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合集下载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一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

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风格特点?二、新课讲授课题一一印象主义绘画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

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

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

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组织学生讨论,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

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

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

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 点彩画法。

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分析: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

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3-人教版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3-人教版
注重光影……
了解后印象派绘画
特点:表现画家的
主观感受和艺术形
式的探索为目标……
欣赏了解丰富题材
的印象派绘画......
思考探究
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归纳小结
追求光影、色彩,客观再现自然瞬间的印象派: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
毕莎罗、西斯莱、卡萨特
新印象派(分支点彩派)修拉
强调感受和艺术形式的后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
美术、古埃及(涂鸦)》》古
典发源(形象生动的希腊、
罗马壁画)》》伟大的文艺复
兴(庄严细腻生动、立体
古典绘画)》》传统与革新
(巴洛克、浪漫主义)》》追
求生活的真实(现实主义)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
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表
现的题材,改变了传统的的
创作思维和方法,开创新了
的色彩画法。
后印象派:在印象派的基础
情感态度
价值目标
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理解印象派的艺术主张和
审美追求。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
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
印象派的绘画特点及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额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西方绘画史(脉络):史前
上完成了西方绘画从传统向
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者在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
后的重要作用。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观看古典与
印象作品对比图片
初步让学生明白
西方绘画的发展
历史
让学生基本了解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PPT教学课件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PPT教学课件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思考题
问题:印象派有哪些画家? 问题:印象派对美术史发展具有什么的重
大意义? 推荐书目
《印象画派史》(英国)约翰·雷华德 著 《梵高传》 (美国)欧文·斯通 著 《艺术家通信录》(美国)赫谢尔·奇普著
46
推荐书目 《印象画派史》(英国)约翰·雷华德 著
8
《福列斯---贝热尔酒吧》
9
《吹短笛的男孩》,
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 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 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 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 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 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 暗部,
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 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 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 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 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 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 三度空间的深远感。
《梵高传》 (美国)欧文·斯通 著 《艺术家通信录》(美国)赫谢尔·奇普著
47
21
玩纸牌的人 塞尚(法国)
22
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
23
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 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 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 《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 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 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 的生命,时年他才37岁。
15
16
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修拉
17
18
红磨坊街的舞会
雷诺阿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及代表作;2.能够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创作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及代表作;2.能够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创作进行分析。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创作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对比法;3.实物法。

五、教学内容及安排1. 什么是印象派?印象派是一种绘画流派,它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印象派画家试图通过明亮的颜色和轻快的笔触表现自然和现实生活。

印象派早期的艺术家们通常策展自己的展览,并在他们选择的小型空间中展示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展示了对新技术的渴望和对色彩的热爱。

印象派在几年内获得了最广泛的成功和认可。

2. 印象派的特点•作品多使用明亮的颜色;•用笔触轻快的画出表面的光影效果;•描绘的主题通常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风景;•注重表现画家的个人情感和态度。

3. 代表作赏析奥古斯特·雷诺阿《船员午餐》这幅画作于1881年,展现了一群船员在午餐时放松的场景。

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明亮色彩,技巧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轻松的笔触突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克劳德·莫奈《睡莲》这幅画作于1899年至1900年,展现了一个池塘中美丽的睡莲。

这幅作品使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多层次的笔触,强调了光和色彩的变化。

4. 什么是后印象派?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批新的艺术家出现在了法国。

他们接受了印象派的启发,但把它带到了新的高度。

他们也受到了其他文化和艺术运动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的艺术和艺术二胡,这些艺术家被称为后印象派。

5. 后印象派的特点•更注重画家的情感和心理;•画笔更加轻松和敏感;•更加使用多层次的色彩。

6. 代表作赏析文森特·梵高《星空》这幅画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是在他住在Arles期间创作的。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
向 日 葵 凡 高 ( 荷 兰 )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 花朵,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 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 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 最强光,《向日葵》表现出了 画家对生命的热爱





夜 晚 的 咖 啡

夜晚的咖啡馆內
谢谢
莫奈 (1840~1926) 《印象· 日出》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港口日出时的一幅风景 画。初升的太阳改变了一切景物的颜色,将它们都 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是一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 独特景象,而莫奈却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的描绘了 出来。西方人长期看惯了传统油画的精细画法,对 于这种近乎速写式的油画,自然要感到吃惊和难以 理解。这正标志着一种新的画风的诞生。
《舞台上的舞女》
德 加 《 芭 蕾 舞 女 》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 (法国 )
新印象派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修拉——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所谓新印象派实际上是印象派的一个分支。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印象派采用的色彩并列法推向了极端,即将本应调和的颜色变 成无数的有规则的小点,让这些小色点通过观者的视觉去混合,这样可以产生更 鲜明的色彩效果。这种画法又称“点彩画法”,“新印象派”也被称为“点彩 派”。此画正是新印象派的经典之作。
印象派
表现出一种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 ———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开端)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教材110页)
广义指继承印象画派,并加以变革的各个 不同流派。狭义指塞尚、凡·高、高更等人的 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派的用色方法加以革 新,不满足于印象派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 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 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后来 的野兽派及表现派有很大影响。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那为什么这两个画派被称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风格。

