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温阳强心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温阳强心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温阳强心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王居新,李婷,张绍开(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北京102200)摘要:目的:观察温阳强心汤治疗阳虚水停型心衰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

两组患者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温阳强心汤治疗,两组均为4周1疗程。

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心率等变化进行比照。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心率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温阳强心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显示了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

关键词:温阳强心汤;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49(2013)01-0073-0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9月 2011年12月住院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病程(5 8)年,年龄(52 79)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Ⅱ级11例,Ⅲ级20例;原发病:冠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老年瓣膜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

对照组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病程(5 9)年,年龄(50 81)岁。

心功能II级10例,Ⅲ级22例;原发病:冠心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老年瓣膜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脏病6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心功能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及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

[1]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阳虚水停证:主症:胸闷,气喘,心悸,面肢浮肿,畏寒肢冷。

强心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强心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强心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最终导致不能满足身体需要的血液供应量。

CHF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险性和长期住院等特点,已成为人们生命质量和健康的威胁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心血管疾病的流行,CHF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CHF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药物治疗是CHF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心通脉汤是由山楂、桃仁、丹参、蒲黄、赤芍、甘草、茯苓、白术、陈皮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减轻症状,降低CHF的发病率。

然而,目前在西医药学中,CHF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ACEI或ARB等,他们可以有效地控制CHF的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心脏负荷,但长期使用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联合应用中西药治疗CHF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强心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对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照常规方案分组,将患者分为强心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

该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观察期和随访期。

观察期为6个月,随访期为12个月。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在随访期间,对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

四、预期结果
我们期望通过该研究,发现强心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并且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强心通脉汤辅治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强心通脉汤辅治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强心通脉汤辅治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冯建辉;俞晓春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4(0)2
【摘要】目的:观察强心通脉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用药基础上口服强心通脉汤。

治疗时间均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NP 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尤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强心通脉汤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冯建辉;俞晓春
【作者单位】315602 浙江宁海县茶院乡卫生院内科;宁海县第一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真武通脉汤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J], 刘国绍
2.益气通脉汤辅治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J], 董肖; 刘斌; 曹辉; 杨德钱
3.益气强心汤辅治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J], 李新阳
4.芪苈强心胶囊辅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
炎性因子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J], 王艳丽;王艳萍;马金波;王越;李金锋;吕素洁;马宇杰5.芪苈强心胶囊辅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炎性因子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J], 王艳丽;王艳萍;马金波;王越;李金锋;吕素洁;马宇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包括ACEI、β受体阻滞剂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心通脉汤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3例出现呕吐、食欲减退等。

结论:采用强心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积极采用。

标签:强心通脉汤;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性心脏疾病的必经阶段,是造成多种原发性心脏受损的关键之一。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障碍,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CHF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逐年升高,已经发展为我国一大重要的需关注的心血管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有报道称,西药治疗具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临床使用受限较多,而中医治疗理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症具有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案[1]。

本文以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范围43~71岁,平均(62.2±11.3)岁;病程5个月~11年;心功能Ⅱ级9例,心功能Ⅲ级16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

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范围45~70岁,平均(61.4±10.8)岁;病程6个月~12年;心功能Ⅱ级12例,心功能Ⅲ级13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脉汤联合治疗。

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观察策略

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观察策略

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观察策略【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慢性心衰采取强心通脉颗粒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70名患有慢性心衰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策略(对照组)、另一组再予以使用强心通脉颗粒治疗(观察组)。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有关情况评价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CO、EDV、ESV值差异并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LVEF、CO值更高,EDV、ESV更低(P<0.05)。

结论:强心通脉颗粒用于慢性心衰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强心通脉颗粒慢性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因其病症危重,所以也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强心通脉颗粒既能益气、又能活血,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显著疗效。

下文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出加用强心通脉颗粒治疗,见具体总结:1病例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结合其病史、体征、心电图等明确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患者总计70例。

将有以下情况者排除:(1)近半月有相关中药服用史;(2)急性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其它心脏疾病患病者;(3)心衰合并未被控制的感染、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严重电解质紊乱者;(4)妊娠、哺乳期、过敏等特定情况者。

随机分两组后: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1~72岁,平均46.3±3.5岁,冠心病16例、高血压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观察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23~73岁,平均47.8±3.8岁,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两组基础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慢性心衰治疗指南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选用卡托普利片(初始1次口服12.5mg,每天2~3次,必要时可增量到50mg,每天2~3次)或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初始剂量2.5mg/次,结合患者耐受度适量增加到常用2mg 维持量,1次或2次分服),无法耐受上述药物者改用比索洛尔(初时使用剂量为5mg,每天1次,或可相应调整剂量到10~20mg)、地高辛片(常用0.5~2片,每天1次;若达到快速负荷量,每6~8h给药1片,总量每日3~5片;维持量每次0.5~2片,每天1次)、利尿剂等常规药物。

