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
第二课 近代科学革命

知识就是 力量!
1、你觉得这话有道理吗?为 什么? 2、这句话有没有错误? 3、在当时,这句话起到了什 么样的作用?对当时的社会有 哪些影响?
比较托勒密、哥白尼及布鲁诺他们的宇宙观有什么区别? 他们宇宙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近代科学诞生的宣言
布鲁诺在刑场上对 那些刽子手说:” 你们对我的宣判词,
比我听判词还要感
到畏惧。“ 你能理解布鲁诺为什么这么说吗?
科学必将战胜宗教.(一方面突 出布鲁诺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 突出近代科学对中世纪神权思 想的冲击.)
布鲁诺:像哥白尼一样,我也曾是爱好天文的基督教修士 ,我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在我怀疑上帝时。没有像哥 白尼那样保持沉默。而是直截了当告诉人们:“地球也不是宇 宙的中心,因为宇宙是无限的”。“上帝对于不想念他的人来 说,是不可能,是无。”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我被宣布为“异 教徒”,遭到追捕,只好到处流亡,我不愿隐姓埋名躲起来, 而是继续到处宣扬我的观点,终于有一天我被教会
总之,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科 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顿在科学上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成就, 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善于观察思考,勤奋刻苦 钻研,博览群书,注意观察的结果。
爱因斯坦的评价:今天的物理学家的思想很大程 度上还为牛顿的 基本概念所左右.如果没有牛顿的 清晰的体系,我们将不可能取得迄今为止如此众多 的成就.
说一说科学有什么作用?
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 示自然的奥秘
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 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培根
两种对立的看法代表了两种对待人地关系的态 度。第一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导地位;第 二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第 一种观点是人们从畏惧大自然的年代中觉醒,开始 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就其产生的时代来说具有巨大 的进步意义。但是随着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 类滥用自己的知识,盲目开发、破坏自然,给人类 乃至整个地球上的生灵带来诸多的灾难,由此人们 开始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与自然观的演变

(2)化学元素周期律
• 按原子量大小排列的元素,在性质上呈明显的周期性。 • 原子量决定元素的性质。 • 可以按原子量和元素的性质预告新元素。 • 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元素原子量。 •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
第25页/共86页
6、基督教的兴起与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
• 基督教的兴起 • 基督教的五大论题:创世纪,人类中心说,原罪说,神恩说,
对不朽的信仰 • 柏拉图学说与奥古斯丁的神学 • 亚里士多德的再发现与阿奎那的神学
第26页/共86页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背景) • 二、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打开形而上学第一缺口 打开形而上学的第二缺口
• 3、 物理学的新综合:打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新缺口
• 4、化学上的新发现:冲击形而上学自然观
• 5、生物学的新进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基础
第45页/共86页
1、天文学中的新观念:打开形而上学第一缺 口• 康德的星云假说:用原始星云的吸引和排斥作用解释了太阳系
第24页/共86页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三)
• 亚历士多德的综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既注重逻辑的 严谨(创立了三段论的严格推理形式),又注重经验事实(他 是古希腊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同时又是第一个对自然 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人)。从他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 出来
• 古代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 性
第15页/共86页
7、古代科学的衰落
第16页/共86页
(1)示范作用的极限:
• 示范理论扩展到一定程度,受到研究对象本身复杂性和专门性的限制,难以进一步发挥作用
近代自然观的内容

近代自然观主要是指在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期间,随着欧洲社会的大变革,科学技术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第一次得到了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科学体系。
这一时期的自然观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它将自然界视为一个由各种机械部件组成的系统,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则相互作用。
2.科学实验的重视:科学实验成为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它在很多方面优于一般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
科学实验的提倡和应用,促进了科学形态的变化,出现了实验科学。
3.自然界的客观性:近代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且能为人的感觉和
意识所反映。
4.自然界的层次结构:现代科学表明,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是这个系列的不连续的“关节点”,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
5.无限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6.相互作用:自然界是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整体,也是各种作用过程的集合体。
自然界通过要素本身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功能和特性。
7.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代自然观也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
不是自然界的单纯旁观者,而是自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它们对后来的科学发展和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区别和联系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区别和联系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三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它们在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上存在着一些区别和联系。
古代朴素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由神灵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支配的,自然现象是神意的体现,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不可抗拒。
此类观点出现在古代的许多宗教和哲学中,如希腊神话、儒家、道家等等。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则认为自然界是由一系列的本质属性所支配的,自然现象可以被理性地解释和描述,人类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方法探寻和改造自然。
