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鉴赏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涉及教材的诗词欣赏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声声慢》的背景介绍、词牌特点、诗句解析、意境把握及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掌握诗句的解析方法,深入领会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诗句解析、背景了解及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以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句,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主要内容:李清照生平简介《声声慢》词牌特点诗句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诗句解析方法,分析《声声慢》中的两句诗句。
请从《声声慢》中选取一个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2. 答案:解析示例: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字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修辞手法示例:拟人。
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创作风格。
《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7篇)

《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7篇)《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二、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
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
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声慢》的词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解读诗句,品味李清照的词作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情感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声声慢》词牌的理解,以及对诗句中情感内涵的把握。
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声声慢》的背景。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词牌特点,探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声声慢》中的词牌特点。
b.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c. 仿写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
2. 答案:a. 《声声慢》词牌特点:七言律诗,上下片各四句,共八句。
b.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仗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
b. 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c.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词牌特点与背景介绍。
2.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
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
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
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
婚后不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籍中被罢官,他对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
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
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
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随之,北宋亡。
高宗即位,赵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
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难逃到建康。
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
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时主要内容: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
一。
导入: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蝶恋花》,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
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
二。
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
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
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
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声声慢》教案8篇

Don't overestimate your own strength in the collective, because when you choose to leave, you will find that even without you, the sun will rise as usual.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声声慢》教案8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感知——合作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并体会词人之愁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学习重点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厚重愁情的深入体会。
学习难点:通过与早期词作的比较阅读,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法学法①知人论世通过李清照两首《如梦令》和《武陵春》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②诵读法③“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④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人类灵魂不朽的造化。
徜徉诗歌的殿堂,我偏爱易安一人,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易安的词作,易安的世界。
【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能让学生快速走进教学氛围,快速走进作者。
】2、知人论世诵读李清照前后期的三首作品[《如梦令》两首、《武陵春》],让学生发现、总结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读诗词。
《声声慢》的教案

《声声慢》的教案《声声慢》的教案(通用11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二、教学重难点【教育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设置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
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
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1.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PPT展示: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范例引导) 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教案7篇

