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夸父逐日》优秀精品教案(通用5篇

《夸父逐日》优秀精品教案(通用5篇

《夸父逐日》优秀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教材第五章《英雄传说》,详细内容为《夸父逐日》。

通过讲述夸父不畏艰险,勇敢追求光明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感受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夸父的英雄形象。

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汇,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坚定、自信的品质,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夸父逐日的故事内涵,词汇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夸父的英雄形象,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夸父逐日故事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夸父逐日的故事,分析夸父的英雄形象,解释重点词汇。

a. 夸父的形象特点:勇敢、坚定、自信。

b. 重点词汇讲解:逐、追、渴、饮、奔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夸父,如何克服困难追逐太阳。

4. 例题讲解:分析夸父逐日故事中的句子,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汇。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描述夸父逐日的场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故事内容,绘制夸父逐日的插图。

b. 运用所学词汇,改写夸父逐日的故事。

2. 答案:a. 插图答案:夸父形象生动,背景描绘太阳、大泽等元素。

b. 改写故事答案:夸父勇敢地追逐太阳,一路克服困难,最终饮于大泽,化身为夸父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a. 收集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进行课堂分享。

b.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化。

c. 开展“我是小夸父”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细节设计。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找到的《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准确背诵文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夸父这一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美丽的神话。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精卫填海的故事还记得吗?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女娃造人)。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二、展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翻译、背诵课文2.积累重点词语3.理解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三、检查预习:1.什么是神话?2.请介绍一下《山海经》。

四、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准节奏,并找出下列字的读音。

夸父()逐走()河、渭()杖()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难解释的词语: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4、找学生逐一翻译课文。

生可能有以下难翻译的句子:饮于河、渭: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弃其杖,化为邓林:他遗弃的手杖,化为桃林。

(生在翻译过程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可能没有调整,师提示:翻译时要作必要的调整。

如“饮于河、渭”即“于河、渭饮”)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5篇篇一:夸父追日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明确阅读要求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导语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⑴读读课文。

⑵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⑶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二、按照导语中提出的要求,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你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三、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四、全班交流、讨论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课文内容中你能想到些什么?从夸父的心中所想,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赶太阳、抓住太阳的宏大志向。

从表面结果上看,夸父是心想事未成,在遗憾的长叹中闭上眼睛,其实从夸父的追赶过程中已充分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给追寻光明的人们解渴,激励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的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小练笔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

【教学反思】1、结合学过课文《盘古开天地》,对比训练,了解夸父倒下的变化。

2、查找许多神话故事,搞故事会。

篇二:夸父逐日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翻译、理解课文。

2、熟读课文,培养语感,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探究精神,能多角度理解课文及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古人征服探索自然的顽强意志和挑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翻译、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整体意思。

教学难点: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学会多角度地解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夸父逐日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第一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夸父逐日》教学设计文本内容: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教学目标:1、能够读通读顺古文,在读中体会古文的韵味和停顿。

2、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古文,初步掌握学习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3、体会夸父追求光明、不舍不弃、奉献自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夸父追求光明、不舍不弃、奉献自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思路:一、神话导入、故事引入1、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爱听故事,并且读了很多的故事。

先来考考你积累的故事有多少?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2、喜欢这些故事吗?说说理由。

预设:(1)、很神奇;充满幻想评价:这类故事都属于同一个题材——神话(2)、主人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评价:听得出来,你很佩服他们。

3、今天有一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夸父(板书)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让学生先说说对夸父的了解,如果觉得必须要说清楚的那就自行补充。

利用三下略读课文《夸父追日》简介夸父——夸父是一位巨人,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又从东方升起。

夸父心想:“每天夜晚,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二、初读古文,读中感受古文的韵味和停顿1、夸父追太阳的故事几千年前就写下了,让我们一起读读今天的课题——夸父逐日,你怎么理解这个“逐”字?预设:“逐”就是“追”的意思。

师:我没看到题目中有“追”字,你怎么想到是“追”的意思呢?师:你能给“逐”找个词语宝宝吗?预设:追逐评价:了不起,组组词,很自然的就理解了。

师:那么夸父逐日连起来就是——夸父追赶太阳。

2、请你自由去读读,感受一下几千年前写的文章。

2、交流初读感受古时候的文章和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同?(1)篇幅短小。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弘扬了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抓住文本体会关键词句,从文中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

3、交流收获,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夸父追日的原因及其执著、奉献的精神,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神话,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有关太阳的神话呢?学生自由发言。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夸父追日图,引入课题。

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追日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以说说有关的太阳神话引起课题,以疑问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1、过渡:下面我们来跟随夸父去追日吧。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带着刚才的问题思考。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对刚才的质疑有自己的初步看法。

《夸父逐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

《夸父逐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

《夸父逐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夸父逐日》这篇课文。

该课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主要讲述了夸父追逐太阳,最终化身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的传说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具体章节为《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夸父逐日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的生词、短语和句型,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夸父逐日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夸父逐日的故事内涵、古代神话传说的背景知识。

