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小流域水文情势下河流鱼道设计
工程水文学 第九章小流域的设计洪水

COPY RIGHT 扬大陈平
本章结束
COPY RIGHT 扬大陈平
Qm
如:
0.278 L
mJ13 Qm14
Qm0.278(Sn u)F
Qm
0
COPY RIGHT 扬大陈平
2)迭代法:
Qm
如:
L
0.278 mJ13
Qm14
S
Qm0.278(nu)F 0
假定
50
38.4
595
420
直到两者 相差不大
36.2 36.12
385
概化 洪水
推理公式
COPY RIGHT 扬大陈平
第二节 暴雨公式及其参数推求
一、暴雨公式
1、短历时暴雨公式
i
S tn
或it,p
Sp tn
式中:S——“雨力”,单位历时的暴雨平均强度。
t——暴雨历时; n——暴雨递减指数,小于1。 当t<1h时,n=n1;
当t>1h时,n=n2。
暴雨公式两边同乘以t,得到: Pt St1n
基本形式 : Q m0.278iF
i
S tn
则 : Qm0.27 8tSn F
COPY RIGHT 扬大陈平
经过推导,得到:
1)当 tc 时
L
0.278 mJ13
Qm14
Qm0.278(Sn u)F
L——流域最远流程长度,km J——沿程平均纵比降;
1、查《暴雨洪水图集》得流域中心处的:
P24,Cv,Cs
2、由:
P2,4p Sp24 1n2 得:
Sp P24,p24n21
3、则任意时段: Pt,p Sp t1n
新型鱼道设计

研究方案
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在闸坝的下游,鱼类常依 靠水流的吸引进入鱼道。鱼类在鱼道中靠自身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鱼道 由进口、槽身、出口和诱鱼补水系统组成。进口多布置在水流平稳,且有一定 水深的岸边或电站,溢流坝出口附近。常用的槽身横断面为矩形,用隔板将水 槽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个小的梯级,板上设有过鱼孔,利用水垫、沿程 摩阻、水流对冲和扩散来消除多余能量。目前鱼道类型较多,如果按照结构形 式可分为池式鱼道和槽式鱼道两种;其中槽式鱼道又分为简单槽式,丹尼尔式 和横隔板式三种,而对于横隔板式鱼道由于孔形不同,又可分为溢流堰式、淹 没孔口式、竖缝式和组合式四种类型。横隔板式鱼道横隔板式鱼道主要由进口、 池室和出口组成。是利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总水位差,分成许多梯级池室, 又称梯级式鱼道或鱼梯,这种鱼道是利用水垫、沿程摩阻及水流对冲、扩散来 消能,改善流态,降低过鱼孔的流速,并能以调整过鱼孔的形式、位置、尺寸 来适应不同习性鱼类的需要。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近代鱼道大都采用这种 形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2.设计思路: 鱼类通过鱼道洄游时,需要依靠自身力量通过鱼道全程而到达上游,因 此在设计鱼道时要考虑水流状态,水流紊动能剪切力以及水流流速对鱼类洄 游的影响,垂直竖缝式鱼道结构设计的出发点是使水流流态平缓。 (1)与边墙垂直的竖缝平面式横隔板有较好的引导水流作用,使鱼道内 水流流态平缓,主流明确,漩涡减小,有利于鱼类导向明确地,安全地通过 鱼道,提高鱼道的运行效果。 (2)竖缝式鱼道的槽身边墙和竖直隔板的连接形式在平面上为垂直形式 ,能有效地阻挡水流,使过流水流平顺,优化了水流流态。
小流域设计洪水.ppt

典 型 暴 雨 分 配 百 分 比 (%)
占x1 占(x3-x1) 占(x6-x3) 占(x24-x6)
0 4 5 5 7 38 100 62 52 33 15 12 17 9 12 5 5 9 5 5 0
设计暴雨 (mm) (P=1%)
0 3.5 4.4 4.4 6.2 12.6 81.8 20.6 17.6 11.2 5.1 10.6 15.0 7.9 10.6 4.4 4.4 7.9 4.4 4.4 0
点的联线。如图:标有1 、2 、…的虚线( 为单位汇流
时段长)。
等流时面积(isochronic aera):相邻两条等流时线间 的面积 f 。本例:F = f1 + f2 + f3 。
流域上最远点净雨流到出
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称
t t
t f3 f2 f1
为流域最大汇流时间,简
称流域汇流时间,或流域
假定。例如假定短历时设计暴雨时空分布均匀等等。
③ 小流域分布广、数量多。因此,所拟定的计算方法,
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便。
④ 小型工程一般对洪水的调节能力较小,工程规模主 要受洪峰流量控制,因此,小流域设计洪水,主要推 求设计洪峰流量,对洪水过程线的要求低,一般采用
概化过程线。
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很多,如:推理公式 法、地区经验公式法、历史洪水调查分析法和综合单 位线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推理公式法,它的思路 是以暴雨形成洪水过程的理论为基础,并按设计暴雨 →设计净雨→设计洪水的顺序进行计算。