这种观点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如笛卡尔、洛克等人对自然的理性化和机械化的认识。
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认为自然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复杂系统,其发展过程是由物质、运动、变化和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支配的,自然现象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
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种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自然观。
三种自然观之间的联系是:古代朴素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的最初和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为后来的自然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历史渊源;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反映出了人类对自然理性化和机械化的认识,在工业化和科技革命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对人类对自然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它是对前两种自然观的超越和完善,是更加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自然观。
2_近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演进_279406104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从宗教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开普勒(Kepler, 1571-1630)
天空立法者
上帝用数学设计宇宙
行星三定律
在第谷·布拉赫的资料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一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 第二定律——行星到太阳的矢径在相等时间内划出相等的面积; 第三定律——行星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的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但丁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成果而言超过了 天使的高度。”
自然的数学化 自然的数学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万物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 其数学结构的不同;自然的本质在于其数学结构。柏 拉图基本上承继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认为自然的真 蒂不在于我们面前转瞬即逝的现象世界,而在于永久 不变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按照数学的世界构成的, 数学是我们通向理念世界的桥梁。
意义
破除了天体必须以完美正圆运行的观念发现了运行速度不 均匀的特性。 行星运动的椭园轨道具有科学革命的意义
为科学而献身
幼年体弱多病,一只手半残, 幼年体弱多病,一只手半残, 视力衰弱,妻死子病, 视力衰弱,妻死子病,母亲 曾经被指控为施行巫术而遭 到拘禁;他终生贫困交加, 到拘禁;他终生贫困交加, 靠教书和占星术维持生活, 靠教书和占星术维持生活, 最后死于索取薪金的旅途中。 最后死于索取薪金的旅途中。
追求事物的量的数学关系为目标的研究钢领 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
单摆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惯性定律 抛物运动理论
1633年 1633年,伽利略 在宣判后仍然喃 喃的说:可是地 喃的说: 球仍然在转动! 球仍然在转动! 347年后,即 347年后, 年后 1980年罗马教会 1980年罗马教会 宣布当年对伽利 略的裁判是错误 的,为伽利略平 反。
第二节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1
自然科学争取独立的伟大斗争
布鲁诺被烧 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维萨里被判死刑,后又被判朝圣,死于一
个荒岛 塞尔维特被新教用文火烧死
2020年9月28日
12
2020年9月28日
13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之事的知识,甚至在那些本质上原无先后次序的事物,也为假定排列层次。
• 最后,在每一种研究上,枚举事实要那么周全,而且审查要那么普遍,但可确实地知道没有任何遗 漏。
牛顿:“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 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 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 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 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 存在,那末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 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 断地旋转下去,或者无论如何也旋转到一切事物消灭为止。恒星永远固 定不动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凭着“万有引力”而互相保持这种位置。 地球亘古以来或者从它被创造的那天起(不管那一种情形)就毫无改变 地总是原来的样子,现在的“五大洲”始终存在着,它们始终有同样的 山岭、河谷和河流,同样的气候,同样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而这些 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只有通过人手才发生变化或移植,植物和动物的种, 一产生便永远确定下来,相同的东西总是产生相同的东西,而当林耐承 认往往由杂交可能产生新种的时候,这已经是作了很大的让步了。和在 时间上发展着的人类历史相反,自然界的历史被认为只是在空间中扩张。 自然界的任何变化、任何发展都被否定了。开始时那样革命的自然科学, 突然站在一个彻头彻尾保守的自然界面前,在这个自然界中,今天的一 切都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 一开始的时候一样。
近代科技与自然观_434209333

以博物学者身份被推荐为“贝
格尔号”船长的陪同,环球航 行,历时五年,广泛搜集自然 界物种变化的事实,积累了丰 富资料。1859年出版《自然选 择和物种起源》,产生了革命 性的影响。
C. Darwin, 1809~1882
贝格尔号舰环球航行路线图(1831年12月~1836年10月)
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雀鸟之喙差异的观察, 成为《物种起源》 的经典案例。20世纪7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展开 新的观察,进一步支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哥白尼学说不仅是向传统宇
宙观挑战,更是向宗教神权 挑战。
托勒密地心说
哥白尼日心说
维萨留斯与《人体结构》
1543年出版的《人体结构》以 维萨留斯的原则为开端,他的 原则是:人们要相信眼睛多于 相信古代作者的权威,医生必
须亲自学习解剖;解剖学是所
有医学进步的关键所在。该书 中的插图大部分出自合作者卡
1543 vs.1587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 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 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 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 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 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 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 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 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 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 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 角。
