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展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所展馆为例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摘要】本文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

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然后分析了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和保护措施,包括开设相关课程和项目,并结合案例展示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

接着探讨了高校在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以及未来高校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最后总结与展望了高校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性,呼吁高校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保护、重要性、方式、措施、教育、实践、案例、作用、发挥、总结、展望1. 引言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无形的文化财富,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知识与实践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文化、历史记忆和传统智慧,是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的风险,传承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场所,在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究、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高校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将通过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高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高校的实践以及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案例,全面分析高校在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和意义,展望未来高校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2. 正文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社会群体创造、传承并发展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技艺、民俗习俗、口头传统等。

高校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作用的探讨

高校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作用的探讨

50 0 ) 3 0 7
中国艺术研究 院舞蹈研究所 副所长 江东提 出 , 护“ 遗” 保 非 就是保 护 中华文脉 , 不仅要靠 政府 部 门对其 “ 血” 更要靠社 会组 织 、 输 , 团 体、 个人的广泛参与l ] ‘。 3
非物质文化的信息采集、 地方文化的整理和归类、 储藏及传播等工作。
下历史记忆 , 让人们记 住“ 回家 的路 ” 。在保 护地方非 物质文 化遗 产中 , 通过授予秉承传统 、 艺精 湛的传 承人“ 技 民间艺术大师” “ 、 民
记忆 , 许多地方 民俗节 日渐渐被淡化了 。再次 , 一些地方保护 意识
淡薄 , 申报 、 重 重开发 、 轻保护 、 轻管理 的现象 比较普遍 , 数地 区 少 进行超负荷利 用和破 坏性 开发 , 在商 业化 、 工化 和城 镇化倾 存 人 向, 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 民俗 艺术 , 损害 了非物质文 化遗 产 的原真性 , 破坏 了其 固有的文化价值 , 由于借着保护非物质 文化 遗产 的幌子, 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破 坏更 为严 重 , 而导 所 从 致 了这些极 为宝贵的非 物质 文化遗产正在 以空前 的速度急剧 消失 的。而且 ,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 程中 , 世界 的文化生态发生 了巨大 的变化 , 蕴涵 民族精神家 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 , 有 的正面临着消亡。作为与人类社 会相伴共 生 的文 化传统 , 仅靠 以 行政 管理手段 为主 的政府工 程 , 可能解决传 承与发展 的长效 问 不
地 的文献 信息 中心 , 当仁不让的必须承担起这方面的重担 , 以促进 地方特别是优 秀传统 文化 的收集 、 整理 、 护和传 承 , 保 提高地方 非
物质文化遗产 的影 响力 , 地方 社会 和经 济发 展起到 积极 作用 。 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族精神文化 的重要标识 , 是 内含着 民族特 有的 思维方式 、 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 承载着一个 国家一个 民族或族 群文

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及意义

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及意义
第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相对而言,地方高 校的教师、学生大部分都具有地域背景,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 熟悉的地方,深受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地方民俗风情、生活认知 有较为深刻的体验和情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 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且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能够更 加方便和深入地走进非物质文化本身,近距离感受文化的内涵与 魅力。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途 径,高校作为地方文化教育的中心,在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且收集整理研究非 遗资料,培育高水平传承人,树立非遗品牌,都离不开每一位地 方高校文化工作者的倾力奉献。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
17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地方高校具有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绝对优势
第一,科研优势。科研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质量的重要标 尺。高校科学研究氛围浓厚,且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和说服力,因此,对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任务,首 当其冲的应该是地方院校。对高校而言,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与传承的科研任务主要集中在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形式的创 新方面。地方高校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相关的政府职能 部门提供建议和意见,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走向良 性健康发展的轨道。高校作为地方的科研中心,作为地方的文化
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不可 推卸的历史重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专门的人才,需要进行 系统的科学研究使其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地方高校作为服务 地方的科研院所,具备较强的地理资源、专业人才等优势,这 也是地方高校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地方高校具有地域性、教 育应用性和多样性三个特征。地方高校作为一定区域内最具有 知识、科研权威的存在,对区域内的文化背景、文化现状有着 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其自身在长期与地方合作共同发展的过 程中,也无疑会拥有地方的文化气息,因此,地方高校的存在 和发展必然具备一定的区域文化特征,高校也有责任和义务承 担起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随着高校转型发展的 需要,地方高校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培 养目标也将促使高校更进一步注重加强与地方的协同发展,包 括文化领域的协同,因此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和发展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必然成为地方政府的首选基地。地方 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民俗风情的地方,拥有不同的文化理念, 而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文化的聚集地,再加上大学本身多元化的 背景,有利于不同文化思想的交流与荟萃,使得各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走向更加良性的发展与传承。

