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正式版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2篇)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汽轮机大轴弯曲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给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技术范本。
1. 使用高强度材料汽轮机大轴的弯曲问题通常是由于材料的强度不足引起的。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汽轮机大轴时,应使用高强度材料,如优质合金钢等。
高强度材料能够提供更好的抗弯曲性能,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
2. 加强轴杆的支撑和固定为了增强汽轮机大轴的刚度和稳定性,需要对轴杆进行适当的支撑和固定。
可以使用支撑轮轴、筏板和弹簧等装置,将轴杆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从而减少轴杆的挠度和变形,并防止其发生弯曲。
3. 定期进行轴杆的维护和检测定期对汽轮机大轴进行维护和检测是防止其弯曲的关键。
维护包括轴杆的润滑和清洁,确保其表面的光滑度和清洁度,减少摩擦和磨损。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轴杆的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以及应力分析和振动分析,及早发现轴杆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4. 加强轴承和轴承座的设计轴承和轴承座是汽轮机大轴的关键部件,对防止轴杆弯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对轴承和轴承座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汽轮机大轴的重量和运行载荷,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轴杆的应力和振动。
5. 提高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导致大轴弯曲的发生。
为了防止大轴弯曲,需要提高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
在汽轮机设计和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压力变化、负载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因素对汽轮机大轴的影响,从而确保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
综上所述,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和解决。
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加强轴杆的支撑和固定、定期进行轴杆的维护和检测、加强轴承和轴承座的设计以及提高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防止汽轮机大轴的弯曲问题的发生,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措施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措施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措施一造成汽轮机大轴弯曲的原因1.启动中动静之间产生摩擦,使转子局部过热产生热弯曲。
2.热态启动时,冷水或冷汽进入汽缸。
3.热态启动或停机过程中轴封汽源切换不当轴封带水造成轴端局部冷却弯曲。
4.停机后盘车投入不及时。
5.停止盘车后热汽返入汽缸使上下缸温差过大。
6.机组启动条件不符合要求(主要热态启动)或操作失误。
二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1.转子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新安装机组及大修后检修必须提供给运行人员大轴的原始晃动值和相位。
汽轮发电机轴系实测临界转速及正常起动运行工况各轴承的振动值。
2.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
3.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
紧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
4.停机后,机组正常状态下的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
5.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6.记录机组起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状态。
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差胀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启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150℃为止。
三防止大轴弯曲的措施1.汽轮机冲转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否则禁止起动。
1)大轴晃动、轴向位移、差胀、低油压和振动保护等表计显示正确并正常投入。
2)大轴弯曲不得超过原始值的0.02mm。
3)高压外缸上下内壁温差不大于50℃。
高压内缸上下内壁温差不大于35℃4)主蒸汽温度应高于高压内上缸内壁温度50~100℃以上,再热汽温度应大于中压内上缸内壁温度30℃以上,主、再热蒸汽的过热度均在50℃以上。
2.冲转前应连续盘车2~4小时(热态取大值)并尽可能避免中断停止盘车,否则必须延长盘车时间,注意大轴弯曲值的变化。
3.启动前应充分暖管疏水,加强对上、下缸温差的监视,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特别是锅炉进行水压试验后的启动。
4.选择合适的冲转参数,在启动中严密监视参数的变化应在规定范围内。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

11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为了防止汽轮机转子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原水利电力部《防止20万千瓦机组大轴弯曲事故的技术措施》[(85)电生火字87号、基火字64号](适用于300MW及以上机组的现行有效措施)等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1.1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11.1.1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
11.1.1.1转子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1.1.1.2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的原始晃动值(双振幅),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1.1.1.3 机组正常启动过程中的波特图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
11.1.1.4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
11.1.1.5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
紧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
11.1.1.6停机后,机组正常状态下的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
11.1.1.7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11.1.1.8 应具有机组在各种状态下的典型启动曲线和停机曲线,并应全部纳入运行规程。
11.1.1.9记录机组启、停全过程主要参数和状态。
