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司考题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每日一练(2014.8.19)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每日一练(2014.8.1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甲在A银行办理了一张可异地跨行存取款的银行卡,并曾用该银行卡在A银行一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
甲取款数日后,发现该卡内的全部存款被人在异地B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取走。
后查明:甲在A银行取款前一天,某盗卡团伙已在该自动取款机上安装了摄像和读卡装置(一周后被发现);甲对该卡和密码一直妥善保管,也从未委托他人使用。
关于甲的存款损失,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自行承担部分损失B.有权要求A银行赔偿C.有权要求A银行和B银行赔偿D.只能要求复制盗刷银行卡的罪犯赔偿单选题【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各商业银行对其他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信息应尽到充分保密的义务,没有尽到相应义务造成信息外泄的,应承担由此给其他银行持卡人所造成的损失。
本案中,A银行应当保障其经营场所及交易机具的安全,其未及时排除犯罪分子的不法设备,导致在接受甲委托发起电子支付指令过程中借记卡信息外泄被盗用,故应对甲由此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关于税务登记,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税务登记,领取税务登记证件B.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银行开立账户,应出具税务登记证件,其账号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C.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不需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可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D.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单选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历年试题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历年试题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单项选择1.某化妆品厂系私营企业,所生产的婴儿护肤产品供不应求。
为增加产量,厂长童某决定改变配方,增加添加剂。
结果生产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劣质产品,销售金额达30万元。
消费者使用后程度不同地引起过敏、脱皮等不良反应。
在如何确定犯罪主体性质及定罪的罪名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99年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C.单位犯罪D.自然人犯罪1二、多项选择题1.选项所列情形中,哪些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ABC )96年A.王某开办的地下药厂生产脚气灵软膏,售出后获利5万元,经鉴定该药属于假药,对治疗脚气根本没有疗效B.个体食品店老板某为贪便宜长期进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远香牌火腿肠,获利5万元。
经检验,该火腿肠虽不符合卫生标准,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C.某私营企业原来生产的驱蚊剂效果明显,很受欢迎。
后来为了多赚钱,老板某让工人掺杂使假,生产不合格产品销售。
所得5万元D.某企业生产的电热毯,质量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先后造成五名消费者触电死亡2.甲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在明知其所经销的电器产品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仍然大量进货销售,销售金额总计达到180万元。
一企业因使用这种电器而导致短路,引起火灾,造成3人轻伤,部分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CD )2005年A.应当数罪并罚B.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C.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D.应按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中的一个重罪定2罪处罚56.某专营散酒收售,农村小卖部为其供应对象。
某从他人处得知某村办酒厂生产的散酒价格低廉,虽掺有少量有毒物质,但不会致命,遂大量购进并转销给多家小卖部出售,结果致许多饮者中毒甚至双眼失明。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C )2009/56 A.造成饮用者中毒的直接责任人是某村办酒厂,应以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某不清楚酒的有毒成份,可不负刑事责任B.对某应当以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C.应当对构成犯罪者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D.村办酒厂和某构成共同犯罪3第二节走私罪一、单项选择题1.1999年2月,某在以84万港市购买了12公斤金条。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1.甲使用红糖和淀粉加工生产了200件假“板蓝根冲剂”,分4次售出,得赃款212820 元,甲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C.生产、销售假药罪B.诈骗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走私罪)下列哪种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A.甲某所办服装厂从香港进口免税来料加工亚麻80万码,擅自出售给境内某企业,偷逃应缴税额100万元B.甲某从国外回国时,偷偷携带8张内容不同的淫秽光盘,打算自己观看,在海关被查获C.甲某将金属锡加工成“渔坠”等锡铸件,蒙骗海关出口,总共80吨,偷逃应i,lt额 150万元D.甲某偷偷从海上运进大量管制刀具、仿真枪支、警用戒具等物品,偷逃应缴税额4500元3.甲某为某国砂布厂的经理,该厂所产砂布极为畅销,供不应求。
甲某之子乙某开办一个五金经营部,请求甲某将砂布先卖给其五金经营部,并且将价格下浮7%(符合厂里规定的浮动范围),然后再由甲某帮助销往砂布厂所辖的5个销售业务单位。
甲某在征得所辖的5个销售单位同意后,将砂布卖给五金经营部然后销往所辖销售业务单位,使五金经营部获利20余万元。
甲某的行为:( )A.构成贪污罪 B.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C.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D.不构成犯罪4.甲某为某公司经理助理,乘经理不在办公室之机使用经理遗忘在办公桌上的钥匙,打开抽屉,撕下4张空白支票并偷盖该公司印鉴和经理章,填写1.5万元金额然后从银行取出。
甲某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C.票据诈骗罪 D.职务侵占罪5.甲某与乙某私交很好。
并经在某国有保险公司工作的乙某的劝说下投了家庭财产险a 甲某家中被盗,损失2000余元。
甲某告知乙某,并问能否多报一点损失。
乙某说可以。
甲某向派出所和保险公司报案,当民警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丙某到现场时,乙某作出虚假陈述,多报损失1.36万元。
甲某从公安局开除被盗证明后的手续,交给乙某。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带答案和解析

