致;要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能让学生顺着任务主线把知识点连贯起来;任务的设计既要贴近工业应用,又要能在本校现有实训装置上实现。
能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任务环境里学到知识;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可以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
为了选取能用于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教学并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我们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以及本院专业教师组成课题团队,研讨分析本实训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或经改良的工作任务引领整个实训教学。
例如化工单元过程实训中的精馏操作,我们选取将15%的酒精水溶液提纯至93%为实训任务。
为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结构;设计各小组实训方案;熟练掌握精馏装置开停车操作;分析操作过程中不正常操作现象、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掌握精馏塔各个参数和产品质量控制。
这个任务既体现实际生产过程,又适用于学校实训装置;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强教师的指导效能。
任务驱动下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模式探究谢 伟,李 瑞(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摘要: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是培养学生单元设备操作能力和设备维护保养能力的一门实训课程。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对高职化工单元实训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对模式的实施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希望能够对高职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方法有一些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职;实训教学;任务驱动;考核二、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这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任务驱动下的实训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任务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
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作用为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学生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兴趣,促进他们自主进行探索式学习。
通过任务的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成为他们更积极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传热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讨论各小组设计出解决任务的最佳操作方案,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对观点进行阐述,在全班范围内讨论。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倾听者、激发者、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是主角,在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
三、实训组织形式的创新在实训前我们将全班学生分编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个小组教师指派1名组长。
然后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需完成的单元过程实训任务,对每个小组提出相同的要求。
在一个好的团队里,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积极、自主的良性循环。
另外在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很好的团队组织能力。
四、过程考核内容及评价方式(1)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包括阶段性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成果展示和完成的任务的综合情况。
具体为对装置操作、事故处理、实训产品、表达能力等进行CAREER HORIZON职教论坛・34・职业时空 2012年11月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Ballast Cleaning Machine StructureZHANG Wei-huaAbstract: Training objective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s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ode and means of the traditional ballast cleaning machine constructor reform of the teaching, project teaching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inspire students the desire to lear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screen cleaning machine constructor for a typical case of the master track mainte-nance equipment and larg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intenance, service and maintenance skills.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 ballast cleaning machine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考核。
另外针对现有实训考核方案中考核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增加工艺流程图的作图、操作方案的设计、数据曲线作图和解释、个人提问、人为扰动、事故处理等项目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素质,包括实习态度、遵守实训纪律、团队协作和遵守职业操作规范的情况。
其中在对团队的协作进行考核时,可以对团队组织、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考核。
另外针对化工操作中物料往往易燃易爆易腐蚀的职业特点,我们特别强调职业操作规范的遵守情况的考核,例如操作安全措施是否规范,废弃物是否随意乱丢,操作场所是否保持清洁、工具摆放是否到位等。
项目完成后的教师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任务驱动下的教学结果不仅仅是完成操作任务,还要有好的操作过程质量或者好的产品。
如果教师将完成任务的结果看成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将评价只是看成教师打分,将评价内容固定在过程操作控制质量或学生表现上,则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这种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
在过程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要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
教师最后的点评更是重要,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对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
任务完成后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结合。
五、教师的指导实施的过程中,不是忽视教师指导作用,而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或教师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任务实施前,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提醒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突发故障。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好团队工作进展和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监控整个过程,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任务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去,确保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1] 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39-40.[2] 方凯.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2):424-425.[3] 王风茂,张婷,刘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2009,4(19):20-23.[4] 李熳.项目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56.[5] 易忠奇,潘能勇.在高职实训教学中实施精细化的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10,(29):186-187.Task Driven by Chemical Unit Process Training Mode ResearchXIE Wei, LI RuiAbstract: The chemical unit process train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unit equipment operation ability and theequipment maintenance ability of a training course. In the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hemical unit training teaching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has received the good effec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and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nd refining. Hope to be able to the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have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task drive; assessment(上接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