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启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150℃为止。
11.1.1.10 系统进行改造、运行规程中尚未作具体规定的重要运行操作或试验,必须预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执行。
11.1.2汽轮机启动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否则禁止启动。
11.1.2.1大轴晃动、串轴、胀差、低油压和振动等表计显示正确,保护正常投入。
11.1.2.2大轴晃动值不应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值,或原始值的±0.02mm。
11.1.2.3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50℃,高压内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35℃。
11.1.2.4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度。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61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或正常运行时,由于汽缸变形、振动过大而引起摩擦以及热状态下汽轮机进冷水、冷汽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汽轮机转子的弯曲。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特制订以下措施:1、汽缸保温良好,能保证在启、停及正常运行过程中上、下缸不产生过大的温差。
2、首次启动过程中,应适当延长暖机时间,以利于全面检查,并避免潮湿的保温造成汽缸表面受热不均而变形。
3、汽轮机的监测仪表如转速表、大轴晃度表、振动表、汽缸金属温度表、轴向位移表、差胀表等必须齐全、完好、准确、可靠。
4、冲转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否则禁止启动:4.1大轴晃度值不超过原始值0.02mm,转子偏心小于0.0762mm。
4.2主蒸汽温度应至少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0℃4.3转子进行充分的连续盘车,一般不少于4小时。
5、启、停及带负荷过程中,汽轮机各监视仪表都应投入,严格监视汽缸温差、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变化。
有专人监测振动,瓦振达到50μm报警,100μm以上时停机,严禁在临界转速下停留。
6、疏水系统应保证疏水畅通。
机组负荷在20%额定负荷以下,应开启低压调节阀后所有疏水;在10%额定负荷以下时,开启主汽阀后所有汽机本体疏水。
7、热态启动时,严格按规程选择合理的主汽参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轴封供汽温度应与汽缸金属温度匹配,轴封管道经充分疏水后方可投汽,并应先送轴封,后抽真空。
8、机组在启、停和变工况运行时,应按规定曲线和技术指标控制参数变化,特别是应避免汽温大幅度快速变化。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

编号:AQ-JS-07592(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Techn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steam turbine shaft bending accident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或正常运行时,由于汽缸变形、振动过大而引起摩擦以及热状态下汽轮机进冷水、冷汽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汽轮机转子的弯曲。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特制订以下措施:1、汽缸保温良好,能保证在启、停及正常运行过程中上、下缸不产生过大的温差。
2、首次启动过程中,应适当延长暖机时间,以利于全面检查,并避免潮湿的保温造成汽缸表面受热不均而变形。
3、汽轮机的监测仪表如转速表、大轴晃度表、振动表、汽缸金属温度表、轴向位移表、差胀表等必须齐全、完好、准确、可靠。
4、冲转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否则禁止启动:4.1大轴晃度值不超过原始值0.02mm,转子偏心小于0.0762mm。
4.2主蒸汽温度应至少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0℃4.3转子进行充分的连续盘车,一般不少于4小时。
5、启、停及带负荷过程中,汽轮机各监视仪表都应投入,严格监视汽缸温差、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变化。
有专人监测振动,瓦振达到50μm报警,100μm以上时停机,严禁在临界转速下停留。
6、疏水系统应保证疏水畅通。
机组负荷在20%额定负荷以下,应开启低压调节阀后所有疏水;在10%额定负荷以下时,开启主汽阀后所有汽机本体疏水。
7、热态启动时,严格按规程选择合理的主汽参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措施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措施汽轮机大轴弯曲和严重超速、轴系断裂事故一样,是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严重事故。
对火电厂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构成重大危害,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防止大轴弯曲事故是火电厂汽轮机运行维护重点,应该引起各级领导和生产技术人员充分重视。
作为火电厂汽轮机值班人员,更应详细了解其产生原因,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一.汽轮机大轴弯曲原因:造成汽轮机大轴弯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汽轮机通流部分动静摩擦通流部分动静摩擦,造成转子局部过热。
一方面显著降低了摩擦部分的屈服极限;另一方面摩擦部分局部过热,其热膨胀受限于周围材料而产生很大压应力。
当应力超过该部位屈服极限时,将发生塑性变形。
当转子温度均匀后,该部位就呈现凹面永久性弯曲。
在第一临界转速下,大轴热弯曲方向与转子不平衡力方向大体一致。
此时,发生动静摩擦将产生恶性循环,致使大轴产生永久弯曲。
而在第一临界转速上,热弯曲方向与转子不平衡力方向趋于相反,有使摩擦脱离趋向。
所以,应充分重视低转速时振动、摩擦检查。
2热状态汽轮机,进冷汽冷水冷汽冷水进入汽缸,汽缸和转子由于上下缸温差过大而产生很大热变形。
转子热应力超过转子材料屈服极限,造成大轴弯曲。
如果在盘车状态进冷汽冷水,造成盘车中断,将加速大轴弯曲,严重时将使大轴永久弯曲。
3套装件位移套装转子上套装件偏斜、卡涩和产生相对位移;汽轮机断叶、强烈振动、转子产生过大弯矩等原因使套装件和大轴产生位移,都将造成汽轮机大轴弯曲。
4转子材料内应力过大汽轮机转子原材料不合格,存在过大内应力,在高温状态运行一段时间后,内应力逐渐释放,造成大轴弯曲。
5运行管理不当总结转子弯曲事故,大多数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领导违章指挥,运行人员违章操作,往往这是事故直接原因和事故扩大的原因。
如不具备启动条件强行启动;忽视振动、异音危害;各类原因造成汽缸进水;紧急停机拖延等违章违规,造成大轴弯曲。
二.防止大轴弯曲的措施1做好汽轮机组基础技术工作1.1转子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在圆周方向的位置、机组应备有安装和大修资料;1.2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的原始晃动值(双振幅),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置;1.3机组正常起动过程中的波德图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1.4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1.5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技术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了防止汽轮机转子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的发生,特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