1、坚持党得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得必然要求.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得理解,下列哪一选项就是正确得?A、就是指具有法得一般特征得规范性文件B、就是指全国人大制定得基本法律C、就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得法律D、就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得法律2、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关于国际争端解决方式,下列哪些表述就是正确得?A、甲乙两国就界河使用发生纠纷,丙国为支持甲国可出面进行武装干涉B、甲乙两国发生边界争端,丙国总统可出面进行调停C、甲乙两国可书面协议将两国得专属经济区争端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法院对此争端拥有管辖权D、国际法院可就国际争端解决提出咨询意见,该意见具有法律拘束力3、1943年,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她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就地办案,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被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得法治意义,下列哪一说法就是准确得?A、就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得典范B、就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得典范C、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得典范D、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得典范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权”得论述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理论渊源之一。
下列哪一宪法原则准确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A、国家尊重与保障****B、中华人民共与国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与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现查明,保证人陈富为S公司财务总监,其用于质押得存单就是以S公司得资金办理得存储。
并查明,L公司取得贷款后,曾向S公司管理层支付50万元报酬。
对此,下列判断正确得就是:A、S公司公款私存,就是我国银行法禁止得行为B、S公司公款私存,只就是一般得财务违纪行为C、S公司管理层获取得50万元报酬应当由银监会予以收缴D、S公司管理层获取得50万元报酬应当归S公司所有6、甲乙两国协议将其边界领土争端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单项选择题1、关于法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社团法人均属营利法人B.基金会法人均属公益法人C.社团法人均属公益法人D.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均属营利法人【正确答案】:B2、甲在乙寺院出家修行,立下遗嘱,将下列财产分配给女儿丙:乙寺院出资购买并登记在甲名下的房产;甲以僧人身份注册的微博账号;甲撰写《金刚经解说》的发表权;甲的个人存款。
甲死后,在遗产分割上乙寺院与丙之间发生争议。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房产虽然登记在甲名下,但甲并非事实上所有权人,其房产应归寺院所有B.甲以僧人身份注册的微博账号,目的是为推广佛法理念,其微博账号应归寺院所有C.甲撰写的《金刚经解说》属于职务作品,为保护寺院的利益,其发表权应归寺院所有D.甲既已出家,四大皆空,个人存款应属寺院财产,为维护宗教事业发展,其个人存款应归寺院所有【正确答案】:A3、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论文摘要。
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被选编入论文集的论文已经发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论文著作权人的同意B.该论文集属于学术著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论文著作权人支付报酬C.他人复制该论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报酬D.如出版社未经论文著作权人同意而将有关论文收录,出版社对该论文集仍享有著作权【正确答案】:D4、甲公司依据买卖合同,在买受人乙公司尚未付清全部货款的情况下,将货物发运给乙公司。
乙公司尚未收到该批货物时,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且法院已裁定受理。
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乙公司已经取得该批货物的所有权B.甲公司可以取回在运货物C.乙公司破产管理人在支付全部价款情况下,可以请求甲公司交付货物D.货物运到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价款债权构成破产债权【正确答案】:B,C,D5、甲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人寿保险,指定其秘书乙为受益人。
刑法分类模拟题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带答案解析)

五、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哪些说法正确?A.甲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构成犯罪既遂B.在甲的仓库中查获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产品价值15万元,构成犯罪未遂C.甲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但销售额仅有1万元,不构成犯罪D.甲生产、销售劣药,造成乙等人轻伤害程度的结果,但销售额仅有2万元,不构成犯罪[答案] AB[解析] 《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150条:单位犯本节第140条至第148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同时,参见《关于伪劣商品刑事案件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
2.甲使用红糖加淀粉加工生产了100件计6万盒、批号为“991104”的板蓝根冲剂,分3次售出,得赃款112820元。
则:A.甲构成非法经营罪B.甲构成诈骗罪C.甲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D.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答案] D[解析] 因为缺乏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具体危险,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关于伪劣商品刑事案件的解释》第3条规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贻误诊治的;(3)所标明的适应状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
3.下列哪种犯罪必须造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A.生产、销售假药罪B.生产、销售劣药罪C.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罪D.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答案] B[解析] 第142条: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第145条:生产或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注意第142条是结果犯(罪与非罪的要件);第145条是危险犯(罪与非罪的要件)。
刑法学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妨害清算罪的主体是()。
( )A.单位、个人B.公司、企业C.国有公司D.国有公司、国有企业2、偷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
( )A.国家利益B.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C.国家的税收管理秩序D.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3、走私普遍货物、物品罪侵犯的客体是()。
( ) A.海关管理秩序 B.外贸管理制度 C.海关关税制度 D.外汇管理制度4、下列各罪中,属于金融诈骗罪的有()。
( ) A.金融凭证诈骗罪 B.逃汇罪 C.非法折借罪 D.内幕交易罪5、抽逃出资罪的犯罪客体是()。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国家对公司的管理B.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C.公司客户的合法权益D.以上ABC6、以下犯罪,不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是()。
