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认识自己的物品
幼儿小班区域活动教学设计社会:我的东西在哪里语言、艺术、科学、体育

活动一:社会——我的东西在哪里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所用物品的标记,学习正确摆放物品2、了解自己的物品摆放的位置,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标记图案。
活动过程1、出示标记图案,引导幼儿选择。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标记图,它们能提醒我们什么东西要放在什么地方。
你们看一看,选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图。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图)2、游戏:认标记玩法:引导幼儿将自己选的标记图放到相应的地方,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听口令找到自己所选的标记图。
(游戏进行两三遍)3、粘贴标记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标记粘贴在毛巾钩和茶杯架的位置。
4、游戏“看谁放得对又快”,体会标记图的作用。
幼儿听到教师喊“1”时拿出自己的杯子、毛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听到教师喊“2”时放回原处。
比一比谁放得又快又准确。
5、活动小结小朋友都给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贴了标记,这样我们就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要用自己的茶杯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这样做既清洁又卫生。
活动反思由于平日有些幼儿每次喝水拿杯子都乱拿,为了让孩子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物品,特定设计了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游戏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杯子、毛巾、并给它们做上了标记,在这次活动后发现,孩子再也没拿错自己的东西,而且保护的很好,不仅达到了目的,也让孩子再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再游戏中发展是最好的。
活动二:语言——小树叶(儿歌)活动目标1、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2、能边念儿歌边做动作3、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征:树叶黄了飘落下来活动准备:1、秋天范画一张2、卡纸做成的小树叶每人两片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教师讲述图片内容师:小朋友你们看,秋天到了,小树叶慢慢长大,慢慢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摇摇摆摆地落下来离开了树妈妈,随着风飘呀飘呀,飘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树叶都飘到了哪里去了?二、教师边朗诵儿歌边表演1、教师双手套上“树叶”边示范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提问:刚才小树叶都飘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么飘的?2、第二次朗诵表演让孩子将“树叶”套到手指上玩,带领孩子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幼儿小班科学认识教案100篇

幼儿小班科学认识教案100篇《幼儿小班科学认识教案10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班科学优教案《认识洋花萝卜》含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洋花萝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对人身体的好处。
2.通过观察、交流、品尝了解洋花萝卜的特点。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教具:洋花萝卜、记录纸、刀,兔妈妈的标志牌学具:洋花萝卜人后一个洗净切好的生洋花萝卜,糖、醋、小盘子、调羹活动过程:一、导入,认识洋花萝卜。
1 今天,兔妈妈给小朋友带来一件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呀?(小萝卜)2 它其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洋花萝卜。
3 你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好! 幼儿:洋花萝卜好!)二、观察洋花萝卜,感知萝卜的外形特征。
1、师:请你们想看看洋花萝卜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吗?(想)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个,可以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哦!(幼儿观察,发现)2 谁来告诉我,你看到的洋花萝卜是什么样子的?(3-4名幼儿回答)(颜色,形状,味道,)1)形状:圆圆的扁扁的颜色:红色的2可能有味道、、、、2)摸摸它们的皮有什么感觉?(滑滑的)3、1)咦!洋花萝卜上面是什么呀?(叶子)2)谁能告诉我,洋花萝卜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绿绿的)(追问:叶子什么形状?只有一片叶子吗?“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导:长长的,有很多)4、洋花萝卜下面的这是什么?(根)洋花萝卜的根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细细的,长长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其实,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须呢!5、教师小结洋花萝卜的外部特点。
师:洋花萝卜的皮是红颜色的,摸起来滑滑的,长着扁圆的身体,它的顶上长着绿绿的长长的叶子,还有一条像小尾巴似的细细的根呢!!三、观察探究洋花萝卜肉的特点。
1、师:1)谁知道洋花萝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讲述)2)幼儿猜测师:1)你们猜一猜,萝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2)教师出示记录表,记录幼儿的猜测。
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水果》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水果》教案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水果》教案(精选7篇)水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既熟悉又喜欢,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水果》教案,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店铺!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水果》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观察梨子、苹果、香蕉等水果。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3、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重点难点1、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名称、吃法等。
2、培养学生在大胆积极发言的习惯。
活动准备1、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实物。
2、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的图片,每个孩子一份(没有颜色的)。
3、准备一些水果挂饰。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她们都藏在玉老师的这个盒子里,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可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请个别孩子伸手到盒子里触摸水果,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
