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实名制报表填表说明

合集下载

机构编制实名制模板、信息表填写说明

机构编制实名制模板、信息表填写说明

机构编制实名制模板、信息表填写说明1、行政机构名称:填写机关单位全称。

事业单位名称:填写事业单位全称。

2、所在机构:填写内设机构名称,没有内设机构的填写单位全称。

3、姓名:录入,中间不要有空格。

4、性别:可选项。

5、身份证号:录入。

6、人员分类:可选项,分部门正、副职领导,内设机构正、副职领导,非领导人员。

7、编制类别:可选项,分行政编制、工勤编制、机关其他编制。

编制经费形式:分全额拨款、差额补贴、经费自理和企业化管理以及未定编到人。

8、人员状态:可选项,录入所有在职人员,包括编内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

9、进入形式:可选项,分公务员考试、军转、调入、事业单位招考等。

10、进入时间:按年-月-日格式录入,如2011-09-30。

11、岗位类别:事业单位填写,可选项,分行政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

12、领导职务级别:可选项,选择对应级别职务。

注意:担任副处长,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人员,选择县处级副职。

13、非领导职务级别:可选项,选择对应职务。

14、职务:录入实际担任的职务名称。

15、是否高配:可选项,是或否。

16、是否公务员登记:可选项,是或否。

17、任现职时间:按年-月-日格式录入,对应第14项。

18、出生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录入。

19、职称:此项以文本格式在备注栏填写。

20、入编时间:不需填写。

21、入编文号:不需填写。

22、进入来源:录入,与第9项进入形式对应,填写原单位名称,或大学毕业生等。

23、参加工作时间:按年-月-日格式录入。

24、民族:可选项。

25、籍贯:录入。

26、控编单编号:录入空岗通知单编号(无编号的可不填)。

27、毕业学校:以最高学历毕业学校录入。

28、毕业时间:按年-月-日格式录入。

29、政治面貌:可选项。

30、学历:可选项,填写取得的最高学历。

31、学位:可选项。

32、专业:录入。

33、入党(团)时间:按年-月-日格式录入。

34、备注:录入职称。

35、曾用名:录入。

机构编制实名制

机构编制实名制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指标及解释一、A001:人员情况主集1、姓名: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正在使用的名称。

2、性别:男、女。

3、出生日期:在人事档案中记载的并经组织、人社等部门确认的出生年月日,如1982-12-06。

4、岗位(身份)标识:该人目前所具身份。

5、部门:本人工作所在的处科室。

6、人员类别:本人按人员管理规定划分的个人身份。

7、民族:本人所属民族。

8、籍贯:本人祖居所在地。

9、身份证号:如实填写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载明的18位数字号码,若未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可到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打印户籍证明,填写证明上所显示的18位数字号码。

10、参加工作时间:经组织、人社部门审定的该人参加工作起始日期。

11、占用编制情况:双击该填写框,按照系统所显示的类别,如实选择填写。

12、照片:本次必须采集。

两寸免冠彩色照片,图片电子版为jpg格式,大小不得大于50KB,点击页面上方栏中照片按钮,添加本人照片即可。

二、A002:人员信息副集1、姓名: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正在使用的名称。

2、公务员登记标识:是否进行公务员登记的情况。

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登记标识:指本人是否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4、退出现役军人(武警)标识:双击该填写框,按照系统所显示的类别,如实选择填写,如果不是退役军人此项为空。

5、非在职人员标识:对于到龄免职人员及其他非在职人员请选是。

6、提前离岗时间:科级以上干部经组织谈话,离开工作一线的时间。

7、政治面貌:指本人政治身份。

8、参加党派时间:该人参加该组织按照章程规定的起始日期。

三、A007:学历及学位子集【请将最后学历设置为当前行】1、姓名: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正在使用的名称。

2、学历:由国家认可的该人在国内、外各类教育机构接受正式教育并取得的学历。

3、学位:该人所取得的学位,若学历为高中及以下,则学位不用填写。

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填写说明

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填写说明

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填写说明注意:《行政机关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与《行政机关编制实名制登记汇总表》(电子版)、《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登记汇总表》(电子版)填写内容相同,要求一致。

