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不等式的性质2
9.1.2 不等式的性质

纸上觉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Have a try!
练习1:6x<5x-1 练习2: –4x>3
1.判断正误: (1)如果a>b,那么ac>bc. ×
(2)如果a>b,那么ac2>bc2. × (3)如果ac2>bc2,那么a>b.
√
2.已知不等式2a+3b>3a+2b,试比较a、b的大小. 解: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减去 (2a+2b),得
不变 当不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 改变 而乘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
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
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字母表示为:
﹥ ±c 如果a>b,那么a±c____b
不等式的性质2 等号的方向不变. 字母表示为: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
(2)-1<3,
-1+2___3+2 , ﹤
-1-3___3 ﹤ -3 ;
根据发现的规律填空: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正数 不变 或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_.
﹤ ×(-5) ; ﹥ ×5 , 6×(-5)____2 (3) 6>2, 6×5____2 ﹤ ×6 , (-2) ×(-6)___3 ﹥ ×(-6 ) (4)–2<3, (-2)×6___3
2a+3b-(2a+2b)>3a+2b-(2a+2b)
2a+3b-2a-2b>3a+2b-2a-2b 所以b>a.
1.填空: 正 数. (1) 因为 2a<3a ,所以a是____ (2) 因为
a a 正 数. ,所以a是____ 2 3
(3) 因为ax<a 且 x>1, 所以a是____ 负 数.
9.1.2-不等式的性质(2)

探索提高:
1、分别比较下列各式中左右两个算式的结果 大小(在横线上填“>,<,=”)
> (1)32 42 _____234;
= (2)22 22 ______222; > (3)(2)2 (5)2 ______2(2)(5);
> (4)(1)2 (2)2 _____来自_212;2323
通过观察归纳,你能写出这种规律的一般式吗?
2、如果
x y
>0,那么xy
>
0;
3、如果a>-1,那么a-b > -1-b;
4、若a<b,则a-b < 0;
5、若a>b,则 a
3
>
b 3
;
6、若2a>3a,则a是 负 数;
7、若
a 2
>
a 3
,则a是
正
数;
8、若ax<a,且x>1,则a是 负 数。
例1、解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x-1<4x+13
在数轴上表示V的取值范围如图:
0
105
例5、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怎样的 大小关系?
解:如图,设a、b、c为任意一 a
b
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则:
c
a+b>c,b+c>a,c+a>b.
由式子a+b>c移项可得: a>c-b,b>c-a. 类似地,由式子b+c>a及c+a>b移项可得:
c>a-b,b>a-c及c>b-a,a>b-c. 从中你得到什么规律?
不等式性质1: 若a>b,则a±c>b±c.
不等式性质2:若a>b,c >0,则ac>bc(或 a b ). cc
不等式性质3:若a>b,c <0,则ac<bc(或 a b ). c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1.2不等式的性质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式子。它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不等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不等式的传递性和乘法性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1.2不等式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1.2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定义与符号;
2.不等式的性质:
(1)传递性:若a>b,b>c,则a>c;
(2)对称性:若a>b,则b<a;
(3)加法性质:若a>b,c为任意实数,则a+c>b+c;
(4)乘法性质:若a>b,c为正实数,则ac>bc;若a>b,c为负实数,则ac<bc;
-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一组数的大小关系,求另一组数的大小关系,训练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包括:
(1)不等式的传递性理解与应用;
(2)不等式乘法性质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负数情况;
(3)将现实问题抽象为不等式问题。
举例解释:
-不等式的传递性,如a>b,b>c,推导出a>c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这一性质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不等式问题,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通过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和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增强数学运算能力。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课件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呢?
1、已知: x > y ,下列各式成立吗? (1) x-6 < y-6 (2) 3x < 3y 不成立 (3) -2x < -2y
成立
不成立 (4) 2x+1 > 2y+1
成立
求不等式的解集,并把解集表 示在数轴上.
(1)x – 2 ≥ - 4 解:两边同时加2得: x≥-2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等式基本性质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问题:不等式有没有这样的性质?
不等式应该有什么样类似的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同一个正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同一个负数,不等式的方向改变。
你还记得:
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等式基本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可能是正数也可是负数
加(减)正数
3<7
加(减)负数
< 7+2 3+2__ < 7-5 3-5__
3+(-2)__ < 7+(-2) 3-(-5)__ < 7-(-5)
不等式基本性质1
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 -2 -1 0 1 2
求不等式的解集,并把解集表 示在数轴上.
(2) 2 x ≤ 8 解:两边同时除以2得:
x ≤ 4
求不等式的解集,并把解集表 示在数轴上.
(3) -2 x – 2 > - 10
解:两边同时加2得: - 2 x > - 8
9.1.2 不等式的性质(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D.-2m>-2n
2.【数形结合思想】实数a,b,c满足a>b且ac<bc,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可
能是( A )
迁移应用
3.如果a>b,那么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D )
A.a+c>b-c
B.ac-1>bc-1
4.用“>”或“<”填空:
(1)若a-b<c-b,则a____c;
<
(2)若3a>3b,则a____b;
如果 a>b,c>0,那么 ac>bc
(或 >
).
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 a>b,c<0,那么 ac<bc
(或 <
).
比较上面的性质2和性质3,指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再比较等式的性
质和不等式的性质,它们有什么异同?
考点解析
重点
例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用不等号填空:
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如图所示.
迁移应用
3.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 x与3的和是非负数;
解:(1) x+3≥0,解集为x ≥-3.
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如图所示.
(2)1Biblioteka y≤-4,解集为y≤-12.
3
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如图所示.
(2)
1
y的 小于或等于-4.
3
考点解析
难点
a<-1
<
<
自学导航
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
>
<
<
不变
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正数或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_.
不等式的性质(2)

