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高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高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高效)
简介
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无损检测施工方案,以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该方案适用于各种无损检测项目,如
建筑结构、管道、铁路、道路等领域。

施工准备
首先,需要确定无损检测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确定所需的设备
和技术。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检测区域的划分、检测方法和步骤、安全措施等。

施工步骤
1. 检测区域的准备:清理和标记检测区域,保证检测区域干净、整洁;
2. 检测设备的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设备,并确
保设备齐全、完好;
3. 检测操作: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检测操作,保证每个步
骤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5. 结果确认:针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并在必要时进行重复检测;
6.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详细的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检测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

安全措施
在无损检测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些措施包括:
-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设立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地点的安全性;
- 做好防腐、防火等工作,确保施工地点的安全性。

结论
该高效的无损检测施工方案,提供了详细的施工步骤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施工过程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一、概述无损检测是一种通过对材料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和评估的技术方法。

它能够在不损坏被测材料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质量、结构或性能进行评估,从而实现对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判断。

在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管道、焊接接头等方面。

二、无损检测方法1. X射线检测X射线检测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力和吸收能力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结构和缺陷。

它能够对材料的密度、组织结构、缺陷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X射线检测主要适用于金属和合金材料的检测,对于焊接接头的质量评估尤为重要。

2.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结构和缺陷。

它能够对材料的厚度、波速、声阻抗等进行检测和评估,并能够定位和测量缺陷的尺寸。

超声波检测主要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检测,对于混凝土结构和管道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3.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是利用外加磁场和磁粉的磁化作用来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层的结构和缺陷。

它能够对材料的表面裂纹、缺陷和疲劳裂纹进行检测和评估,并能够定位和测量缺陷的尺寸和形态。

磁粉检测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检测,对于焊接接头和表面裂纹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4. 热红外检测热红外检测是利用物体的热辐射特性来检测物体的缺陷和异常情况。

它能够通过红外相机对物体的温度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判断物体内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能状况。

热红外检测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等方面的检测,对于温度异常、能量损失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无损检测施工流程无损检测施工包括前期准备、检测方案制定、实施检测和结果分析报告等环节。

1. 前期准备在进行无损检测之前,需要对被测物体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理被测物体的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染物。

其次,要研究被测物体的结构和材料特性,了解其内部结构和缺陷的可能性。

2. 检测方案制定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和检测要求,制定适合的检测方案。

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并确定检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参数。

管道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管道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管道无损检测施工方案1. 引言管道无损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用于评估管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可靠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管道无损检测施工方案,旨在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检测方法。

2. 施工准备在进行管道无损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2.1 管道安全措施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

这包括关闭管道系统的阀门,并将其压力减至最低。

同时,需要对管道进行气体检测,以确保没有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

2.2 设备准备进行管道无损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

在施工前,需要检查无损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准备适当的探头和传感器,以便对管道进行准确的检测。

2.3 人员培训对于参与管道无损检测的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培训。

他们需要了解无损检测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管道无损检测工作,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施工步骤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开始进行管道无损检测的施工。

下面是施工步骤的详细说明:3.1 数据采集首先,需要使用无损检测仪器对管道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无损检测的原理,可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液体渗透检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管道的各项数据,例如管道的壁厚、裂纹等。

3.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数据处理通常包括去噪、滤波、信号增强等步骤。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准确评估管道的健康状况。

3.3 结果评估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可以对管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

对于异常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确认问题的具体原因和严重程度。

3.4 生成报告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生成一份管道无损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管道的基本信息、检测方法、数据分析结果、问题描述和建议等内容。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一、方案概述:无损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手段对被检测对象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测结果来评估被测物体的缺陷、疾病、变形等情况。

本方案旨在对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无损检测,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前准备:1.明确检测目标:了解需要检测的对象、目的和要求,包括是否需要检测哪些特定的缺陷或问题。

2.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X射线、磁粉检测等。

3.检测设备准备:根据所选检测方法,做好相应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选购、校准、保养等。

三、施工方案:1.检测区域确定:根据施工计划和特点,确定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具体区域。

2.预处理工作:对待检测对象进行准备工作,如清洗、排除表面杂质等。

3.检测操作:根据所选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相应的检测操作,如使用超声波探头对管道进行检测、使用磁粉检测方法对焊接缺陷进行检测等。