人类不是猿猴的后代
达尔文从来不曾这样说过。 可是他的想法却从一开始就 遭到曲解和讥讽,就像这张 1878年的漫画。达尔文真正 的意思是说,地球上千千万 万的物种都是从一些共同祖 先不断分支出来的。这个过 程就是所谓的“进化”。构 成进化的机制是达尔文所称 的“自然选择”,“自然选 择”决定了动植物的外观及 行为。如今,这两个词的意 义依然遭到误解。
孟德尔与“豌豆实验”
自然辩证法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目录
• 古代朴素自然观 •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 古代朴素与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比较 •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 对未来自然观的展望
01 古代朴素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定义
古代朴素自然观是一种基于直观经验和观察的原始自然观念,它没有经过系统的 理论化和科学化,而是以朴素、直观的方式描述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04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形成与 发展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科学自然观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 为手段,以实证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 本质和规律的观念体系。
特点
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强调自然界的 客观性和物质性,追求对自然规律的 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识。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科学方法的兴起,人们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重 视实证和经验,逐渐形成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 究方法。
这种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基本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 和变化形成各种自然现象。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直观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主要是基于人们 的日常经验和观察,没有经过严 格的科学实验和证明。
简单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倾向于用简单的 概念和原理来解释自然现象,而 不是用复杂的机制和原理。
整体性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由各种机械运动所构成的,各种自然现象都可以通过力学原理来解 释。人们应该通过科学实验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并通过技术手段来改造和利用自然。这种自 然观强调对自然界内部结构和机制的深入理解,但往往忽略了整体性和和谐性。
对比两者的优缺点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优点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作用
积极的一面:在反对神学的斗争中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危害:使18世纪自然科学在自然观上低于古希腊,甚至导致唯心主义和神秘
主义的目的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甚至在材料的 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 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 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 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则是某种一下子造成的 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 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推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如果牛顿所夸 张地命名为万有引力的吸引被当作物质的本质的特性,那末首先造成行 星轨道的未被说明的切线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植物和动物的无数的种是 如何产生的呢?而早已确证并非亘古就存在的人类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科学常常以万物的创造者对此负责来回答。 牛顿:神的第一推动;林耐:上帝创造最初的物种;冯·哈勒:第一物种; 居维叶:上帝的连续创造。 恩格斯不无遗憾地说: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 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
• 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学科的发展 • 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
二、自然科学的独立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next page)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543)
太阳中心说的主要内容 太阳中心说的意义 哥白尼体系的不足之处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1543)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1543)
恩格斯:“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 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动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 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恩格斯,《反杜林论》)
3、研究对象主要是既成的事物
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演化发展:
• 天文学——现有的天体结构 • 生物学——现有动植物种类和分布
两朵乌云
• 以太漂移问题 • 紫外灾难
(二)相对论的建立
费兹杰拉德、罗仑兹和彭加勒:走到相对论的 门口,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因而没有成为 相对论的缔造者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 狭义相对性原理 • 光速不变原理 • 推论
广义相对论
• 广义相对性原理 • 等效原理 • 推论
(三)量子力学的建立
文艺复兴与科学解放
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人文主义
• 提倡人性,批判神性 • 提倡人权,鄙薄神权 • 歌颂世俗,蔑视天堂 • 崇尚理性,摈弃神启 • 鼓吹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桎梏 • 主张人要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文艺复兴与科学解放
文艺复兴的后果
• 造成了欧洲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 促进了科学的解放 • 造就了一批时代巨人:达·芬奇
之事的知识,甚至在那些本质上原无先后次序的事物,也为假定排列层次。
• 最后,在每一种研究上,枚举事实要那么周全,而且审查要那么普遍,但可确实地知道没有任何遗 漏。
牛顿:“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 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 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 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 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四)化学上的新发现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确立了化学的基 础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量转 化为质的规律