100 km2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与大中流域相比,
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水文学上常常作为一个专门的问
题进行研究。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主要特点是:
鱼道水力设计的基本要点与工程实例

设施和测验河段 , 确保水文监测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
要 切 实关 心 基 层 水 文 职 工 , 续扎 实 开展 “ 情 连 继 真 水 文 , 心 在 测 站 ” 动 , 入 一 线调 查研 究 , 力 改 善 爱 活 深 努 职 工 的 实 际 困难 。
“ 十二五 ” 发展 规 划统筹考 虑 。 要稳 步推进 水文 管理 体 基层水文单位的工作与生 活环境 ,着力解决基层水文
渔业 资 源量 。这 对需 要进 行 大 范 围迁 移 的洄 游性 或 半洄
游性 鱼类 往往 是毁 灭性 的 。 目前针 对 水利 枢纽 工 程对 鱼 类 造成 不 利影 响所 采取
船 闸过 坝 等 。应 根 据工 程具 体 情况 进 行选 择 , 出安 排 。 做 通常 修建 阶梯 式鱼 道 , 主要 解决 鱼类 上 溯过 坝问题 。鱼道
同管理的双重管理体制 , 当前要 着力在水 文管理体 制、
发 展 规 划 、 入 机 制 、 力 建 设 等 重 点 领 域 和 关键 环 节 投 能
三强 领 , 水 发 步 、化 导加 文 展 伐 快
做 好 水 文 工 作 是 经 济 社 会 和 水 利 发 展 的 需要 , 也 是 水 法和 水 文 条 例 赋 予 水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的 重 要 职 责 。 重 要 作 用 的认 识 , 实加 强 对 水 文 工 作 的 领 导 。 切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 门要进一步提 高对 水文基 础地位和 在 防汛抗旱 减 灾和水 资源 管理工作 中的职能作 用 , 协
要 采取有 效措施 和 办法 。 支持水 文事业的发展 , 在
制 定政 策 、 安排 资金 、 署 工 作 等 方 面 充分 体 现 对 水 文 部 的 重 视 和 支持 , 将 水 文 “ 二 五 ” 划 纳 入 当地 水 利 要 十 规 制 改 革 , 快推 进 市 州 、 ( 、 水 文 机 构 实行 省 地 共 加 县 市 区)
高考河流、流域专题习题

河流、流域、湖泊、水系专题1、以下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流域示意图和降水量图。
活动一:1.说出该河流的水系特征。
2.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活动二:流域易发的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分析1.判断或者预测该流域易发的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可能有哪些?2.分析D 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活动三:分析该流域应该如何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
1.减少该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可能有哪些?2.分析水库选址在C 处的原因,常常选择在3、4月份开始大量排水的原因。
3.水库修建后对C 点上下游河段水运条件有什么有利影响?2.(1(2)城市②所在的门多萨河河谷,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分析这里发展葡萄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并0 25km 200 150 A B C D且探究门多萨河流域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右图是门多萨河的某一河段,其中A 处是河滨城市P 的南部高级住宅区,B 自来水厂, C 电镀厂、化工厂,P 城市的规划很合理。
左图是B 、D 两处附近水文站的流量随月份的变化图。
(3)你可以从图中哪些信息来判断P 城市附近河流流向?3.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 河自N 点至M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9分)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11分)课后练习一、世界重要河流的空间定位:读图,回答第1-3题。