1、姓名:要求中间或前后均不能有空格。

2、民族:写全称,如“汉族”、“回族”,不能写为“汉”、“回”。

3、籍贯:市内的按县乡填写,如“武山城关”、“甘谷礼辛”;省内的按市县填写,如“平凉静宁”、“定西漳县”;外省的按省县填写,如“山西太原”、“山东青岛”。

4、政治面貌:写全称,如“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不要写“党员”、“团员”。

5、毕业学校、所学专业、毕业时间、学历、学位:按已取得的最高学历填写。

学历填写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其他,不要写为研究生、大学、中学;学位按博士、硕士、学士、无等四类填写。

6、身份证号:填写要规范、准确。

身份证号为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

7、出生日期、入党(团)时间、进入时间、任现职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毕业时间按模板中的要求,录入的时间一律为8位,要求按年月日的顺序录入,录入格式为“yyyy-mm-dd”。

如:2012年3月5日,录入为“2012-03-05”。

8、所在单位:人员所在具体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写规范全称。

9、所在机构:指行政事业单位经批准的内设股室名称。

任领导职务的所在机构与所在单位名称相同;非领导职务所在机构按所在具体内设股室填写。

10、编制类型:按行政编制、工勤编制,《行政机关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填写,《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不填写。

11、岗位类别:分行政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服务岗位。

《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填写,《行政机关编制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表》不填写。

12、经费形式:按全额拨款、差额补贴填写,其他类型经费形式暂不纳入。

13、人员分类:分为领导(四大班子)、部门领导正职、部门领导副职、部门其他领导、内设机构领导正职、内设机构领导副职和非领导人数。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一、机构编制信息1.机构名称:指由县编办正式批准的机构全称。

2.其他名称:指挂牌机构名称、一个机构多块牌子机构及实行合署办公机构的其他名称。

如有多个名称,以“,”隔开。

3.机构规格: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的规格,包括:县级、副县级、正科级、副科级和股级。

没有明确机构规格的填“未定级”。

4.机构性质:行政、事业。

5.批准文号:指最近一次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调整的文号或由县委办和政府办印发的部门“三定”规定的文件编号。

6.事业单位分类:因单位分类尚未确定,均填“其他”。

7.经费形式:填全额拨款、差额补贴、经费自理。

8.部门领导职数:指部门“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部门正、副领导职数,政府部门的纪检组长、纪委书记。

9.部门领导人数:指实际配备的部门正、副领导人数。

10.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指部门“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内设机构正、副领导职数。

11.内设机构领导人数:指部门实际配备的内设机构正、副领导人数。

二、人员信息1.人员分类:行政机构填:领导(四大班子)、部门领导正职、部门领导副职、部门其他领导、内设机构领导正职、内设机构领导副职和非领导人员。

事业机构填:单位领导正职、单位领导副职、内设机构领导正职、内设机构领导副职和非领导人员。

不占用领导职数的人员统一填“非领导人员”。

2.编制类型:指人员所占用的编制类型。

行政机关填:行政、工勤编制;事业单位填:事业。

3.编制经费形式:填全额拨款、差额补贴、经费自理。

4.人员状态:填在编在岗、在编不在岗、兼职(不在编)、挂职(不在编),超编人员填其他。

5.进入本单位形式:分为公务员考试、军转、调入、毕业直接分配、选调、公开招考、事业单位考试、兼职、挂职、招聘、其他。

6.职务级别:领导职务级别填: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级别填: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不定级。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采集表填报说明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采集表填报说明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采集表填报说明本报表为统计省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有人员及经费形式而制定。

一、为保证统计数字的严肃性,填报单位必须如实填报,经主管领导审阅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上报。

二、统计方法和要求1、事业单位是指经省委、省政府及省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事业编制,有独立组织形式并独立编制资金平衡表的机构。

2、各事业单位独立填写基础报表,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报送。

三、数字截至日期:2009年12月31日。

四、报送时间:2010年1月10日前报送省编办信息中心。

联系人:张光辉、姚琳联系电话:87802778、87802779五、指标解释1、单位名称:指省委、省政府及省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批准填报单位现在正使用的正式名称的全称。

2、其他名称:指省委、省政府及省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批准填报单位现在正在使用的正式名称以外的其他名称的全称。

3、主管部门:指与该单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包括业务领导关系)的行政领导部门。

4、机构规格: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复中明确的机构级别,如未明确可填“未定级”。

