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美术鉴赏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他的狂热,好斗精神,智慧,坚定不移,都丝毫不能说明他的特点. 而在他甚至最狂热的爆发时,也没有渺小低下之处和无缘无故的恶 意.
他的坚定是实实在在的,主意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他可不是那种 注定要使生活简单,逐走一切不该进入自己小圈子的事物的人.恰恰 相反,他有着每次接触新东西时都变得生动活跃的信念,时刻准备攀 上更高的水平.
他追求表现生命本源、追求野犷、奇异的 倾向,他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 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 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
代表作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 我们往哪里去?》、《死者的灵魂》、《塔希 提的年轻姑娘》等 。
高更
高更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
代表作有一系列《静物》、《玩纸牌的男人》 、《浴女 们》、《圣维克图瓦山》 等。
塞尚作品—自画像
塞尚作品--静物
塞尚作品--静物
塞尚作品--静物
塞尚作品--玩纸牌的男人
塞尚作品--浴女们
塞尚作品--浴女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高更(1848~1903年)
法国人保罗·高更 30岁后习画,他对东方 艺术和土人艺术情有独钟,终于在43岁时远涉 重洋,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定居,娶了个土 著姑娘为妻,最后死在这个岛上。
而亡。
他善于表现在强烈阳光下的物体,常用鲜明的色
快和跃动的线条来表达自己激动和狂热的情绪。
代表作有《向日葵》、《星夜》、《奥韦尔教
堂》、《自画像》、《奥韦尔乡间小道》、《收割人
劳作的麦田》、《唐古伊老爹》等。
凡·高作品 --向日葵
凡·高作品 --向日葵
凡·高作品--星夜
凡·高作品-- 奥韦尔教堂

梵高 三大流派--从印象派、新印象派到后印象派

梵高 三大流派--从印象派、新印象派到后印象派

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流派始终是在激烈地斗争着。

官方的学院派墨守成规,思想保守,他们把持的沙龙,拒绝一些年轻有为的画家参加展览会。

1863年,有4000件作品被沙龙拒之门外不准展出,结果引起了社会普遍不满。

拿破仑第三为了稳定舆论,亲自出面过问这件事,并决定从5月15日起举办一个落选沙龙,在这个沙龙上展出被官方沙龙选掉的作品。

这一事件实际上就成为“印象派”产生的先声。

这次展览会后,在巴黎的咖啡馆里经常聚集着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常聚会在一个名叫盖尔波瓦的咖啡馆里,由于这个咖啡馆在巴提约尔街,所以人们把他们叫做“巴提约尔集团”。

这个所谓集团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其成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

他们大多对学院不满,有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不满,他们所关心的不是政治,主要还是艺术问题。

1871年,在巴黎公社时期,他们当中大部分画家离开了首都,公社失败以后,这些人又回到巴黎并重新聚集在一起。

在1874年,他们决定自己举办一个“无名画家展览会”。

这个展览会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有29名画家参加,共展出165件作品。

展览会吸引了不少观众,在参观的人当中,有不少保守派的批评家抱着嘲笑与批评的态度说:“看到最后不禁恼火,你会懊悔没有把买门票的钱送给一个穷要饭的。

”《喧噪》杂志的批评家路易·勒鲁瓦借着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不无嘲弄地把这个展览称作“印象派画展”。

印象派从此得名。

印象派展览从1874年起到1886年止共举办了八次,后来,由于内部观点不统一,相互争论不休,加之经济上的困难,就不再举办了。

1886年,画商丢郎·吕厄带了300幅作品赴美国展出,结果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印象派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首先和法国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第二帝国时期,很多知识分子思想苦闷,他们不满当时社会的现状,却又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他们追求自由,但又觉得前途渺茫,于是,只有在象牙之塔探求艺术的形式,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艺术思想的局限性。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日出· 印象》
《 日 光 下 的 鲁 昂 主 教 堂 》
蛙塘﹝La Grenouillere﹞1869 年75 x 100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 睡 莲 》
坐在柳樹下的女人 ﹝Woman Seated under the Willows﹞
《 圣 德 尼 街 的 节 日 》
傘﹝The Unbrellas﹞ 1882 年 油彩‧畫布,180 x 115 公分 國家畫廊,倫敦﹝London﹞,英國
浴女﹝The Great Bathers﹞1885 ~ 1887 年118 x 170.5 公分 費城美術館,費城﹝Philadelphia﹞,美國
河邊草地上﹝On the Meadow ﹞ 1890 年 油彩‧畫布,81.3 x 65.4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鋼琴前的少女﹝Girls at the Piano﹞ 1892 年 油彩‧畫布,116 x 90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 法國
整理頭髮的浴女﹝Bather Arranging Her Hair﹞ 1893 年 油彩‧畫布,92 x 74 公分 國家藝廊,華盛頓 ﹝Washington DC﹞,美國
《 阳 光 中 的 裸 女 》
《 包 厢 》
《夏半提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
《 莫 奈 夫 人 像 》
《 裸 女 像 》
德加
• 德加喜欢表现出在活动状态中的女性形象。 芭蕾舞演员的排练和演出,成为他心爱的 题材。
《 舞 蹈 课 》
和以 色 《 单充 粉 舞 纯分 笔 台 优发 进 上 美挥 行 的 的他 描 舞 色造 绘 女 调型 。 》 能的 这 德 够特 种 加 和长 自 在 谐, 由 很 地轻 灵 多 相松 活 时 互准 的 候 配确 工 喜 合的 具 欢 。线 , 使 条可用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史上的两个重要艺术流派,它们对绘画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现代艺术的面貌。