b c
)
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
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 >b, c <0,那么ac < bc(或
ab cc
)
二 举一反三
x>a 或 x<a(a为常数)
例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
(1)x -7 > 26 解: x-7 +7 > 26 +7
x> 33
(2)3x < 2x +1 解:3x -2x< 2x +1 -2x
D.由5m>3,得m
5 3
m
3 5
三 趁热打铁
a≥b或a≤b形式的式子
1、像a≥b或a≤b这样的式子,也经常用来表示 两个数量的___大__小___关系.
2、符号“≥”读作“大于或等于”,也可以说是 “ 不小于 ”;符号“≤”读作“ 小于或等于 ”, 也可以说是 “ 不大于 ”.
3、a≥b或a≤b形式的式子,具有与前面所说的 __不__等__式___的性质类似的性质.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 不等号的方向 改变 ; 2、通过列不等式表示数量的__大__小__关系,学会把“文字语 言”翻译成“符号语言”。
3、在数轴上画空心圆点表示取值范围 不包括 这个数,
画实心圆点,表示取值范围 包括 这个数.
五 融会贯通
请注意实心点还是空心点!
又由于新注入水的体积不能是负数,因此,V的取值范围是
V≥0并且V≤105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3x ≥ 1
(2)x与3的和不小于6; x+3 ≥ 6
2023~2024学年 9.1.2 课时1 不等式的性质1、2、3(17页)

或
a c
>
b c
.
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符号语言:
如果a>b,c<0,那么ac<bc
或
a<b cc
.
(1)等式的性质有2条,它们表示了等式两边进行同样的运算 时相等关系不变;
(2)不等式的性质有3条,它们表示了不等式两边进行相同的 运算时大小关系有时改变,有时不变.对于乘法(或除法)运算, 要对乘(或除以)的数的正负分别进行讨论.
性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 质1 (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
变.
如果a>b, 那么a±c>b±c.
性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 质2
以)同一个正数,不
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 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
以)同一个负数,不
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b,c>0,
那么 ac>bc
或
a c
>
b c
.
如果a>b,c<0,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2 课时1 不等式的性质1、2、3
学习目标
1.探索并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 2.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体会归纳和类比的方法.
复习导入 等式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
性质1 (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 a+c=b + c, a-c=b-c.
把“数”的范围扩大到整式可以吗? 可以
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 ,不等号
的方向不变.
符号语言: 如果a>b,那么a±c>b±c.
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1)6>2,6×5 >2×5,
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

比赛,女老师赢了;
第三场:男老师加一个男同学为一方,女老师与三个女同学为
另一方进行比赛,男老师一方赢了.
问:女老师加两个男同学与男老师加上三个女同学进行比赛,
结果将会怎么样?为什么?
课堂练习
解:设男老师力量为x,女老师力量为y,男生力量为z,女生
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得到的两位数大于原来的两位数,那
么a与b哪个大?
解:根据题意,得
10b+a<10a+b,
所以,9b<9a,
所以,b<a,即a>b.
课堂练习
4.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x与3的和不小于6;
(3)y与1的差不大于0;
D.a<0
提示:考虑什么时候需要变号——两边同时除以负数时变号.
课堂练习
2.5名学生身高两两不同,把他们按从高到低排列,设前三名的平
均身高为a米,后两名的平均身高为b米.又前两名的平均身高为
c米,后三名的平均身高为d米,则( B
)
课堂练习
3.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为a,十位上的数字为b,如果把这个两
A.4
B.5
C.6
D.7
探究新知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9.如图,某班进行拔河比赛,一共有两个老师,一个男老师,
一个女老师,六个学生,三个男学生,三个女学生.其中每个
男学生的力量相同,每个女学生的力量相同.
如果有三场比赛的结果是:
第一场:一个男老师为一方,五个同学(两男三女)为另一方
进行比赛,男老师输了;
式表示出来.
解:设北京气温为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冲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制定人: 审核:
课题 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培养学生利用类比方法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学习难点
不等式性质3在解不等式中的运用。
课堂流程 学法指导
教师点拨
情境导入 目标点睛
1.解方程
(1) x -7=26 (2)3x = 2x +1 (3)
3
2
x = 50 (4)-4x=3
解方程的的目的是使方程最后转换成x=a 的形式,同样解不等式的目的也要使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或x <a 的形式。
合作探究 激情展示
一区
例1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 x -7>26 (2)3x < 2x +1
(3)3
2
x ≥ 50 (4)-4x ≤3
解:(1) x -7>26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给不等式两边同时 ,不等式
的方向 ,得x -7 >26 ∴x
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
(2)3x < 2x +1
根据 ,不等式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 得3x < 2x +1 ,∴x 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
(3)3
2
x ≥ 50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 ,
得x ∴x
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
(4)-4x ≤3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 不等式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 ,得 ,∴x
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
由上面的x -7>26得x >26+7,实际上是方程中的 ,即把不等式的一边的某项 后移到另一边,而 不等号的方向。
二区
解方程
21x-1=32 (2x+1) 仿做:解不等式21x-1≤3
2
(2x+1) 解:去分母,得 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移项,得 合并,得 合并,得 系数化为1,得 系数化为1,得 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三区
1.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x -5>-1; (2)-2x >3; (3)3x <-9
四区
(1)4x +3<3x (2)4-2x ≥4 (3)
2
3
x -4≥0 五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防错汇总:
六区
巩固梳理当堂检测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