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
7。3《图形的平移》课件

做一做(书上第19页,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在下图的方格纸上,将线段AB向左平移 4格,得到线段A′B′,再将线段A′B′ 向上平移3格,得到线段A〃B〃 .
B′ A′
B
A
做一做(书上第19页,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在下图的方格纸上,将线段AB向左平移 4格,得到线段A′B′,再将线段A′B′ 向上平移3格,得到线段A〃B〃 .
平移特征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1
2
、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B
)
A、形状
C、大小
B、位置
D、形状、大小及位置
3、如图,∠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
∠ABC=33°,则∠DEF的度数为 33° .
A
D
B
C
E
F
4、
C
1、图形的平移是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决定的。 2、图形上各点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 距离。 3、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与形状,它 只改变图形在平面中的位置。
平移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 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做一做
1.把图中的三角形ABC向右平移6格,画出所得到 的三角形A/B/C/ C/
A/
B/ 度量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边、角的大小, 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对应边相等、对应 角相等。
7.3 平 移
广西梧州国内最大楼房整体平移工程
大楼向箭头方向平移30.276米(摄于5月26日)。
手扶电梯上的人、传送带上的物品……
都在沿着某一方向平行移动.
你能举出生活中
类似的例子、 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 是什么? (2)三角形△ABC平移的 方向是什么?平移的距离呢?
《数学图形的平移》课件

移动距离
平移的距离可以是任意实数,表示 图形移动的长度。
平移的性质
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01
在平移过程中,原图形上的任意一点移动后,与其对应的点之
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且等长
02
平移后,原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与它们移动后的对应点的连
线是平行的,并且长度相等。
总结词
平移不会改变图形中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详细描述
在平移过程中,每一个点都沿着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这意味着图形中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 这一性质是平移变换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确保了图形的基本几何属性在平移过程中保持不变。这一性质对于理解 图形的平移变换非常重要,因为它确保了图形的基本几何属性在平移过程中保持不变。
的坐标。
解析2
对于正方形,向左平移4个单位 意味着每一点的x坐标减少4,向 上平移2个单位意味着每一点的y 坐标增加2。按照这个规则,我 们可以找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各点
的坐标。
解析3
对于圆,向左平移6个单位意味 着每一点的x坐标减少6,向上平 移4个单位意味着每一点的y坐标 增加4。按照这个规则,我们可 以找到平移后的圆心和半径,从
CHAPTER
03
平移的作图方法
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确定平移的方向
首先需要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 通常选择水平或垂直方向。
确定平移的距离
根据题目要求或图形特点,确定 平移的距离,通常需要给出具体 的数值。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画出原图形
根据题目要求或图形特点,画出需要平移的图形。
按照平移方向和距离移动图形
《数学图形的平移》ppt 课件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图形的平移》教案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图形的平移》教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通过具体的图形平移实例,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平移的概念,学会平移的表示方法,以及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移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于平移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平移的概念,知道平移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平移的概念,图形平移的性质。
2.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3.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总结的过程,自主地掌握平移的知识。
2.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平移卡片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滑滑梯、电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想对这些现象进行怎样的操作?2. 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平移的概念。
然后通过具体的图形平移实例,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平移的过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取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操作,并记录平移的过程。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平移工具,进行实时的操作和观察。
图形的平移(课件)

C
C’
D
∠A=∠A'、∠B=∠B'、
D’
A
∠C=∠C'、∠D=∠D'
B
A’
B’
02
知识精讲
Q2-3:画出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BB'、CC'、DD'.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
关系吗?
C
C’
D
AA'=BB'=CC'=DD∥CC'∥DD'
B
A’
B’
02
知识精讲
平移的性质
【平移的性质】
D.50cm2
)
【作图——平移变换】
知识精讲
例8、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
对应点B'.根据下列条件,利用网格点和无刻度的直尺画图并解答相关的问题保留画图痕迹:
【分析】
(2)根据平移的性质知,AA'∥CC',AA'=CC',
线段AC扫过的图形为四边形CAA'C',
2
A.47cm
B
B.48cm2
C.49cm2
【分析】
∵△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
∴DE=AB=10cm,△ABC≌△DEF,
∴S△ABC=S△DEF,HE=DE-DH=10-4=6(cm),
即S梯形ABEH+S△CEH=S△CEH+S阴影部分,
∴S阴影部分=S梯形ABEH= ×(6+10)×6=48(cm2).
∵△ABC的周长是16cm,
∴AB+AC+BC=16cm,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与旋转PPT精品课件