本文将介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历史背景、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并探讨两者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印象派简介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该派的画家们试图捕捉光线在不同时段和不同视角下的变化,强调对自然光线及其在各种表面上的映射和折射进行表现。

印象派画家以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场景为主题,追求在短暂的瞬间中捕捉自然界的氛围和情感。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包括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他们的作品以明快的色彩、轻快的笔触和模糊的轮廓为特点,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精妙处理,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和真实性的视觉效果。

莫奈的《印象·日出》、雷诺阿的《舞会之妇》、德加的《舞蹈课》等作品都是印象派艺术的典范,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画家独特的艺术视角,也引领了19世纪艺术的新风向。

后印象派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艺术家开始对印象派的表现手法提出质疑,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这就诞生了后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们更加注重对形式和结构的探索,追求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塞尚、高更、凡高等,他们在色彩、构图和笔触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呈现出更加个性化和抽象化的艺术风格。

塞尚的《胡椒瓶和水果篮》、高更的《恶人之死》、凡高的《星夜》等作品代表了后印象派的艺术成就,这些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张力,展现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艺术风格比较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在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印象派侧重于表现瞬间的光影变化和自然景观,追求真实性和朴素的审美感受;而后印象派则更加注重形式和结构的重构,强调对内心情感和想象的表达,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抽象化倾向。

在色彩运用上,印象派的色彩明快、饱满,呈现出一种光与影的效果;而后印象派的色彩更加鲜明、夸张,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在构图和笔触上,印象派比较注重捕捉瞬间的细节和情景,笔触轻盈飘逸;而后印象派则更加关注形式的简化和变形,笔触更加有力且富有张力。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概念1 9世纪后半期~2019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有一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墨守成规,由于自己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19世纪后1867~1886年期间一批持有相近的观点和采用相近技巧的画家的活动。

这些画家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

但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

在广义上,印象主义一词有时也用于19世纪后期的其他艺术(通)(Alfred Sisley)、窦加(EdgarDegas)、摩里索(Berthe Morisot)、吉约曼(Armand Guillaumin)Bazille),他们一起工作,相互影响,并一起独立展出作品,只有继续谋求官方赞许的马奈200年之久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

1860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画家画艺术的组成部分--颜色和形体上。

在大约同一时间内,莫奈、毕沙罗、雷诺瓦、西斯莱萃的敏锐目光一马当先。

当时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表明∶颜色不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而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这些画家努力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以突破物体的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颜色,那种受一时的气氛条件、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

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许多颜色完全按照他们亲眼目睹的那样表现出来。

他们把这一做法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所有其他物体,笔触简短明了,远看是一堆混合的颜色,其实是用启发下,他们努力寻找色彩最鲜明的题材,通常不再注意感情色彩和文学特性。

1874年,这批画家首次举行独立画展,以与法国美术学院的官方沙龙相抗衡,后者一再拒绝展出他们的大部分作品。

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画(1872, 现藏巴黎马摩坦博物馆〔Musee Ma rmottan〕),最初曾使人们用印象派这一名称讥笑这批画家。

油画派别知识点总结

油画派别知识点总结

油画派别知识点总结油画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绘画技术,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

油画的兴起和发展,拉开了绘画艺术史的新篇章,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和风格。

在油画的发展史上,各种派别和风格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油画派别及其知识点。

一、文艺复兴时期1. 弗洛伦萨派弗洛伦萨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支艺术流派,以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为代表。

弗洛伦萨派的画家们擅长用油画技术表现人物形象,注重人物的神韵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其作品常常充满了宗教和神话色彩。

2. 威尼斯派威尼斯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在威尼斯形成的一支绘画流派,以提香、泰波罗和凡·戴兹等画家为代表。

威尼斯派的画家们擅长运用色彩和光影的表现手法,尤其擅长以油画技术表现大型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的壁画,其作品色彩饱满、光影丰富、气势恢宏。

二、巴洛克时期1. 荷兰风景画派荷兰风景画派是17世纪荷兰绘画中的一支重要派别,以雅各布·范·鲁伊斯达和梅伦为代表。

荷兰风景画派的画家们擅长通过油画技术表现风景、田园和城市的风貌,他们追求真实的物象表现,对光影和色彩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2. 洛可可派洛可可派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支绘画流派,以弗拉戈纳尔和瓦提伊为代表。

洛可可派的画家们擅长以柔和而华丽的色彩、优雅的线条和精致的细节表现宫廷生活和社交场面,他们善于运用油画技术表现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三、印象派及后印象派1.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支新的绘画流派,以莫奈、马奈和德加等画家为代表。