1.图中A.①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③地B.昼长年变化①地最大,③地最小C. ②、③两地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D.甲、乙两地降水多、地势陡,多滑坡等灾害2.图中A.①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B.②河流经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且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③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流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①、③所示河段以侧蚀为主,水能实现阶梯式开发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地区已形成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甲、乙、丙三地区是所在国重要的中药材加工基地C.甲地区已实现多种农业经营方式的良性共处D.乙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二、关于河流的相关概念:4.读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年均径流深随纬度增大而递减B .年均径流深的最大值在海南省C .年均径流深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 空间分布特点一致甲 丙 乙D.年均径流深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特点一致图4为黄河流域示意图,答第5题。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可修改可编辑第一章概况一、基本情况某河是渭河南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流域面积778.7km2,干流全长51.5km,河道比降1/60~1/70。
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
该河干流上有一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686 km2。
拟在该河干流上修建一水库,其坝址位于水文站上游 1.5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673km2。
该水库将承担着下游和渭河的防洪任务,下游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洪水。
该水库建成后将承担本地区37万亩的农业用水任务和临近城市的供水任务,农业用水的保证率为75%,城市供水的保证率为95%。
二、基本资料1.径流水文站有实测的1951~2000年逐月径流资料(见附表1)。
2.洪水水文站有实测的1951~2000年洪水要素资料,经整理摘录的逐年洪峰流量(见附表2),同时调查到该水文站在1980和1932年曾经发生过两次大洪水,其洪峰流量(见附表2)。
并计算出了不同频率洪量(见附表3)和典型洪水过程(见附表4)。
3.农业用水根据该灌区的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分析计算的灌区不同频率灌溉需水量(见附表5)。
4.城市供水城市供水每年按1.5亿m3计,年内采用均匀供水。
5.水库特性水库库容曲线(见附图1)。
水库死水位已确定为728.0m,泄洪设施为开敞式无闸溢洪道,堰型为曲线型实用堰,断面为矩形,宽度为30米,。
根据本地区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水库月蒸发量和渗漏量分别按当月水库蓄水量的2%和3.5%计。
水库在汛期输水洞按其输水能力泄洪,输水洞进口高程为722m,内径为4m,设计流量为70m3/s。
精选文档第二章水库的入库径流特征分析一、水文资料审查1.资料可靠性审查应为各种数据资料均摘自《水文年鉴》,故可靠性较高。
2.资料的一致性审查。
因为河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行山区深处,流域内树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因此可断定人为活动影响很小,流域下垫面条件稳定。
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全套

(2)损失参数μ 方法1:查区域或流域水文手册 方法2:设计公式 可以证明
n
(1-n)1n
对ip~ t点据配以公式 iP=SP /tn,按离差最小为原 则率定参数Sp和n(常假定n不随p而变)
根据多站的参数Sp和n进行地区综合(可以是等 值线图或综合表形式)
(二)设计暴雨过程 1、同频率过程线
P (mm)
t (h)
2、地区综合暴雨过程线 α
t (h)
(三) 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
1、综合时段单位线法 2、综合瞬时单位线法
=0.278
mJ
L Q 1/ 3 1/
m
4
(5 )汇流参数m的取值:
方法1:查水文手册
方法2:由实测流量资料反推:
m=
J
V Q 1/ 3 1/
m
4
方法3:采用经验公式,如
= L
J 1/ 3F 1/ 4
m=f (θ)
