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作业指导书-钢筋及焊接检测细则(2015.08.10)

合集下载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作业前的准备1、进行安全教育在实施任何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包括焊接工艺和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人身安全注意事项、火灾防范、电气安全、周围环境的安全措施等。

2、检查焊接设备和材料焊接设备应进行检查,确认其正常工作,包括电源、焊枪、电缆、焊接材料等,并及时处理故障和缺陷。

3、准备好防护装备工作区域应有充分的光线,穿戴防护帽、手套、护目镜、焊衣等防护装备。

焊接时,应注意随时保持安全出口畅通,并将可燃物品和易燃物品移除工作区域。

4、对钢筋进行清理在焊接前,需对钢筋进行清理处理,移除表面的铁锈、油污和杂质,以免影响焊缝质量。

二、焊接作业流程1、进行试焊前的准备为确保焊缝质量,应在实际焊接前进行试焊。

将焊枪接至电源,进行试焊至满足质量要求,然后才能进行实际的焊接作业。

2、进行焊接作业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按照焊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保证焊缝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焊接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保证焊接质量。

3、对焊缝进行后处理在完成焊接后,对焊缝进行后处理。

对焊缝进行敲打、整形等处理,以确保焊接质量。

三、安全注意事项1、焊接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合适,焊接枪、电缆、材料等是否正常,保持焊接设备正常使用状态。

2、进行周围环境的安全措施。

在焊接前应清除工作面积内的杂物,清理出周围的易燃和可燃物品,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3、穿戴防护装备。

穿戴焊衣、手套、防护帽、护目镜等防护衣物,以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4、保持焊接质量。

对焊接工艺、设备要求、生产管理等等要严格执行,保障焊接质量稳定。

5、对余渣、残焊及金属灰尘收集处理。

所有残留物品必须在焊接后及时清除,以保持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一、钢筋电弧焊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的钢筋砼中的焊接φ10-40和Ⅰ、Ⅱ、Ⅲ级钢筋。

电弧焊是利用弧焊机使焊条和焊机之间产生高温,熔化焊条与焊件的金属凝固后形成条焊级。

(一)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电弧焊的主要设备是电弧焊机,弧焊机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类。

2、材料钢筋:各种规格、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须增加化学性能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焊条:按钢结构有关规定执行,焊条应分类、分牌号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保管好,重要工种焊条,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焊条焊接前一般在20-25摄氏度烘箱内烘干。

作业条件:⑴焊工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⑵弧焊机等机具设备完好,焊机要按规定正确接通电源,要求电源符合施焊要求。

(二)操作工艺1、帮条焊与搭接焊工艺⑴帮条焊与搭接焊施焊前,配装与定位应符合下例要求:1)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断面之间的间隙应为2-5mm;2)采用搭接时,钢筋的预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轴线在一直线上;3)帮条与钢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⑵施焊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⑶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应小于帮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H≥0.3D,并不得不于4mm;焊缝宽度B≥0.7D,并不得少于10mm。

钢筋与钢板接头采用搭接焊时,焊缝高度H≥0.35D,并不得超过6mm;焊缝宽度B≥0.5D,并不得少于8mm。

2、坡口焊操作工艺⑴施焊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坡口焊面平顺,凹凸不平度不得超过1.5mm,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缝和较大的钝边、缺棱;2)钢筋坡口平焊时,V形坡口角度为55-65。

坡口立焊时,坡口角度为45-55,其中下钢筋为0-10,上钢筋为35-45;3)钢垫板长度为40-60mm,厚度为4-6mm,平焊时,钢垫板宽度为钢筋直径加10mm立焊时,其宽度等于钢筋直径。

钢筋焊接指导作业书

钢筋焊接指导作业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一、钢筋焊接作业要求1.钢筋焊接一般要求(1).热扎钢筋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电弧焊,所有焊工应在开始工作之前经考核和试焊,合格后持证上岗,焊接工艺参数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每个焊点应经合格的检查人员彻底检查。

(2).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帮条焊、搭接焊),钢筋焊接接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的有关规定。

(3).在不利于焊接的气候条件,施焊场地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钢筋在焊接前应预热,当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电焊。

(4).采用电弧焊焊接热轧钢筋时:Ⅰ、焊缝长度、宽度、厚度应符合图纸规定,如图纸无规定,可按相关规定执行,对于两预制构件中的连接,如采取保证质量措施,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以不受上述规定限制,电弧焊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

Ⅱ、用于电弧焊的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1995)及《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的规定。

Ⅲ、如钢筋、级别、牌号、直径和焊条型号有变动,或焊工有变换,应对建立的焊接参数进行校核,其方法是取两根受拉钢筋试样进行抗拉试验,当试验的焊接抗拉强度大于或与于被焊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焊接才允许进行。