()A.合同诈骗罪B.强行交易罪C.非法经营罪D.变造货币罪7、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多数犯罪的罪状是()。
()A.简单罪状B.叙名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8、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行为构成()。
()A.偷税罪B.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C.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D.诈骗罪9、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构成()。
()A.受贿罪B.贪污罪C.职务侵占罪D.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10、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了保险金,对投保人应()处罚。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每日练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每日一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甲、乙、丙、丁共有1套房屋,各占1/4,对共有房屋的管理没有进行约定。
甲、乙、丙未经丁同意,以全体共有人的名义将该房屋出租给戊。
关于甲、乙、丙上述行为对丁的效力的依据,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有效,出租属于对共有物的管理,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B.有效,对共有物的处分应当经占共有份额2/3以上的共有人的同意,出租行为较处分为轻,当然可以为之C.无效,对共有物的出租属于处分,应当经全体共有人的同意D.有效,出租是以利用的方法增加物的收益,可以视为改良行为,经占共有份额2/3以上的共有人的同意即可【司法部答案】B【考点】按份共有人管理权与利用权的行使【答案解析】《物权法》第96条规定,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此处的“管理”是指实际的利用,对于共有物利用方法的选择并不包括在内。
所以,A不应选。
在决定共有物的利用方法时,若共有人之间既无约定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如何处理?出租行为不属于处分行为,而属于收益行为,C错误。
所谓改良行为,指不变更共有物的性质,而增加其效用或价值的行为,如开垦荒地为果园,重大修缮行为亦包括在内,如修复毁损之旧画。
但出租行为难谓改良,D 不应选。
理论界认为,对于包括出租在内的利用方法选择,类推适用物权法第97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在解释上,适用当然解释,处分行为时三分之二即可,出租较处分为轻,当然可以为之。
B正确。
2、下列哪些情形属于代理?A.甲请乙从国外代购1套名牌饮具,乙自己要买2套,故乙共买3套一并结账B.甲请乙代购茶叶,乙将甲写好茶叶名称的纸条交给销售员,告知其是为自己朋友买茶叶C.甲律师接受法院指定担任被告人乙的辩护人D.甲介绍歌星乙参加某演唱会,并与主办方签订了三方协议【司法部答案】ABC【考点】代理的构成【答案解析】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本人的名义从事法律行为,由本人承担法律后果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司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工商户乙欠缴营业税15万元,当税务人员上门征收税款时,乙组织甲等多人进行暴力围攻,殴打税务人员,抗拒缴纳,其中甲出手最狠,将一名税务人员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偷税罪B.抗税罪C.故意伤害罪D.抗税罪与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答案: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甲、乙为朋友。
乙出国前,将自己的借记卡(背面写有密码)交甲保管。
后甲持卡购物,将卡中1.3万元用完。
乙回国后发现卡里没钱,便问甲是否用过此卡,甲否认。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A.侵占罪B.信用卡诈骗罪C.诈骗罪D.盗窃罪3.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
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A.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B.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4.X公司系甲、乙二人合伙依法注册成立的公司,以钢材批发零售为营业范围。
丙因自己的公司急需资金,便找到甲、乙借款,承诺向X公司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五个百分点的利息,并另给甲、乙个人好处费。
甲、乙见有利可图,即以购买钢材为由,以X 公司的名义向某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期半年。
甲、乙将贷款按约定的利息标准借与丙,丙给甲、乙各10万元的好处费。
半年后,丙将借款及利息还给X公司,甲、乙即向银行归还本息。
关于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无罪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5.甲将自己的汽车藏匿,以汽车被盗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认为该案存有疑点,随即报警。
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侦查机关安排保险公司向甲"理赔"。
甲到保险公司二楼财务室领取20万元赔偿金后,刚走到一楼即被守候的多名侦查人员抓获。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A.保险诈骗罪未遂B.保险诈骗罪既遂C.保险诈骗罪预备D.合同诈骗罪6.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13题)A.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B.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C.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D.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解析」选项A、B错误。
伪造货币是指没有货币发行权的人,非法制造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妨害货币的公共信用的行为。
变造货币是指非法对真正的货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使其变为面额、含量不同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可知,伪造是模仿真实的货币,即存在与所造的假币相对应的真货币,也可能是行为人自行设计制作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币;变造则是对真正的货币本身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改变其面值、含量的行为。
以真货币为材料,制作成丧失真货币外观的假币的行为,应认定为伪造货币罪。
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行为,属于伪造货币。
因此,选项A、B中的情况都属于伪造货币的行为,而不属于变造货币的行为。
选项C正确。
使用假币罪中的“使用”是指将假币作为真货币而使用。
既可以是以外表合法的方式使用假币,如购买商品、兑换另一货币、存入银行、赠与他人,或者将假币用于交纳罚款或者罚金等,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货币,如将假币用于赌博。
因此,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的行为。