1、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绘画多以神话、宗教、历史或贵族生活为题材。

2、虽然画家在创作前可能会到戶外写生取景,但他们都喜欢回到画室才進行绘画创作。

3、当时的画家除了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各自有不同的固有色外,绘画时还会在物体受光较少的部分加上黑色或褐色,以营造黑暗的调子变化。

在红色上加上黑色或褐色营造红袍下的暗面效果在手部加上黑色或褐色來营造阴影的效果这就是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

印象派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的现状,走向了革新。

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了借用一位摄影师的工作室举办了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览。

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幅。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所以完全要靠印象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他们,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这个画派随之诞生。

莫奈《鲁昂大教堂》1892——1933《鲁昂大教堂》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系列,都是差不多在教堂正面角度的地方画的,但是莫奈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去描绘不同光线下的鲁昂教堂,充分表现了印象派注重瞬间的感受,注重对光线的描绘,不同天气情况下,教堂呈现出这几种不同的色彩。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修拉
红磨坊街的舞会
雷诺阿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 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 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 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 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 后印象派从此诞生。真正实现了西方美术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代表画家塞 尚、高更、梵高
《福列斯---贝热尔酒吧》
《吹短笛的男孩》,
▪ 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 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 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 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 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 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 暗部,
▪ 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 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 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 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 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 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 三度空间的深远感。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名称的由来
▪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与70、80年 代,反对因循环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 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他成为法国艺术 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 代表画家马奈、 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 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 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 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 出·印象》而得名。
保罗·塞尚
▪ 保罗·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 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 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 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 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 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 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 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 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一、说教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高中美术鉴赏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19世纪绘画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学习。

能深刻把握印象派在绘画历史长中的深远意义。

培养一双发现美、鉴别美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内涵。

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具备对美的洞察能力,养成热爱美、欣赏美、热爱美的美好情感。

二、说学情分析高中学生主导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时喜欢学习一些富有内涵地理论性知识。

本课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之印象主义孕育了深厚地文化成分。

恰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基于学情,将理论上升到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同时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可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过于生硬化。

因此,在授课技巧方面除了常规的授课方式外,我还采用了情境法、游戏法等,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程内容上。

三、说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设置了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从而体味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重点】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五、说教学方法(一)教法提问法、讲述法——通过讲解、陈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学法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考分析总结进行构思设计,即“直观感受法”、“模仿迁移法”。

六、说教学准备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七、说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日葵〉
《画家在阿尔的卧室》
梵高的《麦田上的乌鸦》 1890
小练习:连连看
高更
以激动的色彩和笔法表现出他内在的苦 闷和激情,笔触和色彩受到日本浮世绘 的影响 捕捉原始的美感,含有浓厚的象征性, 追求艺术表现的原始性,色彩的平涂法
塞尚
梵高
注重理念和结构,注意画面的元素化和 建筑美,孕育着立体派的兴起因素
《 菜 园 和 花 树 · 蓬 特 瓦 兹 的 春 天 》
《 蒙 马 特 大 街 》
印象派的一个分支——新印象派(也被称为“点彩派”)


