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金新工艺——氰化法
氰化提金工艺及污水处理

氰化提金工艺及污水处理1 氰化提金工艺1.1 概述氰化提金是现代黄金矿山选冶的主要方法。
我国早于1900年山东威海卫金矿有限公司开采狼虎山等地金矿,1901年在威海范家埠建有一座2t/d氰化试验厂,是我国首次用氰化法提金;1936-1939年间,台湾金瓜石金矿采用机械搅拌氰化浸出矿石中的金。
1965年山东招远县玲珑金矿实现金精矿机械连续搅拌氰化提金工业生产。
而金矿石氰化提金乃是于1983年分别由长春黄金研究所与吉林省冶金研究所在河南灵宝县的灵湖金矿以及吉林汪清县的赤卫沟金矿建成50t/d全泥氰化炭浆厂,并拥有我国独立的知识产权,开发了现代采金技术先河。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泥氰化炭浆技术的发展,原冶金部黄金局决定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1984年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长春黄金设计院与美国戴维·麦基公司合作设计,分别在陕西撞关金矿和河北张家口金矿1985年建成250比和450t/d的全泥氰化炭浆厂,依靠自己的技术和设备1986年在河南银洞坡金矿建成300比的全泥氰化炭浆厂。
自此,我国黄金选冶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有炭浆法、锌粉置换法、树脂提金法(1988年在安徽东溪金矿建成50t/d,1995年在新疆阿希金矿建成750t/d的全泥氰化树脂矿浆法提金厂)等。
1.2 氰化提金工艺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发明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氰化提金工艺之后,又经90年代发展与完善,我国已基本满足了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矿石及金精矿氰化提金的需要,有了上述多种工艺,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氰化提金已是常规选冶工艺了,其生产厂家难以统计。
(l)氰化提金工艺和设备的进展①一浸一洗工艺发展到两浸两洗工艺前一种工艺对于含铜较高的难浸矿石,浸出率是难以提高的,改用后一种工艺,浸出率可提高2%一5%,现已在氰化厂中普遍采用。
全泥氰化提金工艺简介

全泥氰化炭浆法提金冶炼工艺全泥氰化炭浆法提金冶炼工艺是指将金矿石全部磨碎泥化制成矿浆(一200目含量占90一95%以上)后,先进行氰化浸出,再用活性炭直接从矿浆中吸附已溶金载金、炭解吸电积金泥直接分离提纯熔炼的工艺方法。
包括原料准备、搅拌氰化浸出活性炭逆流吸附、载金炭解吸电积、金泥分离提纯熔炼铸锭、活性炭活化再生和含氰污水处理等七个作业阶段。
原料准备阶段破碎阶段---一般采用两段开路破碎或两段一闭路破碎流程(图2)。
含金物料经过预先筛分,筛上粗物料进入一段破碎,破碎后再经二段筛分破碎后即进入磨矿作业。
作业的目的主要控制各段破碎比和保证二段破碎产品的粒度,采用二段一闭路流程更能严格保证破碎物的粒度。
一般各段破碎比为3~5,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提高破碎效率、降低成本和保护设备。
二段破碎产品粒度应小于1~1.5cm,最大不超过3cm,可以通过调节破碎机排矿口尺寸来控制。
生产中要贯彻"预先筛分,多破少磨"的原则。
磨矿阶段---多采用两段两闭路磨矿流程。
第一段闭路磨矿分级流程由格子型球磨机和螺旋分级机组成。
第二段闭路磨矿分级流程由溢流型球磨机和水力旋流器组成。
将第二段闭路磨矿分级流程的预先分级和检查分级合并在一起有利于提高磨矿效率和保证产品细度。
破碎好的含金物料经过第一段闭路磨矿分级流程后,矿浆中一200目含量为55%一65%。
再经过第二段闭路磨矿分级流程后矿浆中一200目物料含量就可达90%一95%以上,符合全泥氰化工艺的细度要求。
本段作业主要控制磨矿浓度、溢流浓度和溢流细度。
一般磨矿浓度:第一段为75%一80%,第二段为60%~65%;溢流浓度:第一段为25%~30%,第二段为14%一20%;溢流细度(一200目含量):第一段为55%~65%,第二段为90写一95%以上。
磨矿浓度的控制主要通过调节给水量、给矿量和返砂比等,若磨矿浓度偏高,则增加给水量、减少给图3两段两闭路磨矿流程矿量,增大返砂比等,反之亦然。
氰化法提取金银