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揭示了无机结合有 机界的联系
(五)生物学上的新进展
细胞理论的建立: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有力地批判了目的论、
神创论、不变论
二、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特征
五、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的原因
• 用“力”解释一切,把一切都解释为必然的 • 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 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中心思想
•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
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 存在,那末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 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 断地旋转下去,或者无论如何也旋转到一切事物消灭为止。恒星永远固 定不动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凭着“万有引力”而互相保持这种位置。 地球亘古以来或者从它被创造的那天起(不管那一种情形)就毫无改变 地总是原来的样子,现在的“五大洲”始终存在着,它们始终有同样的 山岭、河谷和河流,同样的气候,同样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而这些 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只有通过人手才发生变化或移植,植物和动物的种, 一产生便永远确定下来,相同的东西总是产生相同的东西,而当林耐承 认往往由杂交可能产生新种的时候,这已经是作了很大的让步了。和在 时间上发展着的人类历史相反,自然界的历史被认为只是在空间中扩张。 自然界的任何变化、任何发展都被否定了。开始时那样革命的自然科学, 突然站在一个彻头彻尾保守的自然界面前,在这个自然界中,今天的一 切都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 一开始的时候一样。
四、近代前期科学的特点
只有力学比较完善,其 他科学还处于搜集材料 的阶段
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解 剖的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是既成的 事物,还没有深入到事 物的演化发展
1、只有力学比较完善,其他科学还 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
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甚至离这种初步的完 成还很远。
• 物理学:声、光、电、热、磁,初步研究 • 化学:刚刚借元素说摆脱炼金术 • 生物学:血液循环、分类学和生物来源的争论
第四节 现代科学革命与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发展
现代物理学革命 现代科学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现代物理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相对论的建立 量子力学的建立
(一)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三大实验发现
• 1895:伦琴发现X射线 • 1896:贝克莱尔发现放射性 • 1897:汤姆逊发现电子 • 三大实验发现冲击着经典物理学
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波尔的量子化原子轨道理论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 海森堡的矩阵力学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统一
二、现代科学的发展
粒子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学 生物学 系统科学
三、现代自然科学的特征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
• 科学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数量大 约每l0年翻一番。近30年来人类的知识,大概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未来10年, 还将翻一番。预测到2020年,人类的知识比现在增加3~4倍;到2050年,今天运用 的科技知识可能只占那时所拥有的知识的1%。
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
(二)地质学中的新理论
赖尔:将今论古的方法 用地球表面对立的力量解释了地球表面的
发展变化:水成作用和火成作用 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打开了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又一个缺口
(三)物理学的新综合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揭示各种运 动形式之间的普遍联系
电磁理论的大统一:揭示了光电磁的统一
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已不仅仅限于宏观领域,而且还深入到微观领域、 扩展到宇观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不仅有客体的动力学运动,而且开始 关注客体的信息流动。
研究方法综合化、模型化。
• 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分支越来越多,即高度分化。而另一方面各学科
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高度融合的整体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 突出。现在的一些举世瞩目的重大科学问题,几乎都是跨学科问题;科学和技术 的融合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许多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未 来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 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
2、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解剖的方法
笛卡尔方法论四原则:
• 第一条,在不清楚明白知道某件事为真之前,就绝对不要接受它。换言之,即谨慎地避免卤莽和偏
见,并除了那呈现在我的理性之中既极清晰明了,而又毫无怀疑余地的事物之外,不作任何其它的 判断。
• 第二条,要把每一项在审察中的困难,尽问题所许可地划分成若干部分,好达到充分的解决。 • 第三条,要按次序引导我的思想,由最简单和最容易明了的事物着手,渐渐地和逐步地达到最复杂
化学上的新发现:冲击形而上学自然观
生物学的新进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提供基础
(一)天文学中的新观念
康德的星云假说:用原始星云的吸引和排 斥作用解释了太阳系的起源,否定了神的 第一推动,包含着继续进步的起点,在僵 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康德的潮汐摩擦理论:说明了太阳系不仅 有一个起源过程,而且还有一个演变灭亡 的过程。
• 艺术与科学相统一传统的再现 • 维萨里注重实际的方法 • 维萨里的解剖学成就
自然科学争取独立的伟大斗争
布鲁诺被烧 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维萨里被判死刑,后又被判朝圣,死于一
个荒岛 塞尔维特被新教用文火烧死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第谷和开普勒
• 地谷的天文观测 • 开普勒的三定律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2)
伽利略的实验结果
• 摆的等时性的发现 • 望远镜的发明及“新天空”
的发现
• 关于落体运动的思考和实
验
• 斜面实验与惯性定律 • 关于抛体运动的研究 •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S源自t2惯性的发现示意图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3)
牛顿的综合
• 站在巨人的肩上 • 牛顿三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 • 微积分 • 光学
第二节 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