主要特点是将本应调和的色彩变成无数的有规则 的小点,让这些小点通过观者的视觉去混合,这样 可以产生更鲜明的色彩效果。 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为修拉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油画 207×308cm 1884年作 芝加哥美术研究所藏)
马奈《吹笛少年》
马奈《费里—贝舍尔酒吧间》 (油画,96×130厘 米,1881年—1882年作)
德加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 庭,受过严格的古典主义教育,早期 承袭安格尔画风。因家庭富有,不顾 及自己作品的出路,画风没有随和 世俗的味道。
以绘画少女而闻名,把印 象派渗入洛可可派的作风, 被称为印象派化的 洛可 可画家。他的艺术主调是 欢乐和愉快。
没胡子的自画像
1998年以 7150万美元成交
1892年,唐基(凡高的朊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 米尔博(凡高最早的赏识者之一)。在梵高死后不断地买卖。1988年在拍卖会上, 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
梵高《鸢尾花 》1889年5月 71x93cm现存于美国马利布· 保罗—盖提博物馆
梵高的笔触和色彩受到 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星夜》中的涡卷图案即 被认为参考了《神奈川 冲浪里》。
《星空》
凡高生前卖出的唯一一幅油画:《红色的葡萄园》
加歇医生本人
1990年5月15日纽约克里斯蒂拍 卖行在3分钟内以8250万美元的 价格拍卖给了日本第二大造纸商。
《加歇医生像》1890年67x56cm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使用细小、明亮和多彩的笔触,巧妙地运用 树上叶子所产生的光影,再散置人物于画面上各角落。描绘出巴黎 娱乐生活中的喧哗景象和气息。
卡米耶· 毕沙罗
毕沙罗,法国印象派大师。堪称 印象派团体中的“中流砥柱”
他是惟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 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 的印象派艺术大师。 毕沙罗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 家,是印象派的先驱,有印象派 “米勒”之称。
塞尚《玩纸牌的人》1890——1892

高更,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三杰之一。他认为绘画效果 主要是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关系来表达的,而不追求空 间的深度。 高更讨厌传统的西方文化,但对埃及文化极力称赞。他 认为应回到埃及艺术的原则中去,反对模仿自然。 1891年,高更离开法国前往塔希提岛,在那里创作了大 量作品,反映了一种牧歌式乐观的情调,人物和环境都 极有生命力。
莫奈 《印象•日出》 (油画,48×63厘米,1872年作,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莫奈《鲁昂大教堂》1892——1933
户外景物由于光线在不断变化,景物的色彩和 气氛也在不断变化,必须以直接、迅速的笔触及 时捕捉迅速变化的光线。
全日光
清晨
午光
《棕色的和谐》下午
傍晚
莫奈在1890开始专画草堆,他能画出不同的光景气氛,显现出光与 色的明度与 鲜明感,使画面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诗。

塞尚重理念,注重结构,注意画面的元素 化和建筑美,孕育着立体派的兴起因素。 画家在19世纪最后20年的主张对后来艺 术的发展有不可比拟的贡献,立体主义从 他而源和开始。故塞尚被奉为“现代绘画 之父”。

他的作品中,以夫人为 模特儿的有25件。这一幅《 红沙发上的塞尚夫人》便是 其中之一。
在这幅画中,画家把红 色沙发和模特儿身上的蓝绿 色调,构成十分鲜明的对照, 色彩响亮而协调。


《 海 边 》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
凡高,后期印象派三杰之一。被20世纪的画坛 奉为表现艺术的画圣。
凡高一生内心充满忧郁,对生活与理想疑虑万 千,病魔又一再折磨着他,但凡高的作品决不是 表现了自己不立志的状态,他笔下记录的一切是 画家自身的写照,也是他心灵的真诚倾诉。他在 绘画中所再现的悲怆、激愤和忧郁情绪,正是当 初西方艺术为之共鸣的思想内涵。 凡高短暂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又是悲剧的 一生。


在红色上加上黑色或褐色 营造红袍下的暗面效果
在手部加上黑色或褐色 來营造阴影的效果
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
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 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 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 到的印象。


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 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 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马奈、雷诺阿、毕 沙罗、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基约曼等青 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 尔的工作室举办展览。
画家花了两年的时间,画了四百多幅素描稿和颜色效果图,为的是让颜色更准确。 在画面上一共有40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画家自习构图而成。
总结 印象派的艺术特征:
派别 印象派 后印象派 艺术特征
提倡户外写生,追求色彩的瞬间变化和 相互作用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 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 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 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 高虽然没有参加 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 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事物,同时饱含艺术家的主 观感受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十九世纪以前的绘画用色

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绘画多以神话、宗教 、历史或贵族生活为题材。
虽然画家在创作前可能会到戶外写生取景,但他 们都喜欢回到画室才進行绘画创作。 当时的画家除了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各自有 不同的固有色外,绘画时还会在物体受光较少的 部分加上黑色或褐色,以营造黑暗的调子变化。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后印象派的艺术特征:
派别 印象派
艺术特征
提倡户外写生,追求色彩瞬间的变化和相互 作用。 表现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派
巴比松画派 康斯坦布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印象派 西涅克
文艺复兴 拉斐尔
新印象派 修拉
印象派 雷诺阿
新古典主义安格尔
野兽派 马蒂斯
后印象派 塞尚
日 本 浮 世 绘
后印象派 梵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