强心通脉方改善慢性心衰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疗效评价

强心通脉方改善慢性心衰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疗效评价

强心通脉方改善慢性心衰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疗效评价赵杨【摘要】目的:探讨强心通脉方对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中医辨证论治诊断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的西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之上加以强心通脉方加减汤剂内服,共观察30d,30d后进行统一规范的治疗效果评价,观察治疗前后症候疗效以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候疗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脑钠肽前体水平相对于对照组下降较为明显,且患者的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应的平均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在治疗之后,治疗组的平均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心通脉方的合理运用对改善慢性心衰左室射血分数临床疗效显著.【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2页(P521-522)【关键词】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强心通脉方【作者】赵杨【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秦皇岛0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主题词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强心通脉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指的是心排血量不足以满足人体各个器官系统新陈代谢的一种病理状态[1]。

中医理论认为心力衰竭的病位除了在于心之外,还跟肺、肝、肾、脾等四种器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辨证上属于虚实夹杂[2-3]。

中医在对心力衰竭进行辨证论治方面有着其特有的优势,本院运用经验方强心通脉方,在常规的西药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临床资料80例观察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住院或者门诊心力衰竭患者。

所有患者都没有基本感觉、认知、语言、行为、智力及运动等生活功能障碍。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大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患者作为本课题的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

对照组采用单药(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比较两种方法的适应效果。

结果经比较,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

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治疗前LVEF、CO、BNP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LVEF和CO显著高于对照组,BN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更为有效。

在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该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慢性心力衰竭;强心通脉汤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这是由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终末期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西医治疗,这是保守治疗,更适合老年人。

然而,这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会伴随着不良反应,且治疗时间长,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本文对本课题的临床实践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阶段内我院接治的大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选68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各34名。

对照组中21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50~89岁,平均(60.4±12.9)岁,病程3~10年,平均(5.1±2.3)年;研讨组中20名男性,14名女性,年龄45~86岁,平均(58.3±14.6)岁,病程3~10年,平均(4.5±2.5)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数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

强心通脉颗粒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强心通脉颗粒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强心通脉颗粒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宫丽鸿;张艳【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iangxintongmai Granule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2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Qiangxintongmai Granules. Indices in 2 groups were observ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uch as the heart failure score(Lee 's ),the cardiac function EF determination, the 6 minute walk test and the TCM symptoms score changes. Results: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heart failure,the heart function test, the scoring a 6 minutes walking test and the effect of TCM symptom scor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hision: Qiangxintortgmai Granules can obviously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目的观察中医药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通脉颗粒.观察治疗前后心衰积分(采用lee氏)、心功能测定、6min步行试验及中医证候疗效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衰积分、心功能测定、6min步行试验、中医证候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强心通脉颗粒能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2(021)005【总页数】2页(P691,748)【关键词】强心通脉颗粒;慢性心衰;气虚血瘀水停【作者】宫丽鸿;张艳【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心排血量减少,并导致组织灌注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组病理综合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 苏 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 年支气管肺炎 6 8例 [ J ] . 浙江 中 西医结合杂志 , 2 0 1 0 , 2 0 ( 1 ) : 2 1 — 2 2 .
( 收 稿 日期 2 01 4 — 0 9 — 0 2)
强心通脉方联合西 药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6 O例 临床观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7 4 5 X . 2 0 1 5 . 0 2 . 0 5 1
【 摘要】目的 观察强心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的临床疗效 。 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 1 2 0例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对 照 组 , 每组 6 O例 。对 照 组 采 用 常规 西药 ( 1 2 I 服 p受 体 阻滞 剂 、 A C E I 或利尿剂的同时 , 加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 0 . 0 5 ; 与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较 , △ P <O . 0 5 。


