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夸父逐日教案

夸父逐日教案

夸父逐日教案夸父逐日教案夸父逐日教案1[创意说明]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易理解,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编写神话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2、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二、品读神话《夸父逐日》(一)读1、师配乐朗读2、生自由朗读3、展示朗读4、在朗读过程中,你有没有不太理解的字、词、句?请同学解答。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6、复述神话师: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桥梁,走过这座桥,你能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复述这个故事吗?三、分析人物形象1、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夸父逐日这一举动褒贬不一,你心中的夸父是怎样一个形象?2、这则神话为我们叩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着灿烂的艺术魅力。

不必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必说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单是那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启迪。

读了这则神话,你有什么感悟?四、编写神话1、夸父逐日的坚持不懈,精卫填海的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神话人物征服自然的神力。

时间车轮的飞弛速度不亚于夸父逐日的大步伐,一转眼人类已步入二十二世纪,人们一边在宋祖英《越过越好》的歌声中载歌载舞,一边又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愁眉不展。

你知道有哪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吗?2、人类心中永恒而伟大的神啊,你怎么就忍心让女娲辛辛苦苦造出的人类生活在灾难之中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呼唤心中的神来解救这灾难重生的人类。

老师下水:愚公植树话说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之后,精疲力竭,昏头睡去,这一睡就睡了九九八千一百年,“神舟五号”发射卫星的巨响惊醒了他,他揉揉眼,伸伸胳膊,啊,本该绿树成荫的地球怎么一眨眼就涌现出那么刺眼的树墩,而且黄沙漫天,狂风怒吼,遍地荒芜,他身感肩上任务之紧迫,一个绿化地球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开来,于是,他召来了子子孙孙九九八十一人,挑水植树,历尽苦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球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片片的绿荫,愚公的举动再次感动了树神柏杨,他站在半空中,大手一挥,“哗”地一声巨响,只见地球上无数苍翠挺拔的大树应运而生,地球变得生气勃勃。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3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3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3篇)夸父追日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熟读《两小儿辩日》;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基础知识: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盘盂(yú)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沧凉(cāng) 决(jué)2、解释下列划线字:孔子东游(向东)辩斗(争辩)问其故(原因)去人近(距离)探汤(热水)多知(通智,智慧)不能决(判断)3、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① 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此独以跛之故(因为)②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孰为汝多知乎(认为)4、翻译下列句子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译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② 孰为汝多知乎?译句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教学过程一、课文内容把握。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

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5篇篇一:夸父追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4、知识点梳理复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六、课后反思可以将本课的古文版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下,触碰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篇二:《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篇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夸父追日》教案(优秀7篇)

《夸父追日》教案(优秀7篇)

《夸父追日》教案(优秀7篇)夸父追日教案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抓住文本体会关键词句,从文中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的积累。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神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哪些有关太阳的神话呢?学生自由发言。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夸父追日图,引入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追日的结果怎样)二、初读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带着刚才的问题思考。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三、感悟课文1、全班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相机指导。

2、“夸父为什么要追日?”:(1)找到句子,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回答。

板书“喜欢光明”。

(2)出示句子:“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3)指名读,评议,指导读。

3、“夸父怎样追日?”:(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于是夸父拿着手杖……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2)用各种形式朗读,读出夸父的欢喜之情。

(3)抓住关键词“拿着、提起、迈开、像风奔跑、无比欢喜”板书。

同时体会神话的神奇。

(4)出示句子:“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体会神话的神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0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0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0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

本单元集中了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旨在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习探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逐走、欲、河、道”等词语的含义、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了解神话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会辨析文言文中的词语省略现象,正确翻译理解课文。

2、反复朗读,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熟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3、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教学方法】:本课时拟采用如下教法:1、朗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讨论探究法。

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讨论合作的能力,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然导入,我来猜1、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家想看吗?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二、经典神话,我诵读1、听配乐朗诵,注意生字读音和句中停顿2、跟读课文3、全班齐读4、同桌交流,译读课文,学生展示翻译结果学生可能提出的理解障碍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教师予以点拨。

(1)疑难字词:逐走:赛跑河:黄河欲:想要大泽:大湖邓林:桃林(2)词语省略现象:(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

5、根据译文,背出原文。

6、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画面栩栩如生,你认为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日?与日逐走——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林三、神话精髓,我探究1、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它与课本在叙述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你更欣赏哪一种?2、教师示例:扩写“化为邓林”,学生分组扩写其他画面。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5篇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篇一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2、扩写神话,体会夸父的形象;3、了解神话的特点,探究本文的主题。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夸父形象。

探究本文主题。

诵读法、联想想象法1课时一、导入大家有没有听过夸父追日的故事?给大家讲讲你听过的故事。

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夸父逐日这篇神话,看看课文和你所知道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二、文学常识1、你觉得神话有什么特点?归纳:(1)远古时期人类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

(2)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想象的形式来表现。

2、《山海经》简介《山海经》,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有《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等三、朗读释义1、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