)二、认识水果激发孩子大胆发言发展孩子语言能力请一个孩子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师生对话,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你猜是什么?)把他拿出来。
认识这种水果,从颜色、生长环境、吃法方面让生认识,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
如摸出的是苹果,可以这样对话: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生说:苹果苹果红红的。
(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通过水果的颜色给他们编儿歌。
)(此环节可以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全体认识,可以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
猜出来认识,编儿歌。
在学生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三、拓展延伸1、整理练习儿歌。
(什么水果…的,…红红的。
)2、游戏。
发水果挂饰。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
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
”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我认识的老物件幼儿教案

我认识的老物件幼儿教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和老物件的价值,认为这些物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在幼儿教育领域,老物件也被引入到教学中,以帮助幼儿了解历史文化、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认识的一些老物件幼儿教案,并探讨它们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我认识的一种老物件幼儿教案是关于古代书法的。
这个教案通过展示古代的毛笔、墨汁和纸张等书法用具,让幼儿了解古代书法的工具和技巧。
同时,教师还会给幼儿讲解古代书法的历史和发展,让他们了解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幼儿们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使用毛笔和墨汁进行书法练习,体验古人的书写方式。
这样的教案不仅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一个我认识的老物件幼儿教案是关于传统民俗游戏的。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会向幼儿介绍一些传统的民俗游戏,比如踢毽子、跳绳、飞鸽等。
教师会带着幼儿一起玩这些游戏,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会向幼儿讲解这些游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他们了解这些游戏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教案,幼儿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除了以上两种教案,我还认识一种关于古代器物的教案。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会向幼儿展示一些古代的器物,比如青铜器、陶器、铜镜等。
教师会向幼儿讲解这些器物的用途和制作工艺,让他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随后,幼儿们会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模仿古代器物的样式,体验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这样的教案不仅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老物件幼儿教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这些教案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这些教案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从老物件中获取信息,进行思考和推理。
最后,这些教案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模仿和实践,体验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认识萝卜(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萝卜(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萝卜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谁会生蛋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谁的小脚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调皮的小狗四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萝卜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萝卜的外形特征,知道萝卜的种类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萝卜的食用方法,喜欢吃萝卜。
活动准备:1.各种萝卜的实物、图片若干。
2.每桌一盘切好的各色萝卜块。
3.萝卜雕刻的造型若干。
活动重点:了解萝卜的特征。
活动难点: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审美元素:1.通过对各种萝卜的认识,充分感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萝卜的外形美。
2.感受萝卜造型的美。
活动过程:1.出示萝卜造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师:你能看出是什么吗?(龙和凤)好看吗?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请幼儿自由讨论)(2)向幼儿简单介绍雕刻用的工具刀。
(3)欣赏一些萝卜雕刻的造型。
2.认识萝卜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萝卜实物:师:你认识这些萝卜吗?你知道有什么样子的萝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萝卜。
师:看看,这儿有什么样的萝卜?小结:萝卜有各种各样的,有橙色的胡萝卜,有白萝卜,有绿萝卜,有红萝卜,有紫萝卜;有圆圆的萝卜,有椭圆的萝卜,有长长的萝卜;有的萝卜比较大,有的萝卜很小。
3.讨论:你知道萝卜有什么用吗?小结:萝卜可以生吃,可以做菜,还可以腌制成小菜等。
4.品尝萝卜。
请幼儿品尝各种萝卜,说一说,吃的萝卜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道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辣的。
)5.总结:萝卜有丰富的营养,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开展种植萝卜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谁会生蛋二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会生蛋的动物,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从中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
教案名称:镜子里的我
教案类型:科学教案
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镜子的作用和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1. 镜子;
2.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立方体、人形等);
3. 笔、纸。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教师拿出一面镜子给幼儿看,问幼儿有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幼儿能猜出这是什么东西吗?有什么作用?