横坐标减4,纵坐标减4,
所以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m-4,n-4).
(3)△ABC的面积为
3×5-1×1×5- 1×2×2- 1×3×3=6
2
2
2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2,0),(4,0), 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1)点C的坐标为______,点D的坐标为______, 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________;
图形的平移
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两次平移与一次平移的转 化,以及平移引起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2.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感受代数与 几何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新课导入
在坐标系中,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1. (x,y)(x,y+4) 2. (x,y)(x,y -2)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_______;B′______;C′_______;
(2)若点P(m,n)是△ABC内一点,求平移后△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
(3)求△ABC的面积.
解:(1)由题图可知A′(-3,-4),B′(0,-1),C′(2,-3).
(2)点A(1,0)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3,-4),
,-1),则a,b的值为(A
)
A.a=-2,b=-3 C.a=2,b=-3
B.a=-2,b=3 D.a=2,b=3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可以由点A(-2,3)通过两次平移得到 ,正确的是(D )
A.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 B.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 C.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 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8篇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8篇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认真观看、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合作探究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
学生用具方格纸,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提醒课题。
课件演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电扇的运动。
师:看看图上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它们运动时的样子一样吗?那你们能不能依据它们运动时的样子给它们分分类?你是怎样分的?你为什么这么分?师:你们说得真好!像缆车和升降电梯这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而像电扇和风车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它旋转。
(板书课题)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2.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师:今日这节课来了一个新伙伴,你们欢送吗?你们想不想跟小熊一起去游乐场看看?师:你能从下面的游乐工程中找出平移运动的吗?小熊最喜爱玩旋转类的嬉戏了,你情愿帮它挑出来吗?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师:你们看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咱们一起跟小熊做个嬉戏情愿吗?嬉戏之前让咱们一起先来看看嬉戏建议吧!(课件演示嬉戏建议)(学生进展活动)师:在刚刚的嬉戏中,小熊做的是什么运动?4.小结:刚刚我们通过嬉戏对平移与旋转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那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呀?二、探究体验1.学生动手移一移,说一说。
《图形的运动(二)平移》教案

最后,我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图形的运动(二)平移》教案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二)平移》教案,本节课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识别图形的平移现象。
2.学会使用工具(如方格纸、直尺等)进行图形的平移操作。
3.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图形平移前后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图形的运动(二)平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移动但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情况?”(如推拉门的开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移的奥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方格纸和图形卡片来演示平移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平移相关的实践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图形的平移课件

在平移过程中,圆柱体的底面圆心和 顶面圆心都会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 距离,而圆柱体的高度保持不变。
圆锥体的平移
总结词
圆锥体的平移可以通过在三维空间中沿某一方向移动圆锥体的所有顶点来实现,平移后的圆锥体与原圆锥体在形 状、大小和方向上保持一致。
详细描述
在平移过程中,圆锥体的顶点会沿某一方向移动,底面圆心也会随之移动,但底面的圆心到顶点的距离(即圆锥 的高)保持不变。
平移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
平行线的绘制
通过平移的方法,可以在几何图 形中绘制出平行线。平移线段或 图形,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 行绘制。
等分线段和图形
通过平移线段或图形,可以将线 段等分,也可以将图形等分。平 移线段或图形后,根据等分的数 量和位置进行绘制。
平移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解方程组
在解方程组时,有时需要通过平移的方法来找到解。例如,解线性方程组时,可以通过 平移坐标轴来找到解。
长方体的平移
总结词
长方体的平移是图形平移中最简单的 一种,其平移过程不会改变形状和大 小。
详细描述
长方体的平移可以通过在三维空间中 沿某一方向移动整个长方体的所有顶 点来实现。在平移过程中,长方体的 相对位置和方向不会发生变化,只是 位置发生了改变。
圆柱体的平移
总结词
圆柱体的平移可以通过在三维空间中 沿某一方向移动圆柱体的所有顶点来 实现,平移后的圆柱体与原圆柱体在 形状、大小和方向上保持一致。
三角形的平移
总结词
三角形的平移是指三角形在平面内按照某一方向等距离移动。
详细描述
在平面几何中,三角形的平移是指三角形在平面内按照某一方向等距离移动。平移不改变三角形的形 状和大小,只是使三角形在平面内移动。平移过程中,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只是位置发生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