2、钢筋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

(2).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3).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

待所有焊接点卡号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

(5).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

(6).焊接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

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工程结构中所采用的钢筋,其质量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经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焊接时所用焊条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

4.负责钢筋焊接工作的电焊工要持有焊工上岗证。

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热轧钢筋的对接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埋弧压力焊等方法。

其具体方式可视在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拟定。

2.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需在规定的范固内进行焊接操作。

4.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不得焊接。

5.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钢筋接头,均应焊接。

6.普通砼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和轻骨料砼中直径大于2Omm的I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mm的II、III级钢筋的接头,均应采用焊接。

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的接头,当直径大于32mm时,应采用焊接。

7.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变矩处。

9.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O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

10.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宜少设接头。

1 1.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屋面板、楼板等,简支受弯构件,当在受拉区内配置的受力钢筋少于3根时,可在跨度两端各四分之一跨度范围内设置一个焊接接头。

三、质量要求1.网的长、宽及网眼的尺寸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 mm。

2.骨架的宽、高允许偏差不应大于士5mm;3.骨架的长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 mm。

钢筋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1、样品制备⑴、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的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埋弧压力焊五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性能的检验。

⑵、各种焊接方法的试件数量见下表:序号焊接方法每组试件数量(个)同一类型焊接接头批量数复验试件数量抗剪拉伸弯曲1 电阻点焊 3 3 200 双倍2 闪光对焊/3 3 200 双倍3 电弧焊:1、帮条焊2、搭接焊3、坡口焊4、熔槽帮条焊3333300 双倍4 电渣压力焊 3 300 双倍5 预埋件埋弧压力焊3 300 双倍⑶、拉伸试件的最小长度接头型式试件最小长度mm 电弧焊双面搭接、双面帮条8d+Lh+240单面搭接、单面帮条5d+Lh+240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8d+240注:Lh——帮条长度或搭接长度,钢筋帮条或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钢筋牌号焊接型式帮条长度或搭接长度LhHBP235 单面焊≥8d双面焊≥4dHRB335、HRB400、RRB500 单面焊≥10d 双面焊≥5d注: a、搭接焊搭接长度除要满足上表要求外,还得满足最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b、切取试件时,应使焊缝处于试件长度的中间位置。

⑷、弯曲试件长度按下式计算:L=D+2.5d+150mm式中:L—试件长度 D—弯心直径(mm) d—钢筋直径(mm)切取试件时,焊缝应处于试件长度的中央。

弯心直径D按下表规定确定。

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弯心直径钢筋级别弯心直径D(mm)钢筋直径≤25mm >25mmⅠ级2d 3dⅡ级4d 5dⅢ级5d 6dⅣ级7d 8d2、试验设备:⑴、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在±1%,⑵、弯曲试验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或其它弯曲机上进行,并配上相应的弯心直径。

3、检测评定依据《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8-200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4、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测量试件截面尺寸→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均匀加荷直至拉断→读取记录荷载值及描述断裂状态→计算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测定其抗拉强度,即试样拉断时所对应的最大应力。

钢筋焊接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l.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以保证对产品质量要求预先鉴定工序能力,实施有效控制,实现公司确立的质量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

3.职责3.1 本工序规定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才能上岗操作,操作前须进行资格评定,合格后才能正式生产。

3.2 试验人员负责检测。

3.3 工长(或工号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人员负责过程控制。

4.技术标准本工序采用的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011年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作业前准备5.1 机械工具要预先鉴定认可。

交流电焊机、对焊机,焊接电源,焊剂盒。

5.2 材料5.2.1 钢材:钢筋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质保资料及复试报告等,均符合质量标准。

5.2.2 焊条:要有出厂合格证。

5.2.3 焊剂:要有出厂合格证.5.3 条件5.3.1 需要焊接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5.3.2 钢筋电弧焊所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其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按照规范的有关规定。

5.3.3 电渣压力焊和预埋件埋弧压力焊中,可采用HJ431 焊剂。

5.3.4 当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烘陪,且宜放入保温筒内保温使用;酸性焊条若在运输或存放中受潮,使用前亦应烘陪后方能使用。

烘焙时间为2 小时,温度在250-300°C 。

使用中回收的焊剂应清除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

5.3.5 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钢筋焊接性能试验。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统一公司对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检测规范化,特制定本项试验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中心试验室、各项目试验室测定各种钢筋的力学性能。

适用于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钢筋焊接件接头、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检验。

3、编制依据:(1)GB/T 701-200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2)GB13788-2017 冷轧带肋钢筋(3)GB/T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4)GB/T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5)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6)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7)JGJ 107-201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8)JGJ/T27-201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9)JGJ 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4、工作程序:4.1取样组批规则:4.1.1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的组批规则:a.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