对读错字、断句进行点评。

2、字词释义逐走走:跑(几欲先走)入日欲:想要(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于:(1)说明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原因等,一般解释为在、到、从、向等,比如于舅家见之(2)一般放在形容词后面,解释为比、胜过,比如贤于材人远矣。

河:特定表示黄河古今异义北:向北(代到句子中体会)名词用作状语,说明方向大泽:大湖道:在路上名词用作状语,说明处所弃:丢弃3、朗读,带着字词意思朗读,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4、前后座合作尝试翻译。

5、再读理解,全面感知。

四、探究、扩写神话1、文章意思我们刚刚理解了,但是这篇神话内容相当简短,你还想知道哪些内容文中没有提到呢?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夸父为什么逐日?夸父为什么能喝这么多水?为什么手杖要化为桃林?2、你想知道哪些内容,但是文中没提到,自己尽管发挥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故事,选择一处情节,写一个片断,一组一个片段。

3、学生自由读一读。

这一个小组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夸父为什么逐日?(追求光明、权威、探索自然奥秘,也是古代人名追求自然,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地强烈愿望)(板书)夸父是个什么形象?(其他小组可以补充)(高大(具体))(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为什么能喝那么多水?(生想象)(3)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32、夸父追日教案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32、夸父追日教案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32、夸父追日教案和反思本文是关于32、夸父追日教案和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分析《夸父追日》是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弘扬了一种为着理想勇敢无畏、执着追求的精神。

学生读神话,总是被这神奇的故事,神化的人物,夸张的语言所吸引。

这个故事非常生动,但不复杂,学生想说,而且能说。

而神奇的故事,正是来源于夸张的语言,学习品味夸张的语言,能将学生的对故事、对人物的体会引向深入,也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学的重点,还是得放在对典型语言的品读感悟上。

对夸父这个人物的认识,自古至今都有不同的解读,学生也一样,我们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感悟的机会,同时给予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神话至今有着无穷的魅力,又源于神话所蕴涵的精神魅力,所以本课的学习,在引导学生感悟神话语言的夸张神奇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神话中夸父为了光明执着追求的伟大精神。

这一篇是“神话传说”主题单元的略读课文,所以让学生运用这单元神话类课文的学习方法,自主阅读感悟,而教师就给予适当的组织与引导,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增量。

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神奇的故事。

2.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以及教师指导下的深入想象、写话,感悟神话故事语言的夸张。

3.在学生的多元解读中,教师适当引领,拓展文本,体会夸父为着理想执着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悟神话传说语言的夸张,体会夸父执着、奉献的精神。

阅读主线索: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以及教师指导下的深入探究,感悟神话夸张的语言,体会夸父为着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一次尝试明暗两条主线的融合。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读通课文;教师: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走进神奇故事。

1.创设情境,走近神奇故事。

教师导语:我国古代有一套专门记载神话、地理、民俗等方面的书《山海经》,这本书中的故事都非常神奇与语言非常的夸张。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找到的《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准确背诵文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夸父这一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美丽的神话。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精卫填海的故事还记得吗?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女娃造人)。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二、展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翻译、背诵课文2.积累重点词语3.理解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三、检查预习:1.什么是神话?2.请介绍一下《山海经》。

四、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准节奏,并找出下列字的读音。

夸父()逐走()河、渭()杖()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难解释的词语: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4、找学生逐一翻译课文。

生可能有以下难翻译的句子:饮于河、渭: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弃其杖,化为邓林:他遗弃的手杖,化为桃林。

(生在翻译过程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可能没有调整,师提示:翻译时要作必要的调整。

如“饮于河、渭”即“于河、渭饮”)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排序,抓住故事主要情节讲《夸父追日》这个故事
2、通过重点研读夸父“飞快奔跑”的段落及自主阅读其他段落,抓住神奇,把故事讲生动。

3、能发挥想象,绘声绘色地讲《夸父追日》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2、通过重点研读夸父“飞快奔跑”的段落及自主阅读其他段落,抓住神奇,把故事讲生动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同学们读过神话故事吗?读过,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到这幅图,你能
想到哪个神话故事?
金箍棒月亮太阳(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的积累真多,你一定是个神话故
事迷)
同学们读过这么多神话故事啊,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

故事的题目是——夸父追日(贴课题),读——“夸父”正音,听说过这个故事的同学举手。

二、图片排序,初读课文,抓主要情节讲故事
1、这么多同学都了解这个故事,其实一个故事就是一幅幅图画组成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了5幅图,请你们来排排序。

(请1位同学排序),有不同意见吗?(再请一位)
现在出现了2种不同的排序,到底应该怎样排呢?不着急,让我们自由读读课文,用“夸父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出示要求:读课文,用“夸父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啊,读了课文。

我们发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现在我请5名同学,用“夸父在干什么”的句式来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讲一句贴一个枝干(相机出示:喜欢光明、追赶太阳或者飞快奔跑,口渴喝水、倒下长眠、变成大山),来,现在我们来看看应该怎样排序呢?(指名排序)3、读着读着,这长长的课文就读成了这5个故事情节,讲故事的第一步要学会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你能抓住这5个情节,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吗?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叫夸父……(请2名),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给自己听,讲得真棒,恭喜你,奖励你一颗星,能像他一样讲的同学也奖励自己一颗星。

