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2010日历-矿产普查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分析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一、专业介绍1、概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通过对保存于地层中的各类化石的形态、结构、生态、分类、演化及地史分布等特征的分析,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查明地层成因、时空分布,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建立区域地层系统格架,恢复古地理、古环境。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对揭示地球的发展历史,认识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演化生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02)微体古生物学(03)古生态环境学(04)古生物地理学(05)综合地层学(06)沉积地层学(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地质学基础,及一定的数理化及生物学基础,掌握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
能在研究中应用计算机,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基本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且经过严格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综合研究的训练,成为能在古生物学及地层学领域和其相关领域,如石油、煤炭、区域地质测量、综合考察等方面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业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611)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827)岩石学或(830)地史学或(831)古生物学或(827)岩石学(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6、课程设置:(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第一外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数值分析;C++程序设计;综合地层学;沉积地质学;现代古生物学。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质)专业考试大纲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质)专业考试大纲总则本专业的考试涉及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地层学、古生物学、矿物学、矿床学、找矿勘探、构造地质学、区域构造学、数学地质、煤田地质与勘探、同位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方面的必备知识和地勘行业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以及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等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同时也涉及到现行的地质勘查规范、规程的掌握、运用等。
本考试大纲按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规范规程、新技术新方法等四部分编写,四部分权重分别为基础知识30%,专业知识30%,规范规程20%,新技术新方法20%,为了便于考试人员的复习,本大纲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
“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熟悉”是指能熟练运用的知识,“了解”是指一般具备的概念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年龄与演化。
熟悉地球的物理性质;熟悉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
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熟悉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熟悉新构造运动特征。
了解各种地貌单元特征与相应堆积物特征;了解地貌图的编制;了解岩相古地理有关知识。
3、了解同位素地质学有关知识;了解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方法。
4、掌握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三大岩的分类、命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常见的各类岩石的判定。
熟悉岩浆作用及岩浆的成分与性质;熟悉沉积岩的成分与形成过程;熟悉变质作用类型;熟悉各类岩石构造组合。
了解变质岩的形成及变质作用。
5、掌握矿物的分类及重要矿物特征。
熟悉矿物的物理性质。
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外形,了解矿物的利用。
6、掌握矿床有关基础的知识;掌握各种成矿作用。
熟悉成矿专属性知识。
7、掌握找矿工作的一般规律。
熟悉矿床勘探技术手段;熟悉工程体系的布设以及各类勘探工程的施工顺序。
8、熟悉各地质年代的典型古生物特征及分布。
了解古生物与环境关系。
9、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如褶曲、断裂、节理、劈理等有关知识;掌握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掌握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古生物学技术在古生物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古生物学技术在古生物地层对比中的应用古生物地层对比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比较,揭示地球历史上生物的演化过程和地层的时代分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古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古生物地层对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古生物学技术在古生物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一、生物标志物在古生物地层对比中的应用生物标志物是指古生物化石中具有特殊地理或地质意义的生物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分析化石中保存的有机物质来判断古环境条件、古气候、古地理等信息。
例如,藻类和古菌的化石中保存了许多有机化合物,通过分析这些标志物,可以获得古气候变化的信息。
此外,一些古生物特征的存在与否,如古植物的花粉和古动物的骨骼结构等,也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依据。
二、同位素地层学在古生物地层对比中的应用同位素地层学是一种基于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地层对比方法。
同位素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质量的原子,在地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地球化学反应。
通过分析古生物化石中的同位素组成,可以获得关于地层古气候、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演化等信息。
例如,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判断古植物的光合作用类型和古环境的水分条件;氧同位素组成则可以用于推测古水体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同位素地层学的应用,为地层对比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客观的依据。
三、生物地层学在古生物地层对比中的应用生物地层学是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时代分布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建立起地层的时间序列。
根据生物化石的演化特征,可以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地层带。
通过对生物地层的对比,可以确定地层的对应关系和时代早晚,进而建立地质时间尺度。
例如,在早前寒武纪地层中,三叶虫化石的分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地层标志。
不同地区的三叶虫化石可以通过对比其演化特征和分布情况,确定地层的对应关系。
四、地层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古生物地层对比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它与地层学的结合为古生物地层对比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数据。
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序列变化,揭示了生物演化的分子遗传机制。
古生物试卷(含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2学期(资源勘查工程)学期(资源勘查工程)《古生物地层学》试卷(A )卷)卷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法:半开卷分钟;考试方法:半开卷学院学院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题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总分 得分得分阅卷人阅卷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20分)分)1.蜓壳的旋壁大多数是分层的,其组合类型各不相同,其中四层式是由 、 、 、 所组成的。
所组成的。
2.头足纲的缝合线是指.头足纲的缝合线是指 的边缘与的边缘与 里面的接触线。
根据缝合线褶皱强烈程度,可以分为度,可以分为 、 、 、 、 五类。
五类。
3.两栖类最早出现的地质时代是.两栖类最早出现的地质时代是 ,它是由,它是由 登陆演化而来的。
登陆演化而来的。
4.人类从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的演化进程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人类从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的演化进程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 、 。
5.中生代爬行动物十分昌盛,其中.中生代爬行动物十分昌盛,其中 类占据了陆地生态域、类占据了陆地生态域、 类占据了空中生态域、生态域、 类统治了海洋生态域。
类统治了海洋生态域。
二、分析题二、分析题1.简述原蕨植物门的主要特点?分析它们在植物进化上的重要意义?(6分)分) 2.某地区石炭纪地层发育情况如下表所示:(8分)分)地层情况地层情况 西部边缘西部边缘 西部西部 中部中部 东部东部 总厚度总厚度 8m 55m 118m 180m 海相灰岩海相灰岩 化石情况化石情况0层2层 含腕足类、珊瑚含腕足类、珊瑚5层含腕足类、双壳类含腕足类、双壳类9层 腕足、菊石菊石试分析:⑴当时的古地势如何?试分析:⑴当时的古地势如何?⑵海水来自何方?⑵海水来自何方?3.试分析加里东构造阶段中期太康运动对我国华北地台的影响(6分)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合计15分)分)1.腕螺.腕螺 2.中轴.中轴 3.单位层型.单位层型4.双变质带.双变质带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四、简述我国东部地区二叠纪华北与华南含煤地层的时空分布规律。
古生物与地层学