选项D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171条、第172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因此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应当以运输假币罪与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7.甲发现某银行的ATM机能够存入编号以“HD”开头的假币,于是窃取了三张借记卡,先后两次采取存入假币取出真币的方法,共从ATM机内获取6,000元人民币。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使用假币罪B.信用卡诈骗罪C.盗窃罪D.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答案:AC解析:本题考核使用假币罪、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和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将其冒充真货币在经济交往、日常生活中运用,使不具备流通性的假币得以充当真币而流通,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题中,甲以假币当真币使用,履行货币职能,构成使用假币罪。
另外《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故甲构成使用假币罪和盗窃罪,AC正确,排除B.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
本案中的甲是普通的公民而非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不满足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主体要件。
因此,D项不选8.关于货币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多选第59题)A.以使用为目的,大量印制停止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的,不成立伪造货币罪B.伪造正在流通但在我国尚无法兑换的境外货币的,成立伪造货币罪C.将白纸冒充假币卖给他人的,构成诈骗罪,不成立出售假币罪D.将一半真币与一半假币拼接,制造大量半真半假面额100元纸币的,成立变造货币罪【答案】ABC【考点】货币犯罪【解析】选项A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的解释》,下同)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据此可知,伪造货币罪要求行为人伪造的是正在流通的货币,如果伪造已经停止通用的古钱、废钞,则不成立本罪。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简称《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的解释(二)》,下同)第五条规定,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或者使用伪造的停止流通的货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据此可知,以使用为目的,大量伪造停止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的,成立诈骗罪定罪,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选项B正确。
《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的解释(二)》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以正在流通的境外货币为对象的假币犯罪,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至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据此可知,伪造货币包括伪造正在流通的中国货币、外国货币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
虽然行为人伪造的境外货币在我国尚无法兑换,但仍成立伪造货币罪。
9.关于走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单选第11题)A.甲误将淫秽光盘当作普通光盘走私入境。
虽不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但如按照普通光盘计算,其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时,应认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B.乙走私大量弹头、弹壳。
由于弹头、弹壳不等于弹药,故乙不成立走私弹药罪C.丙走私枪支入境后非法出卖。
此情形属于吸收犯,按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论处D.丁走私武器时以暴力抗拒缉私。
此情形属于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答案】A【考点】走私犯罪【解析】选项A正确。
走私淫秽物品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其走私的是淫秽物品,否则,不成立该罪。
刑法的定罪量刑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因甲误将淫秽光盘当作普通光盘走私,其不具有走私淫秽物品的目的,故当其逃税数额较大时,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而不成立走私淫秽物品罪。
选项B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条第一款规定,走私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以走私弹药罪定罪处罚。
选项C错误。
走私不是贩卖的必经过程,贩卖不是走私的必然结果,因此,二者之间没有吸收关系。
选项D错误。
《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以暴力、胁迫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10.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1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
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5000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
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非法出租枪支罪并罚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出租枪支罪、抢劫罪并罚答案:C解析:走私武器、弹药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故甲构成本罪而不构成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
如果行为人明知租用、借用枪支的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租用、借用枪支,却仍然出租或者出借,则成为租用、借用枪支人所实施犯罪的共犯,应当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予以处罚。
甲后来的行为应定抢劫罪,故选C项。
11.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13题)A.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B.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C.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D.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解析」选项A、B错误。
伪造货币是指没有货币发行权的人,非法制造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妨害货币的公共信用的行为。
变造货币是指非法对真正的货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使其变为面额、含量不同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可知,伪造是模仿真实的货币,即存在与所造的假币相对应的真货币,也可能是行为人自行设计制作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币;变造则是对真正的货币本身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改变其面值、含量的行为。
以真货币为材料,制作成丧失真货币外观的假币的行为,应认定为伪造货币罪。
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行为,属于伪造货币。
因此,选项A、B中的情况都属于伪造货币的行为,而不属于变造货币的行为。
选项C正确。
使用假币罪中的“使用”是指将假币作为真货币而使用。
既可以是以外表合法的方式使用假币,如购买商品、兑换另一货币、存入银行、赠与他人,或者将假币用于交纳罚款或者罚金等,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货币,如将假币用于赌博。
因此,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