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b.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筑方法的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

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 t。

4.1.2冷轧带肋钢筋的组批规则: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4.1.3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盘条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

4.1.4钢筋焊接件接头的组批规则:凡钢筋牌号、直径及尺寸相同的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应视为同一类型制品,且每300件作为一批,一周内部足300件的亦应按一批计算,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钢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材检测作业指导书(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作业指导书钢材性能检测编制:批准:日期:2016年10月1日实施太仓市创新建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一、编制目的为确保试验人员对钢材性能的正确理解执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钢材性能的测定。

三、人员检验人员必须经过省建设厅培训考核并获取相应岗位合格证书。

四、执行标准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3、《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84、《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20106、《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238-200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12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T27-2001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五、试样六、检测步骤 环境条件:1、钢材试验应在10~35℃温度下进行。

2、检测室应保持无冲击、振动,在安静、干燥、清洁卫生的环境下进行。

1、下屈强度(eL R )、抗拉强度(m R )的测定:将试样在标点机上进行打标点。

将试样一头夹在试验机的上夹具上(满夹)。

开动机器,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等机器上升1公分时,开始调整零位,然后把试样另一头夹在试验机的下夹具上(满夹),并夹紧。

开始加荷试验,速度在屈服前为10MPa/s ,用指针方法读取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力,按下式计算下屈强度(eL R ): eL R =osS F 式中:eL R 为下屈强度﹙N/mm 2﹚; s F 为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力﹙N ﹚; o S 为试样原始截面积﹙mm 2﹚。

﹙按和要求,计算钢筋强度用公称横截面积﹚屈服以后以S 的速度加荷直至拉断,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按下式计算抗拉强度:m R =omS F 式中:m R 为抗拉强度﹙N/mm 2﹚; m F 为最大拉力﹙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造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Ⅲ基地(太仓)试验室作业指导书编号:TCZL-XZ05-1/15钢筋/钢筋焊接检测细则第1 版第0 次修订修订日期:2017年 3月 1日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所用的钢筋原材料:其中有冷拨低碳钢丝、热扎光圆钢筋、热扎带肋钢筋、低碳钢热扎园盘条、碳素结构钢、冷扎带肋钢筋、冷扎扭钢筋;焊接试件及机械连接试件等。

1.2检测项目:拉伸、弯曲1.3技术标准:JGJ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 1499.1-2008 第一部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2007 第二部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T228.1-201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13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701-200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13788-2008 冷轧带肋钢筋JGJ/T27-201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2、取样方法及规则样坯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切取样品时,防止因受热,加工硬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表面有显著横向刀磨痕或机械损伤,有明显淬火变形或裂纹以及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均不允许试验。

在每种钢筋规格中,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两个试样做拉伸试验(长度为10a+200mm,a为钢筋直径),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两个试样做冷弯试验(长度为5a+150mm,a为钢筋直径);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任选一根钢筋做拉伸试验,二根钢筋做冷弯试验,同样试验均不能在同一根钢筋上取两个试样。

焊接钢筋,应取三个试样做试验;对焊钢筋另加取三个试样做冷弯试验。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验,在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每种规格应取三个连接接头试样和二个原材料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对已进行过接头工艺检验的同批钢筋接头,可只取三个连接接头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3、质量要求3.3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2007) 表1-34、仪器设备(1)WE-600B型液压万能试验机:0-120KN,0.5KN/格;0-300KN,1KN/格;0-600KN,2KN/格;精度±1%。

(2)WE-100型液压万能试验机:0-20KN,0.05KN/格;0-50KN,0.1KN/格;0-100KN,0.2KN/格;精度±1%。

(3) 连续式标点机:量程0-400mm,精度0.1mm。

5、检测前准备工作:5.1环境的检查:室温在10℃~35℃,室内保持无振动、安静、干燥、清洁卫生的环境。

6、检验规则和方法6.1拉伸试验6.1.1试样尺寸的测量(1)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圆形试样横截面直径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测得的最小横截面积。

S0 =πd2/4(2)试样(仅指原材料拉伸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用连续标点机对试样进行标记。

6.1.2试验步骤(1)根据被测样品的实际尺寸选择合适的万能试验机,并选好铊盘。

(2)根据试样规格装上相应的夹具。

(3)打开万能机电源,启动移动横梁调整下夹具位置并将试样夹在上夹具上。

(4)启动油泵,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使活塞上升约10mm后关闭送油阀,调整仪表主动针零位,并将被动针拨到适当位置。

