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练案26张衡传2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答案高中语文课本中《张衡传》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关于张衡传的训练题你知道怎么做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参考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 )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iè)陇西(lóng)D.骸骨(hái)帷幄(wéiwò)蟾蜍(chánchú)2.指出下面句子中词语活用有意动用法的几项(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没有同形异义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B.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E.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F。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5.下面复句的内部关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D.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诚甘乐之。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7.下面是根据范晔的《后汉书》、西晋司马彪《续汉书》、东晋袁宏《后汉纪》,综合整理出来的一段文字,阅读后,请回答问题:阳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张衡始作(候风)地动铜仪。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3《张衡传》(新人教版必修4)及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3《张衡传》(新人教版必修4)及答案解析

《张衡传》同步练习(附答案)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A.属()文邓骘() B.逾侈()璇()玑C.驿()站河间相() D.骸()骨蟾()蜍()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5)府吏见丁宁()同()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优化方案】 2020高中语文 2.4《张衡传》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教版必修2

【优化方案】 2020高中语文 2.4《张衡传》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教版必修2

2.4《张衡传》知能优化演练(鲁人教版必修2)[学生用书P32~P33]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文雅,不俗B.其牙机..巧制牙机:枢纽和机件C.施关发.机发:拨动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应验解析:选A。

“雅”是平素,向来之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再.迁为太史令B.言甚详明..C.覆盖周密..无际D.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解析:选B。

A项,“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再一次;C项,“周密”古义为四周严密,今义为周到细致;D项,“方面”古义为方向,今义为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3.下列语句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③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A.①②⑤ B.③④⑥C.①②④ D.③⑤⑥解析:选B。

①说明张衡勤奋好学;②表现其文学才能;⑤表现其政治才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13课张衡传+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13课张衡传+Word版含解析.doc

第13课张衡传[ 基础操练 ]1.以下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空自苦亡人之地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C.臣愿奉璧往使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分析】A“亡”通“无”,C“奉”通“捧”, D “禽”通“擒”,捉拿。

【答案】 B2.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公车特色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衡下车,治庄严,整法度。

..D.皆隐在尊中,覆盖周祥无际。

..【分析】A“特色”意为“专门征召”,B“方面”意为“方向”,C“下车”意为“官吏初就任”。

【答案】 D3.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顶是()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固然。

.B.自贵爵以下莫.不逾侈莫:没有。

C.公车特色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D.自此此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乃:才。

【分析】“莫”意为“没有谁”。

【答案】 B4.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左右欲刃.相如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D.欲所以时降.武【分析】“目”与例句中“刃”皆为名词用作动词; A 项中“奇”为意动用法; C 项中“廷”为名词作状语; D 项中“降”为使动用法。

【答案】 B5.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①以精铜铸成.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D.①宦官惧其.毁己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分析】 B 项中“以”皆为介词,用; A 项中“乃”分别为“于是,就”“才”; C项中“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表转折”;D项中“其”分别为“代词,代张衡”“代地动仪”。

【答案】 B6.以下句子句式特色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高中语文张衡传 同步练习2

高中语文张衡传 同步练习2

高中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2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A.属()文邓骘() B.逾侈()璇()玑C.驿()站河间相() D.骸()骨蟾()蜍()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5)府吏见丁宁()同()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13课《张衡传》基础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13课《张衡传》基础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张衡传》基础练习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西鄂.(è) 属.(zhǔ)文 征辟.(pì) 逾侈.(chǐ) B .研核.(hé) 动辄.(zhé) 篆.(zhuàn)文 算罔.(wǎng)论 C .雅.(yǎ)闻 合契.(xiè) 蟾.(chán)蜍 驿.(yì)站D .帷幄.(wò) 阉.(yān)竖 骄奢.(shē) 骸.(hé)骨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B .遂通五经,贯.六义 贯:贯通,通晓C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拟:打算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 .举孝廉不行..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 .公车特征..拜郎中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邹忌讽.齐王纳谏C.⎩⎨⎧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 衡少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游.于三辅秦时与臣游.B.⎩⎨⎧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之学者..必有师 C.⎩⎨⎧ 衡善机.巧成败之机.,在于今日D.⎩⎨⎧ 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并称为“四史”。