2.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词短语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夸父逐日精神的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笔记、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夸父逐日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查阅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分析夸父逐日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夸父精神。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夸父逐日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夸父逐日》2. 重点词汇:逐日、巨人、桃林、弃杖、邓林。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启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夸父逐日部分。

(2)运用课文中的词汇,编写一个关于夸父逐日的故事。

(3)谈谈你对夸父逐日精神的理解。

2. 答案:(1)课文背诵部分自行检查。

(2)示例:夸父逐日,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最终化身大自然,成为我们敬仰的英雄。

(3)夸父逐日精神体现了古人追求光明、不屈不挠的品质,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_共10篇.doc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_共10篇.doc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夸父逐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引题。

1、出示古诗,学生朗读。

(说说陶渊明写的古诗与哪个神话有关?)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2、揭题〈夸父追日〉。

(对,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手杖虞渊伏身渭河瀚海颓然抛出咕嘟雄心壮志奉献精神求光明奋勇前行(形式:齐读、个别读、领读等)3、默读填空。

神话写了夸父()太阳,()虞渊,夸父倒下变成(),他的手杖(),目的是()。

(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

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yuwenArticleShow.asp?ArticleID=22403&Page=2范文七:夸父逐日获奖教学设计夸父逐日★教学目标⒈熟读课文,培养语感,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

⒉小组讨论,敢于挑战书本和传统思维,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⒊尝试神话创作,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⒈理解神话内涵。

⒉进行神话创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备。

★教学过程一、走进神话。

师:很高兴和大伙儿携手迈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段视频。

(播放画面1:动画片《后羿射日》)生2:画面很形象,精美。

生3:《后羿射日》让我感到神话真的很神奇。

师:,神话语文天地中灿烂夺目的文学瑰宝。

你们心中装了哪些神话故事?生1:盘古开天辟地。

2024年《夸父逐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

2024年《夸父逐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

2024年《夸父逐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夸父逐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夸父逐日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分析、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特点。

2. 分析夸父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探讨夸父逐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夸父逐日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

难点:夸父逐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对古代神话传说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夸父逐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夸父逐日故事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讲解夸父逐日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

c. 讨论夸父逐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对太阳的崇拜、对英雄的赞美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夸父逐日的文学鉴赏题目,指导学生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道关于夸父逐日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夸父逐日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 夸父逐日的文化内涵。

3.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夸父逐日的情节,写一篇关于夸父形象分析的短文。

2. 作业题目:结合夸父逐日的故事,谈谈你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夸父逐日的故事内容掌握较好,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还需加强,今后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中的夸父逐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设计。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培养1. 通过文本细读,让学生找出描述夸父的语句,分析其外在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朗读课文,准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准确背诵文章。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夸父这个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水平。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美丽的神话。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精卫填海的故事还记得吗?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女娃造人)。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能准确朗读、翻译、背诵课文
2.积累重点词语
3.理解夸父这个神话人物形象
三、检查预习:
1.什么是神话?
2.请介绍一下《山海经》。

四、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准节奏,并找出下列字的读音。

夸父()逐走()河、渭()杖()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难解释的词语: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
林。

4、找学生逐一翻译课文。

生可能有以下难翻译的句子:
饮于河、渭: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弃其杖,化为邓林:他遗弃的手杖,化为桃林。

(生在翻译过程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可能没有调整,师提示:翻译时要作必要的调整。

如“饮于河、渭”即“于河、渭饮”)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
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
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6、多媒体展示视频资料,重现剧情。

五、问题研究:
过渡语:通过以上的朗读、翻译,我们对夸父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一想,
你认为夸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他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
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

能够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
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
魄。

)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明确: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板书)
(第一个问题讨论明确了,这个个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从夸父这个形象,我们能
够感受到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走进自然的勇气和美好愿望。

关键是要用神话
的特点来引导学生。

)
3、成语链接: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
《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

后来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
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板书)
六、学生自由背诵课文,展示背诵思路:
学生背诵课文
七、当堂检测,巩固所学:
本节课我们翻译、理解、背诵了课文,下面对本节内容实行当堂检测。

找学生逐一回答下列问题:
1.《夸父逐日》一文选自《》
2.解释下面加线字。

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3.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4.夸父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八、结束课文: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同学们!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
九、布置作业:
1、默写全文,写在作业本上。

2、展开想象,扩写情节。

给出示例:(逐日原因: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大地要是永远被黑暗笼罩,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不,我一定要追上太阳!”此时夸父心急如焚。

他的步履也越来越快,太阳把他古铜色的皮肤烤得黑亮黑亮,像涂了一层油。

汗水像汩汩的清泉,持续从身体里冒出。

……
十、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山海经》
探索强烈愿望走:跑河:黄河
自然→步行泛指一切河流征服顽强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