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句式·被动句 省略句)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PPT精品课件13(共31张)

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PPT精品课件13(共31张)
·
·
⑵夫晋,何厌之有?
·
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
·
3.定语后置
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 ⑵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
·· 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⑶马之千里者
· · 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 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 补语。
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⑵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 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 · 弓藏。 · ⑸龙逢斩,比干剖。 · ·
三、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 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 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 达的需要。
⑴甚矣,汝之不惠! 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1、用“者”、“也” 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 ……“者” ……也
(2) …… , ……也
(3) ……者,…… 。 (4) ……者也
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⑵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 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⑶夫战,勇气也。
·
·
·
⑷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
·
⑸粟者,民之所种。
⑹且焉置土石? · 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名言摘抄 ●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 芬奇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 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 托尔斯泰 ●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 ──高尔基 ●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 ●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 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 ──牛顿 ● 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 ──门捷列夫 ●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高尔基 ●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 ●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罗曼· 罗兰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 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 ● 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卓别林 ●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课件

2、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
.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4、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
. .
.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6、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乃,‥‥‥
‥‥‥则‥‥‥
8、梁父即楚将项燕。 . 9、吾村十里皆平原。 . ‥
判 断 句
文 言 特 殊 句 式
省 略 句 被 动 句
省 略 主语 省 略谓语 省 略 宾语 省 略 介词
含被动词
不含含被动词
主 谓 倒 装
宾 语 前 置
倒 装 句
定 语 后 置 状 语 后 置
判断句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者,‥‥‥也
‥‥‥者,‥‥‥ ‥‥‥也 ‥‥‥者也 ‥‥‥为‥‥‥
13、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省略谓语
1、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承前省略 2、杀人如( )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蒙后省略 3、头上( )倭堕髻,耳中( )明月珠。 其他省略
省略宾语
1、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2、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坚。 语省去 4、竖子不足与( )谋。 承前省略 使令性动词后,兼
(3)、宋何罪之有?
(5)、大王来何操?
(4)、孔子曰:何陋之有?
3、介宾短语中,介词的宾语前臵。
⑴、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余是以记之。 ⑵、王问:“何以知之?” ⑷、一言以蔽之。
⑸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4、为强调宾语,借“之”、“是”提宾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惟命是从。 惟利是图。 (3)、唯余马首是瞻。
3、中心词 + 之 + 定语 (+ 者)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课件
(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 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 众不同。
(省略部分补全1分;倒装句式1分;“异”1分)
作业:
导学教程p245 1-18题
判断句
1、 “……者,……也”及变 体 (1) “……者,……也”式。
1、子瑜者,亮兄谨也。(«赤壁之战》) 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者,……”式。
1、粟者,民之所种。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3) “……,……也”式 。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2、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女婿)
《左忠毅公逸事》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蔺列传》 4、夫战,勇气也。
(4) “……者也”式。 1、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贤哉,回(注:颜回)也! 主谓颠倒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宾前 3、豫州今欲何至?宾前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后 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宾前 6、会于西河外渑池。状后
7、何以自托于赵。 宾前+ 介词结构后置
连接高考:
07年上海卷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 之。(3分)
规律三: 用 “是”或“之”作为提宾标志。
1、何以战?
“何以”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向”
“向东”
规律四: 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
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句式·被动句 省略句)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句式·被动句 省略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 (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省略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然不谓(之)善。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 兵。 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 王宫。
省略句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 乎?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 鸡,果如成言。 拘礼之人,不足以(之)言事;制 法之人,不足与(之)论变。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 作的主动者)。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蔺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蔺列传》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 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 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望见谅 ③请勿见笑 ④ 诚请见教(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省略句
5.分句的省略: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 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动词本身表被动) ①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报任安书》 ③城陷而虏 《张中丞传后叙》
被动句
(1)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10山东卷 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 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2)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 一饭未尝忘君也欤?07浙江卷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 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 (报效)君王吗?
被动句类型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 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②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 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 者)“……为所……”表示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②重为乡党所笑。 《报任安书》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动句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断句)精品PPT课件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断句)精品PPT课件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 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 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 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 主曰事不谐矣
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 分
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 文标志,如:“曰” “言”“云”等。 根据这些标志,很容易找到一些断句的 地方。
不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话 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 人和“曰”字的情况。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 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 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 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 下禽也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 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 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 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根据文意在“曰”的前后断 句。
皇上曾经随口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 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 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 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 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 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制 服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 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制服的原因。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 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 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 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 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 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高考文言句式专题ppt课件