(6)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
Qm
0.278(
Sp
n
)F
Qm
0.278(
Sp tcn
) tc F
按雨量表示 Pp t1n
2、暴雨公式参数推求及综合 由雨量~历时~频率(P~t~p)关系转为雨强~频率 ~历时(i~p~t)关系。
对有雨量资料站点进行24小时内各时段(一般取t =0.2、0.5、1、3、6、12、24h)雨量频率计算
由频率曲线查算时段雨量并计算雨强ip=Pp / t, (一般取p=5%、2%、1%)
鱼道设计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鱼道进出口部分ꎬ 参考上述规程规范ꎬ 可以归
类为引水工程进水口ꎮ 鱼道进口和出口往往都布置
在挡水建筑物闸坝上下游一定距离之外ꎬ 不会与挡
主要过鱼对象是鱼道设计所需的重要基本资
设施型式和结构尺寸ꎮ 在鱼道的选型上通常首先进
鱼道为主ꎮ
据不完全统计ꎬ 我国已建设鱼道仿自然鱼道约
占 15% ꎬ 而隔板式鱼道占近 80% ꎮ 由此看来ꎬ 目
料ꎬ 据此才能正确选定适合于这些鱼类通行的过鱼
准» 和 SL 252—2017 «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
行技术鱼道和仿自然鱼道比选ꎬ 技术鱼道以隔板式
要建筑物等级标准设计ꎬ 经论证亦可适当降低ꎮ 但
他现行国标和行业规范如 GB 50201—2014« 防洪标
水设计标准» 中都没有明确鱼道相关内容ꎮ
设计导则» ( 以 下 简 称 “ 现 行 « 导 则» ” ) ꎮ 现 行 « 导
随着人们对鱼类生态学和行为学习性研究的不断深
入ꎬ 鱼道恢复河道连通性的意义受到重视ꎬ 一批新
则» 是我国首次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ꎬ
发布执行至今已 7 年ꎬ 在鱼道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
的鱼道逐步得以规划设计建设ꎬ 国内鱼道建设进入
累ꎬ 组织调研团队对我国目前典型鱼道的设计、 运
3 设计关键技术问题
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ꎬ 了解我国鱼道设计、 施工、
3 1 鱼道设计洪水标准的选择
管理的现状情况ꎬ 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
析ꎬ 提出鱼道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探讨ꎮ 笔者有幸参
鱼道作为枢纽工程中的一单项永久性水工建筑
与了修编组组织的调研团队ꎬ 参与« 国内典型鱼道
仿生态鱼道等ꎻ 正在规划设计及建设中的八字嘴航
改建鱼道、 技术鱼道、 仿自然鱼道) 等综合因素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某小流域水文情势下河流鱼道设计-以竖缝式鱼
道为例
学生:肖亮
指导老师:石小涛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1.工程概况
2.本工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次设计,目的是让我掌握竖缝式鱼道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及方法等;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实际运用于设计、施工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工程建设任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善于运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培养运用有关参考书籍、手册和规范的能力;训练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案优选设计方案的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CAD)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全面性、总结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它既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具体问题的一个尝试,也是学生在工作前的一次“实战演习”,本次设计主要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
2、提高计算机制图能力;
3、锻炼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掌握技术报告的编写技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3.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成果
3.1设计内容
3.1.1了解溪流所在流域的水文特征