4.数据记录与分析:对检测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5.报告撰写: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标明缺陷、问题及建议解决方案等内容。

四、施工要求:1.施工人员: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无损检测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准确性和安全性。

2.操作环境:提供适合的操作环境,如保持室温、降低干扰等,以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3.保养维护:保养和维护无损检测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安全防护:在无损检测过程中,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在施工前制定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检测要求、检测方法、操作标准等内容。

2.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操作符合要求,并及时纠正不合格操作。

3.重要数据备份: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造成损失。

六、施工管理:1.组织施工人员:组织好无损检测人员的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施工进度控制:配合工程进度安排,合理安排无损检测施工时间,确保无损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无损检测工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工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工程施工方案
1.1无损检测内容
1.1.1 对所有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并按以下要求超声波进行探伤复验:
三级地区的所有管道焊口;
穿越三级以上公路、铁路的管道焊口;
穿越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的管道焊口;
钢管与弯管连接的焊口;
分段试压后的碰头焊口;
每个机组最初焊接的前100道焊口。

1.2检测手段
1.2.1 射线检测设备
检测作业优先使用使用X射线爬行器进行中心透照法射线透照,对于无法使用中心透照法进行透照的焊接接头,满足γ源透照条件的可用γ源检测,不满足的用X射线定向机检测。

1.2.2 超声波检测仪器
检测使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仪器的最大声程灵敏度余量必须大于80分贝,且可储存100幅图形以上,应能清晰打印出检测发现的缺陷波形图。

1.2.3 对比试块
超声波检测试块应满足标准要求,SRB试块必须按照标准规定制作。

每个检测机组应配备一套试块。

1.2.4使用人工方法冲洗底片。

1.2.5 射线检测胶片
为保证射线检测质量,在本项目中完全使用爱克发(AGFA) C7型胶片。

胶片宽度不得小于80mm。

1.2.6 所有检测设备(仪器)均应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

1.2.7 按照检测标准规范和业主的要求自行采购无损检测材料,所有材料必须具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1.3人员资质
1.3.1 参加本工程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相应项目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

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施工方案无损检测是在不破坏被测物件的组织、性能和形状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探测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检测被测物体内部的缺陷、杂质及其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

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针对焊接部件进行探伤无损检测的施工方案,并介绍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检测准备阶段1.检测设备准备在进行焊接探伤无损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适用于检测焊接部件的相关设备,包括超声波探测仪、磁粉探伤仪等。

2.检测区域准备确保待检测焊接部件表面清洁,无油污、尘土等杂质,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同时,对于有涂层的焊接部件,需要清除掉涂层。

二、超声波探伤检测1.检测技术选择焊接探伤无损检测中,常用的探测技术之一为超声波探伤技术。

该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检测焊接部件内部的缺陷。

2.检测步骤–超声波探头校准:在开始检测前,需对超声波探头进行校准,以确保探头能够发出正确的信号。

–扫描焊接部件:将超声波探头平行扫描在焊接部件表面,观察超声波波形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三、磁粉探伤检测1.检测技术选择另一种常用的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技术为磁粉探伤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焊接部件表面涂覆磁粉,利用磁性检测缺陷。

2.检测步骤–涂覆磁粉:在焊接部件表面均匀地涂覆一层磁粉。

–观察磁粉颗粒:施加磁场后,观察磁粉的颗粒运动情况,发现焊接部件表面裂纹和缺陷。

四、检测报告检测完成后,应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发现的缺陷类型、位置、大小等详细信息。

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和修复方案,确保焊接部件的质量和安全。

五、注意事项1.在进行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时,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证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设备的规范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问题。

3.检测报告应当准确、清晰地反映检测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有效参考。

通过以上方法,针对焊接部件的探伤无损检测工作可以有效地保障焊接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简介: (2)2. 编制依据: (2)3. 检测组织机构及职责: (2)4. 资源保证 (4)5. 检测方法: (5)6. 质量保证措施: (10)7. HSE管理措施 (12)8. 检测进度保证措施 (18)9. 冬季施工措施: (18)1. 工程简介:我方承揽的新疆新化化肥有限公司10万吨/年稀硝酸及13.5万吨/年多孔硝铵技改项目,无损检测工作进入施工阶段,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方案。