氰化法是用氰化物(KCN或NaCN)溶液浸出矿石 中的金银,然后再从浸出液提取金银的方法。它是 当前广泛应用的方法。氰化法的金银回收率高,但 氰化物有剧毒,且提取速度慢,又易被其他金属离 子干扰。
在氧存在的情况下,氰化物对金银溶解的反应为:
l-熔化炉膛;2-加热体;3-装料口;4-出银口;5-耐火砖衬;6-出锌口 7-竖井;8一冷凝器 图5-5 真空蒸馏炉
l-炉膛;2-炉顶;3-烟道;4-炉床;5-炉基 图5-6 大型灰吹炉
灰吹处理
经蒸馏脱锌的贵铅,其组成主要是铅和银,其下一步处理是 灰吹。灰吹的目的是除去贵铅中的铅,同时产出以金银为主 的贵金属合金。
HgO会消耗氰化剂:
HgO + 4NaCN + H2O = Na2Hg(CN)2 + 2NaOH
金矿中的其他成分对氰化过程的影响
氧化锌和碳酸锌业能与氰化物反应,故含锌金矿不 能预先焙烧:
ZnO + 4NaCN + H2O = Na2Zn(CN)4 + 2NaOH 含砷锑较多的金矿应先焙烧使其挥发除去,以减少
TeO2 + Na2CO3=Na2TeO3 + CO2 贵铅氧化精炼可以用与熔炼同一炉子,或用比熔炼炉更小的分银
炉。当炉料熔化后,往பைடு நூலகம்池表面鼓风造渣,先形成砷锑渣,后形 成铅铋渣。加苏打得碲渣。最后加硝石在1200℃造铜渣。获得的 金银合金经铸锭后送电解精炼。
硫脲法无毒,溶解速度高、流程短,但硫脲昂贵。 在酸性硫脲溶液中的金银溶解反应为:
Au + 2CS(NH2)2 = Au[CS(NH2)2]2+ + e Ag + 3CS(NH2)2 = Au[CS(NH2)2]3+ + e
氰化法提金工艺

矿浆粘度的影响
• 氰化矿浆的粘度会直接影响氰化物和氧的扩散速度,当矿浆粘度较高时,对金粒与溶 液间的相对流动产生阻碍作用。
• 在矿浆温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矿浆浓度和含泥量是决定矿浆粘度的主要条件。因 为固体颗粒在液体中被水润湿后,在其表面形成一个水层,水层与固体颗粒之间,由 于吸附和水合等作用很难产生相对流动。
• 为达氰化浸出的最优效果,助浸剂除了能增加矿浆中的 “有效活性氧”含量外,一般还应具备如下功能:
• (1)分散作用:利用分散作用,使矿浆得到充分分散,增加氰化 物与金的有效接触机会。
• (2)除杂作用:利用除杂作用,消除或减弱矿浆中杂质对金矿 浸出的不利影响,提高金的浸出效果。
• (3)螯合作用:利用螯合作用,增加对金的溶出效果并消除影 响金浸出的杂质元素。[1]
氰化法提金工艺
概述:
用氰化物作为浸出液提取黄金的工艺称 为氰化法提金,是现代从矿石或精矿中
提取金的主要方法。
基本工序
• 氰化法提金工艺包括:氰化浸出、浸出矿 浆的洗涤过滤、氰化液或氰化矿浆中金的 提取和成品的冶炼等几个基本工序。
传统的氰化法提金工艺主要包括浸 出、洗涤、置换(沉淀)三个工序
• ①浸出——矿石中固体金溶解于含氧的
氰化物用量
• 氰化物浓度是决定金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氰化浸出时,矿浆中必须确保一定的 游离CN-,保证金的氰化浸出。
温度的影响
• 金在氰化液中的溶解速度随着矿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为80℃时,溶解速度达 到最大值
• (1)金的溶解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80℃时,达到最大值,此后温度升高, 金溶解速度反而降低。
丹东虎山金矿试验成功后,相继在河南、河北、辽宁、云
南、湖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陕西等省区推广应用,
提金技术工艺大全(专利)

提金技术工艺大全(专利)一、氰化法提金工艺氰化法提金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提金方法,具有处理量大、金回收率高等优点。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 矿石破碎与磨矿:将矿石破碎至一定粒度,然后进行磨矿,使金粒充分暴露。
2. 氰化浸出:将磨矿后的矿石与氰化物溶液混合,使金粒与氰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氰化金。
3. 氰化物溶液的净化:通过吸附、电解等方法,将氰化物溶液中的杂质去除,提高金的纯度。
4. 金的提取:将净化后的氰化物溶液中的金提取出来,得到粗金。
5. 金的精炼:将粗金进行精炼,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金。