我国南方区域地貌类型多为侵蚀中低山丘陵区,在此条件下形成了较多的山间小河和溪流。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溪流所在流域的水文特征,分析溪流产汇流,
得出年内径流变化与各过鱼时段和不同过鱼周期下如洪水期的水文情势是完成鱼道设计的基础。
3.1.2对竖缝式鱼道进出口形式进行初步选型
竖缝式鱼道的过鱼孔在水表至水底修建一条竖缝,利用两侧隔板挡住水流,促使水流从竖缝径直下泄,该形式的鱼道对鱼类自身的洄游状态要求较高,仅适应那些自身力量较大,能应对复杂流态的鱼类。
该型过鱼孔又可分为不带导板的一般竖缝式和带导板的竖缝式(简称导竖式)。
一般竖缝式即在鱼道水槽中用一块平板把水槽大部分拦截,仅留下一条过鱼竖缝。
导竖式又可分为双侧导竖式和单侧导竖式。
此型过鱼孔主要通过扩散和对冲消能,消能效果比孔口式和堰流式充分,且当上下游水位同步变化时,较能适应水位的变幅。
进口布置应符合如下原则:进口宜布置于泄水闸、电站尾水、溢洪道出口等经常有水流下泄处,或鱼类洄游路线及经常集群地附近,并在鱼类能够上溯到的最上游位置及其两侧角隅;有条件的工程宜设置多进口的集鱼系统;进口底高程应能适应下游水位的变化,在过鱼季节中进鱼口水深不宜小于 1.0m;鱼道进口宜敞露在自然光照射下,不宜封闭成管道,否则应配以人工光源模拟自然光照条件。
出口布置应符合如下原则:鱼道出口宜傍岸布置,出口外水流应平顺,流向明确,流速不宜大于0.5m/s;鱼道出口宜避开严重污染区、污物聚集处、码头和船闸上游引航道出口等,出口上游一定范围内不宜有妨碍鱼类继续上溯的环境条件;对于有底栖生物上溯的鱼道,出口不宜悬空,底部应与上游河床或岸坡平顺衔接;鱼道出口应适当远离泄水流道,以免进入上游的鱼被泄水带回下游,必要时鱼道出口应设置隔水墙与泄水流道隔开。
综上,再根据主要过鱼对象习性、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经济比较等综合考虑后确定竖缝式鱼道进出口形式的初步选型。
3.1.3设计鱼道结构
鱼类通过鱼道洄游时,需要通过自身力量通过鱼道全程而到达上游,因此在设计鱼道时要考虑水流状态以及水流流速对鱼类洄游的影响。
所以需对不同流量及过鱼设施进口水深进行实验以完成鱼道结构的设计。
3.1.4研究鱼类与水力因子的响应关系
绘制过鱼条件下鱼类的运动轨迹,研究不同水流状态下鱼类的洄游路径。
当
流速不同时,鱼道的进出口方式以及鱼道结构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3.1.5 鱼道的优化
进行放鱼实验,从撤掉拦鱼网时起开始计时并开始摄像。
记录洄游成功时间及洄游成功率并进行评价,针对实际的集鱼效果进一步优化鱼道结构设计。
3.2步骤
3.3成果
1.开题报告:2500字
2.译文:3000字
3.说明书:20000字
阐明设计前提、内容、方法、依据、主要步骤及设计成果
4.计算书:40页
5.设计图:3张
竖缝式鱼道结构设计图纸,图面布局应全面考虑、要求饱满合理,绘图正确、整洁、清晰线条主次分明,主要尺寸及高程等有一定标注。
4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
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
鱼道的设计主要考虑鱼类的上溯习性。
在闸坝的下游,鱼类常依靠水流的吸引进入鱼道。
鱼类在鱼道中靠自身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
鱼道由进口、槽身、出口和诱鱼补水系统组成。
进口多布置在水流平稳,且有一定水深的岸边或电站,溢流坝出口附近。
常用的槽身横断面为矩形,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个小的梯级,板上设有过鱼孔,利用水垫、沿程摩阻、水流对冲和扩散来消除多余能量。
由于孔形不同,又可分为堰式、淹没孔口式、竖缝式和组合式等。
调查了解通过闸、坝的过鱼对象,拟定设计运行水位和设计流速等是确定隔板布置、过鱼孔形式和尺寸等的主要依据。
出口应靠近岸边,水流平顺,并与溢流坝或水电站进口间留有足够的距离,以免过坝的鱼再被水流带到下游。
尽管鱼道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进口位置的选择,但实际运用情况表明,拦河修建闸、坝后,难于引鱼进入鱼道,故近代常采用其他鱼类过坝措施。
《鱼道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通过国内外鱼道研究、应用资料以及现场调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鱼道设施的建设、发展过程和鱼道结构所包含的主要类型;列出了国内外多个鱼道隔板型式和相应的水力特性;总结了鱼道设计的一般
性原则;分析了国内外鱼道过鱼条件和适用情况的差异以及我国鱼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阅读《不同流态对鱼道进口诱鱼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首先学习到模型实验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包括实验仪器、装置模型的设计;实验方法中测量实验模型内水流流速的具体步骤和放鱼实验需要记录的数据。