B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2019级《张衡传》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辟邪/开辟叨扰/絮叨奔赴/精思傅会B.篆文/编撰骸骨/惊骇连累/累召不应C.磅秤/磅礴积攒/攒动脉动/一脉相承D.蹊跷/蹊径绮丽/倚伏便利/大腹便便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巧制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政理:政治管理。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大王必欲急臣B.时天下承平日久杖汉节牧羊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妙尽璇机之正D.皆共目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1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一课三测:第13课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一课三测:第13课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祝学长学业有成,取得好成绩
第13课张衡传
记一记
一、字音
属.( )文辟.( )公府
逾侈.()邓骘.( )
算罔.()论辄.()
候.( )风地动仪篆.()文
蟾蜍
()()合契.()
..
驿.()至河间相.()
( )( ) 乞骸.()骨
帷幄
..
答案:zhǔbìchǐzhìwǎng zhéhòu zhuàn chán chúqìyìxiàng wéi wòhái
二、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
答案:圆圆形
2.一时收禽.“禽”通,
答案:擒捉住
辨一辨
三、一词多义
1.征
(1)公车特征.拜郎中
祝学长学业有成,取得好成绩(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答案:(1)征召(2)应验
2.因
(1)因.入京师
(2)伺者因.此觉知
(3)因.以讽谏
答案:(1)于是(2)因为(3)用
3.观
(1)因入京师,观.太学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4)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答案:(1)游(2)景象(3)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4)看
4.属
(1)衡少善属.文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忠之属.也
(4)司命之所属.
答案:(1)连缀,写作(2)通“嘱",嘱托(3)种类
(4)隶属
5.就
(1)连辟公府不就.
(2)金就.砺则利
(3)荆轲遂就.车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练案26张衡传2新人教版必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9分)导学号 41594292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

曾祖台之,晋侍中。

祖昌,宋大匠卿。

父朔之,奉朝请。

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

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

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

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

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

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于内转之。

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

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

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

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①,三改不成。

永明中,竞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

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

文惠寻薨又寝.。

转长水校尉,领本职。

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

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冲之解.钟律博塞②,当时独绝,莫能对者。

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

又特善算。

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

着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

子暅之。

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

入神之妙,般、倕③无以过也。

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

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

父所改何承天历时尚未行,梁天监初,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

位至太舟卿。

(选自《南史·文学传》) 【注】①欹器:古代的一种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

君主可置于座右以为戒。

②博塞:博戏,下棋之类的游戏。

③般、倕:般,鲁班;倕,传说为舜时的巧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难:诘难。

B.每行.,使人于内转之行:运行。

C.文惠寻薨又寝.寝:搁置。

D.冲之解.钟律博塞解:见解。

【解析】D项,解:懂得。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A.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B.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C.以.头触之,勉呼乃悟焉用亡郑以.陪邻D.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解析】A项,副词,都是表承接,于是,就;B项,连词,表转折,但是,却;C 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D项,代词,作主语,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祖冲之是南朝人,经历过宋、齐等几代,他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制定更加精密的历法,改造指南车,造水碓磨、千里船等。

B.祖冲之制定的历法虽然比前人的更加精密,但因为武帝去世而未能施行,后来他的儿子重新修订之后才得以施行。

C.因为古代传下来的指南车部件不全,无法正常运行,祖冲之加以改造之后,旋转更加灵活,在指示方向上却非常精确。

D.祖冲之不但在器物制造上精思巧妙,在音乐和棋类上也天下无双,同时在屯田种植、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的才能。

【解析】D项祖冲之在屯田种植上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没有施行;而“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的才能”,文中没有说明。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

译文:祖冲之重新制作成铜机关的车,尽管可随意旋转,但指示方向却非常准确,自汉末的马钧以来没有这样的东西。

(2)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译文:明帝让祖冲之到全国各地巡行,兴办可以有利于百姓的大事业,恰逢连年有战事,事情到底没有施行。

【参考译文】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县人。

他的曾祖祖台之,做过晋朝侍中。

他的祖父祖昌做过宋朝的大匠卿。

父亲祖朔之,做过奉朝请。

祖冲之喜欢考查古事,有技巧灵思,(南朝)宋孝武帝让他到华林苑大学里当值,赏赐给他宅院车马服饰,任职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当初元嘉年间,朝廷使用何承天所制定的历法,比古代的十一家还严密。

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严密,于是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上奏表加以说明。