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博物馆

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博物馆

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博物馆
塔里木大学,原名为塔里木农恳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在曾经的国家副主席、汉族人爱、维族人怕的三五九旅的头--王震的倡导和关怀下建成,王震同志还是第一位名誉校长,学校在2004年改名。

大学位于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师部,也就是阿拉尔市,这里是师市合一的,采用着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

阿拉市位于天山的南麓,塔克拉马干沙漠的北缘,而西域文化博物馆,就位于塔里木大学校史馆的一层。

西域文化博物馆,是在廖肇羽及塔里木大学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建成的,馆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内容很多,它展示了我国曾经西域疆土的博大,展现了中西方文化在塔里木中的碰撞的火花,揭示了各种教派在塔里木中的冲突与融合,锐现了丝绸之路上塔里木的神韵,更让我们看见了塔里木河随着时间推移的变迁和文明的兴衰。

听完介绍,看完展馆,觉着自己确实增长了不少的知识,起码是对西域有了个基本的了解,如果有人喜欢研究,则很有必要到这儿来看看。

看着形象的西域沙盘,看着那个阔硕的土地,为什么现在我们才剩下了这么一点呢,其它都到哪儿去了呢?就在旁边,都让别人硬圈走了,如果谁要是能把这些土地再圈回来的话,我们的国家不就拥有半个世界吗。

温馨提示:到这儿参观,需要到学校找个给讲解一下,要不然有些事想开懂可能有点困难。

发几张PP,和大家欣赏:
塔里木农恳大学,是我们老王亲手书写的,看看他老人家写字的功夫,再看看现在,真不知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老王的塑像:
校园还是不错的:
西域的沙盘:。

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刍议

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刍议
2 0 1 3年
第3 期
S C I E N C E &T E C I 0 L O G Y I N F O R M T 1 0 N
o图书与档案 0
科技信 息
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刍议
王 璐 韩 建华 2 ( 1 . 塔里木 大 学 西 域 文化研 究院 , 新疆 阿拉 尔 8 4 3 3 0 0 ; 2 . 塔 里木大 学 档案 馆 , 新 疆 阿拉 尔 8 4 3 3 0 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公约》 中明确指出 : 非 力. 包括这 种遗产各个 方面 的确认 、 立档 、 研究 、 保存 、 保护 、 宣传 、 弘 扬、 承传 ( 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 和振兴 。 ” 这其中多数环节都 需要当地或更 高级别档案馆 的协助和配合 .发挥档 案馆 的重要作 用。 况且 , 在《 国务 院办公厅关 于加强我 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意 见》 的附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申报评定 暂行 办法》 中第 四 条明确规定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目的 . 其中之一 就是 “ 鼓励公 民、 企事业单 位 、 文化教育科研 机构 、 其他社会组 织积极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 这给档案馆明确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职责提供了政策依 据。 可 以看 出.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程离不开档案馆 的支持和配 合. 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档案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 与 图书馆 、 博物馆等文化机构 相比. 档案馆更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和 义 、 民
族特色和文化传统
2 档 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的必要性
2 . 1 档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遗产 档案是一种原生 固化 信息 . 它与非物质 文化遗产一样 . 同属 文化

论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论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从这则新 闻报道 中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到 , 高校音乐院系在地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 中去 ,根据需要发挥 自己的专业作用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的作用是很 明显 的, 这一点已经慢慢 为大家 开辟高校音乐 院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与新领域 , 是值得我们 则重要性 的认识 , 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都 比较 薄弱 , 这种缺失不利 著作权状态的评价 ,广义的著作权评价还包括对著作权人提出的授

问题的提 出
所认识 , 然而 , 现实情况却是 , 高校音乐院系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其 中存在很多因素 , 本文将就此问 不久前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关于高校举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 护中的作用依然极为有限 ,
进校园” 大型活动月的新 闻: 我校举办 了“ 非物质文化遗 产进校 园” 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
享有长期存档权、 下载权以及更大范 围的网络传播权等。 其二 , 可能 部门的重要任务 ,其 内容包括在档案馆宣传普及著作权法律法规 、 向档案馆提供著作权法律法规 免费或者低费用使用数字作品。在档案界有一种传统的偏颇观念 , 对档案馆开展著作权保护业务指导、
调解 纠正和查处档案馆侵权 就是认为取得授权必然是要付费的。其实不然 , 著作权并非仅是获 咨询 、 档案馆领域的著作权利益纠纷 、 帮助档案馆建立著作权管理 自律机制等。面对受制于 得经济 回报的权利 , 其核心是人格权 , 即作者希望使用者对其创作 及违法行为、
固 囝 困囡 YNt A SO AJ TNU U
口 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李 莉
摘 要
黄剑敏
关键词