其次,知道如何利用测得数据与鱼类游泳轨迹相结合进行分析,找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最后,知道鱼类对水流有着强烈的识别性,因此不同水文情势下鱼道进出口的设计也尤为重要。
阅读文献:
[1]王兴勇,郭军.国内外鱼道研究与建设[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 3(3): 222-228.
[2]刘志雄,周赤,黄明海.鱼道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 27(4): 28-31.
[3]董志舅,冯玉平. 同侧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及放鱼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 2009,27(6): 121-125.
[4]董志勇,冯玉哥.异侧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及放鱼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 2009,27(6): 126-130.
[5]郑金秀,韩德举,胡望斌,等.与鱼道设计相关的鱼类游泳行为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0, 3(5): 104-110.
[6]徐体兵,孙双科.竖缝式鱼道水流结构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 2009, 40(11): 1386-1391.
[7]罗小凤,李嘉.竖缝式鱼道结构及水力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 27(10): 50-54.
[8]刘洪波.国外鱼道建设的启示[J].安徽農業科學, 2010, 38(14): 7566-7567.
[9]孙双科,张国强.环境友好的近自然型鱼道[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10(1): 41-47.
[10]汤荆燕,高策,陈旻,等.不同流态对鱼道进口诱鱼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红水河,2013(1): 34-39.
5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2015.12.15 ~ 2016.1.15 了解课题内容,熟悉查找参考资料2016.3.15 ~ 2016.4.1 试验装置设计
2016.4.2 ~ 2016.5.3 完成不同流速下鱼类过障的水力学分
析
2016.5.4 ~ 2016.5.11 整理资料,完成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
编写
2016.5.12 ~ 2016.5.19 获得鱼类过障能力的水力学指标2016.5.20 ~ 2016.5.27 教师评测
2016.5.28 ~ 2016.6.3 毕业答辩
6现有条件及必需采取的措施
6.1现有条件
1、河流水文信息;
2、降雨量信息;
3、地形图;
4、建筑物的布置图;
5、对鱼道进出口形式选型信息;
6、鱼类初步调查信息。
6.2必需采取的措施
1、详细了解设计内容、设计步骤、合理制定设计进度;
2、进行放鱼实验;
3、拥有计算机,可以进行CAD 制图,可以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的编辑和数据的整理。
7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有着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为我们提供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
2.三峡大学图书馆,三峡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达到422余万册(件),其中电子图书152余万册,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3200多种,拥有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索引、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数据库、IEL全文数据库、Nature电子期刊、Science电子期刊、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百链学术搜索等中外文数据库4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18880种,自建有水利水电文献资源库、三峡大学文库、工程移民数据库、武陵地区资源数据库等6个特色资源库,各类数字资源18TB。
全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先进的安防消防设施为我们提供了舒适、安全、高效的学习研究环境,60TB的信息存储容量,600个信息点,百兆的传输速率,为我们方便快捷地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