《声声慢》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方案、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思想汇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ought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7篇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声声慢》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鉴赏教案
浙江省临海中学顾华英
一、导入:宋代的张世文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易安就是――李清照.李清照的词作大家课前有所积累了,下面我们作一个小组诵词比赛.(小组比赛后)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积累古诗词受益无穷.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更提升一个层次,读李清照的代表词作<声声慢>,学习如何鉴赏古典诗词.
根据你的积累经验,说说理解鉴赏一首词从哪些方面着眼?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了解词人生平,有的说要读好词,有的说要理解词句深层含义……
二、了解词人生平,鉴赏的立足点
诗言志,歌咏言.诗词是作者内心的倾吐,情感的宣泄,了解词人生平,有助于词的理解与鉴赏.说说你所了解的李清照.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
李清照(约1084~1151)号易安居土,南宋女词人。
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
父亲进士出身,是学者兼文学家,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
早期生活优裕,夫妇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流落江南。
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晚景凄凉。
清照多才多艺,工诗文,善丹青,词的成就尤高,分前后两期:一、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趣情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二、后期的作品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悲叹身世,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沉郁凄怆。
在宋代词人中,卓然自成一家。
有《漱玉词》。
三、把握感情基调,饱含深情朗读
1. 自由朗读:读这首词,我们要读出词人的什么情感?---愁苦
2. 一生试读,一生评怎么样才能读好?明确:语速要缓慢,声音应低沉,表情带哀愁更好.
3. 推荐一生范读.效果较好,班里许影雪同学曾获临海市古诗词诵读比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 齐读
四、揣摩词句鉴赏语言精妙
问:愁苦是词人内心情感,在词中,词人的一举一动都是愁绪满怀,哪些动作能表现这愁情?圈出动词.师总结:寻寻觅觅借酒消愁不堪摘花守窗盼黑黄昏听雨
五、领会词的意象,探究词的内涵
1. 师问:词人选取了哪一季节的景物?----生齐答:秋天
2. 又问:有哪些景物?又融入了作者什么情感?秋雁秋花梧桐秋雨
3. 梧桐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凄苦之音.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4. 背景材料: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避难奔走,所有收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5. 李清照词作拓展: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总结归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情是多么浓,爱国之情是多么强烈,但统治者呢,他们是依旧----学生齐背<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丈夫离去,孤苦无依,国家颓败,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国恨家愁交织,诗人只能长叹一声,”怎一个愁字了得!”她的这时愁已不再是”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是离黍之愁,是国家民族之愁.这<声声慢>是浓缩了她一生坎坷和全身心痛苦的词,满纸呜咽,为千古绝唱,词论家评”千古创格,绝世奇文”.“愁”的丰富内涵:情愁--独居之寂寞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六、从词作到词人的内心世界创造性解读的超越
说说你心目中的李清照,写一段话.李清照啊,你是__________,你------
郭沫若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七、把握词的意境创造性改写词
八、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评价: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
附件:创造性改写词<声声慢>
学生习作一
当片片绿叶变成黄色,秋天就来临了。
萧索的秋风吹动女子的发梢,她就这样倚在窗前,一动不动,远看好似一座经风霜的石像。
女子身边最重要的两大支柱倒下了。
国家颓败,丈夫病逝,一夜之间,她乌黑的秀发有了许多如霜的感觉。
她凝视窗外,想找到些什么,却一无所获。
天气渐渐转凉,她的身上还穿着单薄的衣衫,那是丈夫那年送她的礼物。
但那点凉又怎么比得上她心中的寒意呢?手中的酒杯已不知满了几次,又见底了几次,也许是她在麻痹自己?否则又怎么不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呢?又是一阵凉风吹过,几杯酒已抵不了销人的愁情。
天空中飞过一群大雁,她不禁想起家乡,这该是旧时相识的吧?南方与北地,山重重,水迢迢,雁儿啊,你可以飞回昔日的巢,而我呢?院落中的菊花已重重堆积,开得正浓,但没有人可以陪她去采摘,她的心一颤,记得丈夫最喜欢她泡得一杯淡淡的菊花茶。
窗前的梧桐又飘下了几片枯叶,天空中下起朦胧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这时一片落叶飘进窗里,落在她的脚边,就如她那般孤苦无依。
那晚,她一夜无眠,辗转反侧,写下了心中的苦与愁——《声声慢》,带着她的血与泪传诵千古,她不是别人,她就是结着愁怨的词人李清照。
——初二(9)班金也
学生习作二
无情地病魔缠上了丈夫,尽管他怎么样尽力,还是摆脱不了.就这样,病魔毫不留情地从我身边把丈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去了.丈夫走后,只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了.眼泪曾流淌出我内心的
伤感与悲闷,可我心中更多的苦,更多的闷无法倾诉出来,也找不到任何发泄的理由.我真的得好难受,有谁能够奢侈丢给我一份同情,叫我不再这样迷惘.
空旷的屋子,那种悲凉的气氛冷淡到了极点.我在屋里转来转去,寻找一个能够与我分担痛苦的缝隙,可是什么也找不到,只觉得那高低不平的地被我那沉重的步子给踏平了.可怜的我惟有泪千行.桌上放的两只酒杯,平日都是我和丈夫高兴时一起饮酒庆贺或冷时用酒来驱寒的.而如今我把所有的愁都寄托在这几杯酒上,希望它能带走我的愁苦,无力的身体再也站不了.我趴在梳妆台前.窗外,天空可能是为我才变得灰暗,尽管如此,还是有成排成队的大雁飞往到南方.它们还是去年我在家乡看着它们朝北飞的,如今又从北方飞往南方了.时间好快,已过了一年了.不知家乡的父母是否安好,女儿一年没见他们,真得好想念.什么时候我能回到南方看看他们呢?老天,既然你可怜我变了脸色,为什么不再黑一点,只有天黑,我闭上眼睛,才不会痛不欲生地去想念丈夫,想念我那久别的家乡和父母.
丈夫知道我十分喜欢花,花象征着温馨、美丽和幸福,就好不容易地在后园为我种满了各种各样的五彩的花。
花盛开时真的好美,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丈夫总会陪我一起赏花,要是我特别喜欢,我们就摘回去插在花瓶里。
而今呢,丈夫再也陪不了我,只我一个人,连浇花水的人都没有,我有什么心情来欣赏呢?老天终于感动了,他为我三滴、两滴——地掉起眼泪来。
他安慰不了我,我的心都有倦了,谁也感动不了。
日子如此漫长、余生又有谁能伴我共度呢?
——初二(9)班管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