高考文言句式专题ppt课件
如成言。
52
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 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4、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
如成言。
句式特点:省略介词(主要是
“于”“以”两词)。
53
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6、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7、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8、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句子的特点:
“未之闻” “未闻之”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5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C)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16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兄嫂是依。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
文言文特殊句式
1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高考题型: 句子翻译
2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 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 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来看,需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 句、宾语前置(倒装句之一)、定语后置、状语后 置、省略句六种。
• (2)(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2021届高考文言句式省略句PPT教学课件(23页)

2021届高考文言句式省略句PPT教学课件(23页)
翻译:(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文言 句式— 省略句 获奖课 件(23 页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文言 句式— 省略句 获奖课 件(23 页PPT) (免费 下载)
翻译: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 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竭了。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文言 句式— 省略句 获奖课 件(23 页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文言 句式— 省略句 获奖课 件(23 页PPT) (免费 下载)
方法点拨
二、省略谓语:
方法小结
翻译省略句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看语境。
1.承前省略:看两句话中的主语是否是同一主语,如果是的话, 那就证明后一句的主语被省略了。
2.蒙后省略:如果第一句话没有出现主语而解释不通的话,看它 紧接着的下一句话。如果下一句话的主语出现了,那也就是上文省略 的主语。
3.对话、自述省略:和上下文结合的特别紧密,一定要注意对话 人,清楚是谁说的,对谁说的,谁回答的。
常见的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 略和介词的省略。
方法点拨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
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 复前边的词语又显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
方法点拨
1.承前省: (1)上下句都用同一主语,上句已经出现主语,下句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文言 句式— 省略句 获奖课 件(23 页PPT) (免费 下载)

文言句式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修改版)PPT课件

文言句式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修改版)PPT课件

C 灭六国者六国也
D 夫天者,人之始也 .
33
.
34
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
钟磬。
.
19
• 2.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 解析:“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 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
小 3、帝不之罪。 • (08年广东高考)
宾语前置句
4、儿为所误。
练 ( 2010年广东高考)
被动句
.
2
考点分析
•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 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 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 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被 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 句四种。
.
12
• 4、指出下面文段中的被动句并翻译:
•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 (yuè)。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 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 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 “爱我哉,忘其口而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 君。君曰: “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故 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 1、_从_前__弥_子__瑕__被_卫__国_君__主_宠__爱_。____________
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孝顺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动词本身表被动) ①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报任安书》 ③城陷而虏 《张中丞传后叙》
被动句
(1)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10山东卷 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 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2)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 一饭未尝忘君也欤?07浙江卷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 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 (报效)君王吗?
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楚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
被动句
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 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 侍郎……至初五日,袁复召见…… 今三晋不胜泰,四世矣。自魏襄以 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 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
被动句类型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 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②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 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 者)“……为所……”表示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②重为乡党所笑。 《报任安书》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义纵有个姐姐名姁,因为通医术而被王太后所宠信。
(9)(大树)不夭斧斤。 (10)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 审也。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
形声之回应一样,
[8~10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
(11)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
(12)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省略句
(1)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10广东卷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 不可以(再)丢失。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10浙江卷 我为德行而请命,(你)拿钱财干 什么啊? (3)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09上海卷 等回到地方后,(郡守)到沈周家 中去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
省略句
1.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 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 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而衰(气),三(鼓)而竭 (气)。
省略句
2.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 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被动句
(1)舜有臣十人而天下治。 (2)十三年,晋侯弑。 (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则文王不足法与? (5)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chǐ 剖腹),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 戮。 (6)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被动句
(7)吾老矣,不能用也。 (8)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 (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省略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然不谓(之)善。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 兵。 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 王宫。
省略句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 乎?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 鸡,果如成言。 拘礼之人,不足以(之)言事;制 法之人,不足与(之)论变。
省略句
5.分句的省略: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 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被动句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 郤克伤于矢。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被动句
(2) “为”字句: 止,将为三军获。 而身为宋国笑。 父母亲族,皆为戮没。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少北,则为匈奴所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3) “见”字句: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 作的主动者)。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蔺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蔺列传》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 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 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望见谅 ③请勿见笑 ④ 诚请见教(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