2. 引导幼儿观察镜子,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实验探究:
1. 将镜子固定在桌子上或墙上,让幼儿围绕镜子站成一个圈。
2. 教师逐个拿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形象在镜子里的变化,并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物体在镜子中的形象。
3. 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反的?请幼儿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小结和总结: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这个活动,总结镜子的作用和原理。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物体在镜子中看起来是反的。
3. 鼓励幼儿用纸和笔练习在镜子里写字,并观察字在镜子中的形象。
延伸活动:
1. 让幼儿自己摆弄镜子,观察其他物体在镜子中的表现,并描述其特点。
2. 制作简单的镜面迷宫,让幼儿通过观察镜面里的转弯和交叉来寻找正确路径。
3. 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一个关于镜子的实验,如观察镜子反射光线的路径等。
教案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镜子的作用和原理,并培养了其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探索,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认识自己的物品(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认识自己的物品(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认识自己的物品一幼儿园小班社会认识自己教案二幼儿园小班社会:小熊的水果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我家的家具四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认识自己的物品一1、认识自己物品标记,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1、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
2、乐意参加找自己物品的活动。
活动准备:写有幼儿姓名的实物标记图一套,泡沫底版一张。
活动前让幼儿选择喜爱的图标,在其中一张写好幼儿姓名。
将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箱和毛巾架处。
带领幼儿事先观察茶杯箱、毛巾架的摆放位置。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图。
教师出示幼儿的标记图,贴在泡沫底版上,分别请幼儿指认自己的标记,说对了请该幼儿拿走,说错了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2、玩找物品游戏,知道使用生活物品的规则。
◎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用品,茶杯、毛巾,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物品。
◎让幼儿拿着自己的标记图,去对应茶杯箱、毛巾架的相同标记,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用品的位置,对找到位置的幼儿,教师给予夸奖。
教师示范:这是__,它是我的标记,找找找。
我的茶杯在这里。
幼儿找自己用品的位置,教师注意检查、引导幼儿观察物品位置上的标记与手上拿的标记图是否相同。
在活动开始时,多数幼儿还不太会回答问题、胆怯、不敢讲话,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我们鼓励每一个孩子,并教孩子们讲,他们胆子大不了起来,能清楚地讲出自己是长幼的小朋友和所在的班级。
幼儿对教室的观察仔细了,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所提高,知道去寻找各种他们基本能找出教室里的物品,但摆放的位置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的帮忙。
但还有个别幼儿不能参与其中。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最新12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最新12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幼儿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好奇。
蔬菜是怎样生长的?白菜是长在地上还是树上的?长豆为什么是长的?扁豆为什么是扁的?面对幼儿如此多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让他们永远保持一颗充满想像的童心?从认识毛豆开始,展开一次活动,这样既能让幼儿认识毛豆,又能对蔬菜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1.认识毛豆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2.能动手剥毛豆,锻炼幼儿的消极小肌肉运动。
3.学会由外到内的观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带荚毛豆4筐、一个空盒子;儿歌(毛豆)【活动过程】导入:直接呈现毛豆1.师:毛豆长得什么样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毛豆荚里面会有什么?3.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先示范,再请小朋友们来操作,探索毛豆荚里面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毛豆荚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剥毛豆荚认识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绿色的,小小的,长得圆圆的,每个毛豆朋友都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上面还有还有毛,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活动延伸:毛豆朋友还有哪些用处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家长探讨一下,下次把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老师要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个点,把它放大,从这个点引发出幼儿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点。
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
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活动目标】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活动准备】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尽可能的提供有各种气味的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自己的物品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自己的物品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物品标记,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1、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
2、乐意参加找自己物品的活动。
活动准备:
写有幼儿姓名的实物标记图一套,泡沫底版一张。
活动前让幼儿选择喜爱的图标,在其中一张写好幼儿姓名。
将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箱和毛巾架处。
带领幼儿事先观察茶杯箱、毛巾架的摆放位置。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图。
教师出示幼儿的标记图,贴在泡沫底版上,分别请幼儿指认自己的标记,说对了请该幼儿拿走,说错了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2、玩找物品游戏,知道使用生活物品的规则。
◎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用品,茶杯、毛巾,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物品。
◎让幼儿拿着自己的标记图,去对应茶杯箱、毛巾架的相同
第1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