保护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就是要保住我们的民族之根 、 民族之魂, 保住我们 民族发展 壮大的不竭的精神 源泉与动 力。高校音乐院系结合所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 点 , 出 自身优势 , 发挥 就能够在-  ̄ l -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发挥其一定的作用。 l q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高校 音乐院系 作用

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目 前非 物质文化遗产 面临传承危机 . 亟待抢救 与保护 . 缺乏集 中 数字化管理等 问题 因此建设非物质 文化遗产文献特色数据库成 为解 决 当前 问题的有效途径 民族 高校具有浓厚的 民族特色科研氛 围. 图 书馆也积累与收藏 了许多彰显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的文献资源 . 而且 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 与保护 、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特色数据 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人才 、 技术 、 环境等优势。 地方高校作 为高层次人 才的聚集地 . 拥有先进 的技术 手段和现代化设备 . 这些是实现数字化 保护 的基础 . 图书馆应该充分 利用 这些资源 . 可 以与有关机构进行合 作研究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完成数字化存储和保护 让更多 的人去 了解 和关心非遗 . 同时为专家的进一 步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特色的文献资料 . 制定适 宜的保存策略 . 才 能更 好地为地方经济发 展 服务 .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作 出贡献 3 _ 2 引导少数 民族大学 生积极 参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传 承与保护 .
抢救 和保护 民族文化遗产 民族高校 图书馆依靠丰富的多 载体性文献资料 . 可以做 到使 民族
科技・ 探索・ 争I 毫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项目期
发 挥民 族 高 校图 书 馆 在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中 的 作 用
丁 丽珊
( 大 理学 院 图书馆 , 云南 大理 6 7 1 0 0 3 )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 承的、 与群众 生活 密切相关 的 各种传统 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2 0 0 3 年1 O 月 1 7日颁布 的《 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公约》 , 对 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基本 范畴作了科学界定 , 非物质 文化遗 产是人类文 明的结 晶 . 是一个 民族 古老的生命记忆和鲜活的文化基石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各族人 民长久 以来创造和积 累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丰富厚重 我 国于 2 0 0 4 年8 月经全 国人 大常委会批准, 正式加入《 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 公约》 , 成 为较早加入 此 公约的国家之一。2 0 0 5年 3月 . 国务院办公厅 下发了《 关于加强我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以此全面开展 了我 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 的普查 、 申报和保护工作 今天 ,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 护和利用呈现多样化 、 现代化 、 立体化 的发展趋势 , 民族高校图书馆更 应重视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珍贵 的文献资源 ,使之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保护 中最具有特色之亮点 . 为 图书馆保护和弘扬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开拓新的前景 . 为图书馆 建设特色馆藏 . 研究本地区的文化及协调发展地方经济方面提供强有 力 的保障 。

谈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谈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学 ,大学 办学 的过 程必 然 要 有 文化 作 为 支 撑 。 习近平 总 书记 说 :“努 力实 现传 统 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优 秀传统文化 是—个国家 、—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 如果丢掉了,就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 于把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 机统一起来 ,紧密结合起来 ,在继承中发 展 ,在发 展 中继承 ,在 学 习中超越 。”
闭夏里.论舞蹈教学 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 养与训练 大舞 台2015(04)'2227~228.
13降 亚栋.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 的培养 大众文 艺 ,2O12(23 ̄260.
一 氏i乏告牵2018.3
I I I■l
戈被青枣_
The m usic iS educated
锐地察觉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与传 承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应该 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战场 、主阵 地。加之 目前社会 中一些传承部门 、传承 人 ,或 者 说 是一 些 打 着 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保 护与传承幌子的别有用心之人 的价值取向 发生偏离 ,有可能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的职责遭遇弱化 的时候 ,对其非物质文 化 遗 产 的保 护 与传 承 等 工 作 正 面临 着 严 峻 的挑战时刻 。高校可 以发挥专业人才培养 的重要基地优势 ,以及 自身人才优势 ,积 极 主 动地 参 与 到 非物 质 文 化遗 产 保 护 与 传 承 的 文 化工 程 之 中来 ,充 分 发挥 非 物 质 文 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 、宣传和培养人 才等方面努力作为 ,与地方政府之 间构建 一 种 科 学 、合 理 、 全 面 的 良性 互 动 模 式 , 挖 掘 二 者在 保 护 传 承非 物 质 文 化遗 产 过 程 中的 资 源 与各 自的优 势 ,建 立 两个 部 门和 两 支 队 伍在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保 护 与传 承 工 作 中的 良性 互 动 机 制 ,无 疑 对 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保护的有效化 、科学化具有重要的作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卷 2
第1 期