5、系统类别:指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类别属性,分为党委系统、人大系统、政府系统、政协系统、民主党派系统、群众团体系统、检察院系统、法院系统、经济实体系统、其他系统。

6、机构编制文号:指机构编制主管部门当年批复填报单位机构编制的文号。

7、经费形式:指事业经费按国家财政预算形式划分的四种形式,即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经费自理、企业化管理。

按照冀办字【2004】44号文件要求,将全额预算表述为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经费;差额预算表述为财政性资金定项或定额补助;经费自理表述为财政性资金零补助。

各单位按照冀办字【2004】44号文件要求填写。

8、法人证书号:指该单位的法人登记号码,没有或正在进行法人登记的单位在备注栏注明原因。

9、法定代表人:指该单位法人证书中登记的法人姓名。

10、批准单位领导职数:指单位现有行政领导干部批准数。

11、单位领导实有人数:指该单位现有的领导干部实有人数。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该文档部分内容请自己把握,不作印制〕填表总说明:1、以下各表中凡是带〔*〕号的填写项目〔在实际填写的表格中为红色填写项目〕,表示为关键指标项,不能为空。

凡是选择型指标项,必须在对应的下拉列表中如实选择,不得手工录入。

不带〔*〕号的填写项目,表示为非关键指标项,为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今后机构编制统计工作的需要,也要求必须填写。

某项填写确有困难的,必须在备注项里注明。

所有表格中,有下拉框选择的字段,在填写过程无明显对应关系的均选择〝其他〞2、凡是需要手动输入非汉字字符的〔如数字、字母、标点符号〕,必须在英文、半角状态下输入。

3、以下各表均由中央编办按照中央编数据库的数据要求设计的,不承诺对表格的结构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

例如不承诺对表格的行或列进行合并、拆分以及删除等操作。

一、机构信息表1、机构信息表〔行政〕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全称。

规范简称。

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的规范简称。

机构级别(*)。

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行政机构的级别,为选择型指标,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正股、副股、未定级、其他。

机构性质(*)。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政法机关、其他。

组织机构代码。

如实填写。

隶属单位。

由二级部门填写。

系统类别。

按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经济实体、其他等类别填写。

机构类别(*)。

表示机构的种类,为选择型指标,按照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类别,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机构编码(*)。

选择型指标,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批准文号。

指由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部门〝三定〞规定以及由机构编制部门印发的部门机构编制调整的文件编号。

格式如〝广府办发[2020]34号、广编发[2020]30号〞。

最新调整文号。

填写机构编制信息历次变动文号,多填,中间用逗号隔开。

填写格式如上。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

2、机构信息表〔事业〕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全称。

(企业管理套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

(企业管理套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

(企业管理套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实名制管理填表说明(该文档部分内容请自己掌握,不作印制)填表总说明:1、以下各表中凡是带(*)号的填写项目(于实际填写的表格中为红色填写项目),表示为关键指标项,不能为空。

凡是选择型指标项,必须于对应的下拉列表中如实选择,不得手工录入。

不带(*)号的填写项目,表示为非关键指标项,为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今后机构编制统计工作的需要,也要求必须填写。

某项填写确有困难的,必须于备注项里注明。

所有表格中,有下拉框选择的字段,于填写过程无明显对应关系的均选择“其他”2、凡是需要手动输入非汉字字符的(如数字、字母、标点符号),必须于英文、半角状态下输入。

3、以下各表均由中央编办按照中央编数据库的数据要求设计的,不允许对表格的结构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

例如不允许对表格的行或列进行合且、拆分以及删除等操作。

壹、机构信息表1、机构信息表(行政)机构全称,规范简称,机构级别(*),机构性质(*),组织机构代码,隶属单位,系统类别,机构类别(*),机构编码(*),批准文号,最新调整文号,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机构全称。

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全称。

规范简称。

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的规范简称。

机构级别(*)。

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行政机构的级别,为选择型指标,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正股、副股、未定级、其他。

机构性质(*)。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政法机关、其他。

组织机构代码。

如实填写。

隶属单位。

由二级部门填写。

系统类别。

按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经济实体、其他等类别填写。

机构类别(*)。

表示机构的种类,为选择型指标,按照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类别,于下拉列表中选择。