古生物与地层学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的两个学科。
地层
学是研究地球各层岩石的性质、年代和构成,通过对岩层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地球发展的历程,从而推断古生物的演化和分布。
而古
生物学主要从化石角度研究生物的特征、种类和分布,以此为基础重
建生物演化史和生态环境。
两者紧密结合,是研究地球演化和生命演
化的重要手段。
地层学家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岩石进行研究,发现地球历史上有过
多个时期的生物大灭绝和进化分化。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
可以分辨不同期的生物类型和进化程度,重建生物演化史和地球环境
的变迁。
例如,寒武纪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生命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的过渡,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迅速
扩张的时期。
地层学家在不同地方发现的寒武纪岩层中,存在大量的
化石,这些化石包括了多种原始的多细胞动物,以及一些已经灭绝的
群体。
通过对这些化石的详细研究,古生物学家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特征、分布和演化,进而了解古生态环境和生物进化的历史。
总之,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它们的研究成
果对我们了解地球演化和生命演化的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古生物地层学

古生物地层学1、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各地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
2、古生物研究的内容:1、找出各类生物的发展和演化规律2、指导地层的划分和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3、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最基本的事实依据。
3、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从沉积地层中发掘出来的化石4、化石形成条件:1) 生物本身的条件2) 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3) 埋藏条件4) 时间条件5) 成岩石化条件5、全新世以前的生物是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称为现生生物6、化石的分类(按规模):假化石、大化石、微化石、超微化石7、显生宙的生物演化:1、小壳动物群的出现和分异2、澄江动物群3、寒武纪生物大爆发4、动物体分化重大事件5、动植物从水生到陆生发展6、生物的绝灭与复苏8、灭绝:生物种系的终止、不留下后代9、生物复苏:大灭绝后的生物群,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及对新环境的不断适应,逐步回到正常发展水平10、同源器官: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机能不同的器官(如手、肢、鳍)。
11、同功器官:生物的形态、功能相似而起源不同的器官(如鸟和昆虫的翅膀)。
12、进化的不可逆性:已演变的生物类型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灭亡的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
意义:地层划分对比的理论依据。
13、器官相关律:意义:阐明生物进化,变异过程;推断化石生物的身体结构,生态习性14、适应: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上,与其生存环境取得良好协调一致15、生物进化的三个层次:小进化:生物在居群内部的演变,是生物进化的起始阶段;成种作用:是物种分化、增加的过程;大进化:涉及种以上的分类群的进化问题16、生物进化的基本动力是:生物变异和生物遗传17、成种作用:从单一始祖居群分化成两个或多个同时物种的过程18、物种形成的因素: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隔离19、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彼此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现象。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具体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基础理论以及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
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3个。
1、油气区古生物学2、勘探地层学与油气储层预测3、油气区古生态学与沉积学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4或以上。
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0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2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4学分内。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2019届高校毕业

硕士研究生毕业
1812
31
王纳申
西安石油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6058
32
吴佳玉
西澳大利亚大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3018
33
薛欣宇
东北石油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硕士研究生毕业
9528
34
闫家伟
南加州大学
油气田开发工程
硕士研究生毕业
3652
1576
10
高子扬
长江大学
地质工程
硕士研究生毕业
6129
11
黄迟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8804
12
黄雨佳
西安石油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5806
13
纪文婷
东北石油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硕士研究生毕业
8132
14
贾纯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地质
硕士研究生毕业
6206
王妍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固体地球物理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5998
14
夏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硕士研究生毕业
3069
15
肖豪
西南石油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硕士研究生毕业
2024
16
徐苗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固体地球物理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Βιβλιοθήκη 552817张方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岩相分析
2
第三章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2
地层划分对比
2
第四章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2
第五章岩石地层学
2
第六章生物地层学
2
第七章年代地层学
2
野外实习
6
主讲教师:罗能辉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
20011年2月22日
东华理工大学
教学日历
课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系别地测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班级090111~4;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日
期
周
次
讲课内容及时数
练习内容及时数
实验内容及时数
二学时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节为单元)
课堂时数
习题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堂讨论、测验等
课堂时数
课间实习或实验
课堂时数
古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古生物学研究对象(一)
2
第二章古生物学研究对象(二)
2
第三章无脊椎古生物学
1.蜓和珊瑚
2
珊瑚纲
2
2.腕足动物
2
腕足动物
2
3.软体动物
2
软体动物
2
4.三叶虫
2
三叶虫
2
5.笔石
2
笔石
2
第四章脊椎古生物学
2
第五章古植物学
2
古脊椎古植物
2
第六章演化古生物学
2
第七章环境古生物学
2
第八章古生物学的应用
2
地层学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