四、由扶到放,品读课文,抓神奇讲故事
(一)品读课文第二段
1、刚才,我们能抓住主要情节把故事讲完整了,可是这样讲故事生动吗?指名
回答,是啊,就像这棵树,光秃秃的,就没有生机了,我们还得给它添枝加叶呢!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神奇的想象。

那徐老师
将教你们一招——把故事讲生动,想学吗?
大声读课文第二段,找找课文中哪些描写让你觉得很神奇,划一划。

(2)交流句子:
预设:
出示第二段: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zhàng),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他一直追到虞(yú)渊(yuān),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以下句子划红线
A.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
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还有哪些小朋友找到这句话?哇,这么多小朋友找到这句话啊,看来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学习呢,再来读读这句话,我们找到了这个关键句,从这个关键句的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神奇
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这些词语很有节奏,读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巨人),读
正音,体会神奇
两千里和一眨眼:
两千里:(两千里有多远啊,看北京到杭州大概就是2千里,飞机都要1个多小时呢,夸父一眨眼就到达了,(出示地图)
一眨眼:做做眨眼的动作,一眨眼多久啊?很短,一秒钟,一秒钟都不到。

多夸张啊,真够神奇的,边体会边贴词语
像风似的:跑得很快,用了比喻,让我们感到更神奇啦
多神奇啊,让我们读一读,读出神奇(评价:我感受到了,简直就是风驰电制。

)(3)、要把故事讲生动,我们就要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

现在你能抓住这些词,(贴叶子),把(追赶太阳)的情节说生动吗?同桌先试试看,指名说(2个)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这么多关键词,我们用这些词语把第二个故事情节讲生动,现在徐老师把这些关键词贴在黑板上,自己准备下。

你瞧,抓住这些神奇的词语,我们就能把故事讲得有滋有味,就像这棵树长出了叶子,奖励你二星。

(二)放手品读课文3—5自然段
1、刚才抓关键词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学会了吗,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请大家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其他几个画面中体现神奇的词句。

2、汇报交流:
夸父喝水图
我们找到了哪些神奇的词句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把词卡贴在黑板上
Ppt出示:说说为什么你找了这些词语,出示这段话:
交流:
(1)、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正音,体会神奇
黄河、渭河:夸父霎时间把黄河渭河的水都喝干了,黄河啊,它有(5464000米), 流域面积达到752443000平方米,将近横跨整个中国,而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这么大的两条河流,夸父却霎时间把它喝干了。

这是多么(神奇?)(不可思议)(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夸父把这么大的河都喝干了,让你感觉到什么啊?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能在课文中给霎时间找个近义词吗?刚才是一眨眼跑了两千里,现在是霎时间喝干了两条大河的水,真是一个巨人啊,行如风,给霎时间换个词,(出现小泡泡:一瞬间,一转眼,一溜烟……),看,这里,又用了夸张的手法,让我们感觉更神奇了(你真会联系上下文,你的词汇真丰富)
谁来读读这句话
夸父倒下图
第三组的同学找到了哪些词语?贴词卡
出示句子:
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tuí)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
下而发出巨响。

颓然这个词语是第一次遇到,很难读,跟老师读
颓然倒下是怎样的倒下?为什么不用突然而是颓然?颓是什么意思?
颓:精神萎靡不振
然:……的样子
把字义加一加,就是颓然的意思,为什么夸父会颓然倒下?
发出巨响会是怎样的情景?——山崩地裂,石破天惊
夸父变山图
学生汇报老师贴
出示句子:
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

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点红“变”。

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表示神奇的词句,老师把这些关键词贴上去,待会讲故事的时候,要用上这些关键词,这棵故事树就会枝繁叶茂了,请同学们抓住这些词,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情节把故事讲生动,自由准备一下(请4名同学和老师合作讲故事)奖励3星
接下来,可以加上动作、神态,把这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老师开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叫夸父,他喜欢光明,……奖励四颗星
学生自由准备,指名学生来讲
五、发挥想象讲故事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抓神奇的词语把故事讲生动,老师给你们加上四星,现在老师再给你们提高难度,挑战五星题:刚才我们说过了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的想象,在这篇课文中,还能加上哪些神奇的想象?
2、夸父一跑就跑了两千里,他跑着跑着,眼前出现了一座大山,他……
他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挡住了他的去路,他……
学生交流
3、记得我们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盘古开天地》吗?
出示课文: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想想夸父倒下后会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把你们神奇的想象加到故事中,一定会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选择一段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自由准备一下
六、总结延伸
小朋友的故事讲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老师给你们加上5星
交流:学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喜欢神化故事吗?老师向大家推荐两本书《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华神话故事》,这两本书里有很多非常好听的神化故事,大家课外可以去读一读,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自己写写故事呢。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