1.1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
1.1.1. 转子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1.2. 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的原始晃动值(双振幅),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1.3. 机组正常启动过程中的波德图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
1.1.4. 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
1.1.5. 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
紧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
1.1.6 •停机后,机组正常状态下的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
1.1.10. 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1.1.11. 应具有机组在各种状态下的典型启动曲线和停机曲线,并应全部纳入运行规程。
1.1.9 .记录机组启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状态。
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启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150 C为止。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375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示范文本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了防止汽轮机转子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防止20万千瓦机组大轴弯曲事故的技术措施》〔(85)电生火字87号、基火字64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中“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部分,根据我厂实际作以下重点要求:1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1.1 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
1.1.1 转子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1.2 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的原始晃动值(双振幅),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1.3 机组正常起动过程中的波德图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
1.1.4 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
1.1.5 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
紧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
1.1.6 停机后,机组正常状态下的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
1.1.7 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1.1.8 应具有机组在各种状态下的典型起动曲线和停机曲线,并应全部纳入运行规程。
1.1.9 记录机组起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状态。
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偏心、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起动为止。
1.1.10 系统进行改造、运行规程中尚未作具体规定的重要运行操作或试验,必须预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执行。
1.2 汽轮机起动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否则禁止起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
正式版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机组在启动前检查偏心、蒸汽参数、盘车时间等各启动条件必须符合《集控运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否则严禁启动。
机组在600rpm以下时,用打偏心表的方法来监视偏心。
2锅炉点火到机组并列期间,以及机组解列到高压首级金属温度或中压持环温度降到150℃期间,应详细进行启、停机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3启动前必须确认振动跳闸保护好用,否则不得启动。
4严格按《集控运行技术标准》投入轴
封汽源,轴封供汽温度在规定范围内,轴封系统应充分暖管,疏水,保证轴封供汽不低于14℃的过热度。
5热态启动前应检查停机记录,并与正常停机记录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6启动过程中严格按《集控运行技术标准》开、关各高、中压疏水,经常监视缸体上、下温差,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分析、处理。
7启动过程中严密监视振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升速,查明原因处理,严禁硬闯临界转速或降速暖机。
8启动过程中,中速暖机结束后,必须按运行规程中规定确认高、中压缸膨胀达
到要求后方可继续升速。
9机组因振动大而跳闸时,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同时进行停机各参数的记录。
10机组因振动大跳闸后再次启动时,必须查明原因,并经全面检查确认机组已符合启动条件,偏心恢复到原始值,再连续盘车不小于4小时后,方可再次启动,严禁盲目再次启动。
11启、停机过程中,当主蒸汽过热度较低时,主汽门、调速汽门大幅度的摆动,有可能使汽轮机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冲击,此时应严密监视机组的振动、差胀、轴向位移等,超过极限应立即紧急停机。
12机组在启停机变工况运行时,严格按
《集控运行技术标准》规定的速率控制汽温、汽压的变化,避免汽温大幅度直线变化。
当对照其它测点后确认主、再热汽温直线下降65℃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13低负荷和启、停机过程中不得投入主、再热蒸汽的减温水。
14转子静止后,应立即投入连续盘车,并严密监视盘车电流和转子偏心,当盘车电流较大摆动、盘车有异音时,应及时分析、汇报、处理,如汽缸内有明显的金属磨擦声,应立即停止连续盘车,改为定期盘车180°,如动静磨擦严重,盘车不动时,不得用任何手段进行强制盘车。
15因故停止连续盘车时,应每30分钟定期手动盘车180°,如手动盘车也不能进
行时,立即记录盘车停止时间,盘车能投入时先手动盘车180°,并停留相同的时间,待转子热弯曲基本消失后再进行连续盘车。
16停机后也应认真监视凝汽器、除氧器的水位,防止满水进入汽轮机造成转子冷却不均产生弯曲。
17汽轮机热态时一般情况下禁止锅炉水压试验,如必须进行试验,应检查水压堵板关闭严密情况,在主蒸汽疏水管处加一温度监测点或通过观察主汽门前汽温变化,打水压时在主汽疏水门后割开一监测点,监视有无漏水现象,确保汽缸无进水的可能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18对除氧器、高加、低加的水位严加
监控,保证水位高保护正常投入。
19机组启动时,必须按《集控运行技术标准》规定保证56℃以上的过热度。
20当汽轮机出现进水预兆时,应严格按《集控运行技术标准》果断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