文 献
[ 1 ] 周永瑞 , 谭永福. 中西 医 结 合 治疗 老 年 人 肺 炎 临 床 观 察 [ J ] .
3 讨

西部医学 , 2 0 1 l , 2 3 ( 7 ) : 1 3 2 9 — 1 3 3 0 .
喘、 清热 化痰 。 本 研 究 中药 方 中金 银 花 清 热 解 毒 :麻 黄 宣 降肺
[ 6 ] 鄢新 龙 .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老年 肺 炎 的临 床 治疗 效 果 观 察 [ J ] . 北方药学 , 2 0 1 3 , 1 0 ( 1 1 ) : 6 9 . [ 7 ] 戴元珂 . 中西 医结合治疗 老年肺 炎的体会 [ J ] . 健 康 大 视
郭 晓梅 刘艳 军 李 俊 ( 河北省秦 皇 岛 市 中医 医院 , 河北 秦 皇 岛 0 6 6 0 0 0 )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6 1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5 ) 0 2 - 0 3 2 0 - 0 3
邪 犯肺 , 肺气郁阻 , 日久 生 热 , 肺 热 熏蒸 , 津 液 变 为 痰
[ 3 ] 刘春娟. 中西 医结合治疗支气管肺炎 的疗效观察 [ J ] . 内蒙
古 中 医药 , 2 0 1 0 , 2 9 ( 4 ) : 3 2 . [ 4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卫 生部 . 中 药 新 药 临 床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M] . 北京 : 中国 医 药科 技 出 版社 , 2 0 0 2 : 8 6 .
野。 2 0 1 2 , 2 0 ( 9 ) : 3 6 9 .
气, 具 有 发汗 、 利尿、 平喘、 镇 咳、 抗过敏、 抗菌 、 抗 病毒 作用 [ 8 ] ;杏 仁 宣肺 平 喘 ,并 协调 浙 贝母 化痰 止 咳 ; 连 翘、 石膏 、 黄芩清肺凉血 ; 桔梗燥湿化痰 ; 甘 草 调 和诸 药 。诸 药 合 用 , 标本 同治 , 祛邪 为 主 , 共 奏宣 肺 平 喘 之
支 气 管肺炎 为老 年人 常见病 和 多发病 ,具 有起病
[ 2 ] 杨 素敏 , 欧 阳东 . 老 年肺 炎 的 临床 特点 与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 J ] . 中 国 自然 医 学 杂 志 , 2 0 0 0 , 2 ( 2 ) : 7 5 — 7 8 .
急、 变化 快 、 死 亡率 高 的特 点 , 是严 重 威 胁 老 年人 生命 疾病 之一 。 目前西 医治疗 主要 是根 据患 者痰 液药 敏结 果选 择合 适抗 菌药 物治疗 , 但其 用药 时 间长 , 其有 效率 较低 , 复 发率较 高 ] 。 支气 管肺 炎可 属 中医学 “ 咳嗽 ” 、 “ 痰饮” 等范畴, 中 医学认 为 。 该 病发 生 主要 为肺 气郁 闭 、 痰热 互 结 。外
可 以改 善 临床 症状 和 肺功 能 ( F V E、 F E V 、 P E F R) , 促 进 体征恢 复 。 综 上所 述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老年 支气 管肺 炎疗 效 显著 。 且 显 著缩短 了 患者 的住 院时 间 , 对改 善患 者 肺功 能有着 显 著的改 善作 用 。
用 地 高 辛 口服 ) 治疗 。 治 疗 组 在 常 规 治疗 的基 础 上 加 用 强 心 通 脉方 治 疗 。 两 组 疗 程 均 为 4周 。 结 果 治 疗 组 总
有效率达 9 1 . 6 7 %, 明 显 高 于对 照 组 的 7 8 . 3 3 %( P< 0 . O 1 ) 。 治疗后 , 左 室 舒 张 末期 内径 ( L V E D D ) 、 左 室 收缩 末 期 内径 ( L V E S D) 、 左室射血分数 ( L V E F ) 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 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治疗后 ,
治疗组脑钠肽( B N P ) 浓 度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P< 0 . 0 5 ) 。 结 论 强 心 通 脉方 联 合 西 药 治 疗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临床 疗 效 优 于 单 独 常 规治 疗 . 对慢 性 心力 衰 竭 治 疗 具 有 积极 的意 义 。
[ 5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药 典 临 床 用 药 须 知 : 化
学药 和 生 物制 品卷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5 : 5 6 3 —
5 64 .
浊, 痰 阻肺 络 , 壅 塞气 道 , 不 得宣 通 。故治 疗 宜 宣肺 平


3 2 0 — —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0 1 5年 2月 第 2 4卷第 2期 J E T C M. F e b . 2 0 1 5, V o 1 . 2 4, N o . 2
表3 两组 治 疗 前后 肺 功 能 改 变比较 ( 灶 )
功 。本研 究结 果 示 , 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 疗 效 较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