二、炭浆法提金工艺炭浆法提金工艺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提金方法,主要适用于含金品位较低的矿石。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 矿石破碎与磨矿:将矿石破碎至一定粒度,然后进行磨矿,使金粒充分暴露。
2. 氰化浸出:将磨矿后的矿石与氰化物溶液混合,使金粒与氰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氰化金。
3. 炭浆吸附:将氰化物溶液通过活性炭吸附,使金吸附在活性炭上。
4. 解吸:将吸附了金的活性炭进行解吸,使金从活性炭上脱离。
5. 金的精炼:将解吸后的金进行精炼,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金。
三、树脂法提金工艺树脂法提金工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提金方法,具有处理量大、金回收率高等优点。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 矿石破碎与磨矿:将矿石破碎至一定粒度,然后进行磨矿,使金粒充分暴露。
2. 氰化浸出:将磨矿后的矿石与氰化物溶液混合,使金粒与氰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氰化金。
3. 树脂吸附:将氰化物溶液通过树脂吸附,使金吸附在树脂上。
4. 解吸:将吸附了金的树脂进行解吸,使金从树脂上脱离。
5. 金的精炼:将解吸后的金进行精炼,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金。
四、生物法提金工艺生物法提金工艺是一种环保、低成本的提金方法,主要适用于含金品位较低的矿石。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 矿石破碎与磨矿:将矿石破碎至一定粒度,然后进行磨矿,使金粒充分暴露。
2. 生物氧化:将磨矿后的矿石与生物氧化剂混合,使金粒与氧化剂发生反应,可溶性金。
几种氰化法提金介绍

几种氰化法提金介绍
氰化法提金是一种常用的提金方法,通过将含金矿石与氰化剂反应,
使金溶于溶液中,然后通过沉淀或吸附的方式将金分离出来。
下面将介绍
几种常用的氰化法提金方法。
1.氰化浸出法
氰化浸出法是最常用的提金方法之一、该方法将破碎的金矿石与氰化
剂溶液反应,使金溶于溶液中,形成含金氰化物。
接着,通过吸附、沉淀、电解等方式将金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氰化浸出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
广的优点,但也存在环境污染的隐患,对环境安全要求较高。
2.碱浸法
碱浸法是氰化法提金的一种改进方法。
该方法使用碱性溶液代替传统
的含氰酸性溶液进行浸出,使金矿石中的金溶于碱性溶液中。
此方法相对
于传统的氰化浸出法而言,操作更为简单,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氰化剂,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3.硫化浸出法
硫化浸出法是一种通过反应还原金矿石中的金,使其转变为溶解性金
硫化物,再用氰化剂溶出金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那些金矿石中金含量较低、硫化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硫化浸出法能够提高金的回收率,但操作较
为复杂,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避免产生有毒的气体。
总体而言,氰化法提金是一种常用的提金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回收
率高的特点。
但由于其对环境的危害性较大,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避
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浮选、压磨等,来提高金的提取率和回收率,降低环境风险。
氰化法提金——精选推荐

1、氰 化浸出的药剂
在金的氰化浸出中常用的药剂主要有两类:浸出剂氰 化物和保护碱。