机构编码(*)。

选择型指标,于下拉列表中选择。

批准文号。

指由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部门“三定”规定以及由机构编制部门印发的部门机构编制调整的文件编号。

直属事业机构编制统计表填报说明

直属事业机构编制统计表填报说明

直属事业机构编制统计表填报说明1、单位名称:指“三定”规定批准的单位全称。

2、其他名称:指实行合署办公或挂牌子机构的全称。

3、机构编制批准文号:指本部门“三定”规定的批准文号。

4、法人证书号: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证书号。

5、组织机构代码: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的证书号。

6、批准内设机构数:指“三定”规定中批准设立的机关职能科室数。

7、实有内设机构数:指机关内实际设立的职能科室数。

纪检、监察机构在“三定”方案中不论是否作为内设科室的,都作为内设机构填报。

8、事业编制在职人数:工资关系不在本单位,但占用本单位编制的人员必须计入。

9、部门领导职数:指“三定”规定中核定的部门领导职数,仅统计正、副职数,不包括同级非领导职务。

人数亦如此。

10、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指“三定”规定中核定的部门内设机构领导职数。

11、内设机构领导人数:指机关内设机构中实际在职的担任科室领导的人数。

12、非领导职务数:指“三定”核定的非领导职务数13、表二为内设科室情况表:⑴内设机构如有第二名称,必须填写。

⑵部门领导在序号1单列一行,只填写事业编制栏和在职人数栏,并注明为部门领导。

⑶不归入部门领导或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编制、人数单列一行,如党(委)组书记、纪检书记等,只填写事业编制栏和在职人数栏,并作说明。

⑷表一与表二的数字平衡关系:表一的事业编制(在职人数)=表二合计行中事业编制(在职人数)表一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人数)=表二合计行中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人数)表一部门领导职数(人数)=表二部门领导行中的事业编制(在职人数)表一实设内设机构个数=表二填报的内设机构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编制实名制报表填表说明
1.参公事业填写事业报表。

一个单位一套表,有下属事业单位不能
和行政混在一起报。

2.《机构信息表》(行政和事业)是填写单位信息内容。

(1)黑色字体的为自己填写的,红色字体是不能自己填写,而是根据里面内容选择。

(2)机构类别的选择当中,群团部门就选择“其他”这个选项。

3.《机构台账表》(行政和事业)是填写单位成立以来的历史变化。

(1)台账名称统一为文件名称。

例如:填写为2011年5月商务局三定规定。

(2)领导职数高配,要依据文件,有高配的才填写。

(3)备注里面可以填写单位配备的其他领导或者特殊情况。

例如纪检组长、工程师等。

4.《人员信息表》(行政和事业)是填写2011年10月10日之前单位在编人员情况的,不含退休人员。

(1)所在机构是指人员所在的内设机构。

领导干部直接写单位名称。

(2)进入形式是指参加工作的形式。

进入时间只指进入单位的时间。

(3)领导职务级别一般按照工资情况掌握,退居二线领导干部为非领导职务级别里面。

(4)岗位类别以之前人事部门的岗位设置标准为准。

(5)任现职是指任现在这个职务时间。

(6)入编时间以拿到编制卡的时间为准,200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没有编制卡以参加工作成为在编人员的时间为准。

(7)入编文号以确定现任职务身份的文件号为准。

(调动调整以文件号为准)。

2000年以前,早期参加工作没有资料的,以确定身份当年时间自编文号。

(8)进入来源是指进入单位前,来自哪里。

例如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
(9)控编单号不填。

学历以已经毕业的最高学历为准。

5.《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采集表》由单位发给个人填写,这个表参考《人员信息表》(行政和事业)的选项填写。

强调:1. 人员类别:行政填写:公务员或者工人。

事业填写干部或者工人。

2. 编制类别:行政就填写:行政编制或工勤编制。

事业单位填写:全额拨款、差额拨款或者自收自支。

3.进入单位形式:公务员考试、军转、选调、调入、公开招考
4.进入单位来源:进入单位前来自哪里。

例如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

5. 入编时间以拿到编制卡的时间为准,200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
没有编制卡以参加工作成为在编人员的时间为准。

入编单号以编制卡号码为准,早期无编制卡的不填。

上报编办只有三份报表,这个《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采集表》单位自己留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