2. 编制依据:2.1 国家、部颁布的现行的无损检测标准、规范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①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②GB50236-9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③GB479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规则》④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⑤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⑥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⑦GB4792《放射性防护基本标准》⑧GB/T12605-90《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⑩《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2.2 科视公司《作业指导书》2.3 施工图纸及工艺管道施工方案3. 检测组织机构及职责:3.1 检测机构:见如下框图:项目经理:李中瑞管理部部长:毛文雄总检测工程师:王清波施工部长:杨晓兵 HSE部长:孙绍兴检测一组:孙光明检测二组:杨晓兵3.2 职责:(1)项目经理:a. 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质量管理的法规、标准,接受政府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质量监督检验;b. 执行业主、总包商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程序,接受业主和总包商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和指导;c. 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监督并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代表主任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对现场检测质量工作负责。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丙烯腈装置,位于上海市金山石化工业区化工部内。

该装置于2007年6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进行大修,大修的无损检测工作由上海东方无损检测技术负责施工。

由于施工场地密集,紧凑,狭小,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给施工组织与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所以应周密计划, 精心安排, 以保证正常的检测比例, 全面地进行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2. 编制依据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2005)2.2 公司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3 公司压力管道质保手册2.4 《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HGJ233-83、SHJ505-87)3. 无损检测人员要求3.1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掌握射线管道探伤的基础技术,具备足够的实践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本知识。

3.2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现场检测必须由Ⅰ级或Ⅰ级以上人员担任,无证人员不得上岗,检验报告填写与签发必须由Ⅱ级或Ⅱ级以上人员担任。

3.3 无损检测人员校正视力不得底于1.0。

4. 无损检测工作程序焊口外观检查按委托正确比例进行焊口射线复验焊口返修复验发出检验报告 5.6. 无损检测设备6.1 射线检测采用Se 75。

考虑工艺管道现场情况复杂,管线规格不单一,采用Se 75拍片,其底片同X光底片相比,各项工艺参数相差不大。

(每种规格管径都作对比试验) 7. 检验标记、检验报告填写和签发及原始记录、报告存档保管。

7.1工艺管道检验部位必须用油漆记号进行标注,检验结束后,应对检验结果及检验部位进行详细记录,检测部位图应清晰、准确地反映实际检测的方位做到一一对应。

7.2 检验标记表示方法:7.2.1焊口标注以施工图为准。

7.3 及时发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填写与签发必须由Ⅱ级或Ⅱ级以上人员担任,记录、检验报告、应准确、端正、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东方影都万达茂幕墙外装修工程无损检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编制单位: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日期: 2016年9月20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工程建设概况 (2)工程施工条件 (2)第三章施工安排 (3)管理人员配置及职责 (3)探伤流水段的划分 (4)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4)施工进度安排 (5)第四章施工准备计划 (5)劳动力配置计划 (5)探伤仪器配置计划 (5)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5)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计划 (6)第五章施工方法 (7)工艺流程 (7)施工要点 (8)施工方法详细 (8)第六章各项管理措施 (10)质量管理措施 (10)工期管理措施 (11)安全管理措施 (11)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11)环境管理措施 (11)第一章编制依据依据标准(1)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2)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3)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4)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设计说明(6)施工组织设计(7)地方及行业规范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施工条件1、本工程工地连接的节点焊接量大,弯弧方管-直线方管、折线龙骨-水平横杆连接均为全熔透焊接,现场焊缝均为二级。

a.采用钢龙骨的地方主要受力骨架均采用国产Q235-B或Q345-B碳素结构钢,表面氟碳喷涂处理。

焊缝金属应与主体金属相适应。

当不同强度的钢材连接时,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

b.焊缝宽度满足设计要求,不得任意加大焊缝,避免焊缝立体交叉和在一处集中大量焊缝,同时焊缝的布置应与构件的形心轴对称。

c.焊件厚度 20mm时的角接接头焊缝,应采用收缩时不易引起层状撕裂的构造。

注:钢板的拼接当采用对接焊缝时,纵横两方向的对接焊缝,可采用十字形交叉或T形交叉;当为T形交叉时,交叉点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