印象派的画家们擅长捕捉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注重对自然气息和光影效果的真实表现,他们的作品色彩鲜艳、光影明快、线条简洁而自由。

2. 后印象派后印象派是印象派的一种发展形式,以塞尚、高更和凡高等画家为代表。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在印象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形式和结构的构成,以及对色彩和形象的抽象表现,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表现手法。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 (New-Impressionism)直接给新印象主义以启示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布朗所著<<绘画艺术的法则>>, 谢佛勒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 在光的照耀下, 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 必须把不同的, 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 用这种方法, 颜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 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 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Divisionism), 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 所以有被称作"点彩派"(Pointillism). "新印象主义"一词是由这派的理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首先使用的, 它恰当说明了在追求绘画中光和色的表现上, 新印象主义是进一步发展了. 新印象主义不仅是印象主义在技法上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对印象主义的经验写实的某种反拨, 在艺术中灌注古典理性精神.正当印象主义绘画方兴未艾之际,在这个团体中就逐渐滋生出一个新的支派,即新印象主义。

它的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他们崇拜理论,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

修拉和西涅克依照谢弗勒尔的色彩学说,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

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以区别于莫奈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的名称是由费里富奈翁关于《1886年的印象派》书中所言“深信印象主义已被修拉的新风格所代替了”,于是人就称以修拉为代表的这一主义为“新印象主义”。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两个重要艺术流派,它们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艺术风格、艺术家和艺术思想等方面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进行介绍和比较。

一、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法国艺术家们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试图通过捕捉瞬间的光影和色彩来表现自然界的真实感受。

他们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观察和描绘,追求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印象派的画家们通常在户外作画,捕捉到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创造出了明亮、活泼、充满生机的画面。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他们放弃了传统的线条和细节描绘,而是运用小而快的笔触,将颜色直接涂抹在画布上,以表现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他们追求瞬间的感觉和印象,强调观察和感受的主观性,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规范和束缚。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包括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莫奈的《印象·日出》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观察和描绘,创造出了一幅充满光影和氛围的画面。

二、后印象派后印象派是印象派之后的一个艺术流派,它在印象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继承了印象派的观察和感受的主观性,但更加注重形式和结构的表达。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通过对色彩和形式的变化和组合,创造出了更加抽象和表现主义的画面。

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要。

他们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还注重形式和结构的表达,他们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变化和组合,创造出了更加抽象和表现主义的画面。

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包括凡高、塞尚、高更等。

凡高的《星夜》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色彩和形式的运用,创造出了一幅充满梦幻和表现主义的画面。

三、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比较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在艺术风格、艺术家和艺术思想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艺术风格上,印象派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观察和描绘,追求瞬间的感觉和印象;而后印象派更加注重形式和结构的表达,通过对色彩和形式的变化和组合,创造出了更加抽象和表现主义的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风格方面:
印象派: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物,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

他们有意放松严谨的造型,笔法多样,注重光与色本身,题材成为光色的载体和附属品。

代表画家有:马奈,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新印象派:在印象派发展的时候,法国又出现的新的用色方法,以修拉为代表的“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

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后印象派:美术史家把印象派之后出现的几位风格迥异的天才画家统称为“后印象派”,他们更集中突出的表现颜色与光影的变化。

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塞尚
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
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

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塞尚修拉劳特累克高更
特点:
印象派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

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新印象派把西方绘画史上的点彩法和分割法的因素加以发扬、光大,自成完备的体系,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

新印象派的画
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自有一番情趣和境界。

但是,新印象主义作为一种造型体系有明显的缺陷,它离开客观自然,陷入主观化和概念化。

这一派别的早期作品由于发掘了自然美,把这种美感通过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表现出来能使人醉心。

但一旦脱离自然,沉湎于僵化的法则,作品就成了近似没有感情的图解。

新印象派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的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19世纪末期它兴起的当时,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

例如,“欧普美术”(OP Art)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新印象派开始活动是1880年左右及以后。

1886年5 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八届印象派展览,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是修拉和西涅克,修拉展出了他的一幅毕生杰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获得极高评价。

后印象派,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后印象派塞尚的画甚至不顾及透视和人体解剖,只是用各种色块堆积成一个个似是而非的形态;点彩画派正相反,他们认为色彩是逐渐过渡的,所以用一个个色点堆砌,即使是一片蓝天,也要用各种蓝色色点堆积。

后印象派为现代油画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文森
特·梵高也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作品《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动,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纵观三个流派的介绍,印象派主要就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用画笔直接的表达出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实。

新印象派则主张色彩的分割,就是把色彩分成小块在画布上均匀排布达到效果。

另一种叫法是点彩。

后印象派则反对印象派的观点,他们主要绘画作品一定要渗透作者的感情,不能和照相机一样仅仅是把物体真实的再现出来。

印象派主要讲究光线的运用,主要依靠个人感受作画;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它把感觉综合上升为理性分析,演变成一种科学表现形式;后印象派主张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无需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
总体来说,印象派绘画有一种生气勃勃的新鲜感,新印象派则较为呆板、冷漠,后印象派不同于前两种画派,它反对印象派过分客观描绘世界,停留于对物体表面光色的兴趣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