氰化物:工业上使用的氰化物常用的在氰化钠、氰化 钾、氰化钙和氰化铵。
在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固体氰化钠,因其溶金能力 强,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近年来液体氰化钠因价格便宜 被越来越多的氰化厂采用。
• 氰化钠在运输、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干燥,保持通风良好,不能与 酸性物质放在一起。
2、保护碱 氰化物的水解是浸出过程极不希望发生的,这会导致氰化物的
损失,而且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污染车间。因此在氰化系统中通常添 加少量的碱(CaO或NaOH)以防止氰化物的水解,称之为保护碱。
保护碱除抑制氰化物的水解外还能中和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及 硫化物氧化所生产的硫酸和碳酸,以防止氰化物的水解。
G 2o9
=
8
-
235.42kJ
G2o98=- 16.6kJ
——————————————
4 Au O2 (溶解) 8CN 2H2O = 4Au(CN )2 4OH
G2o98=- 406.7kJ
K = 1.82 1071
11
2.1.2 氰化溶解金银的劢力学
氰化溶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溶液中O2 的扩散速度;
;
pH
9.3
时
,
[HCN ] [CN ]
1
图2 氰化液中[CN-]和[HCN]的
比值与pH值的关系
24
2.2.1 氰化试剂及浓度
(3) 氰化物的消耗
c. 伴生组分消耗氰化物 铜矿物、硫化铁矿物、砷锑矿物等及其分解产物与CN-反应;
d. 氰化矿浆中应保持一定的 [CN-] 剩余浓度
氰化提金工艺

活性炭:6~16目椰壳炭;
活性炭耗量:0.015 kg / t矿石;
载金炭洗涤:振动筛;
锥形解吸柱:3台,容量909 kg炭/柱;
解吸液:1NaOH%+0.2%NaCN,90℃,
流量:~2.7m3/h,解吸时间:~50h;
解吸后炭含金:150 g / t炭;
回转窑: Ф0.5×3.8m;
炭再生条件:600℃,15min;
尾矿处理 20目
多尔金锭
13
典型炭浆工艺由预筛、氰化溶出、吸附、解吸、电解和炭的 再生等几个主要作业组成。
1、预筛
用28目的筛子除掉杂物,避免与载金碳混合。特别是木屑,会堵塞后面 筛子,且吸附金造成损失。
2、吸附
20目的活性炭逆流吸附。中间筛为20目,最后用28目的筛子检查筛分。 一般每升矿浆加炭40g左右,吸附槽4-7个,吸附率达到99%。 与离子交换和溶剂萃取类似,炭对金的吸附平衡容量与溶液中金的浓度成 正比。降低尾矿含金量必须有较长的浸出时间和增加矿浆中的炭浓度。 炭浸法通常是前两个槽不加炭,增加炭的载金量。
(3)矿浆中炭的浓度:取决 于炭浆中已溶金浓度和 排出矿浆中已溶金的浓 度,
一般 为 10 ~ 20 g / t;
(4)炭移动的相对速度:与 该级已溶金的量及活性 炭的载金量有关,
如:灵湖为 2 kg / h; (5)吸附级数:一般为 4 级,也可 5 ~ 7 级;
筛上炭
过筛 再生炭
氰化浸出
电解精炼
活性炭吸附
尾浆
废弃
载金炭 NaCN+NaOH
熔铸 金锭
解吸槽解吸
解吸炭再生
解吸后的炭
解吸贵液
12
图9-4 典型炭浆法流程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氰 化 提 金 最 大 特 点 — — 回收 率 很 高 , 金 多 , 产 单
位 成 本 势 必 降 低 , 以 实 现 就 地 产 金 , 免 了 金 矿 石 可 避
长途运输 的各 种 弊病 , 利 于提 高企业 的 经济效 益 , 有
稳 定 的 。 在 水 溶 液 中 稳 定 的 金 铬 合 物 离 子 有 Au ( CN) , : Au( C S N H 和 金 的 氯 化 物 铬 离 子 , 用 ) 在 氧作氧 化剂 浸 出金 时 , 合 能力 最 强 的络 合 剂 是氰 铬
关 键 词 : 化 法 ; 金 工 艺 ; 保 举 措 氰 提 环 中图 分 类 号 : TF1 5 2 2 . 3
金 矿 的 生 产 、 工 、 金 等 工 艺 流 程 很 多 , 有 加 提 各 优缺 点 , 作程 度 工艺 难 易 各 异 , 可 一一 而 论 , 操 不 氰 化 法 提 金 尚属 新 兴 学 科 , 发 明 到 完 善 不 过 是 百 年 从
化 物 , 次 是 硫 脲 和 CI 其 一。 氰 化 过 程 的 基 本 原 理 , 以 从 浸 金 的 热 力 学 特 可