(5)将试样下端在下夹具上夹持好。

(6)缓慢打开送油阀,按本检测细则第6.1.2.3条要求的加荷速率对试样加荷,认真观察仪表盘上主动针的移动状况,再按本细则第6.1.3条方法读取并记录试件下屈服荷载值。

(7)以本检测细则第 6.1.2.4条规定的加荷速率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断裂。

(8)关闭送油阀,记录破坏荷载值,取下断裂试件,按本检测细则第6.1.5条要求量取断后伸长率,并做好记录。

(9)打开回油阀使活塞下降,准备下次试验。

(10)做完全部试验后,关闭油泵及万能机电源,作好清理工作。

6.1.2试验要求6.1.2.1采用楔形夹头、螺纹夹头、平推夹头或套环夹具等合适的夹具夹持,并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尽量减小弯曲。

试样头部被夹持的长度,一般至少为夹头夹持长度的四分之三,夹头的夹持面与试样接触应尽可能对称均匀。

6.1.2.2测定上屈服强度时,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夹头的应力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并在表1-6规定的应力速率范围内。

6.1.2.3测定下屈服强度时,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度应在0.0O025/s~O. 0O25/s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如不能直接控制这一速率,则应通过调节在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

但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表1所允许的最大速率。

6.1.2.4测定抗拉强度时,如已测定屈服强度或塑性延伸强度,试验速率可以增加到不超过0.008/s,如只测定抗拉强度,整个试验过程可选取不超过0.008/s的单一速率。

6.1.2.5测定最大力下的伸长率或断后伸长率时,试验速率应符合要求。

6.1.2.6试验应在室温(10℃-35℃)下进行。

6.1.3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的测定:(指针法)试验时,当测力度盘的指针首次回转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6.1.4抗拉强度的测定试样拉至断裂,从测力度上读取最大力,抗拉强度R m=F m/S0式中:F m-最大力,N。

S0-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

6.1.5断后伸长率的测定(1)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

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份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

(2)断后标距L u的测量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1/3为有效,但断后延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如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得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1/3时,应采用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3)断后伸长率按公式计算:A=(L u-L0)/L0×100式中:L0 -试样原始标距。

短、长比例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分别以符号A、A11.3表示。

定标距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应附以该标距数值的角注,例如:L0 =100mm或200mm则分别以符号A100或A200表示。

6.1.6测定性能数值的修约-----强度性能值修约至1MPa;-----屈服点延伸率修约至0.1%,其他延伸率和断后延伸率修约至0.5%。

6.1.7试验结果处理6.1.7.1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

(1)试样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记上或标距外,而且断后延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

(2)试验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试验结果。

6.1.7.2遇有试验结果作废时,应补做同样数量试样的试验。

6.1.7.3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例如分层、气泡、夹渣、缩孔等),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

6.1.7.4焊接件(或连接件)试验结果及处理参见表1-7。

6.2冷弯试验6.2.1弯曲试验在WE-600B型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试件长度的中点或焊接件的焊缝应处于弯曲的中心点。

6.2.2试验时应在平稳压力作用下,缓慢施加试验力:弯心直径必须符合表1-8要求,弯心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两支辊间距离为L=(d+3a)±0.5a,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6.2.3试验过程应记录钢筋级别,公称直径,试件屈服力,试件拉断(或颈缩前的最大荷载值,断后伸长,断裂特征(塑性或脆性)等,钢筋弯曲时出现的裂纹等,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颈缩以及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例如分层、气泡、夹渣、缩孔等)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

6.2.4闪光对焊和气压焊弯曲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剌和墩粗变形去除与母材表面齐平,弯曲后试件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5mm横向裂纹。

弯曲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试件未达到上述要求,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有三个试件不符合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6.2.5对焊钢筋弯曲试验后,应检查试件受压面有无裂纹,试验过程中,试件若发生断裂时应记录断裂时的弯曲角度、断口位置、断口外貌,发生有未熔合等焊接缺陷时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

6.2.6试验在10℃-35℃下进行注:(1)a为钢筋直径,mm;(2)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

6.2.7机械连接接头(JGJ107-2010)机械连接接头分下列三个等级I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实际抗拉强度或不小于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II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III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25倍,残余变形小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7、检测结束工作:试验结束后清理被检测过的试样,关机、切断电源、清理检测设备、检测场地,做好检测后使用记录。

8、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办法8.1停电。

应立即卸荷,并切断电源。

等来电后,方可继续检测。

8.2出现机器故障。

立即切断电源,检查机器。

自己能修复,修复后,继续做试验。

不能自己修复的,上报有关部门,派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正常后,方可继续检测。

8.3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按《质量手册》有关章节处理。

9、检测结果核对:试样的原始记录必须书写整洁,试验结束,计算结果必需有审核人检查、核对、签字。

批准:审核:编写: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