d.对接焊缝的坡口形式,宜根据板厚和施工条件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选用。

e.在对接焊缝的拼接处:当焊件的宽度不同或厚度在一侧相差4mm以上时,应分别在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从一侧或两侧做成坡度不大于1:的斜角;当厚度不同时,焊缝坡口形式应根据较薄焊件厚度按()的要求取用。

f.当采用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时,应在设计图中注明坡口的形式和尺寸,其计算厚度不得小于√t,t为焊件的较大厚度。

g.角焊缝两焊脚边的夹角ɑ一般为90°(直角角焊缝)。

夹角a>135°或a<60度的斜角角焊缝,不宜作为受力焊缝(钢管结构除外)。

2、焊接位置材料厚度分布:折线、弧形钢钢构件主要的壁厚分别为10mm、8mm、5mm、4mm。

方管的主要型号为:口300x200x10、口300x200x8、口120x120x4、口90x60x4、口60x60x4、口160x100x6、口200x150x8、口400x200x10第三章施工安排管理人员配置及职责测量流水段的划分本工程主要划分3个流水段,分别为主题乐园西立面折形桁架、水乐园西立面弧形桁架和电影乐园弧形桁架。

每个工作面均为独立的单体,施工互不影响。

测量的主要内容和难点及应对措施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工程量大,施工进度比较紧张,且工作面繁多,交叉作业等,对加工厂已经加工好的构件进行100%的全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对现场的进行20%抽探,对不满足要求的,进行整改。

第四章施工安排劳动力配置计划探伤仪器配置计划探伤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施工安装质量,而探伤器具的精度质量问题又直接影响着探伤结果的好坏。

为了保证探伤质量,特准备了以下科学精密的测量仪器(如下图)所有测量器具在作业前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保证这些仪器的实际测量精度合格有效,并报监理工程师验证。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测量工作,衔接和指导各工序的施工,它贯穿于整个钢结构施工过程,是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工作之一。

通过高精度的测量和校正使得钢构件安装到设计位置上,满足绝对精度的要求,因此探伤控制是保证钢结构安装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关键工序。

AYUT7188型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计划序号选择原则1设计所提供的每个施工节段的相应标高和其它变形值,一般是基于某种标准气温下的设计值,而大型结构往往跨季节、跨昼夜施工。

温度变化,特别是日照温差的变化对于结构变形的影响是复杂的,将温差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变形从实测变形值中分离出来相当困难。

因此,应尽量选择温度变化小的时机进行测量,力求将温度、日照对施工控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对一些大型结构温度影响的测试表明,在气候条件最不利的夏季,凌晨日出之前的气温较均匀,且最接近季节平均气温,是测量的较好时机。

目前,温度对大型结构控制的影响很难精确地描述。

2在大型结构的施工控制中,温度影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昼夜温差的影响,另一种是季节温差的影响。

无论是昼夜温差还是季节温差对桁架标高控制均有较大影响。

3昼夜温差的影响一般在标高控制中多采用回避的做法,即对标高起控制作用的施工工序,均要求在温度较均匀的凌晨日出前进行。

但遇连续高温的天气情况,由于凌晨的温度仍难均匀,温度的影响难以完全避免,在此情况下,宜采用标高的修正公式来减少日照温差的影响。

4季节温差的影响,应设定一个标准温度,将施工过程中实际季节温差对结构的影响在施工控制计算中考虑。

第五章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要点探伤过程中对母材的厚度熟知。

施工方法详细检测取样的方法如下表,其中每榀桁架中有多条焊缝,每榀都得检测到。

检测部位取样基数实际检测数量判定结果折形桁架对接缝14榀14榀弧形桁架对接缝26榀26榀横杆对接对接缝12根12根检测前,应对超声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如斜探头入射点、斜率K值或角度)进行检查确认;应根据所测工件的尺寸调整仪器时基线,并应绘制距离-波幅(DAC)曲线。

(1)距离-波幅(DAC)曲线应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的实测数据绘制而成。

当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距离-波幅(DAC)曲线的绘制应在曲面对比试块上进行。

距离-波幅(DAC)曲线的绘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绘制成的距离-波幅曲线(图)应由评定线EL、定量线SL和判废线RL 组成。