孝武帝让朝廷上擅长历法的人诘难他,但难不倒他,适逢武帝去世没能施行。

后任职作娄县令,又作谒者仆射(负责朝觐宴飨的总负责人)。

当初,宋武帝平定关中,得到姚兴所制造的指南车,有外形而没有里面的机关,每当运行的时候,派人在里面转动它。

升明年间,齐高帝辅政,让祖冲之仿照古代的原样加以修理。

祖冲之重新制作成铜机关的车,尽管可随意旋转,但指示方向却非常准确,自汉末的马钧以来没有这样的东西。

当时有个叫索驭驎的北方人也说能够造指南车,南朝的齐高帝让他和祖冲之各自制造,并让他们在乐游苑一同考校试验,两人所制造的指南车却有很大差别,于是毁掉并烧了索驭驎制的车。

晋代的杜预心思灵巧,制造欹器(古代的一种盛水器。

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

君主可置于座右为戒),多次改动都没有做成。

永明年间,竞陵王子良(人名)喜欢古代的东西,祖冲之制造欹器献给他,和宗庙摆放的没有区别。

文惠太子在东宫时,见到祖冲之所制的历法,启禀武帝施行。

文惠太子不久去世而又搁置了。

后来又转为长水校尉,并兼任原来的职务。

祖冲之制定了《安边论》,想要建立屯田制度,扩大农业种植。

建武年间,明帝让祖冲之到全国各地巡行,兴办可以有利于百姓的大事业,恰逢连年有战事,事情到底没有施行。

祖冲之精通音律棋类等,当时独一无二,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的对手。

因为诸葛亮造有木牛流马,(他)于是制造一种器物,不用凭借风和水,装置上机关自行运转,不费人力。

又制造了千里船,在新亭江上试验,每天行走百余里。

又在乐游苑造水碓磨(借水力运行的舂米工具),武帝曾亲自前往观看。

又特别善于计算。

永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著有《易》《老》《〈庄〉义》,注释《论语》《孝经》,注解《九章》,并著有《缀述》数十篇。

其子名暅之,字景烁,少小时习学家传的学业,深入研究得十分精细,也有灵巧的心思。

技艺达到神妙的境地,就是古代传说中的鲁班和倕(传说为舜时的巧匠)这样的巧匠也难以超过他。

当他思考到深入之处时,雷霆之声也难以入耳。

曾经在走路时遇到仆射徐勉,头竟撞到了徐勉身上,徐勉呼叫他才觉察到。

他的父亲所改定的何承天的历法当时尚未施行,梁武帝天监初年,暅之又重新加以修订,在这时才开始施行。

职位至太舟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9分)导学号 41594293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

父积翁为国信使,宣谕日本,遇害于海上。

都中生三岁,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

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都中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

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

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

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阙,都中曰:“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

秩满,改郴州路总管。

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

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

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

迁饶州路总管。

年饥,米价翔踊。

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都中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

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服阕,除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

乃如前除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

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

都中曰:“为臣子者,使皆避谪,何以集事?”乃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以疾致仕,至正元年卒。

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

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虽古循吏..无以尚之。

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之。

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向。

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有诗集三卷。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B.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C.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D.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徭獠,古代民族,在湖南多有分布。

“徭”,指瑶族,因历经征伐,部分成劳役,故有“徭”之称谓;“獠”是当今壮族先民。

B.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

竹制为笾,祭祀和宴会时用来盛果品等;木制为豆,开关像高脚盘,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C.廉访使,宋、元时期官职。

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廉访”,意为考察、察访。

D.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执法严格,不考虑民情,理政、理民一概遵循上级指令的州县级地方官员。

【解析】“不考虑民情”“一概”错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王都中才能卓越,善于断案。

初入仕途时,他分析事情就能切中要害;在处理昆山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案件时,他能查得实情。

B.王都中注重教化,边民悦服。

他注重学舍建设,改善了教育条件;他聘请著名儒士教授义理,开导百姓,使当地风俗为之一变。

C.王都中一心为公,淡泊名利。

他冒着被朝廷罢官危险,设置盐亭灶户,并走访落实;他用俸禄周济贫穷亲族,人们认为他付出很多。

D.王都中业绩卓著,成就多样。

他所到之处,政绩都极其显著,即使是古代的循吏没有超过他的;他还擅长文学,有诗集三卷。

【解析】“冒着被朝廷罢官的危险”错,应该是冒着被怨恨、指责的危险,“付出很多”错误。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译文:都中为此阅读以往文书档案,查清楚事情真相,那些人才服罪。

(披、故、洞见、伏辜,各1分,句意1分)(2)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译文:检查其生产能力之高低而予以增减赋税,既完成了任务,赋税也丰富了,公私对此感到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