V0. 2 No 1 12 . Ma. Ol r2 O
2 1 3月 0 0年
J u a fTai Unvri o r lo r n m iest y
文章编号 : 0 0 6 (00)1 0 6 0 1 9— 58 2 1 0 — 0 4— 4 0
优势 , 在新疆南疆这个具有丰富文化多样性的民族地 区, 塔里木 大学 西域文化研 究所展馆发挥 了它在文化遗 产传承 、 护和 保
发扬方面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高校 ; 西域文化展馆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6 7 G 4
Fu to a sto fRe i I nh b t d b hn c G r u S nc i n nd Po ii n o g O l I a ie y Et i o p’ S I a g b e Cu t r lH e ia e Pr t c i n i i e st nt n i l lu a r t g o e to n Un v r iy
( Istt o Xy utr。ai n esy l ,Xni g 4 3 0 1 ntue f i c l eT r U i ri ,Aa ij n 8 3 0 ) i u u m v t r a ( C l g f m nt sadA t,ai nvri ,Aa , i in 8 30 ) 2 o eeo aie n r T r U i sy lr Xn a g 4 3 0 l Hu i s m e t j
t e i h r ig rtc ig a d e p n i g t e I tn i l C l r .Us g ti nq e a v n a e n ih r ig,p oe t g a d e p n a n i e t 。p oe t x a d n n a gb e u t e g n i n n n h u i h su i u d a tg si n e t n i n r tci n x a - n
— —
Usn h n t u e o y l r rm ie st n Ex mpl i g t e I si t fXiu Cu t e Tai Un v ri As a a t u y e S n e ‘ Z a g Taq o gM i h n ii
dn eIt g l .u ue tem su f h s tt o i u uepas ni p r n l i ih r i - r e t ga de pn i i t a i eC tr , h ue m o t I t u f y c l r l ot t o e t g po ci x a dn gh n n b l e n i e X u t y a m a ren n i n t n n g
高校 文 化展馆 在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保 护 中的作用 与地 位

以塔里木 大 学西域 文化 研 究所 展 馆 为例
宋 梅 张泰 琦
830 ) 430 8 30 ) 4 30
( 塔里木 大学西 域文化研 究所 , 1 新疆 阿拉 尔 ( 塔 里木大学 人文学 院 , 疆 阿拉尔 2 新
Ab t a tW i h c n my ce c n e h oo y d v l p n fgo a i tg ain,t e i tn i l u t rlh r a e so n ag sr c t te e o o ,s in e a d t c n lg e eo me to lb l ne rto h h na g be c l a e tg tr g a lr e u i i n m e fn t n l u tr lt dt n a d c l r l no mai n a h n ii l u t rls mb l s ga u l o t a d t e mut —p t r u b ro ai a l a r i o n ut a fr t s t e i vsbe c l a y os i r d al l s - h l i at n o c u a i u i o u y n e w t h r ce i iso ain u tr n r dt n fc l r l r im s d c yn . T e Un v r i s u a ain u tr l i c a a t r t fn t a c l e a d t i o s o ut a pu a s i e a i g h sc ol u a i ul l h ie s y Mu e m s a n t a c l a t ol u h r a e i a mp r n e tr st e h l o olc ig c l r n u l ig h so c ld v lp n fls moy, a nq e a v n e tg i ot t co ,i h al f l t u t e a d b i n i r a e eo me to tme r h s u i u d a - i sn a v c e n u d ti o
摘要 作 为存储大量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信息 的隐形文化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 , 随着经济 、 科技全球 一体 化的发展正逐 渐遗失 , 具有特色 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多元格局也 日渐衰微。而高校博物馆作 为民族 文化传 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 为构筑 成
历史发展记忆与收藏遗失文化的殿 堂 ,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保护与发 扬方面具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正是利 用这 种独 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