降 低 成 本 。但 不 容 回避 , 存 在 氰 化 物 为 剧 毒 药 剂 , 也
工艺 流程 长 , 的提 取 速 度 较慢 , 境 污 染 等 缺 点 , 金 环 需不 断完 美 。 相 比较 而 言 : 洗 法 和 混 汞 法 都 是 古 老 的 提 金 重
方 法 , 们 仅 适 于 从 矿 石 中提 取 粗 粒 金 , 是 大 多 数 它 但 矿 石 除 了有 粗 粒 金 外 , 有 大 量 的 细 粒 金 。 那 么 从 还
征 、 力 学 特 征 , 他 控 制 因 素 等 诸 多 因 素 影 响 加 以 动 其
考察。
2. 1 氰化 浸金 的热力 学特征
2 e+ 4 N 一 + 02+ Z 0 = 2 e( M C H2 M CN ) 一 + 2 2 OH一+ H2 O2 CN 一= 2 e CN ) 一+2 M ( 2 oH ~ ( ) 2
① 浸 出— — 用 溶 剂 使 矿 石 中 的 金 转 入 溶 液 。
1 氰 化 提 金 特 点
回
2
臣
口 圈
再 无 数 次 循 环 喷 淋 吸 附 , 后 卸 下 载 金 炭 回 总 公 司 最
还原 解 析得 金 。
氰 化 提 金 原 理
氰 化 法 提 金 属 于 湿 法 冶 金 的 范 畴 , 当今 世 界 是
上 提 取 黄 金 的 最 主 要 方 法 。它 是 金 在 含 有 氰 的 氰 化 物 溶 液 中 充 分 溶 解 , 后 再 从 含 金 溶 液 中 还 原 活 性 然 炭吸 附金 的 总过程 。 基 本 原 理 : 的 浸 出是 要 将 金 矿 石 中 的 金 氰 化 金 成 易 溶 的 金 离 子 , 这 种 金 离 子 在 水 溶 液 中 必 须 是 且
的历 史 。
匝 圈
徊
固
固
氰化 法 在 上世 纪 初 就 已应 用 于提 金 工 艺 , 其 因 回收 率高 , 艺 简单 , 位 成本 低 等 优 点 , 速普 及 工 单 迅
世 界 各 地 金 矿 山 , 人 类 提 金 技 术 进 入 新 的 开 创 阶 使 段 。该 阶 段 的 特 点 是 : 采 矿 砂 金 为 主 转 变 到 以 采 从 脉金 为 主 , 大 了 黄 金 资 源 , 动 了 内 需 与 国 际 市 扩 拉 场 , 金 生 产量 迅速增 加 。据保 守估 计除砂 金 外 , 黄 人 类 产 金 的 9 % 是 在 氰 化 法 工 艺 中 产 出 ; 统 计 国 内 0 据 的 1 1个 规 模 较 大 的 选 金 厂 中 就 有 1 1个 在 使 用 着 9 6 氰 化提金 工艺 , 践证 明 : 得 了较好 经济 效益 。 实 取
提 金新工 艺
郭 振 杰
氰 化 法
00 3 ) 1 0 1
( 蒙古 矿 产 实 验 研 究 所 , 内 内蒙 古 呼 和浩 特
摘
要 : 文 着 重 论 述 了氰 化 提 金 的 特 点 、 本 原 理 , 及 废 氰 水 的 处 置 。 本 基 以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6 21 2 0 ) 4 O 7 — 0 1 0 - 9 (0 7 2 ~ 0 5 1 法 ( L) 例 佐 证 : CI 为
② 沉积— — 再从 浸入 液 中提取金 。
上 述 反 应 , ( ) 进 行 的 程 度 不 大 ( 5% ) 主 按 2式 1 而 要 是 按 ( ) ( 5% ) 行 的 即 : Au+ 4 N 一+ O2+ 1式 8 进 2 C
Z O 一 2 ( N ) 一 +2 H2 Au C 2 OH 一+ H2 O2 2. 2 氰 化 浸 金 的 动 力 学 特 征 ( ) 3
这 些 矿 石 中 提 取 金 必 须 借 助 于 湿 法 冶 金 。 氰 化 法 属 于 湿 法 冶 金 工 艺 , 一 种 现 代 化 的 从 含 金 的 矿 石 中 是 提 金 的 技 术 , 矿 石 中 用 湿 法 提 金 , 要 包 括 两 个 步 从 主
骤 :
金 的氰 化 过程 可 以写成 下列 发 生的两 个 反应 :
维普资讯
第 2 4期 总 第 14期 5 20 0 7年 1 2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Ec n my a oo
N o. 24,t 5 h is he 1 4t s ue D e 20 c. 07
即 从 碱 金 属 氰 化 物 ( N CH) 溶 液 作 溶 KC Na 水 剂 , 出 矿 石 中 的 金 , 后 从 浸 出 液 中 沉 积 出 金 的 工 浸 然 艺过 程 。 为 了 适 应 不 同 类 型 的 含 金 矿 石 提 高 金 回 收 率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