评定线与定量线之间(包括定量线)的区域规定为Ⅱ区,判废线及其以上区域规定为Ⅲ区。

图距离-波幅曲线示意图2.不同检验等级所对应的灵敏度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中的DAC应以Φ3横通孔作为标准反射体绘制距离-波幅曲线(即DAC曲线)。

在满足被检工件最大测试厚度的整个范围内绘制的距离-波幅曲线在探伤仪荧光屏上的高度不得低于满刻度的20%。

表 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2) 超声波检测应包括探测面的修整、涂抹耦合剂、探伤作业、缺陷的评定等步骤。

(3) 检测前应对探测面进行修整或打磨,清除焊接飞溅、油垢及其他杂质,表面粗糙度不应超过。

当采用一次反射或串列式扫查检测时,一侧修整或打磨区域宽度应大于δ;当采用直射检测时,一侧修整或打磨区域宽度应大于 K δ。

(4) 应根据工件的不同厚度选择仪器时基线水平、深度或声程的调节。

当探伤面为平面或曲率半径R 大于W2/4时,可在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的调节;当探伤面曲率半径R 小于等于W2/4时,探头楔块应磨成与工作曲面相吻合的形状,反射体的布置可参照对比试块确定,试块宽度应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b ——试块宽度(mm ); λ——波长(mm );S ——声程(mm );e D ——声源有效直径(mm)。

(5)当受检工件的表面耦合损失及材质衰减与试块不同时,宜考虑表面补偿或材质补偿。

(6)耦合剂应具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同时应便于检测后清理。

当工件处于水平面上检测时,宜选用液体类耦合剂;当工件处于竖立面检测时,宜选用糊状耦合剂。

(7)探伤灵敏度不应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 ,相邻两次探头移动区域应保持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在查找缺陷时扫查方式可选用锯齿形扫查、斜平行扫查和平行扫查。

为去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行,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扫查方式。

(8)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为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 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

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时,宜用降低6dB 相对灵敏度法测定其长度; e2/b S D λ≥2.当缺陷反射波有多个高点时,则宜以缺陷两端反射波极大值之处的波高降低6dB之间探头的移动距离,作为缺陷的指示长度(图)。

(9)端点峰值测长法,当缺陷反射波在Ⅰ区未达到定量线时,如探伤者认为有必要记录时,可将探头左右移动,使缺陷反射波幅降低到评定线,以此测定缺陷的指示长度。

(10)在确定缺陷类型时,可将探头对准缺陷作平动和转动扫查,观察波形的相应变化,并可结合操作者的工程经验做出判断。

第六章各项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措施最大反射波幅位于DAC曲线Ⅱ区的非危险性缺陷,其指示长度小于10mm 时,可按5mm计。

在检测范围内,相邻两个缺陷间距不大于8mm时,两个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相邻两个缺陷间距大于8mm时,两个缺陷分别计算各自指示长度。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Ⅱ区的非危险性缺陷,可根据缺陷指示长度△L进行评级。

不同检验等级,不同焊缝质量评定等级的缺陷指示长度限值应符合表的规定,焊缝质量评定等级的缺陷指示长度限值(mm)注:焊缝两侧母材厚度δ不同时,取较薄侧母材厚度。

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未达到Ⅰ区)的缺陷应评为Ⅰ级。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但低于定量线的非裂纹类缺陷应评为Ⅰ级。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测人员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应评定为Ⅳ级。

除了非危险性的点状缺陷外,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应评定为Ⅳ级。

不合格的缺陷应进行返修,返修部位及热影响区应重新进行检测与评定。

工期管理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工程量的探伤。

安全管理措施(1)探伤人员进入现场测量时要按规范要求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

(2)不要将仪器假设在同行较多的道路上进行测量。

(3)不要与机械设备如吊车正在吊装卸货等交叉作业。

(4)当发现构件混凝土的匀质性较差时,构件表面硬度与混凝土强度不相符时,应用钻芯法加以验证和修正。

(5)当回弹仪检测后进行率定发现其不在标准状态时,应另用处于标准状态的回弹仪对已测构件进行复检对比。

成品保护管理措施(1)因探伤磨去油漆的焊缝处,应在探伤合格之后不涂底漆。

(2)探伤不得在刚刚焊接完成的构件处进行探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